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輸不起,四招助你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2020-12-14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兒子,你這局可能要輸了哦!」那天,我跟奶奶一起陪兒子玩打牌。我擔心他輸不起,便有意提醒他。

關於輸贏這個問題,我一直特別頭疼。兒子九歲了,作為男子漢的他早應該輸得起,贏得起了。可是,我們以往每次玩五子棋輸了時,他都會哭。

記得那天,北風呼呼地刮著,家裡有點冷清,讓人覺得很無聊。

「媽媽,我們玩五子棋吧!」兒子提議道。

「可以,好久沒練手了,咱們殺幾盤。」我也隨聲附和道。

說玩就玩,孩子鋪開棋盤,我們坐在茶几旁開始了廝殺的遊戲。五子棋對我來說,小菜一碟,所以我下的每顆棋子落地很不安分,一會兒遊到這兒,一會兒調到那兒,兒子思想簡單,只知道堵我的去路,不曾想,殺了兩把,我就給他設下了圈套。

兒子毫不知情,眼看走兩步我就贏了,兒子著急地有點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兒子看著自己的棋快輸了,便悄悄流下了眼淚。

見他哭得紅腫的眼睛,我有些茫然,這樣的事已經不止發生了一次。每次都以兒子的哭泣而告終。

那刻,我內心並沒有贏的喜悅,反而惆悵起來,兒子一直以來不管做什麼總是不願意認輸,動不動就哭,甚至說他不好,他也會流眼淚。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不認輸,只想贏很正常,孩子幼小的心中也知道贏的感覺很好,贏意味著擁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會得到別人的誇獎;會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還有成就感和優越感,而兒子卻總輸不起。

仔細想想,追根溯源,孩子不認輸的背後,我想到了自己的態度,可以說導致孩子出現這樣的局面都是由於我而造成的。

巴頓將軍說過:「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站在頂峰的高度,而是跌入低谷的反彈力。」我深知沒有誰一輩子都是贏家,遊戲輸了是小事,孩子的未來,會面對更多的挫折和困難,如他一直這樣,當他在激烈競爭中失敗後,極易產生受挫心理,很難坦然面對逆境,不會擁有堅定的信心,很難立足於社會。

所以,我極力要求孩子認輸,卻沒有教孩子如何正確面對輸。生活中,當孩子贏時我便微笑並大力獎勵,而他輸時,我卻未給予正面鼓勵,而是表達出很可惜的樣子。有時還會給孩子打擊,讓他跟同齡小朋友相比,我以為這樣能讓他知道自己輸了,希望以此激起他的鬥志。殊不知,一個從沒真正體會過贏的孩子在面對輸時,哪有重新站起來的鬥志。

結果我的態度無形中讓孩子有了很大的壓力,有了輸的恐懼,產生了錯誤的認知,覺得輸是恥辱的。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輸不起的性格!在失敗之後不能正確面對自己,不能調適自己的心情,甚至將問題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行,認為自己很笨,便建立起一種消極、悲觀的信念,進而一蹶不振。

我想:作為家長,對孩子適當的正面肯定是必須的,當他面對挫折時,應該鼓勵他支持他,幫他分析原因,尋求對策,當他對挫折抱有「盼望,轉機」,自然也就輸不起了。其實,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認識輸,一個贏得起的孩子才能輸得起。

所以,我決定從遊戲入手,讓他正確對待輸贏,便經常培養他玩牌,玩五子棋。在這個過程中,我大多數時候都扮演一個需要他指導的媽媽,在我輸了時,讓他來幫我分析原因,讓他來鼓勵我。如此以來,他在體驗贏的感覺時,又學會了正確面對輸。

因此,面對我的提醒,他卻只是微微一笑地說:「輸就輸了,下盤再贏回來。」看到他這樣的態度,我激動得眼淚都快流下來了。我想有很多孩子都有輸不起的經歷,我把我的經驗總結出來跟大家分享:

1、讓孩子充分體會贏的感覺

和兒子玩遊戲時,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先放低水平。玩棋時,我會控制好自己的節奏,隨著兒子的思路出棋,讓他先贏幾把,提高他的自信心,讓他有贏的成就感,喜悅感,自然孩子贏了多次後就不在乎一兩次的輸。待時機成熟,他掌握了方法後,我便提高水平,一路引導他動腦,專注。這樣,孩子即便輸了,也會對結果釋懷,認為自己輸得理所當然,從而增強他的抗挫能力,能更好地立足於風雲變幻的時代。

2、讓孩子明白過程更有趣

人生如一場比賽,不可能永遠是常勝將軍,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享受了這個過程。每次遊戲結束後,不管孩子輸贏,我總會問孩子:「你玩得開心嗎?」每次都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看得出,他已經享受整個遊戲帶給他的快樂,真正體會到「享受過程」比「贏得勝利」更重要。

3、改變自己,與孩子共情

作為家長的我,可能因為焦慮太在乎輸贏,故而,我要先讓自己放下焦慮。在遊戲時,當孩子輸了,我知道他已經很難受了,便不火上澆油,而是與他產生共情,對他說:「孩子,你已經盡力,專注地投入其中了。媽媽知道此刻你的心裡很難受,但是每個人都是這樣,會贏也會輸,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你努力就好。」這樣孩子覺得我理解他,自然就淡化了輸的情緒。

4、按規矩來,輸了要學會認輸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遊戲中有輸有贏,一定要按規矩辦事。當孩子有一手臭牌時,我便告誡他:「不要期望這局會贏,面對不利的現實,不妨退一步重新審視局勢,這手臭牌你有幾分獲勝的把握?如何出擊才是最佳的選擇?」我發現通過這樣的解釋,孩子有了認同感,懂得了輸並不可怕,其實只是給對方一個臺階,給自己一條退路罷了。

結語: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認一輸天高雲淡。」學會認輸,才能進退有度,讓人生更開闊。

總之,輸贏乃人生常態,當泰然處之。你若不給自己輸的可能,你也不會有贏的機會。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

的確,成功往往是難得一見的好事,然而失敗才是生活的常態。孩子,記住你不會是永遠的贏家,一定要經得起考驗!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創作家教及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從「輸不起」到「輸得起」,孩子的改變不僅僅是一字之差!
    「輸不起」與「輸得起」之間,看似一個字之差,事實也都是「輸了」,但是意義卻大相逕庭。 培養輸得起,才是最大贏家! 培養輸得起的孩子需要培養自信心!有自信才輸得起!
  • 孩子「贏了就笑,輸了就哭」,父母這樣做,培養「輸得起」的孩子
    孩子們正玩得興起的時候,朋友6歲的小女兒青青突然用手一扒,把大家的布局和錢幣都弄亂了。「不讓我玩,你們也不能玩。」青青嘟著小嘴生氣地道。小夥伴們都愕然了:「青青,你怎麼能這樣呢?輸了就輸了!」見大家都責問她,青青就撲進媽媽懷裡「譁譁」大哭起來。原來青青玩遊戲輸了,被大家罰出場。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教會孩子「輸得起」,這幾點家長得知道
    孩子為什麼「 輸不起 」這句話並不是只是針對於大人來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也會發生的。一旦成績出現問題就加以責罵,孩子一受到批評就受不了,做出極端的舉動……其實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有「逆商」、輸得起的孩子才會是成功的孩子!巴頓將軍說過:「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站在頂峰的高度,而是跌入低谷的反彈力。」
  • 一定要告訴孩子的道理:輸得起,才能贏得起!
    ;02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因為自信心是孩子在不斷完成事情的過程中形成的,若孩子因為害怕輸而不願意嘗試,自然也很難感受到事情做成後的喜悅和自信;03會讓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因為孩子會為自己的「輸不起」找藉口,他一般不會從自身找原因,而選擇從外部找歸因的理由。
  • 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逆商」,輸得起的孩子,未來才更容易成功
    小韓的媽媽也發現了孩子存在的問題,覺得如果孩子繼續這樣輸不起,可能真的會在社交方面出現一定的問題。孩子輸不起有什麼樣的表現?但是那些輸不起的孩子一旦被批評了,或者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後,他們會直接選擇放棄,連努力都不努力。三,脾氣任性輸不起的孩子既不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也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們就很任性的讓父母也有意的欺騙自己。
  • 這句話請一定告訴孩子:輸得起才能贏得漂亮!
    四歲的小櫻和小夥伴們玩猜拳遊戲,石頭、剪子、布。只要小櫻贏,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或是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願再和她玩。小櫻眼見大家都離開,各玩各的,就跑到媽媽身邊,忍不住大哭說:「他們都不跟我玩。」
  • 讓孩子贏得起,也輸得起!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孩子,輕易就放棄的例子,有些孩子是因為家長的批評,有些孩子是因為老師的訓斥,有些孩子是因為考試不理想……這一個個事例告訴我們,現在的孩子抗挫力越來越低,而且這樣的情況也在年齡較低的孩子中出現。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家長要讓孩子贏得起,也要讓孩子輸得起。今天,我們在這裡,一起談談孩子應該輸得起抗挫能力。
  • 孩子總是贏並不是好事,清華附中校長:輸得起的孩子心理才最健康
    我知道他是因為自己的牌被我快贏完了而懊惱,於是我問他:「你是不是害怕輸了?」,他紅著臉不說話,我又問他,平時和爸爸媽媽玩牌會輸麼?他說每次都是他嬴,自己從來都不會輸。我明白他的爸爸媽媽是想通過讓孩子贏來建立他的自信心、自豪感,可是卻忽略了另一個心理成長因素,那就是逆商。
  • 別強迫孩子贏在起跑線,正確看待得失,輸得起也很重要
    最近睿媽在給大寶迪寶睡前講故事的時候,讀到了美國心理學會策劃的一本繪本《輸不起的莎莉》,印象比較深刻,想跟各位寶媽分享一下。但同時也似乎在隱性中給寶寶灌輸一種思想:就是寶寶你必須什麼都要會,才能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你必須在任何事情中都贏過其他孩子,才能成為爸爸媽媽眼中驕傲的小寶貝。《輸不起的莎莉》講的就是小主人公莎莉什麼都想得第一,任何事情都喜歡爭強好勝。在學校排隊要第一,課間要第一個衝出教室。她甚至要第一個吃完奶酪通心粉!
  • 孩子輸不起,什麼都要第一名?這些繪本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輸贏
    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太喜歡競爭而擔心?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不管和誰一起玩遊戲,總是喜歡爭第一,連玩個石頭剪刀布都不能輸?估計不少家長都為此糾結過,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我贏了,他輸了,孩子就很不高興。可是,總故意讓他贏的話,他會不會越來越輸不起呢?
  • 馬雲35歲以前沒體會過成功,李玫瑾:「輸得起」的孩子更容易贏
    01「輸不起」的孩子都有啥特徵? 在養育禾禾的過程中,禾禾媽媽發現,女兒有那麼一段時間「輸不起」,比如有一次禾禾和爸爸玩跳棋,剛開始爸爸故意讓了她兩局,她玩的很開心,可是當後來爸爸贏了她一局後,她就吵著不想玩了,其實這就是「輸不起」的表現,孩子「輸不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逆商」水平低。「逆商」水平低的孩子一般都有以下兩個特徵。
  • 「輸不起」的孩子也贏不了,挫折教育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孩子人生的...
    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克制、忍耐。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只能接受快樂,不能承受一點點痛苦,問題是很嚴重的。我曾看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上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內心接受不了,乾脆不去學校,甚至絕食,後來休學一年,接受心理治療。
  • 面對孩子輸不起的心態,父母怎麼做才是真正對孩子好?
    現實生活中,孩子輸不起的現象;之前,我看到小區的一個小孩子和他哥哥玩跳繩比賽,他們兩人前後玩了三輪比賽,最後都是弟弟輸了,結果弟弟不甘心,情緒崩潰坐在地上大哭起來。哥哥說一句:弟弟不能耍賴了,你輸了就是輸了!任憑周圍的人怎麼樣去勸告弟弟,他還是停不下哭泣!
  • 戀愛輸得起,但婚姻輸不起
    雙方的父母觀念不同,根本聊不來,動不動就吵架。 她被這些事折磨的焦頭爛額,想和對方離婚,好巧不巧,她竟然懷孕了。 依依身體不好,在醫院檢查時醫生勸她,不要輕易打胎,再要孩子就難了。 但她不想為了孩子委屈自己,思慮了很久,決定自己撫養寶寶,和他離婚。
  • 我的娃娃有點輸不起,逆商低的孩子註定未來之路更坎坷
    我的寶寶今年一年級,典型輸不起,周五參加第二次月考之前她哭著說自己頭疼。打算帶她去拍片子,才發現她是過度緊張導致的頭疼。面對逆境她不能正確面對,遇到困難也只會想到逃避,逆商教育迫在眉睫。她眼睛再次溼潤:"我辛辛苦苦拼的那麼多,你都給我拆了"原來她並不全是因為輸了,還有過程中我給她拆玩具時帶來的不快。我:"媽媽也不想給你拆,可是我們不拆掉的話就不能繼續下一步了,因為拼玩具中間不能出現錯誤,一旦錯一步以後都進行不下去了。"
  •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為什麼如今年輕人都會認為一個孩子都養不起呢?如今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非常的,吃穿用度,寧可自己少了,也不會缺了孩子的那份。
  • 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2021-01-11 07:30 來源:大江搞笑配音 原標題:大江搞笑配音:媽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從小就培養修車技能!
  • 人要有「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心態
    人生如戰場,在戰場上沒有常勝的將軍,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存在始終能反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風雲人物。沒有人能對外宣稱自己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也沒有人能做到始終不敗。成功總是相對的,失敗卻是絕對的,雖然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事業會失敗,但是失敗卻是永遠都不可避免的。
  • 婚外感情的真相:你玩得起,卻未必輸得起!
    「婚外真愛,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阿東40歲,家裡有一個既漂亮又賢惠的好老婆,而且還有一雙兒女,自己在外開了一家公司,日子過得富足而幸福。按理說,這樣的生活是很多人都羨慕的,可是阿東卻不甘心如此平淡的生活,他常常覺得日子無聊沒有趣味。
  • 告別「簡二八迎來虎二二」,RNG沒有輸不起,輸不起的是噴子!
    再有兩天就是S9全球總決賽8進4的淘汰賽了,這兩天沒有比賽可看,所以又一部分網友不知道該做什麼了,閒來無事只能繼續噴噴發揮不好的RNG了,畢竟輸了嘛,被噴好像是理所應當的,「誰讓你菜,誰讓你沒贏,你輸了你就活該被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