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2020-12-18 三個老農民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華夏土地上,孕育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歷經歲月的磨礪,傳承至今。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

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誰人背後無人說

我們先來看看我們人民大眾都知道的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誰人背後無人說」。這句話從字面上解釋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兩個在背後指責自己的人。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覺得,首先,我們不要覺得傷心、難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式和習慣,不要太介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世界上那麼多種思維不同的人,如果總是遷就別人的想法,按照別人的方式活著,那你會很累的。所以你要相信:你就是太陽,不必借別人的光。

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平時沒什么正經的事情做,也沒什麼健康的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拿起手中的鍵盤和手機,在網絡上惡意中傷別人,看到別人因此煩惱不堪,他就會覺得快樂,所以說每個人背後都有那一兩個喜歡惡語相向別人的人,不必介意,也不要管。

你的想法你自己知道,只要你覺得你自己做的事情,沒有違反道德和法律,你也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那就不要理會別人的看法和諷刺。有一句話,叫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那就勇敢向前,一日終究會凱旋而歸。

誰人背後不說人

沒錯,這句俗語的下半句就是「誰人背後不說人」。如果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上半句俗語是「誰人背後無人說」,祖先們想告訴我們的是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那麼下半句「誰人背後不說人」,我們的祖先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要時刻反思自己,不要背後說別人的壞話。

下半句俗語從字面上解釋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在背後說過別人的壞話。的確,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每個人都低下了頭,我們的確也曾在不經意間說過別人的壞話。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自身學會反思自己,並積極改正。

當我們背後想要說別人的壞話時,一定要勸住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一想,如果別人在自己背後說壞話,那我們該有多難過。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時候的我們也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說別人的壞話,不要把這種習慣傳承下去。

說到這兒,相信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都對「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這句俗語有了自己的一分理解。你怎麼看待古人們留下的這一俗語呢?在文章下方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古人講「誰人背後無人說」,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話說透了人性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古代老百姓流傳下來的俗語,其實每一句都不同的智慧。如果大家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很多人生哲理盡在其中。從古至今,人們都傳承一句俗語,那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從其表面意義上去分析,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只要生活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之中,就一定會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更精髓,老祖宗的話完美詮釋人性
    這些俗語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在百姓生活中依然適用。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說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就會有人抓住別人的缺陷說三道四。第一、誰人背後無人說在古代,老百姓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莊子寫的《逍遙遊》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思就是真正完美的人,心中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什麼功名利祿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別人比我們更厲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 俗語「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下半句,但無人敢說
    在我們的生活中是有著很多俗語的,現在就來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它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有聽說過。意思就是想要一件事出現的時候,馬上就合心意的出現了。那麼對於這個俗語,大家知道它的典故和來源嗎,其實這句俗語也是有一個下半句的,那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老話說「男不三,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說「男不三,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有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生活,只要在農村生活,應該就會聽老人說起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也是由老祖宗們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些話聽上去比較簡單,意思也很通俗語,但是它的道理卻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們農村一種特有的文化。
  • 常聽到的「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無人敢說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說曹操,曹操到」,形容的是一個人行動快速,剛提起他的名字,他就出現在你的眼前。但實際上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而且這後半句非常出人意料,以至於一直以來都無人敢說。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句被奉為經典,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人心經不起推敲,人情更經不起打磨。人情世故,看起來非常複雜,好似為人處世一大難關,事實上,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生活本就沒有太多新鮮事。俗語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出自《增廣賢文》,原句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道理雖然淺薄,但細細推敲,足可見人情之冷暖,人性之使然。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的背後有什麼寓意?它的下半句更扎心!
    《道德經》中有雲「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認為美醜、善惡、有無、長短等等,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有你有我,有是有非。不僅是聖人老子如此認為,在民間的俗語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俗語。很多俗語中的下半句,往往比上一句,更加扎心。
  •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
    俗語「老大傻,老二奸」,還有下半句,古人說的真是話粗理不粗!在中國文化的形式體現有多種多樣,實體的文化體現就有戲曲和書法等等。而在民間,其實也有一種民俗的文化體現形式。老百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來總結它的存在,但幾經幾代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就是文化的體現形式。
  • 誰人背後無人說!
    誰人背後無人說!古語有云,「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一個善於見風使舵喜歡嚼舌根以說別人壞話為樂的市井小人那天在大街與人激烈爭吵。吃瓜群眾也過去圍觀了,有的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情好奇八卦吵架的原因,有的人則是解恨地認為壞女人活該。吃瓜群眾各自抱著不同的心圍觀完又各自散去。並沒有人真正關心這小人發生了什麼事。
  • 「說曹操,曹操到」,實際上還有後半句,但在當時無人敢說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但在當時卻無人敢說。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正說到某一個人時,這個人就突然出現了,那麼此時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的說一句「說曹操,曹操到」,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情。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說曹操,曹操到」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於這本名著。
  • 老農說:五人三姓不出門,原來還有鮮為人知的下半句,很有道理
    老人說,五人三姓不出門,還有鮮為人知的下半句我們國家幾千年來,都是世界公認的農業大國,有一句老話形容的好,往前倒三代,都是農民出身。正因為農民群體龐大,民間也流傳了很多的農諺俗語,將一些深刻的道理用簡單的俗語講出來,讓子孫後代能夠承前啟後,將做人的道理或者為人處事的選擇傳承下去。在古代社會,經常有人外出做生意,但是一個人出門,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首當其衝就是安全。古代的社會跟現在的相比,治安條件遠不如現在。還有一個原因,以前的交通也不發達,出門一趟,十天半個月都算是比較近的旅途。
  • 都知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可誰又知道它的下半句,精華啊
    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心了。從古至今,一直都流傳著一句經久不衰的話,那就是「百善孝為先」,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做到了?小編曾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街頭採訪的小視頻,街頭主持人詢問路人:「你現在有沒有一句特別想說的話?」隨後,路人說:「爸、媽,我想你們了。」
  •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似乎,我們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想法來衡量別人的做法;同樣,別人總是習慣用他們的觀點去評判我們的行為。別管他人的指點是對是錯,不管我們的議論是真是假,我敢肯定的是:每個人都在背後說過別人,每個人的背後都被別人說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認識的人多了,聽到的話也就多了。我時常會聽到別人在我面前對我褒獎有加,也經常會知道他人在我背後對我詆毀誹謗。看似冷漠的一個人,可能本質卻很友善;貌似忠良的一個人,也許內心會很奸詐!
  • 老祖宗曾說,「人無笑臉莫開店」,你知道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嗎?
    比如,老祖宗就曾說過,「人無笑臉莫開店」,此即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經商之道。那麼,你知道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嗎? 了解了「人無笑臉莫開店」這句話的意思後,想必很多人都已經想到了它還有下一句存在。而說到這句話的下一句,其實知道的人還真的不算多。它的內容是這樣的:「會打圓場自落臺」,乍一聽好像並不押韻,讀起來也感覺沒有它的上一句那麼朗朗上口。可若細分析一下它的意思,那可能大家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經典,可惜很多人卻不知道
    人是群體生活動物,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三五個好朋友的。一般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在好朋友之間進行的。不過,很多事情也是好朋友之間不能發生的,這裡更多的是涉及到的是道德的問題,人都是願意和道德好的人交往的。我們先說好朋友之間能發生的事情吧。
  • 俗語「春宵一刻值千金」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想歪了
    常聽老人說,人生有四大幸事,一曰洞房花燭夜;二曰他鄉遇故知;三曰久旱逢甘露;四曰金榜題名時!而談及「洞房花燭夜」時,我們都會想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可是,很多人其實想歪了,它的本意是啥,為啥後半句有人明明知道也不願意說呢?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是對男性警告,下半句同樣經典,你知道嗎
    人是群體生活動物,每一個人都應該有三五個好朋友的。一般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在好朋友之間進行的。 不過,很多事情也是好朋友之間不能發生的,這裡更多的是涉及到的是道德的問題,人都是願意和道德好的人交往的。 我們先說好朋友之間能發生的事情吧。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原來,我們都認為「好馬不吃回頭草」只有一句,後來,才知道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的精闢。那麼「好馬不吃回頭草」的下半句是什麼?為什麼很多人不知道呢?卻被稱為精華部分呢?首先,讓我們對「好馬不吃回頭草」的出處進行探索研究。
  •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兩個下半句都是精華,更需要謹記在心!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一個處世的道理,那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不能太過於苛刻,不然就會出現「水至清則無魚」的情況。「水至清則無魚」有兩個下半句,一個是出自《後漢書》中東方朔所說:人至察則無徒。這裡的徒指的不是徒弟,而是合作夥伴。意思就是如果你對別人的要求太高、太嚴厲的話,就會沒有夥伴(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