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回應勸退35歲員工,雷軍馬雲董明珠35歲時候都在做什麼?

2020-12-17 騰訊網

任正非回應勸退35歲員工,雷軍馬雲董明珠35歲時候都在做什麼?

35歲是道坎,有人退休了,有人才剛剛開始!近日榮耀營銷經理申開朗退休了,可能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了吧,而盧偉冰似乎少了個勢均力敵的對手了。

任正非在8月31日新員工座談會上,針對外界傳聞「華為35歲勸退員工」問題談道,「華為的崗位沒有對年齡限制,而是看你的能力和貢獻能不能適應作戰,如果只看年齡,我早就被淘汰了。」

確實,任正非35歲時候還在部隊當兵,擔任研究所副所長,如果不是命運開了個玩笑,所在部隊被裁撤了,也許現在只有「任所」而不會有「任總」了。後來他40歲事業失敗,妻子離異,44歲方建立華為,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不僅是任總如此,馬雲的35歲是1999年,這年他已經創業失敗2次,依舊一事無成。而也是這一年他拉了一群人開始創業,史稱「十八羅漢大會」,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接下來是董明珠,35歲的她是個單親媽媽,正在打工,隔年才到深圳,後來才來到珠海虧損的空調小廠上班當銷售,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至於雷軍,2004年35歲的他已然功成名就,馬雲、馬化騰都還是小馬,李彥宏是小李,雷軍已經是網際網路大佬,可是「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這也讓這個中關村勞模挺心累的。最後賣了卓越、辭了金山,當了財主(天使投資人),奈何不安分的心在41歲時點燃了,創辦了小米,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

時勢造英雄,35歲太老還是太早?現在多少人目標是35歲前擁有一套房產,30年房貸還完退休養老?

相關焦點

  • 曹德旺41歲創業,任正非35歲還在當兵,他們都是厚積薄發的代表!
    我們經常去找工作的都知道,招聘單位通常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35歲還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裡要麼意味著落魄,要麼意味著折騰。在大部分中國人的認知裡,35歲應該是逐漸安分的年紀,因為你即將跨入中年時期。
  • 35歲以後失業,到底還有哪些出路?
    在職場上,35歲似乎就是一道坎。有些人早已做了企業技術骨幹,有些人已經踏上了中高層管理者的崗位,而那些還在基層工作的老員工,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前段時間,華為辭退7000名老員工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爭議。
  • 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人,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
    我們公司200人左右,平均年齡23歲,很多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35歲+的職場人大多走了兩條路:一是被裁或者被淘汰了,沒班可上;二是當高管了,決定身邊35歲的員工是否能接著上班。很多夾在中間不溫不火的中齡員工,要麼無欲無求,不要漲薪,不想升職,不敢辭職,陷入「認命」的舒適圈。
  • 公司裡35歲以上的人都幹嘛去了?|35歲危機!
    ,因為每個人都要過35歲這個階段。 02.攻克焦慮 35歲的焦慮,說白了是對自己人生的焦慮,對生活現狀的焦慮,其實不止是35歲,每個階段都有著特定的焦慮。 那你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想一下:我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焦慮對我的衝擊!
  • 75歲「商界教父」退休!這三件事,成就柳傳志35年「教父」生涯
    歷經商場35年的柳傳志,開啟退休人生。從1984年創業至今,現年75歲的柳傳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中國商界從蹣跚學步到獨當一面的親歷者。「柳傳志柳總,是每一個中關村人心中的教父。」正如雷軍所言,在無數企業家心中,柳傳志是中國IT行業的奠基人,也是現代化企業建設過程中的引領者,更是提攜、培養大批商界人才的良師益友,35歲的聯想則是中國大量創業公司的啟蒙與典範,以至於在紛擾之中,談起柳傳志,企業家們都挺身而出,不掩敬重。回顧35年徵途,創聯想、留經驗、帶人才,這三件事,成就了柳傳志的「教父」生涯。
  • 「鐵娘子」董明珠,傳奇從36歲南下打工開始,格局魄力令人欽佩
    而她們都有各自的背景,前者柳青的父親是柳傳志,她有非常好的家世。二者彭蕾她是淘寶創始人孫彤宇的妻子,有馬雲當她的靠山。陳麗華更不用多說她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有挨過老師的批評,作業都是想好了再寫,一氣呵成,從不勾勾抹抹的反工。有一天,董明珠對母親說,這南京城太老舊了,應該讓它打扮打扮。母親說這是大人的事,你一個女孩兒家懂得相夫教子就行了。董明珠卻不服氣地說:這為什麼是男人的事?女人就不能想不能做嗎?母親說你還小,長大了就知道了。這些話董明珠後來一直都記在心裡。
  • 高薪程式設計師35歲以後都做了什麼工作?離職後的程式設計師透露現狀
    相信很多年輕人在入職以後都非常羨慕那些高薪的程式設計師,因為他們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便可以達到年薪三四十萬的高收入,到了年底還會有豐厚的年終獎金,但是程式設計師也有本身自己的苦惱,因為他們到了35歲以後很有可能被公司勸退,那麼這些高薪程式設計師到了35歲以後都去做了什麼工作呢?
  • 談什麼中年危機,這些大佬35之後才創業,鐵骨錚錚,大器晚成
    「我36歲了,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曾經,這句話在網絡爆火,引發很多人對中年危機的思考。事件是這樣的,唐山政府為老百姓做好事,撤銷了周邊所有路橋收費站。本來是一件好事,卻遭到收費站工作人員的反對。馬雲——35歲創辦阿里巴巴1999年,馬雲接連經歷了「海博翻譯社」和「中國黃頁」的創業失敗,到了職場最嫌棄的35歲,他的前路看上去一片漆黑。因為一次偶然去美國的機會,馬雲見識到了網際網路的威力,從此認定網際網路就是「人類發展的未來」。
  • 職場焦慮,如何邁過「35歲門檻」||如何邁過「35歲門檻」-出國_華商...
    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如果經歷10多年還沒有做出什麼成績,或者沒什麼提高,自然就可能面臨出局的情形。如何化解職場焦慮,順利邁過這道坎兒?
  • 網際網路大佬擺地攤,王興看衰阿里大文娛,王石不信馬雲不愛錢,董明珠...
    馬雲也在4月17日回應稱一定會實現援鄂英雄的願望。現在馬雲即將要兌現承諾了。日前,安徽援鄂護士王琪在微博上表示,自己收到了確認,馬雲將很快兌現承諾,來到安徽與她和同事們一起吃火鍋,「我在抗疫一線許的小小心願,真的要成真了!馬雲真是說到做到。」▲馬雲。
  • 作別35年聯想生涯,柳傳志將退休!財富不及馬雲1/400,卻獲馬雲盛讚
    馬雲曾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有柳傳志,柳傳志和聯想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或任何企業家的教父,他就是中國企業界的財富。王健林也說過,為有柳傳志這樣的兄長和朋友而感到驕傲。雷軍更是稱讚柳傳志「在每一個中關村人的心裡都是中關村的教父」。有人曾指出,要論身家,柳傳志恐怕遜於多數當紅企業家,甚至不及馬雲的四百分之一。為何他備受尊重?
  • 35歲的詹姆斯還在帶隊廝殺,其他巨星35歲時都是什麼狀態呢?
    本賽季季後賽上,35歲的詹姆斯依舊老當益壯,屢屢在關鍵時刻帶領球隊打出高潮,用高效的表現率隊打進總決賽,向著自己的第四座總冠軍獎盃發起衝擊。放眼整個NBA歷史,能夠在35歲的高齡依舊做到帶隊廝殺季後賽的球星屈指可數。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各大巨星在35歲的年齡時都是什麼狀態呢?
  • 25歲內卷,35歲被裁,45歲禁止賣菜:遭遇年齡歧視的打工人
    田阿姨65歲,黑龍江漠河人,以前在幼兒園做保潔,現在在北京大興做環衛工人,不敢想什麼時候回老家去,稱自己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對於這些人而言,常人眼中髒、累、危險的苦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希望。
  • 華為員工拼死工作,卻在40歲被裁掉?任正非給出了解釋!
    ,其實200萬的年薪在華為這家公司中並不少見,因為華為是員工自己持股,同時按照薪資等級來開工資,基本到18級以上的員工,也就是中高層,都可以拿到百萬年薪的薪水,之前在某論壇中一位華為認證的公司副總裁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年薪200多萬,股票近300萬,這樣下來一年的稅前收入為500多萬。
  • 任正非:老闆不要瞎忙,一定要做好這四件事
    二、敢分錢任正非是出了名的敢分錢。華為在90年代,就開始使用虛擬股份制度,發展全員合伙人。任正非只保留了不到2%的股份,其餘98.4%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這些股份都在工會名下,員工成為公司的合伙人,可以獲得公司的股票分紅。華為員工的大部分都收入來自於分紅,而不是工資。
  • 馬雲35歲以前沒體會過成功,李玫瑾:「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文丨禾禾媽媽 馬雲:「我在35歲以前,都沒體會過什麼叫成功,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不成功,做這個不靈,做那個也不靈,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點盲目的自信,也不灰心喪氣,總是覺得說不定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我呢。」
  • 程式設計師35歲辭職後都做了什麼工作?三位過來人透露了實情,引熱議
    前不久,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網友提問:現在很多程式設計師到了30歲或者35歲後都做了什麼工作呢?對此筆者在調查中,也是發現有三位過來人透露了他們的真實去向,很多網友看到後也是紛紛展開熱議,第1位程式設計師,他在辭職以後,其實也是重新進入了一家創業公司繼續做開發,因為他覺得自己的技術沒有問題,雖然在創業公司壓力比較大,而且負責的任務要多一些,但只要能夠拿到高收入,他就能夠心滿意足。
  • 董明珠VS雷軍、王石VS劉永好,領袖年會上那些截然相反的觀點,你信...
    文|劉慧姣圖|王曉麗性情中人董明珠和「老好人」雷軍,做企業只佔生活一小部分的王石和奮鬥成常青樹的劉永好,不同行業都玩得轉的陳東升和只愛奶粉的冷友斌,創業只想活下來的柳傳志和創業為了改變世界的李彥宏……第一回合談做人:董明珠VS雷軍 企業家眼睛裡是揉出沙子還是看出西施?
  • 35歲,該何去何從?
    我86年出生,即將年滿35周歲,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講,35歲,是一個即將步入「中年危機」的信號。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5~5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那麼,又是什麼引發了中年危機呢?
  • 找工作時單位要求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都去哪了?
    財務要發工資,領導一看薪酬表,「這幾個35歲以上的人,成本高價值少,辭掉吧!」於是HR找你談話,給錢走人!單位要招員工,領導看看應徵表,「這幾個35歲以上的人,沒精力沒毅力,拿掉吧!」於是簡歷扔垃圾桶,廢紙一張!這並非鮮為人知的案例,在職場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