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2021-01-12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4日電 題:《李宇嘉:「三道紅線」到「五檔分類」,樓市資金面大變局》

作者 李宇嘉(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從「三道紅線」到 「五檔分類」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銀髮〔2020〕322號)》,啟動對銀行差別化的房貸「五檔分類」控制模式。

資產端和資金端「雙管齊下」,資金違規、過度流入地產的問題有望解決,房價快速上漲、樓市大起大落將成為歷史。這次房貸「五檔分類」,與針對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的邏輯,完全一致。

房貸「五檔分類」,對銀行在房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採取額度佔比「雙管控」。工農中建交郵儲銀行地產貸款佔比、個人住房貸款佔比,最高限分別為40%和32.5%;中型股份行佔比分別為27.5%和20%;城商行、縣域銀行佔比限制很嚴。

若房貸佔比觸頂了,要想繼續發放房貸,須要做大分母,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比如,國有大行要想新增40億房地產貸款融資,首先必須增加60億元其他類別的貸款,這樣才能使得總體比例控制在40%左右;要不,就得壓降存量房地產貸款的規模,將新增貸款空間釋放出來。

地產資金面大變局

控制開發商融資的「三道紅線」,2021年在地產全行業開始實施,而控制資金端的房貸「五檔分類」的新規也來了,地產資金面發生大變局,將對未來地產融資、地產走勢,產生重大影響。

首先,「三道紅線」、「五檔分類」,與過去無序的融資窗口指導、周期性的「鬆緊循環」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企(房企)施策、因行(銀行)施策,規則清晰且獎優罰劣。

這樣做的好處是,開發商和銀行都形成了明確預期,自己能不能融資、能不能放款?能融多少、能放多少?看看那幾個關鍵指標,一目了然。

其次,不會倒逼監管層放鬆融資了。過去,周期性的「融資關閘」後,開發商、銀行都一致認為,未來一定會松,因為地方財稅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緩釋地產風險,都受不了太久的「融資關閘」。而新規則下,任何時候,既有開發商被約束融資,也有開發商融資放行;既有銀行被約束放貸,也有貸款暢通無阻。這樣,房地產貸款就不會周期性波動,地價、房價、樓市成交量也不會明顯波動。由此,也不會出現因地產明顯下行,拖累投資和經濟,倒逼監管層開閘放水的問題了。

最後,地價、房價大幅上漲的基礎弱了。如果資產端的「三道紅線」和資金端的「五檔分類」都能落實到位,開發商一股腦地高成本融資,然後一起衝進土地市場高價拿地,高舉高打、唯快不破的「高周轉」現象,也就少了。同時,地價倒逼房價上漲,進而倒逼調控鬆綁,被迫允許房價上漲的動力也弱了。

新規影響有多大?

對購房者,要關注大勢。「五檔分類」新規的實施,意味著給資金流入地產,又上了一道枷鎖,房貸利率大概率要走高了。記得十多年前,按揭貸款都是打折的,且明顯低於實體經濟貸款利率,彰顯了鼓勵住房發展、培育新消費增長點的信號。現在,實體經濟貸款和房貸利率分野、分化,房貸利率明顯高於實體貸款,標誌著管理層不再依賴地產了。

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冰山融化往往是從一角開始的。包括金融監管新規在內,樓市的長效機制開始見效了,近期的多個跡象,需要引起重視:

比如,2020年疫情紓困,貨幣明顯增長,槓桿率提升,但很多熱點城市的二手住房價格跌了。

比如,房子很難賣了,新房開盤不再搶了(除非價格倒掛)。開發商賣房,要啟動所有的渠道,營銷費率越來越高。有人說,未來類似貝殼這種帶客的平臺,要比開發商賺錢。

比如,很多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創新高。二手住房從掛牌到出售,一般要經歷一年半載,有的降價也賣不出去。未來,二手房出售的難度會越來越大,有價無市或砸在手裡。

比如,房價在上漲,而租金卻在下跌,呈現出背離。預示著,實體經濟不支持房價上漲,老百姓收入不支持房價上漲,房價向均值回歸也是必然的。

從上述這些角度看,不要低估政策的決心和效果,只是還在生效的路上;不要低估國家治理樓市的智慧,只是發力於無形之中、漸次加力,等你發現政策的效力時,一定會恍然大悟。(中新經緯APP)

李宇嘉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前有「三道紅線」 後有「五檔分類」 2021年房企何去何從?
    原標題:前有「三道紅線」,後有「五檔分類」, 2021年房企何去何從?   「三道紅線」的威懾還未散去,房地產監管再加一記重壓。
  • 房貸「兩道紅線」出爐,2021年樓市將何去何從?
    2021年剛剛展開,許多人心心念念的樓市迎來了一記「重錘」,讓人不禁對樓市接下來的發展充滿好奇。日前,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了《銀行業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通知中為目前的房地產貸款設立了「兩道紅線」,並於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 「兩道紅線」卡資產端,這些銀行超標需要「解壓」
    繼劃定「三道紅線」從房地產的資金需求端降槓桿以後,監管層又給定銀行對房地產放貸的「兩道紅線」,從資金供給端降槓桿。受此影響,1月4日,房地產、銀行股價雙雙下跌。房地產降槓桿「雙管齊下」,又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 2021年開局央行又出政策:「兩道紅線」事關房貸
    於是,在2008年年底的一輪大放水之後到2020年底,中國的居民槓桿率已經超過60%,而2008年的槓桿率是18%,翻了3倍多。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國際平均水平,正在趕超發達國家,而增速之快,則位居世界前列。
  • 房貸新規設「兩道紅線」 對個人買房貸款有什麼影響?
    作者: 樓市飛文「房住不炒」,在2021年的第一天就被劃上了重重的感嘆號。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下發《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為各類銀行機構的房地產貸款佔比劃定了「兩道紅線」。該《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按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分為五檔。
  • 「三道紅線」壓頂 年底房企股權融資大增
    根據「三道紅線」要求,幾乎所有擴張迅速、規模較大的房企都不同程度地中招。眾所周知,房地產投資大、周期長,融資是最關鍵的環節。業內人士認為,圍繞房地產行業已經形成了非常大的金融生態。一直以來,房地產和金融相互促進,金融離不開實體,房地產業的發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由此,房企依賴金融加速擴張,甚至出現過度金融化的現象,資金鍊斷裂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 房貸新規設「兩道紅線」,對百姓買房貸款有啥影響?
    房貸新規設紅線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和銀保監會一起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為房貸設置了「兩道紅線」,要求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 房貸新規設"兩道紅線" 對百姓買房貸款有啥影響?
    房貸新規設紅線  2020年的最後一天,央行和銀保監會一起發布了《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為房貸設置了「兩道紅線」,要求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 房地產『7寸』再遭捏緊,3道紅線後再加兩道上限
    房價由供需決定 房改貨幣化二十多年來後,樓市經歷了粗暴的擴張,房價暴漲,一線城市房價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即便是小縣城也有10倍以上的漲幅。
  • 三道紅線壓頂 房企會降槓桿嗎?
    在「三道紅線」監管壓力下,未來三年,降槓桿將成為所有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最大的考題和任務。作者:陳博封圖:圖蟲創意導讀壹 || 「三道紅線」監管傳出後,大部分房企根據自身財務指標進行壓力測試,並考慮通過出表等方式來規避。同時,房企投融資部門負責人也不斷向監管層試探口風。
  • 賣資產、引戰投和降槓桿 「三道紅線」正在形成地產鴻溝
    三年時間,如何實現三道紅線全部達標,對於多數房企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根據2020年上半年財報測算,全國43家主要房企中,三道紅線全部達標的只有5家,而有12家房企踩中「三條」紅線。貳 || 一方面是三道紅線的監管壓力,一方面不斷上升的樓市行情,對於眾多房企而言,下一個棋子該投向哪裡,並不是一個短時間能下定決心的事。叄 || 行業進一步分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幾乎形成共識,但分歧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分化,向哪裡集中。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建議採用逐步、分段策略實施「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並根據房企從拿地到房屋驗收整個行業周期的平均時長,設置2到3年的緩衝期。「三道紅線」需以穩步推進為主,並在相應考量信託、三方財富等機構的風險下,構建針對性的預警機制。  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收緊,從需求端到供給端,從各融資渠道分項收緊到總量把控,其重點是控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
  • 監管放大招:房貸「紅線」來了?兩道紅線將會如何影響樓市?
    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機構類型,《通知》明確對7家中資大型銀行、17家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5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收緊,從需求端到供給端,從各融資渠道分項收緊到總量把控,其重點是控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銀行借款、債券、非標等融資渠道持續收窄,房企現金流不得不更多依賴銷售回款。銷售回款與房價關係如何?「三道紅線」所隱含的有息負債整體增速上限是多少?「三道紅線」下房企現金流壓力如何?
  • 三道紅線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風大浪席捲房地產
    約束融資仍存空間李文(化名)是某TOP10房企的投拓崗員工,在他看來,「本次紅線設置的用意有三。一是防止不透明的資金流入房地產,二是降槓桿,三是降低當前土地市場熱度。」李文告訴新地產財經,這三大方向不是現在才有,一直在做,只是現在把目標對象從行業具化到了個體。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房企融資壓力:建議設2到3年緩衝期
    建議採用逐步、分段策略實施「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並根據房企從拿地到房屋驗收整個行業周期的平均時長,設置2到3年的緩衝期。「三道紅線」需以穩步推進為主,並在相應考量信託、三方財富等機構的風險下,構建針對性的預警機制。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
  • 楊德龍:三道紅線之下 房企之間將加速分化
    「三道紅線」劍指房企的負債率等核心指標,相比較供給側或者需求端的調控政策,給房地產企業帶來更加直接的影響。房地產行業生態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房企又該如何切實的去應對監管政策帶來的新變化?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三道紅線」下,有80%的房企可能踩線,完全不踩線的房企不多,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融資增速必然會大幅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會進一步下降,對於房地產開發衝擊較大,特別是槓桿率特別高的房企。
  • 「三道紅線」下房企風險與機遇並存:開發商開啟業務優化 企業間...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陸肖肖 北京報導在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推出之後,融資環境隨之收緊,面對行業變局,房企開始思考新的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來適應新的環境。
  •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
    (經濟觀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電 題: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 中國釋放明年樓市三大信號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大篇幅談及房子相關問題,並且首次明確提及
  • 紅線之下土拍遭遇寒潮,青島賣地熱情不減,千億收入有望收入囊中
    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今天的樓市是反常規的一年,尤其是在當前「三道紅線」的巨大壓力下,房企們紛紛冷靜了下來,年底的土地市場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潮,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年末「搶地大戰」已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