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一句更精髓,老祖宗的話完美詮釋人性

2020-12-18 葉三說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人類通過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其中,有興盛也有衰敗,有和平盛世也有血雨腥風。而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俗語文化隨著民俗文化的發展,而逐漸興起,並且活躍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俗語都是古人留下的比較有道理的話語,其中有一些是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有生產生活中的經驗,老祖宗們將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總結成一句通俗的話語,並且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民間俗語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也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這些俗語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在百姓生活中依然適用。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說出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就會有人抓住別人的缺陷說三道四。

第一、誰人背後無人說

在古代,老百姓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每天都會早出晚歸,但是閒暇之餘,總會聚在一起,談論春耕或者秋收的事情;也會說一些關於誰家結婚、誰家生孩子、誰家辦喪事等。這些東家長、西家短的談資、或「流言蜚語」,卻一直豐富著老百姓的生活。

在談論別人家事的時候,難免會議論到某一個人。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或者優點。

但是別人在背後談論的時候,往往會抓住他人的缺點不放,於是就有了「誰人背後無人說」的俗語。

背後談論別人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尋常事,被人議論也並不是丟人的事情。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存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如果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做得好或者壞,都會有人在背後議論,這其實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的核心。

有些人就喜歡背後說人長短,無論你做得好還是不好,都會在背後議論一番。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覺得生氣,但是這種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機率太高。被別人議論也並不是指責,只是不同人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最好不要大動肝火。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是人們日常生活最真實的表現。

回顧一下自己的行為舉止,可能也會在背後說過他人的好賴。所以在人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只要被人認識、被人記住,總會有被人議論的時候。

在背後說人長短雖然做得很不地道,可這些都是無意識的行為。只是聊天兒談到的某一話題,從而引出的一個觀點。聊天的時候,就會通過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件事,為自己的言論擺事實、講道理,也許並不是對他人惡意的傷害。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所以每個人都會發現他人的缺點,卻忽略了自己的不足。

在平時聊天的時候將這個缺點放大,卻沒有意識到在談論他人的時候,自己正在做一件錯誤的事情。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往往受他人的厭惡。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後半句更為經典,下半句甚至參透了人的本性,這句話就是「誰人背後不說人」。

每個人都曾經對他人品頭論足,甚至對他人錯誤的行為,添油加醋地往外傳。這種行為影響到他人的生活和名譽,所以在談論別人的時候,應該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第二、誰人背後不說人

背後說人是不好的行為,如果被事主發現了,就會感覺非常尷尬。所以每個人應該遵守自己的道德底線,每當說人長短的時候,都要想一想,自己也曾被人如此議論過。古話上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被他人議論的感覺並不舒服,所以就不要經常在背後議論別人。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性格缺陷,在處理問題方面都會暴露這種弱點,如果被別人發現自己做的不對,就要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只有坦坦蕩蕩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才不會被人說長道短。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老祖宗的話完美詮釋人性,也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平時要不斷地反省自己的行為,才能避免背後讓人指指點點。

結 語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說出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所以每個人都要反思自己的行為,避免在人生路上做一些錯事,導致自己後悔一生。人生在世哪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要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才能避免「誰人背後無人說」。

相關焦點

  • 古人講「誰人背後無人說」,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話說透了人性
    從古至今,人們都傳承一句俗語,那就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從其表面意義上去分析,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只要生活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之中,就一定會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事實上這句俗語還有下一句,如果說出來一定會讓大家心生愧色。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半句才是精華!
    莊子寫的《逍遙遊》裡面有這樣的一句話:「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意思就是真正完美的人,心中是完全沒有自己的,什麼功名利祿這些東西,都不放在眼裡。但是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其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們才會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承認別人比我們更厲害,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半句,直擊人心
    俗語,作為中華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祖祖輩輩的農民百姓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俗語,就像個民間萬花筒,有關於天氣氣象的;有關於人生百態的;有感嘆歲月蹉跎的;還有描寫人性的,就比如說這句「誰人背後無人說」,人們往往只聽說過這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它的下半句更是堪稱經典,直擊人心。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下句被奉為經典,老實人不妨引以為戒
    人心經不起推敲,人情更經不起打磨。人情世故,看起來非常複雜,好似為人處世一大難關,事實上,說來說去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因為生活本就沒有太多新鮮事。俗語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出自《增廣賢文》,原句是:「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道理雖然淺薄,但細細推敲,足可見人情之冷暖,人性之使然。
  •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首先是吃飯的錢,畢竟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有的窮人為了節省在吃方面儘量剋扣自己,最終身體漸漸變差,身體不好的話,更別說掙錢了,維持生命都很困難。因此古人覺得人再窮也要保證營養,這筆錢不能省。此時最好不要去親戚朋友家串門,人窮的時候更應該忙起來,讓自己充實起來,保持正確的精神狀態,這樣就不會一直窮下去。如果人窮的時候經常去朋友家串門,人們會覺得這個人無所事事,活該這麼窮。親戚朋友有時候很勢利,這也是人性複雜的表現。
  • 古人云「千年王八萬年龜」,後半句十人九不知,藏著老祖宗識人術
    在歷史上,像"根本"這樣的詞彙變化意義的還有很多,其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年王八萬年龜",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一句,連起來讀更能體會古人的智慧,堪稱經典。先來看看熟悉的"千年王八萬年龜"初看這句話,首先會覺得這是來說明壽命長的意思。
  • 民間俗語:「飽暖思淫慾」,後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說破現實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傳統俗語更是深入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裡面。但是呢,我們很多人對於這些廣為人知的俗語,卻經常會發生前半句滾瓜爛熟於心,但是後半句就忘了。大多數的時候,整句的精髓,卻往往都在後半句,同時,經典更是後半句。比如:我們都知道「飽暖思淫慾」這句話,但是,你能說出來它的下一句嗎?
  •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農村俗語自然也是文化的一種,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至理名言。雖然一些農村老俗話說的非常直白,但是直白的俗語中卻包含著很深的道理。所以說,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對我們後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 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老祖宗為何這麼說
    如果真的就這麼理解的話,覺得不太妥當,要是老祖宗們只是想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的話,那麼這「父子,夫妻」這樣親密的關係就真的顯得很「殘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句俗語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主要原因,第一是古時候的人因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都非常相信因果輪迴,他們覺得如果前世誰欠了誰的,那這輩子就一定會形成什麼樣的關係。此說法帶有很大迷信成分,隨便聽一聽就好,千萬不能當真。
  • 俗語:「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古人藉此說透了人性
    當然,後來楚懷王沒信屈原的話,最終,楚懷王被秦王扣在楚國,最終孤老於秦國。而在俗語裡,也有這樣的一句話:「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不論古今,為人處世都是一門值得學一輩子的學問。因為人只要活著,和別的人打交道就不可避免,而如果不明白為人處世,就可能吃虧。
  • 俗語:「誰人背後無人說,」後半句才是精華,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講的也是人們對醜事樂此不彼議論的現象,不過要是事情不夠明朗,只是有一些關於這個人醜事的風聲,左鄰右舍更樂於背後議論,通常背後嚼舌根,讓許多人非常痛恨
  • 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而像這樣的俗語還有很多,幾千年來,老祖宗用智慧把他們的生活經歷,編成了通俗易懂的俗語,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來。這些俗語,便是他們看透人性,看透人心的總結,老祖宗用這些話來忠告我們,生活中那些事能做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人可交,哪些人不可交。
  • 俗語「升米恩,鬥米仇」啥意思?老祖宗說透了人性,看後長見識了
    中國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十分接地氣,而且雅俗共賞,深受民間老百姓的喜愛。俗語又稱民間老話或者諺語,大多數都是老祖宗長期生活經驗的積累和總結,雖然表面意思粗糙簡陋,但是背後的道理的確能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雖然說想要長生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但是通過養生的方法,同樣可以延長我們的壽命。其中,「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就道盡了一個長壽的秘訣,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這一句「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正是闡釋了這個道理,人的年齡隨著不斷增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隨著時間下降,自然對於夫妻生活也會有影響,通過黃帝內經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人隨著年數的增長,尤其是在四十歲的時候,腎氣會逐漸衰退,開始掉頭髮,四十八歲三陽經氣衰退,五十六歲肝氣衰微,精氣不足。
  • 古人云:「酒不護賢,色不護病」,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人生智慧
    眾所周知,我們的文明已經傳承了五千年,這五千年沉澱下來許多優秀的文化瑰寶,而俗語作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熟讀俗語,能夠讓我們生活得更加和諧,讓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通暢。關於酒色財氣四件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最著名的莫過於「酒不護賢,色不護病」了,其實還有下一句「財不護親」也很經典,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何為酒不護賢?說白了酒不護賢,就是說酒才不管你是不是賢人呢,即便你是曠世奇才,只要碰了酒喝多了,酒該要你命的還是會要你的命。
  •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是精髓,值得學習的人生經驗
    丹尼爾·科伊爾在他的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說任何一項技能只要訓練一萬小時,就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加智慧,可以說,下半句裡包含著滿滿的老祖宗的人生經驗。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不妨看看
    悠悠上千年,老祖宗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化,俗語就是其中一種,俗語是民間集體創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並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由於他們與人們觸碰的年限太長了得話,在所難免有一些「通人性」,甚至於還是會作出許多傷害人們的事兒。自然中國古代的這一觀點,放到如今看來顯而易見是沒人相信了。由於確實把家裡養的家禽養成精,那誰還敢養家禽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