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7-4 邱吉爾創造了現代中東

2021-01-09 九門胡同

第四節 邱吉爾創造了現代中東:勞倫斯的謝裡夫派解決方案

上節末,1921年春,塞繆爾的上司,時任殖民大臣的溫斯頓.邱吉爾,在顧問阿拉伯的勞倫斯的陪同下,到達耶路潵冷。

勞倫斯由於對阿拉伯事業的過度熱心(他似乎真把自己當成了阿拉伯人),而遭到很多英國高層的排斥,但邱吉爾卻不是。所以邱吉爾請勞倫斯做他的阿拉伯事務顧問。

當英國控制下的伊拉克時常發生暴亂時,勞倫斯則向邱吉爾建議將伊拉克交給勞倫斯的摯友費薩爾,而費薩爾剛好又被法國人從敘利亞驅逐出去。

在漢志,老謝裡夫,海珊國王被當地的酋長伊本.沙特所打敗,這位伊本.沙特就成了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國王,直到今日,沙特的國王還是他的後裔。

海珊的二兒子阿卜杜拉也被伊本.沙特打敗,逃離了漢志地區,後來乾脆帶著貝都因人佔據了英國人的外約旦(即今天的約旦)。

最初的時候,這父子們的計劃是老海珊為漢志國王,阿卜杜拉為伊拉克國王,敘利亞-巴勒斯坦給三兒子費薩爾。但英法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讓費薩爾的敘利亞國王成為泡影,現在費薩爾成了伊拉克國王,所以阿卜杜拉只好搶了外約旦,雖然地盤很小。

這時,他們的好朋友,阿拉伯的勞倫斯又開始幫他們了。勞倫斯建議邱吉爾承認阿卜杜拉對約旦的管轄。

於是,邱吉爾夫婦在耶路潵冷接見了阿卜杜拉王子,條件是,他們必須承認法國對敘利亞的統治權,以及英國對巴勒斯坦的統治權。一無所有的阿卜杜拉只好同意了。這樣,邱吉爾用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就把阿卜杜拉安排為約旦國王。老國王海珊後來也去了約旦和他二兒子團聚。

1921年8月23日,費薩爾加冕為伊拉克國王,見下圖。

說點題外話,費薩爾的孫子費薩爾二世,於1958年革命中被暗殺,伊拉克王室的統治結束。而阿卜杜拉的後裔一直是約旦的國王,直到今日。據我了解,似乎現在阿拉伯國家中只有約旦哈希姆王國的國王還是先知的後裔。下圖是我在約旦酒店中拍到的約旦王室成員照片。

安排好幾位國王后,對阿拉伯無比熱愛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開玩笑)勞倫斯終於可以安心了。後來他被調回了英國,1935年在一次騎摩託車時,因為躲避兩個騎自行車的兒童,發生車禍,重傷後不治(電影開頭的情節)。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地下有他的半身像,我去的時候並不知道,所以沒看到。

回到本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在耶路潵冷向邱吉爾請願,控訴猶太人是世界的災禍,邱吉爾禮貌性地接見了他們,但他堅持認為猶太人應該擁有一個民族家園,是天經地義的事。其實邱吉爾的父親就是位猶太同情者,與羅斯柴爾德等猶太家族都是好朋友。邱吉爾認為,猶太人在遭受了兩千年的苦難後,應該得到補償。而且他還認為,猶太人是當時新生的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解毒劑」。書中所說的一個叫做「國際猶太人」,窮兇極惡的妖怪,就是指列寧。前面說過,列寧的祖母是猶太人。

耶路潵冷的穆夫提去世了,而市長侯賽尼也剛剛被斯託爾斯免了職,塞繆爾和斯託爾斯商定,市長和穆夫提應該分別由兩大家族擔任,一個可能是侯賽尼家族,另一個這裡沒說(可能是納沙希比或賈拉拉),但他們日後的世仇成為耶路潵冷的蒙太古家族和凱普萊特家族(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所屬的兩個家族)。

前一篇:《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7-3赫伯特.塞繆爾:巴勒斯坦交接完畢

相關焦點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8-3沃科普之都:狩獵、咖啡、聚會和白袍
    這位英國統治者在位的幾年間,耶路潵冷看似一派和諧繁榮景象,新城建設突飛猛進,本節書中用大量的文字描繪了一幅耶路潵冷的「繁榮景象」,大都不難理解。老城外西側的基督教青年會建築(YMCA)的設計師就是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當時世界第一高)的設計師(之一),Arthur Loomis Harmon。建築現在還在(改為酒店)。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35-2 卡羅琳與赫斯特
    4,內森.羅斯柴爾德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二代,負責英國事務,對英國政經界有相當大的影響,與上層關係良好。另外,他與摩西.蒙蒂菲奧裡還是連襟關係。在耶路潵冷,聖墓教堂為她清場單獨開放(書中說她當時身著迷人的奧斯曼服裝)。由於對中東的熱愛,赫斯特.斯坦霍普留在了西頓,並最終死在巴勒斯坦,由於她與當地的埃米爾的良好關係,以及她經常阿拉伯的裝扮,她被稱作「赫斯特女王」(本節標題:沙漠王后)。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38 摩西.蒙蒂菲奧裡
    1855年7月18日,摩西.蒙蒂菲奧裡在聖殿山上禮節性地撕碎了他的衣服,撕裂衣服是猶太人祭祀聖殿山的一個傳統形式,而禁止猶太人登上聖殿山的禁令,可能從羅馬時代就開始了,而由於蒙蒂菲奧裡爵士的地位和英國背景,才被特批進入,書中稱他是參觀聖殿山的第一個西方猶太人。但他還也只是坐在轎子內,腳沒有落地(似乎不違反禁令)。同時還有埃及帕夏派給他的一個百人衛隊做保護。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28-5巴克汗與韃靼人:災難
    兩國起初還算友好交往,1218年,一支近500人的商隊前往花剌子模,結果被誣做間諜(實則圖財害命),全部屠殺,貨物沒收,只有一人逃出送信。這下惹怒了成吉思汗,1219年,成吉思汗帶著兒子和蒙古大軍,滅了花剌子模(殺戮無數)。西徵的順利讓成吉思汗有些收不住了,隨後的幾十年,世界最大的帝國建立起來了。1272年,大元也定都北京。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0-2、3 英國王子與俄羅斯大公
    第二節 耶路潵冷刺青:英國王子和俄羅斯大公1875年,埃及帕夏,也就是本書中所指的阿爾巴尼亞人政權,因為財政危機,將帕夏所持的蘇伊士運河股份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帝國。但這一結果引起普魯士和英國等國的不滿,於是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迪斯雷利和俾斯麥等制定了柏林條約,逼迫俄國又讓出了一些戰爭所得利益。英國實際上控制了埃及。不久,英國的兩位王子艾迪和喬治(未來的喬治五世,現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祖父)拜訪了耶路潵冷。本節標題中的刺青,出自喬治王子(見附錄4,不多解釋)。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3-1、2 本古裡安,以色列國父
    1904年,為猶太復國事業常年奔波的西奧多.赫茨爾,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戴維.格魯恩的思想就是一定要在以色列定居,儘管此時他還從未去過巴勒斯坦地區。1905年,猶太人列昂.託洛茨基(就是我們曾經狠批過的託派頭頭)領導的俄國革命差點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於是尼古拉二世加大了迫害猶太人的力度。
  • 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現代中東的形成
    1916年底,勞合 喬治成為英國新任首相,他在中東採取了更為積極的進攻政策,不到兩年,英軍相繼攻下巴格達、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1918年10月,奧斯曼帝國戰敗投降。 「一戰」結束後,溫斯頓 邱吉爾成為中東問題解決方案的「總設計師」。然而,中東問題的解決卻困難重重。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32-十七世紀的奧斯曼帝國,開始走向衰落
    圖片源自網絡1666年,這夫妻倆還有一些追隨者去了伊斯坦堡,可能是要說服蘇丹(穆罕默德四世),之前有人預言沙巴泰一到伊斯坦堡就會成為蘇丹,事實上,一到伊斯坦堡,沙巴泰就被關進了監獄第四節 愛維亞:奧斯曼的佩皮斯和福斯塔夫這節的主要人物是一位土耳其旅行家,奧斯曼宮廷侍從,愛維亞.瑟勒比(Evliya elebi),用40年的時間遊歷奧斯曼帝國全境及部分周邊國家。
  • 邱吉爾雪茄何時成為了邱吉爾雪茄
    邱吉爾雪茄邱吉爾型號雪茄的來源羅密歐與朱麗葉邱吉爾、帕迪拉邱吉爾、大衛杜夫邱吉爾、富恩特邱吉爾、奧利瓦邱吉爾、蒙特白金邱吉爾、黑房邱吉爾……世界上有很多品牌雪茄有邱吉爾型號,顯然這個型號就是因為那個著名的英國人溫斯頓邱吉爾
  • 書評|為何西方人試圖徹底解決中東問題,卻催生了更多遺患?
    《終結所有和平的和平: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現代中東的形成》[美]戴維·弗羅姆金著欒力夫譯新思文化|中信出版社2020年9月版11914-1922年中東的變動,全書始於邱吉爾1912年遊覽地中海,終於寫邱吉爾政治生涯受挫,在1922年丟掉內閣職務和下議院席位,去法國南部旅行和寫作,還提到邱吉爾在幾年後重返政壇。戴維·弗羅姆金的目的是全景式地描繪出當時在整個中東地區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大國政治是如何在那樣一個特殊時刻重塑中東的。他所理解的中東,除了平常所說的西亞和北非的穆斯林國家,還包括中亞部分國家。
  • 中東百年往事:欺騙、斬首、革命
    ——溫斯頓·邱吉爾1839年,鴉片戰爭前一年,當「東亞病夫」還沒砸到中國頭上時,奧斯曼土耳其已經頂著「西亞病夫」的帽子過了很久。這個疆域包含現代中東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天國王朝,此時決定在「伊體西用」指導下,拉開奧斯曼版「洋務運動」,大量軍官因此被派到歐洲學習。
  • 美國希望製造蘇聯武器彈藥提供中東協友,清單中包括RPG-7和AK-47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福布斯網近日報導,美國陸軍計劃生產一批由前蘇聯設計的武器,包括RPG反坦克火箭、AK-47步槍、AK-74步槍以及各類彈藥,以供目前使用此類裝備的中東和非洲盟友使用。
  • 邱吉爾到底是救了英國還是毀了英國?
    邱吉爾是英國最著名的領袖之一,也是世界近現代著名政治家,他有不少不好的嗜好,但他依然是位成功的人。先說說他救了英國,邱吉爾帶領下的英國在二戰中表現的很剛,與德國為主的法西斯抗戰到底,最後贏得了勝利,但邱吉爾正面直剛的做法真的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嗎?我看不一定。
  • 一場史上最短的戰爭,如何塑造了現代中東?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空軍先發制人,突襲了埃及的主要空軍基地,隨後調轉頭來進攻約旦和敘利亞,在短短六天內大獲全勝。這場史上最短的「六日戰爭」塑造了現代中東的國際格局,讓以色列在中東「站起來了」,也給阿拉伯各國以沉重的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為此消沉。此後,贖罪日戰爭、黎巴嫩戰爭、巴勒斯坦大起義等衝突都是這六天激烈戰鬥的直接後果,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中東亂局的重要部分。
  • 英國的鐵血首相邱吉爾,在大戰裡卻把自家的將軍坑了好幾次
    最先被坑了的就是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這位1883年出生,曾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一隻眼睛,而被稱為「獨眼」的老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奉命鎮守埃及,隨時準備抵抗來自義大利方面的攻擊。而此時英軍在北非的兵力十分匱乏,韋維爾幾乎只能靠數量稀少但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和義大利人作戰。
  • 青少年時期的邱吉爾與希特勒
    (青少年時的邱吉爾,希特勒,史達林,羅斯福與墨索裡尼) 一,英國首相邱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1888年,邱吉爾進入僅次於伊頓公學的哈羅公學就讀,但成績不佳,倫道夫勳爵於是決定在兒子邱吉爾畢業後將他送到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
  • 邱吉爾、歐巴馬愛用的香水,Creed靠什麼穿越260年?
    導讀:Creed品牌的第六代掌門人Olivier Creed曾說:「男人不會注意你拿什麼包包,但是他會記得你身上的香水味。」隨著被私募基金巨頭收購,這個擁有260年歷史、家族世代相傳的英國香水品牌,迎來發展的新轉折點。
  • 邱吉爾首相為何叼著煙卻一口也不抽?雪茄如何塑造邱吉爾的一生
    正如導演喬·懷特所說,電影《至暗時刻》中的邱吉爾,不再是刀槍不入的孤膽英雄,而是重重壓力下充滿了猶豫、脆弱與自大的矛盾政客。影片聚焦於1940年5月到6月間的英國議會:從邱吉爾臨危受命出任首相,到敦刻爾克大撤退結束後的那場著名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
  • 邱吉爾的愛心(誰說英雄只知道橫刀向天笑,而不懂兒女情長?)
    克萊曼蒂忍受不了孤獨,在慶祝了邱吉爾的60歲時,他生日之後,47歲的她選擇單獨旅行。旅行人中,克萊曼蒂娜結識了一個40歲的非常風趣而帥氣的藝術家,並成為他的情人。邱吉爾這位二戰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從不言敗,從不低頭,從不言及「傷心」二字,但他的孩子們卻讓這位愛子心切的父親晚年飽受傷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