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禾禾媽媽
馬雲:「我在35歲以前,都沒體會過什麼叫成功,好像做什麼事情都不成功,做這個不靈,做那個也不靈,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點盲目的自信,也不灰心喪氣,總是覺得說不定下一個成功的人就是我呢。」
其實很多人都和「35歲以前的馬雲」一樣,生活中總是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但是同樣是面對失敗,很多人處理失敗的態度卻不如「35歲以前的馬雲」,這些人覺得失敗後天都塌下來了,從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極端。
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人們面對挫折,截然不同的兩種處理態度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逆商」水平的高低,所謂「逆商」也就是指人們在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很顯然馬雲的「逆商」水平明顯高於普通人。
那人與人之間的「逆商水平的高低」的差距是怎麼拉開的呢?
其實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逆商」水平在兒童時期就有了高低之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在面對考試成績差、被同學排斥、被老師批評等等挫折時,表現出來的應對方式各不相同,部分孩子在面對挫折、困難時,該吃吃,該喝喝,顯得很皮實,很快就能吸取教訓,把「壞事」翻篇兒。而有些孩子在面對挫折、困難、失敗時,則很難過去那道「坎」,甚至很長時間內都會被負面情緒所影響。這兩種表現其實就是「逆商」的表現,很顯然,第一種孩子的逆商水平比較高。
01「輸不起」的孩子都有啥特徵?
在養育禾禾的過程中,禾禾媽媽發現,女兒有那麼一段時間「輸不起」,比如有一次禾禾和爸爸玩跳棋,剛開始爸爸故意讓了她兩局,她玩的很開心,可是當後來爸爸贏了她一局後,她就吵著不想玩了,其實這就是「輸不起」的表現,孩子「輸不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逆商」水平低。「逆商」水平低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兩個特徵。
1)輕言放棄,容易一蹶不振
現在家庭中,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公主、王子,受到全家人的呵護,很少會遭遇到挫折和逆境。所以當孩子突遭變故時,往往無法面對,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導致孩子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極端。
2)愛發脾氣
逆商低的孩子接受不了失敗,在生活中,即使很小的事,也容易導致他們發脾氣,例如:穿的衣服不舒服的時候,天氣太冷、太熱的時候,父母沒滿足他的要求的時候……總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鬧情緒發脾氣。
02「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大量資料調查顯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在智商和情商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逆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是難免的,無法坦然面對挫折失敗也是正常的,尤其是孩子走出家庭,走向校園時,他就要獨自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父母應該從小積極培養孩子的「逆商」,增強孩子的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為孩子的未來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否則的話可能導致孩子的畏難情緒固化,導致孩子長大後,真正變得「輸不起」。
1)傾聽孩子的內心
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首先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內心,接納孩子的情緒,分析孩子面對挫折是樂觀面對,還是悲觀逃避?
2)告訴孩子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
要告訴孩子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並引導孩子承認自己的失敗,並從自身找到失敗的原因。
3)讓孩子認識、直面挫折
父母不能太嬌慣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立規矩」,不要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適當的讓孩子吃點苦,讓孩子學會認識挫折,直面挫折。
4)教會孩子戰勝挫折
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挫折、失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誰,都有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要以平常心對待挫折,失敗並不是丟臉的事,遇到挫折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戰勝挫折更重要。
寫在最後:
讓孩子認識「輸」、直面「輸」、「輸」得起,才能更好的贏取未來。
大家好,我是禾禾媽媽,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圖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繫刪除,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