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在渝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渝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情況如何?今年他們又準備了哪些「好聲音」帶上全國兩會?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履職·心聲」系列報導,向網友講述代表委員的履職故事,從他們身上探尋國家發展的脈絡。
全國人大代表吳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4日6時訊(記者 趙紫東)全國人大代表吳彥是一名來自農村的基層代表,她們牽頭的種養結合循環生態鏈即將在忠縣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內上馬。在最後關頭,吳彥還在開展調研,不斷聽取農戶意見,希望查漏補缺。
2萬頭仔豬助農致富 每頭增收500元
過去一年,吳彥覺得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收穫滿滿、感悟很多。
在去年的全國人代會上,吳彥提出了多條建議。她提出的關於持續支持田園綜合體發展的建議、關於健全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法律制度的建議、關於強化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建議、關於垃圾分類教育從中小學抓起等多條建議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
這次實施的種養結合循環生態鏈想法,就源於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群眾,在履職時的一次發現。
吳彥所說的種養結合循環生態鏈是在柑橘種植和生豬養殖中形成循環生態鏈,讓農戶在柑橘種植農閒時飼養生豬,實現增收。
「豬仔、飼料都由公司提供,連豬圈公司可以都幫農戶修。」 吳彥介紹,農戶按照統一技術標準進行飼養,出欄後再由公司按照500元一頭的標準回收。
目前,容納800頭種豬的種豬場已經建設完畢,達產後能實現2萬頭仔豬生產規模。吳彥說,五一節的時候,56歲的農戶曾現祿就向她表達了想養豬的想法,而且想養50頭。
吳彥為今年兩會準備的建議。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
強化農業科技進步 為鄉村振興提供科技支撐
今年參會,吳彥準備的建議重點關注了鄉村振興、農業科技等內容。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在,我們必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和依靠農業科技進步。」 花了半年時間調研,吳彥今年準備提交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的建議。
她在建議中表示,要在全國範圍內優化整合科技資源,促進農業技術創新和農業產業創新,切實解決阻礙農民增產增收,阻礙農業產業發展的技術生產問題和市場約束問題。同時,她還建議鼓勵發展現代農業全產鏈技術體系建設,打破部門、區域和學科的界限,搭建農業科技聯合攻關、聯合轉化、聯合推廣的協作大平臺,將促進農業科技創新由分散的點式創新向點線結合的鏈式創新轉變等。
【來源:華龍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