彿家與道家修行層次對應關係

2020-12-11 橐龠先生論道
悟道與禪修

文‖橐龠先生 郝山指

佛家與道家修行層次的對應關係

佛家的修行層次概括起來,依次為:信願行戒、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色四定。

對應於丹道則依次為:信願行戒對應煉己,粗住為收心凝神階段,細住為心息相依階段,欲界定為神住於一物階段,未到地定為神氣合一於下田階段。

初禪包含八觸十功德,八觸中的熱就是產小藥,熱之前的各種反應是身體各處氣血不通身體氣機自動對其疏通的反應,熱之後的反應則為小藥後的身體效驗。十功德為小藥後人心理上依次出現的變化。

二禪對應丹道的陽光三現階段,包含覺枝、觀枝,也就是身心的感覺和分析能力變得極為靈敏。

三禪包含喜枝,就是身心安定而生內喜,對應丹道的中關階段,就是神守中宮的階段,此時感覺與外界恍若隔世。

四禪包含樂枝、一心枝。對應丹道的出神哺乳階段,內外清明虛靜。

無色四定對應丹道的出神之後的煉虛合道階段,依次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空無邊處定就是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對應道家的體化虛空、身體與虛空同體。識無邊處定對應丹道的神滿虛空,也叫化三千陽神。靈寶畢法所謂壯士展臂千裡萬裡,形神具妙就是講的空無邊處定和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就是粉碎虛空。非想非非想處定就是真空大定,此時跳出五行,達到無陰陽變化的無極狀態。此後還有入大寂滅,而體化太陽的驗證。

佛家的五神通,天耳通,天目通,在陽光三現階段也就是二禪覺枝、觀枝時候即開始出現,這個時候也會有所謂預測、預知危險等功能。也會有一點他心通。而宿命通則是在三禪階段也就是丹道大藥之後的中關階段出現。而漏盡通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精無漏,在二禪陽光三現階段出現。另一種是指身心皆無漏,需要在化神出神後出現,到還虛才得以圓滿。

相關焦點

  • 道家的幾個修行層次
    《列子仲尼篇》續:道家的修行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少不了兩個方面,一是時間的積累,二是實踐和磨礪,有的文化會變得越來越圓滿,有的文化猶如流星划過天際,只留給後人一些想像。亢倉子開始講道家的修煉原理。 第一步「體合於心」字體很簡單,內容不簡單,我們都有自己經驗,這個伴我們生長的身體和心並不是那個配合的。思想,動作,做事情,寫東西,說話,經常會有錯誤,因為心和身體的感覺不能合一,有人身不由己,有人心不由己,這四個字研究起來,有經驗心理學,行為心理學,醫學,科學等各方面。
  • 三災八難與修行的關係
    #修行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論道家還是佛家,水火風三災時刻都有,一切事物的生滅變化似乎都與時間有關,天地的形成是時刻形成,時刻生滅的,但其實時間並沒有什麼過去、未來、現在這種分別的概念,這只是我們的一種錯覺。
  • 我突然間看破紅塵,要出家修行,選擇道家還是佛家?
    如果覺得越南的太遠,那就說說集儒家,道家,佛家一身的王陽明。可是,我實在太忙了,每天有很多案子需要我去處理,俗務繁雜,根本抽不出時間來修行……」王陽明回信教訓了自己的學生說:「我何曾和你說過要專門找個時間修行?每日斷案,不都是對自己心靈的修行嗎?」
  • 道家經典《中國道家修煉學》,修行在今天,何須待明天有緣回饋!
    父母也是如此,人生匆匆數年,沒有時間可以蹉跎與輪迴,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與其望明天晚一些到來,不如把握好今天,照顧身邊的他們,因為他們也是你修行的一部分,家便是心中修行的聖地。此書乃道家修煉必備之絕典《中國道家修煉學》,通六氣達八門!感恩所有相遇,有緣分享給大家,結緣不攀緣。
  • 紅孩兒被觀音收為童子,牛魔王一家很牴觸,道家怎麼看佛門修行?
    本文,咱們以紅孩兒皈依,來討論道家對於佛家修行的看法。紅孩兒作為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獨子,在火雲洞便佔山為王,自稱為聖嬰大王。三昧真火很厲害。孫悟空曾在八卦爐裡被煉了多天,沒被燒死,卻被燻出了個火眼金睛。也算是因禍得福。
  • 人生修行的四種層次
    佛教站在一個出世的視角,它看待人生意義比較特殊——它出離了你具體的功利化目標來看問題——比如做什麼具體功名事業、有什麼具體抱負理想,它不談這個,而是首先把人生過程定位為一個「修行過程」來考慮,不論你幹什麼,都認為是某種「修行」。所以佛教提出的人生境界、層次論其實是在談修行這個事情——之所以這樣談有時候更有效,因為這樣更具有普適性。
  • 不要與層次低的人計較——自我的修行
    一個人格局越大,層次越高,越不會計較小事,正所謂:心大了,事情就小了,心小了,事情就大了。生活和社會,本來就存在各種人,各種性格和各種做事方法,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每個人受的教育程度,家庭影響,社會經歷不同,導致為人處世,三觀各有差異。
  • 打坐與修行,它們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看完你就明白了
    修行界有句話說:「如果不懂得修行的奧秘,就是盲修瞎練。」一個人修行了,他會逐漸開發自己的智慧。當智慧越來越廣大的時候,對於以前修行中的那些困惑,會逐漸一一的解開。那麼,以前的那些感覺困惑的東西,再也不是問題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修行的人,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有許多困惑,是一種正常現象。
  • 沙僧的兵器喻示了什麼修行道理?
    修行命體時「中脈」的顯化。中脈是密宗修行氣脈的重要概念,道家則有「衝脈」概念。命體起修的法門以道家和密宗為最,民間喜歡練氣功與這也是一致的。道家有奇經八脈、大小周天理論,謂「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而元神出竅。從哪裡出呢?從衝脈由頭頂百會穴而出。密宗則以「三脈七輪」理論為指導,以中脈修煉為核心。
  • 修行的終極目標!
    今天想跟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一個比較深的話題,人生的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而修行應該修的是什麼。不管是佛家,道家還是儒家。大家追求的終極境界就是明心見性。所謂的明心見性就是說我們人從出生開始是心如寶鏡的,可以照見自己。
  • 道教怎麼修行?佛教的修行方法有什麼不同?
    其實是因為這兩家修行方法各不相同導致的。中國人的修行,無論道家、佛家、儒家,大體上都是分為兩途:修「性」或者修「命」。基本可以說,修性是精神層面的修行;修命則是肉體方面的。但到底如何個修法,各門各派爭論紛紛。先修性還是先修命,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爭論了一千多年。
  • 人為什麼要修行?人生的三個層次,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
    第一個層次是不經歷任何風雨的人,沒有經歷磨難,順風順水的發展,這樣的人很難承受考驗。或者未開化,不明事理,不辨是非,看不清人性善惡,容易被誘惑蒙蔽雙眼,而中他人的圈套。此層次簡單著眼於幾個點。第二個層次,是經歷了磨難,見過人性之惡,在學校或者初入職場時領受過他人對他下的套路,這些磨難會幫助你從第一層次向上升華。
  • 人為什麼會有邪念和妄想——從腦科學和修行角度出發
    那麼邪念,便是由邪氣催生的念頭,身理影響了心理。羅漢是出了三界五行的,可見了卻的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執著,也就是明心見性的層次以及之上。所以常人的起心動念無不是妄想,這個妄是相對於「真」而言的,在佛家看來,世間是顛倒夢想,若以世俗的眼光去看,遭人非議。所以我從實修的角度去看待妄想。
  • 《西遊記》與道家丹道典籍《周易參同契》具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西遊記》中有大量關於道家丹道理論的口訣以及詩詞,作為道家丹道理論基本框架的《周易參同契》,是理解《西遊記》中有關道家丹道內容的基礎。本文主要講解《西遊記》的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的關係,西遊記中取經團隊人物涉及、情節發展與《周易參同契》中還丹流程具有密切的關係。
  • 聊一聊塵世與修行
    恐怕很多老修行也不能理清楚。筆者想提供一個新視角,以供參考。我們知道,按照佛教典籍記載:釋迦牟尼,包括諸多菩薩,在無窮的時間、無盡的國土中,曾經是國王,然後發心修行;也曾經是忍辱仙人等仙人,各種歷練,然後發菩提心,求成無上正道。
  • 南師講什麼是道家的斬赤龍
    在女性月經期沒有來以前,在男孩子對性的觀念還沒有開始以前,男女兩個同等都算童身,童身修行就非常快,這是佛、道兩家所認為,童體修行非常快,因為不是身體關係,心的關係,此心的染汙就不多嘛。那麼道家強調是身體關係,所以一般搞哲學的認為道家偏重唯物修法,佛家是偏重心理的修法啊!唯心的修法都有它的理由。
  • 修行人解讀:深度懺悔的意識層次,真正的懺悔和明心見性有關
    然後就是修行人的懺悔,在你進入禪定後,隨著你的功夫精進,定力加深,會遇到各種內景,這個時候可是比做夢更加真實。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考驗了,你要面對內化的心魔,你要面對累劫而來的貪嗔痴,你要面對自己往昔造成的因果等等。然後就是深入禪定,到達明心見性的層次,完成自性的回歸,這個時候對於懺悔的認識就像六祖慧能說的一樣了。
  • 什麼是修行?真正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
    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提起修行,立馬就會被打上諸多標籤,讓人唯恐避之不及。在普通人的眼裡,修行、要麼是道要麼是佛,修行必然要跟仙佛扯上關係。在這裡我要說修行跟宗教沒有關係!只是人的認知與偏見。修行不是宗教的專用詞,只是這個概念被宗教專用而已。
  • 這梗代指道家的神形兼修
    這梗代指道家的神形兼修時間:2020-03-14 16:2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修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代指道家的神形兼修 指道家的神形兼修。然而修仙小說裡一般指兩個人用 的體位發生 的關係促進修煉,提升功法!對道友的修為大有幫助!! 來源:源於道教。
  • 「子午訣」道家自我加持宇宙能量
    我們見過很多道家修行人,打坐修煉時,會把雙手重疊在一起,放在腹部,或手心向上掐二指。手與手相互交合,或掐訣,他們掐的都是「子午訣」。為什麼叫「子午訣」?因為無名指的指根這個地方叫子,中指尖這個叫午。所以修行人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掐住左手的子位,然後左手拇指掐中指指尖處,然後翻過來放在腿上,這叫「子午訣」,道家真人「手一支」都是這個掐法。「子午訣」對修行人來說它的作用是「鎮驚闢邪」。一旦人受驚,手就自動的掐緊了,這掐緊就能夠保護我們人的中樞神經,所以這是一個保護裝置,就類似佛家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