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三道紅線之下 房企之間將加速分化

2020-12-15 財經網

2020年的下半程,「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融資新規」的出現,讓資本屬性極強的地產行業迎來了持續而強烈的變革。

「三道紅線」劍指房企的負債率等核心指標,相比較供給側或者需求端的調控政策,給房地產企業帶來更加直接的影響。房地產行業生態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房企又該如何切實的去應對監管政策帶來的新變化?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三道紅線」下,有80%的房企可能踩線,完全不踩線的房企不多,這意味著未來房地產融資增速必然會大幅下降,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會進一步下降,對於房地產開發衝擊較大,特別是槓桿率特別高的房企。

01

遊戲規則生變

「三道紅線」監管新規出臺後,房地產行業整體預期回穩,以往加槓桿大量囤地、賺取房價快速上漲的經營邏輯被徹底打破,房地產行業金融屬性弱化而製造業屬性強化。

楊德龍表示,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將從拿地能力到融資能力、管控能力過渡。「槓桿率高、債務負擔比較重的房企面臨的問題比較大,以後機會會更加傾向於財務狀況比較好、現金流比較好、負債率相對比較低的企業,行業中的優質龍頭房企能夠持續跑贏行業,實現集中度的提升。」在楊德龍看來,未來就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房企之間將加速分化,曾過度擴張、過度加槓桿房企將面臨倒閉的危機。

也因此,楊德龍特別提到,高負債的房企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踩剎車」的關頭。以往房地產的調控高壓下,其實融資就已經很困難,現在又帶上三道紅線的『緊箍』,大部分房企踩線,新增的有息負債會非常有限,最高一年只能增長15%,有的房企不僅不能增長有息負債規模,更重要的是,當務之急還要償債,企業現金流緊張程度可想而知。」

楊德龍提到,萬科早在2018年喊出活下去的口號,就是未雨綢繆的表現,彼時,房企就意識到房地產寒冬即將到來,越早促銷售抓回款的房企在新遊戲規則之下安全性越高,也越具備主動性。

02

加速回籠資金是當務之急

融資環境的收緊直接導致房企股權轉讓信息暴增。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公開信息,11月上半旬,房地產行業產權轉讓項目達18個,相當於今年前10個月的總和。

對此,楊德龍稱,出售部分資產是房企回籠資金最快速的方法之一。同時,他也提到,如果是企業資金鍊出了問題,房企項目和股權的轉讓很有可能是打折出售,「未來項目轉讓案例會增多,這其實是行業的一種兼併重組,往往在行業低迷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可以說是大魚吃小魚,也可能是大魚吃大魚的現象。」

轉讓潮的出現,是行業資金壓力的體現,但規模房企尚且可以通過股權變現的方式符合監管要求,但對於抵禦風險能力更弱的中小房企來說更是不堪重負。

今年以來,已經有港龍地產、上坤地產、金輝集團、祥生地產等成功上市,但還在等待港交所聆訊的有近8家企業,如海倫堡、三巽控股等中小房企。但今年以來,一個明顯的特徵是,房企上市之路異常曲折,房企遞交招股說明書獲得一次通過的只有其中規模最大的祥生地產,其餘均要二次、三次遞表。

焦急地等待上市打開融資大門,以緩解融資壓力的中小房企,等待他們的命運是什麼?

楊德龍分析稱,「中小房企融資的手段更少,朋友圈也比較少,能夠獲得的資源有限,原來現金儲備不夠,一旦出現收緊,房子不能及時賣出去,那就可能會出現資金鍊斷裂,被迫低價賣股權或者賣地,」不過,楊德龍為這些房企「支招」,中小房企要想活下來,首要任務是通過降價促銷等一切辦法,儘快去槓桿回籠資金。

03估值體系生變投資需謹慎

融資監管新規「三道紅線」出臺後,大部分房企開始主動調整融資結構,通過增發新股、子公司IPO等方式加強股權融資。不過,據楊德龍觀察,當下,房企股權融資比較難,預計更大程度上還將依賴債權融資。

他解釋到,如今,資本市場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熱情並不高漲。這一方面源於「三道紅線」帶出的系列效應,房企面臨的資金問題突出,另一方面,整個行業業績增速都在下降,估值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上市房企股價表現一般。

同時,楊德龍建議投資者,受政策調控行業的風險較大,對房地產板塊的投資也應該更加謹慎。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壓頂 年底房企股權融資大增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三道紅線」之下,未來房企分拆子公司上市、引入戰投、轉讓項目股權等現象將繼續增加。11月40家房企股權融資環比增331.2%「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不低於1。
  • 三道紅線壓頂 房企會降槓桿嗎?
    在「三道紅線」監管壓力下,未來三年,降槓桿將成為所有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最大的考題和任務。作者:陳博封圖:圖蟲創意導讀壹 || 「三道紅線」監管傳出後,大部分房企根據自身財務指標進行壓力測試,並考慮通過出表等方式來規避。同時,房企投融資部門負責人也不斷向監管層試探口風。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建議採用逐步、分段策略實施「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並根據房企從拿地到房屋驗收整個行業周期的平均時長,設置2到3年的緩衝期。「三道紅線」需以穩步推進為主,並在相應考量信託、三方財富等機構的風險下,構建針對性的預警機制。  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收緊,從需求端到供給端,從各融資渠道分項收緊到總量把控,其重點是控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的房企融資壓力
    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房地產融資政策趨向收緊,從需求端到供給端,從各融資渠道分項收緊到總量把控,其重點是控制房企有息負債增速。銀行借款、債券、非標等融資渠道持續收窄,房企現金流不得不更多依賴銷售回款。銷售回款與房價關係如何?「三道紅線」所隱含的有息負債整體增速上限是多少?「三道紅線」下房企現金流壓力如何?
  • 逆戰2020丨「三道紅線」兵臨城下:房企的減負謀變之旅
    相反行業「三道紅線」要求的浮水,無疑是對房企的一次集體「雪上加霜」。2020年年中,監管部門對12家試點房企提出要求:即能否增長有息負債,將掛鈎於房企對三道紅線(剔除預收款後負債率≤70%;淨負債率≤100%;現金短債比≥1)的滿足程度。
  • 鬱亮:「三道紅線」影響力不亞於土地招拍掛制度,管理紅利時代房企...
    記者了解到,面對即將到來的「三道紅線」,有的房企抓緊變賣資產降負債,有的房企仍然對外借債,對「三道紅線」無暇顧及。鬱亮:金融過多被房產佔用不是好事情近日,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南方區域媒體見面會上談到三道紅線時說:「三道紅線的影響力不亞於200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這意味著行業重大遊戲規則的改變,將影響所有房地產企業。」
  • 超2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鳳凰網...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後疫情時代,「三道紅線」政策的出臺給快速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動。日前,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普信評」)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的監管規則擴大適用範圍,長期來看有利於房地產行整體信用風險的下降,但中短期內高槓桿房企在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將被壓縮,存貨變現將成其緩和流動性壓力的關鍵。標普信評跟蹤的87家樣本房企中,同時觸碰三條紅線的房企佔了24.1%,完全沒有碰線的企業僅佔12.6%。
  • 「三道紅線」下房企風險與機遇並存:開發商開啟業務優化 企業間...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三道紅線增加了更多機遇,給了房企間更多的合作機會。「三道紅線」需要企業重新審視自己今年下半年,三道紅線令房企融資面臨新的監管和規範,在新的市場格局下,企業開始認真思考自身,以及身處的環境,努力適應新的改變。
  • 前11月業績完成率分化加劇,有房企率先調低2021年增速
    據克而瑞統計,在年內設定了業績目標的36家規模房企中,截至11月末超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但同時也有近三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85%~90%之間,另有5家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尚不及85%。「房企的負債增速被控制,對應的銷售規模增長也隨即被控制住。可以預期,明年房企的拿地速度也會下滑。」房企負債規模的上限決定了其銷售增長的上限,伴隨「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推行,開發商新增有息負債規模將被卡住上限。這意味著,在周轉率不變的情況下,房企銷售規模的增長很容易見頂。「從這一點看,不踩線的房企將在未來競爭格局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張波指出。
  • 央行、住建部將面談,或涉及融資「三道紅線」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南財快訊消息,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央行、住建部將召集部分房地產公司明日起在北京面談,目前,已有多家房企收到通知,並將赴京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監管部門召集部分房企面談,或為了解行業對融資新規的反應。
  • 如何看待「三道紅線」下房企融資壓力:建議設2到3年緩衝期
    建議採用逐步、分段策略實施「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並根據房企從拿地到房屋驗收整個行業周期的平均時長,設置2到3年的緩衝期。「三道紅線」需以穩步推進為主,並在相應考量信託、三方財富等機構的風險下,構建針對性的預警機制。近期,監管部門為房企劃定「三道紅線」。
  • 前11個月業績放榜 典型房企目標完成率分化嚴重
    年末將至,房企收割加速。11月30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1~11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單,在各梯隊房企促銷售、抓回款之下,各梯隊房企銷售業績門檻值漸次上升,千億房企擴容至32家,較上月增加6家,比去年同期多5家,顯示出強韌的搶收意願。
  • 前有「三道紅線」 後有「五檔分類」 2021年房企何去何從?
    原標題:前有「三道紅線」,後有「五檔分類」, 2021年房企何去何從?   「三道紅線」的威懾還未散去,房地產監管再加一記重壓。
  • 賣資產、引戰投和降槓桿 「三道紅線」正在形成地產鴻溝
    三年時間,如何實現三道紅線全部達標,對於多數房企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根據2020年上半年財報測算,全國43家主要房企中,三道紅線全部達標的只有5家,而有12家房企踩中「三條」紅線。貳 || 一方面是三道紅線的監管壓力,一方面不斷上升的樓市行情,對於眾多房企而言,下一個棋子該投向哪裡,並不是一個短時間能下定決心的事。叄 || 行業進一步分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幾乎形成共識,但分歧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分化,向哪裡集中。
  • 三道紅線多米諾骨牌效應 大風大浪席捲房地產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此前引發猜測的「三道紅線」新規終成事實。所謂「三道紅線」指的是,其一、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其二、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其三、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
  • 去紅線行動 哪家房企安全了?
    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以及「借新還舊」調整長短債,關注資金安全成為「過冬」的關鍵,如何「去槓桿、降負債」,眾房企也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之道。
  • 降低增速、配股融資 TOP10房企備戰後「三道紅線」時代
    但世茂集團並不認為這個增速保守,該公司表示,宏觀環境及調控政策對房地產市場影響重大,作為房企更需要精準預判行業之變,貼合市場求發展。在「三道紅線」限制開發商土儲能力的背景下,10%以上的銷售增速已經可以確保其穩居在TOP1O隊列中。
  • 預售資金強監管加速行業洗牌 房企該如何應對?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原標題:預售資金強監管加速行業洗牌,房企該如何應對?「2020年,中國房地產經歷了「由松至緊」的過程,尤其是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投資、開發和銷售節奏都受到較大影響,再加上12月以來昆明、西安、唐山、成都、佛山、珠海、濰坊等多個城市密集出臺預售資金監管政策,導致房企基本處於負重前行狀態。
  • ...頻道將於10月10日上午恢復播出NBA比賽;房企融資新規「三道紅線...
    4丨房企融資新規「三道紅線」延期實施?有人誤讀了 據上海證券報9日報導,國家有關部門出臺的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業界俗稱「三道紅線」)自被曝光以來一直是行業熱議的話題。近日,坊間傳言,三道紅線的嚴格執行將被推遲到2023年。
  • 年底房企眾生相:馬太效應加劇,節流降槓桿成常態
    年初,受疫情影響,地產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房企分化加劇,競爭日益激烈,不僅如此,「三道紅線」壓頂,降負債、降槓桿的壓力同樣不小。銷售提升:千億軍團再擴容房企陣營分化近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研究機構發布的1~11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