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駐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培訓班舉辦
為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動中央駐魯機關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中央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全面啟動、有序運行,近日,省社保中心舉辦中央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培訓班。省社保中心負責同志出席培訓班並講話,100多家中央駐魯機關事業單位150餘名從事養老保險業務的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
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
來源:中國經營報銀行發力養老第三支柱建設 產品設計短板隱現本報記者/郝亞娟/張榮旺/上海報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發展居民個人養老金融需求和養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顯。「第三支柱長期處於起步階段,與許多國家相比,發展較為緩慢,佔比過低,對養老的支撐明顯不足。」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如是指出。今年初,銀保監會召開新聞吹風會,就2020年金融保險業的監管提出了九大風險防範任務,其中即包括建立完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
-
《走近2020》專欄④丨市局落實「三項制度」「四個統一」,推進綜合...
一年以來,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開展的規範基層中隊建設、最佳實踐培育、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等重點工作得到省市領導批示22次;持續推進垃圾分類相關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領導肯定;全省文明規範公正中隊現場會順利在溫召開,一樁樁大事喜事接連不斷,一件件實事好事落地落實。全系統上下聯動、凝心聚力,努力以現代化治理保障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百姓的高品質生活,助力溫州當好「重要窗口」建設者、維護者、展示者。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盤點全球養老保障體系最佳十國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根據美世諮詢公司發布的2014年全球養老金指數,養老保障體系最好的十個國家分別是丹麥、澳大利亞、荷蘭、芬蘭、瑞士、瑞典、加拿大、智利、英國和新加坡。這些國家養老體系雖各具特色,但一般都建立得比較早,並且經歷了數次改革完善。對於正在探索多元養老模式的中國而言,這些國家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和改革中的許多經驗都十分值得借鑑。
-
近半數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心
黃大叔一談到養老金,就不停地抱怨「雙軌制」的不公平,他希望國家能儘快完善養老保障制度。 此次調查中,有一項變化特別明顯——老年人對養老保障的評價大幅下降。調查顯示,對「個人繳費水平」和「養老金水平」兩個事項,61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滿意度,均比去年明顯下降7至9個百分點,為31%和30%;且老年人對政府養老保障工作的滿意度,在各人群中降幅最大,比去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降至49%。
-
平安養老險甘為民:加速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商業保險迎發展新...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支持商業養老保險的制度接連出臺。 12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推進完善金融服務,促進人身保險發展,有利於更好服務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
-
馬紅漫:著名財經主持人
馬紅漫,經濟學博士,著名財經主持人、製片人、資深財經評論員、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現為第一財經《醇享人生》、《頭腦風暴》主持人,《財經夜行線》新聞主播,東方衛視《東方夜新聞》新聞評論員。
-
國人養老焦慮難平:近半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
國人養老焦慮難平:近半年輕人對養老保障不安 公眾如何看待養老問題,2013年9月,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在全國(港澳臺除外)範圍內,隨機抽取3000位城鎮受訪者進行電話訪問,了解全國城鎮居民對養老保障的評價。 老年人對養老保障水平的評價降幅最大 「如果只滿足溫飽需求,退休金是夠花的,但只要有個小災小病,錢就捉襟見肘了。」
-
靈武市積極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縱深發展
為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高效、健康、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全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靈武市多措並舉,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縱深發展。一是完善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網絡,推動養老融合發展。強化養老服務設施保障,通過投資新建、改擴建、購買、租賃等方式建設城鄉養老服務綜合體。大力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按照失能月標準享受家庭養老床位套餐服務補助。持續深化醫養康養結合,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不斷完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籌資與運行機制。二是深化「網際網路+養老」,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
半月談評論:公積金制度改革不宜「一刀切」
其實,這些年來,有關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討論不絕於耳,核心是存與廢的爭議。很顯然,取消公積金可能群眾並非受益者。與其「一刀切」取消,當務之急是加快制度改革的步伐,靈活取用、兼顧公平,讓更多群眾從這項福利制度中受益。
-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再提速
《意見》在總結40多年改革開放偉大成就和制度建設成果的基礎上,以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對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相關決策部署進一步細化實化,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體舉措,加快補齊制度短板,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
2019年湖南完成119項具體改革事項 一批重大改革落地生根
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供銷合作社改革持續深化。國家在瀏陽市部署的「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等三項試點任務圓滿完成。「一湖四水」建立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要求,聚焦天藍地綠水淨,全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發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溫度」化為「制度」宿遷探索多樣養老新...
自2018年起,宿遷連續3年將養老服務提升工程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以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全力解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場所供給不足、困難留守老人關愛難等問題,初步探索出符合宿遷實際、讓老人滿意、在省內外可複製可推廣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
"聲"價百萬:蜻蜓FM與馬紅漫財經生態圈
馬紅漫聯合網絡音頻第一平臺蜻蜓FM製作了一檔財經脫口秀節目——《老馬日日評》,在全民炒股論股的關口,這檔節目一夜爆火。 《老馬日日評》於2015年6月15日正式上線,截至到7月1日,開播兩周累計播放量已達601.8萬,最近一周日均播放量67.5萬。
-
嚴抓規程落實,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近日,深圳市中級人民院召開了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視頻推進會,組織深圳法院刑事審判部門幹警學習深圳市「以審判為中心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
2020年養老十大關鍵詞
201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提出,建立養老機構綜合監管制度。2020年6月,《養老服務市場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辦法》正式實施;9月,民政部修訂並公布《養老機構管理辦法》,明確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取消後備案管理相關措施,結合養老服務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新的管理要求。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監管重點、落實監管責任、創新監管方式,為推動養老服務有序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
織就世界最大保障網後,中國社保邁向高質量發展
養老保險五年增1.2億人 「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是十九大劃定的社保改革的基本原則。「織密網」就是要實現制度最廣泛的覆蓋,讓人人都能享受基本社會保障,這是我國「十三五」期間社保改革最重要的目標。社會保障覆蓋率也成為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指標之一。
-
經濟日報: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
隨著全球老齡化發展趨勢明顯,「三支柱」模式正成為各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主流選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何為三支柱模式?與此同時,隨著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收官,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步入關鍵之年。隨著2020年底各省份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省級統收統支,下一個目標就是實現基金的全國統籌。「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一項戰略選擇,是提高基金規模效應、增強抗風險能力、確保養老保險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在褚福靈看來,全國統籌將會避免地域之間的養老金差距,解決養老保險不平衡的矛盾。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舉旗定向 謀篇布局 改革全面發力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舉旗定向 謀篇布局 改革全面發力 新聞頻道 來源:央視網 2019年10月28日 20:14 A-A+
-
「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溫柔面:首先為工人建立了社會保障福利制度
我們現在所享受的社保福利,便是俾斯麥社會改革的一大成果:社會保障制度,最早由俾斯麥建立。【「鐵血宰相」也有溫柔的一面】一、俾斯麥福利制度出臺的時代背景:工業革命時期,工人們艱苦的生活條件,激化了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