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逆商」,輸得起的孩子,未來才更容易成功

2020-12-14 清瑩媽咪

小韓今年已經5歲了,但是他的媽媽就發現他的脾氣甚至比不上小時候好,在跟別的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總是突然之間就發脾氣了。比如上次他跟同班的小朋友在玩剪刀石頭布,一開始小韓贏了一局,就拉著小朋友又想再玩一局,結果第2局小韓就輸了,輸了之後小韓就開始大吵大鬧,耍賴的說這次不算數。

小韓一直是這種輸不起的性格,不管玩什麼遊戲一定要做到第一做到最好,只要輸了就發脾氣,大吵大鬧,許多小朋友因為這樣都不願意跟小韓們玩。小韓的媽媽也發現了孩子存在的問題,覺得如果孩子繼續這樣輸不起,可能真的會在社交方面出現一定的問題。

孩子輸不起有什麼樣的表現?

一,脾氣暴躁

小朋友做遊戲贏和輸其實都是常有的事,而那些輸不起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較心高氣傲一意孤行的,他們很有自信覺得自己一定會按照預期那樣取得成功,所以失敗之後他們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就會耍賴哭鬧,有的甚至刻意的去擾亂對方而以此讓自己取得成功。

反正他們不在乎方法的正確與否,只在乎結果,只要自己贏了怎麼樣都行。而輸了之後這些孩子就完全脾氣爆發,怎麼哄也哄不好,有的甚至惱羞成怒做出攻擊其他小朋友的行為。

二,喜歡逃避

輸不起的孩子既不能接受失敗,同時也不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一個正常的孩子,他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後,或者是被父母批評之後,他們會做一些努力和加強,讓自己做的比其他小朋友好,自然而然就取得成功。但是那些輸不起的孩子一旦被批評了,或者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後,他們會直接選擇放棄,連努力都不努力。

三,脾氣任性

輸不起的孩子既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也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們就很任性的讓父母也有意的欺騙自己。

比如說當他們問父母覺得哪一個小朋友做的最好的時候,明明他自己做得非常不好,他們也會逼著父母說他是最好的。如果父母不能按照他們的意願說的話,那麼孩子就絕對會發脾氣。其實這些孩子就是處在一種幻想之中,但是他們覺得光自己欺騙自己是不夠的,他們還希望父母也能夠說謊欺騙自己,這樣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逃離了現實。

家長應當怎樣讓孩子輸得起?

一,接納孩子失敗的情緒

孩子在一開始經歷失敗跟家長抱怨的時候,家長不能夠一直批評孩子,而應該接納孩子的失敗,即使他們發脾氣,家長也應該全面的接受,等到孩子脾氣穩定下來之後再跟他們溝通。比如說家長可以問一問孩子,他們覺得他們自己為什麼會輸,輸了之後你有什麼樣的表現?

如果孩子做的好,家長就要毫不吝嗇的誇獎他們,如果輸了之後還耍賴,家長就要讓孩子感同身受,問一問他,如果當時是你贏了,但是另外一個小朋友輸了,如果他也跟你一樣耍賴不承認結果,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還會跟他一起玩嗎?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將心比心的了解自己行為所會帶給其他人的感受。

二,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

現實生活中,很多中國的家長只願意看到孩子的成績和結果,而絲毫不在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努力了多少。這樣的唯結果論也會影響到孩子,他們也會把輸贏看得很重,成為一個輸不起的人。

比如家長在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不那麼優異之後,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根本沒有努力,因為有的時候孩子也可能因為其他的情況發揮失常,也可能只是一次意外,還有可能孩子雖然成績不是那麼優異,但是真的進步了很多。所以即使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家長也應當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鼓勵他們不要放棄。

三,幫助孩子分析失敗原因

為了不讓一次的失敗對孩子造成很長時間的影響,家長應當在孩子失敗之後,儘可能地快速參與進去,幫助孩子成功失敗的原因,並且鼓勵他們進行多次的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再一次進步,以此幫助孩子重新的建立自信。

輸得起的孩子為什麼更容易成功?

一,他們的內心充滿愉悅

輸不起的孩子一方面是因為內心的落差,另一方面還有別人的言行和目光,造成了他們輸不起的性格。而輸得起的孩子內心是強大的,他們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只是懂得自己內心的需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即使失敗了一次,他們也能夠從中找尋到快樂,也能夠從中總結出成功的經驗。

二,擁有接納和幫助他人的能力

對一個步入社會的人來說,競爭雖然很重要,但是人和人之間同樣也需要互助。輸得起的孩子才願意出手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不擔心被幫助的人有一天會超過自己,因為他們能夠從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找到強大的感覺。這樣的人擁有非常好的社交能力和非常好的人緣,這樣的性格在未來的社會競爭當中也會有很大的優勢。

三,心態良好,不會感覺焦慮

輸得起的孩子他們的心情和情緒不會因為一次的成功或者是失敗而左右搖擺,他們處在人群當中懂得做自己,而不會受到別人的左右擺布。而那些輸不起的人,他們往往會為了獲得一次小小的成功而費盡心機,心情浮躁,明爭暗鬥,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更容易失敗,只有那些輸得起的內心安定的孩子,他們才能在人生的浮浮沉沉當中掌握平衡。

家長教育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他們學會如何思考,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經歷每一次的過程都有值得學習和思考的地方,所以輸贏並不是最重要的,只有人生的經歷才是值得人們學習和感受的。

相關焦點

  • 馬雲35歲以前沒體會過成功,李玫瑾:「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在養育禾禾的過程中,禾禾媽媽發現,女兒有那麼一段時間「輸不起」,比如有一次禾禾和爸爸玩跳棋,剛開始爸爸故意讓了她兩局,她玩的很開心,可是當後來爸爸贏了她一局後,她就吵著不想玩了,其實這就是「輸不起」的表現,孩子「輸不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逆商」水平低。「逆商」水平低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兩個特徵。
  • 周杰倫的歌也曾多次被退稿,成長之路並不順,孩子逆商培養要趁早
    所以逆商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後才第一次意識到逆商的重要性:孩子比賽輸了,當爸爸媽媽的趕緊對孩子說:"輸了不要緊,我們可以繼續努力",可是呢,一點效果都沒有,孩子還是發脾氣並且逃避一切與之相關的話題。爸爸媽媽也很納悶:怎麼不管事呢?其實,不是教育不管用了,而是做父母的教晚了。
  • 我的娃娃有點輸不起,逆商低的孩子註定未來之路更坎坷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我的寶寶今年一年級,典型輸不起,周五參加第二次月考之前她哭著說自己頭疼。打算帶她去拍片子,才發現她是過度緊張導致的頭疼。
  • 父母這三句口頭禪,摧毀孩子的逆商,情商智商再高也白搭
    孩子哭訴「我不想輸」父母別沾沾自喜,不是好勝心,是逆商的顯現「抓鴨子」這個遊戲一時興起,備受小朋友的喜歡,布丁的媽媽也在朋友圈曬出孩子玩遊戲的過程,可不同的是,布丁卻在哭。仔細聽來,布丁一直嘟囔著「我不想輸」。「抓鴨子」這個遊戲是一個思維言語類遊戲,對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五歲的小朋友在父母面前自然會是弱者。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教會孩子「輸得起」,這幾點家長得知道
    一旦成績出現問題就加以責罵,孩子一受到批評就受不了,做出極端的舉動……其實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有「逆商」、輸得起的孩子才會是成功的孩子!巴頓將軍說過:「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站在頂峰的高度,而是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沒有人能一直贏下去,比起培養嬴的能力,擁有輸得勇氣更加重要。所謂「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凡是成功者,必經歷了學的過程,同樣的,凡成事者,也必經歷了志的磨難,逆境和成功,就像一對孿生兄弟,沒有人可以繞過逆境獲得成功。----------《逆商》逆商是什麼?
  • 7個培養逆商好方法,帶孩子走出「心理舒適圈」,助孩子更優秀
    父母都是有著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願望,很重視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但這往往都是不夠的,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逆商才是最重要的。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意,在面對困難時如何擺脫和戰勝才能決定未來人生是如何,父母可別將重點放錯了。
  • 從「輸不起」到「輸得起」,孩子的改變不僅僅是一字之差!
    培養輸得起,才是最大贏家! 培養輸得起的孩子需要培養自信心!有自信才輸得起!輸得起的孩子有包容心,內心夠強大,遇到困難和挫折有較強的抗震力。輸不起的孩子自信心低,不能接納自己,不能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內心脆弱。 「輸不起」是一種心理。無法正視自己的失敗,就無法讓自己更好的走向成功。 「輸得起」是一種格局。明白輸得越多,贏的機率就越大;越是輸得起,越容易找到成功的方向。
  • 孩子「贏了就笑,輸了就哭」,父母這樣做,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原來青青玩遊戲輸了,被大家罰出場。青青覺得委屈,於是有了上面的一幕。朋友說:「孩子在家裡都是這樣,玩遊戲都要她贏,我們都讓著她。」贏了就笑,輸了就撒野哭鬧,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生活中,像青青這樣「輸不起」的孩子還有很多。孩子為什麼會輸不起呢?
  • 解讀央視紀錄片《鏡子》:中國式親子關係,比起改造不如培養逆商
    「問題少年」的父母,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一個訓練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自己的孩子解決問題。整部紀錄片到最後,說明了最真實的問題:比起改造孩子,真正需要改造的其實是父母。高三少年張釗,輟學在家。父母對於他輟學的原因,沒有仔細考慮,就自作主張地認為,是因為張釗早戀才導致成績一落千丈。最後,產生了厭學情緒,不得不輟學在家。
  • 13歲獨臂籃球少年走紅:沒有逆商的孩子,擁有不了好未來
    我們驚訝於這麼小的孩子就有這麼強大的內心去面對挫折。或許一直以來,是我們低估了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提高孩子的逆商。心理學書籍《逆商》中寫到,在智商和情商都和別人差不多的情況下,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就是逆商。具有高逆商的人能夠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才有堅定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去戰勝困難。
  • 孩子身上有這4種跡象,暗示你把孩子養得特別好,長大會很有出息
    它常常表明為對父母缺乏足夠的信任,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出現了問題,如果還不重視起來,就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自己。如果孩子不害怕失敗,不怕輸,不服輸,也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好。而且在面對困難時,選擇堅持不懈的孩子,才有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遠,長大後更有前途。假如孩子怕輸,那就趕快行動,多鼓勵安慰,多肯定,多表揚,孩子就會在失敗中找到自信,也不會害怕失敗,而是勇敢地面對失敗。
  • 王一博的逆商有多高,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IQ、EQ而是AQ
    做得了主持人,當得了愛豆,白天是賽場上的賽車手,下午是被人簇擁的明星偶像,晚上可以是街頭的酷蓋滑手。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正如有人評價:「王一博不是因為粉絲這麼多而努力的。而是因為努力,才有這麼多粉絲的。」
  • 孩子輸不起,四招助你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兒子,你這局可能要輸了哦!」那天,我跟奶奶一起陪兒子玩打牌。我擔心他輸不起,便有意提醒他。關於輸贏這個問題,我一直特別頭疼。兒子九歲了,作為男子漢的他早應該輸得起,贏得起了。可是,我們以往每次玩五子棋輸了時,他都會哭。記得那天,北風呼呼地刮著,家裡有點冷清,讓人覺得很無聊。
  • 馬雲談孩子未來教育,這3句話,句句「戳心」,父母都該看一看
    正如馬雲老師說的那樣,我們的孩子在未來可能不僅要跟同類競爭,還要和機器人競爭,人工智慧時代已經離我們不遠了,未來社會上的競爭可能更加激烈殘酷,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從小培養孩子更方面的能力,讓他們不至於被時代的潮流所拋棄,輸得一塌糊塗。有哪些能力能孩子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 為啥越來越多孩子「想不開」?逆商缺失是主因,別讓孩子活成悲劇
    逆商指的是人在逆境時的一種能力,內心是否強大就要看你的逆商能力有多高,可惜的是,逆商缺失卻是現代孩子的通病。面對挫折、困難、學習的壓力、父母的責罵,自己的能力越強大,就越能夠坦然接受這些不愉快和失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一方面享受著長輩、父母的寵愛,一方面又要承受這個年紀應有的壓力,在這種有愛又有恨的環境下,孩子會變得極其脆弱和敏感,而這一切都和父母忽視的逆商教育有脫不了的關係。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我們拼命催促著孩子跑,教孩子怎麼成功,卻從不教他們如何面對失敗。於是,他們因為一點小事不如意,到處發脾氣;遇到一點小挫折,就萎靡不振;聽到一兩句負面評價,便感覺失去了自我價值感。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02什麼時候開始逆商培養?
  • 嗯哼被叫「外號」不想上學,提高孩子的逆商有多重要?
    面對和同學的小矛盾,有時候孩子會想不開,處理不好,因此,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逆商,對孩子的獨立和成長,是十分必要的。三、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逆商,這樣孩子生活得更陽光、勇敢和健康。1、為孩子受挫進行「免疫」教育。
  • 孩子進入幼兒園,要教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能避免很多麻煩
    文|凝媽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脆弱,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跳樓、傷害別人。按理來說,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越,應該沒有想不開的事情,怎麼就這麼不堪一擊呢?我們要知道,條件好了,也有一個弊端。孩子小時候,我們對他保護得太好,不讓他受半點委屈。長大後,我們又格外關注學習,希望他將來出人頭地,不太注重其他方面,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無法排解。
  • 這句話請一定告訴孩子:輸得起才能贏得漂亮!
    孩子要學會面對可能存在的失敗,才有勇氣挑戰更多的困難。有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和同伴進行的競爭性遊戲要規則明確,做到公平、公正,還可以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有助於他們自覺地遵守和維護,對於輸贏也能坦然接受。有利於孩子心智的發展。有贏有輸,贏了總結經驗,輸了想辦法贏。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思考,贏在哪兒,輸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