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寫的《逍遙遊》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思就是真正完美的人,心中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什麼功名利祿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別人比我們更厲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那些自身能力不行,卻因為自己的嫉妒心理而去詆毀他人的成績,這種人才是我們真正值得唾棄的存在。
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的定位,在這個社會上只有真正懂得欣賞自己的人,別人才會懂得欣賞你。同時在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多跟比自己更加優秀的人接觸,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自身的水平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這樣的道理,在我們周圍充斥著太多太多的信息,我們應該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看人,而不是通過耳朵去看人,這個簡單的道理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總結出來了,那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是不是覺得這句俗語還挺現代的,尤其是這種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成為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語的對象。或許你會因為這樣的事情而感到失望落寞,但是這並不是你的錯誤,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往往喜歡在背後偷偷議論別人的那些人,無非就是兩種人,第一就是不如你的人,第二就是嫉妒你的人,因為只有這兩種人,才最見不得別人好,表面上把自己偽裝的聖人一樣,其實背地裡就是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檸檬精。
比你更優秀、更出色的人,根本就沒有時間來做這些無聊的事情,當你在背後竊竊私語的時候,人家只會把時間花費在變得更優秀上面,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可能就有人會說了,為什麼在背後說的話就一定是「壞話」呢?說不定人家是在背後表揚你呀,但是捫心自問,我們每個人聯繫自己的實際想一想,如果真的是在背地裡說人家的好話,那為什麼不大大方方的說出來呢?「背地裡」這個詞本來就是帶有貶義色彩的。
儒家有個很經典的概念叫做「慎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要看一個人的品格怎麼樣,那就要看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是怎樣的,因為只有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所做出的反應才是最真實,最能反應本質的。通過這個概念,我們就引出了這句俗語的下半句:「誰人背後不說人」,是不是聽起來還挺諷刺的,本以為前半句就已經夠現實的了,但是現實往往更加殘酷。你會成為別人在背後議論的人,你自己也免不了要成為那些議論中的一員,為什麼呢?我明明這麼的討厭這種行為,自己卻還要這麼做呢?
就是因為人無完人,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有自己私心,有自己的陰暗面,所以說才會一邊厭惡著這個現實的世界,一邊不可抗拒的在背地裡成為我們最討厭的人。但是這種事情也不用太過放在心上,人生在世,我們別被條條框框束縛住了自己,有時候就跟隨大流飄一飄也未嘗不可。只要自己心中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那麼被人說一說也無傷大雅了,畢竟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又何必在意這麼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