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病頻發,但電子競技還要繼續

2020-12-25 騰訊網

三天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UZI宣布退役,結束了自己充滿榮譽、爭議、與遺憾的傳奇生涯。

至於退役的主要原因,UZI在公告中也說得很明白——半年前查出得糖尿病,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不小的擔憂。不過但凡對UZI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這不過是將他壓倒的最後一根稻草。

2018年MSI季中賽期間,UZI背部貼滿肌肉內效貼布(一種緩解背部疼痛的貼布);2019年耐克針對他的體檢中,醫生說「他的手臂年齡相當於4、50歲」;時常因手傷發作而無法比賽的新聞……總之,「傷病」已然是這位23歲年輕人最大的標籤之一,近幾年每個賽季末我們都能看見UZI可能「因傷退役」的言論。

然而UZI這種情況其實並非個例,如今傷病已經是那些「以打遊戲為生的職業玩家」所很難擺脫的命運。

每天十小時起步的高強度訓練,幾乎是所有電競選手的基本操作,從天黑再播到…天黑,也是很多遊戲主播的日常,而這樣長時間、高強度的玩遊戲,不僅對身體,往往對精神層面也有著可怕的消耗,因為連續玩得太久感覺腦袋嗡嗡亂響,傻掉一般的體驗,想必不少人都體會過。

當然這些職業玩家還很難保證規律的作息和飲食。熬夜、通宵、正午吃早餐、激戰間歇隨便啃一口雞腿充飢……諸如此類聽起來很不健康的習慣都是常規操作,就更別提還有缺乏運動、過度久坐帶來的體態變形、以及長期應對網絡輿論和競技壓力帶來的心理問題。

這些問題所導致的後果,也在越來越多的職業玩家身上凸顯——EDG韓援pawn的背傷一度嚴重到無法站立,最終無奈退役;SNAKE的ADC「水晶哥」因手傷接受放血治療,據說當時慘叫聲響徹整個基地;前段時間主播PDD肝臟上的良性腫瘤,讓很多人捏一把汗;同為主播的西卡因糖尿病,直播打胰島素的畫面也讓人觸目驚心;去年《英雄聯盟》職業選手「k0u」和主播「Etika」因抑鬱症自殺……

西卡直播時打胰島素

諸如此類的「病情」或輕或重,在這個圈子中比比皆是。《英國醫學雜誌戶外體育和運動醫學》曾在去年做過一次調查,在抽取的100名北美電競選手中,幾乎所有人都有日常的身體不適,包括腸胃功能紊亂,以及眼部、腕部、肘部、腰部和腿部的疼痛。

如此看來,長時間打遊戲確實有很大機率對身體造成損害。日本奧委會就曾以「危害健康」為由,拒絕電競進入奧運會。這幾年關於電競入奧的新聞下,也有一些類似「這一群人病的病,傷的傷,一個個看著都不健康,我看參加帕運會還差不多」的吐槽。

但我覺得話也不能這麼說,電競是不是真的如此不堪呢?

實際上,電競和傳統體育一樣,都在奉獻精彩賽事的同時,不斷挑戰著人體的極限。詹姆斯帶球莽過三人戰斧劈扣,梅西輾轉騰挪甩開無數後衛,博爾特奪命狂奔刷新人類三觀,這些傳統體育的精彩時刻,所體現的「追求卓越」之美,在電競領域也是一樣的,FPX戰隊的無解配合仿佛一曲樂章,梅原大吾絲血不亂,不可思議地完成了連續15次格擋,Moon老當益壯,強勢的延續著自己過長的職業生涯。

不過這種對人體極限的不斷挑戰和超越,很多時候代價都是殘酷的,哪怕是傳統體育的訓練也很難說真的「健康」,背後包含著大量對身體的透支,傷害,甚至是虐待。

姚明打NBA時,因平日高強度的訓練,加上比賽時激烈的對抗,8年的職業生涯中一共受較重的傷18次,尤其是膝蓋的傷勢,直接導致了他退役,有人感嘆姚明的職業生涯太短,但如果繼續硬抗,他的後半生很可能就要在輪椅上度過了;劉翔因訓練對跟腱造成的損耗,曾數次受傷與退賽,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因傷無奈退賽後落寞的背影,我想很多人都還記得;拳王阿里退役後患上了帕金森,曾經又穩又快的拳頭因此不聽控制地顫抖,而這和他職業生涯中頭部經常受到重擊有著不小關係,實際上拳擊手也是最易患帕金森的人群之一……

無數運動員狀態直線下滑或結束職業生涯,皆因縈繞在他們頭頂,那名為「傷病」的夢魘。C羅和梅西之所以如此偉大,就是因為擁有超一流的水平的同時,職業生涯也沒遇到過重大傷病,要知道這在頂級運動員中,已經不能說是幸運,而可以稱得上是「神跡」了。

不過傳統體育和電競雖然皆逃不開傷病的困擾,但不得不說像籃球、足球、田徑等許多歷史悠久且商業價值很高的項目,都有著一套相對完善的運動員護理醫療體系,電競這個年輕的後來者,在這方面確實不如這些老前輩。

當然,我們也不必過於悲觀,電競經過最初「網吧集訓」、「吃了上頓沒下頓」、「撿菸頭抽」的野蠻生長時期,近幾年也在不斷正規化,這也體現在了對選手健康的重視程度上。

越來越多俱樂部引入了理療師、體能訓練師、醫療團隊和心理治療師,用於保證選手的身心健康。而EDG戰隊昨日也宣布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統一對俱樂部內人員的飲食起居、體能訓練、傷病康復、疾病預防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健康管理。雖然這些舉措不可能將傷病從電競行業中剔除,但我們看到選手們的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確實是件好事,希望以後像UZI這樣因傷退役的選手,也能因此越來越少。

至於我們普通玩家,平日裡似乎沒有打遊戲落下一身病的困擾,但其實不然。腱鞘炎這種多發於中老年手工勞動者身上的疾病,如今在越來越多年輕人身上顯現,這和長時間用滑鼠和手機打遊戲有著直接關係;我朋友的家人,也因沉迷QQ遊戲大廳而手臂酸痛,不得不打封閉針來止痛;更別提網癮少年打遊戲猝死,這種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的極端事件了……

職業選手和主播需要靠打遊戲為生,健康是他們不得不壓上的籌碼,而我們說白了打遊戲也就圖一樂兒,打遊戲不能為我們帶來金錢和名譽,我們能收穫的只有快樂,但為了它如此拼命,真的值得嗎?

況且打遊戲和健康,也並不是不可兼得。CSGO職業選手pasha,就因那一身的腱子肉而聞名,而良好的鍛鍊習慣不僅讓他幾乎不受傷病的困擾,還是其思路非常清晰;我司主編JR曾經也是個肥宅,但前兩年立志減肥後,憑藉著及其自律的健身和生活習慣,變成了如今的大肌霸,而這也並沒有耽誤他玩家的身份;而至於我本人,每天下班之餘,也會去健身房瞎蹦躂幾下,一個多小時的鍛鍊,足夠讓我舒緩久坐一天的疲勞,打遊戲時,也會更加輕鬆。

pasha my friend

遊民星空主編jr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注意打遊戲的時間,每天十幾個小時熬夜打遊戲,確實爽到爆,但也在透支你的生命,並且這是你如何養生都補不回來的。

總之遊戲雖好,但不要貪杯。

相關焦點

  • 在國內電子競技史上,第一個電子競技冠軍是星際爭霸
    電子競技(ElectronicSports)是電子遊戲中達到「競技」級的體育賽事。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電子競技為體育競賽的第99項。國家體育總局批准電子競技為78號官員體育競賽。當地時間在瑞士洛桑召開的第六屆國際奧委會峰會上,與會代表討論了電子競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最終同意將其視為「體育運動」。小夥伴們,你可能不知道國內歷史上第一個世界電子競技冠軍是一個名叫馬天元的選手。當年,國內電子競技隊共有16名代表。在到達韓國之後,他們發現星際爭霸中有雙打事件,於世田元和另一名球員組成一個團隊報名參戰。
  • Uzi和Letme在人民日報五四專題雙雙出鏡,電子競技是玩物喪志嗎?
    然而,uzi的電競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雖然實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也獲獎無數,卻一直沒有拿到S賽的總冠軍,多少次因為夢想的破滅,uzi痛哭在電腦旁,而且傷病也一直纏繞著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為了夢想,為了榮耀,電競選手頂著各方面的壓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這值得我們尊敬。
  • 飯圈文化下,逐漸變味的「電子競技」
    作者:陳風"在這個電子競技最好的年代,我卻頗有些懷念當年的草莽"雖然早在2003年,電子競技就已經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運動項目。但實際上,那時候也正是遊戲最"臭名昭著"的幾年,主流媒體痛批遊戲是精神鴉片,荼毒年輕人。
  • 電子競技=遊戲?其實ta不僅僅是遊戲
    「電子競技就是手遊」「CS、CF、LOL、DOTA2...」「國際上一些知名的遊戲」「SKY李曉峰」...這是大家對「電子競技」一詞的理解。你對於電子競技的理解是什麼呢?從小時候的紅白機說起,上世紀八十年代,ta是很多人的「青春玩伴」。一群互相熟悉的小夥伴聚在一起,一起度過周末的愉快時光。
  • 電競「戰神」因傷病無奈退役 其他選手又該怎麼辦
    傳統體育迷或許並不熟悉這個23歲的年輕人,但在電子競技迷眼中,ID名「Uzi」的他卻是「戰神」般的人物。從6月3日宣布退役,到半個多月後轉型成為電競比賽解說員,圍繞他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3億次,現在他的直播房間尖峰時段能達到2000萬人次以上的觀看量。
  • 王思聰生日,iG電子競技俱樂部眾選手送上祝福,唯獨不見JKL
    作為i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老闆,iG電子競技俱樂部眾選手也提前為王校長準備好了禮物及祝福,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今日,iG電子競技俱樂部官方微博發了條視頻為王校長慶生,視頻中iG電子競技俱樂部眾選手親自為王校長製作生日禮物,送上祝福,可我們唯獨不見阿水JKL。
  • 電子競技已經進入2022杭州亞運會,那電子競技入何時進入奧運會?
    2020 年 12 月 16 日,亞奧理事會第 39 屆全體代表大會上宣布電子競技獲準列入杭州亞運會競賽項目。電子競技體育項目已經正式進入運動會,電子競技離入奧還有多遠?這是電子競技第一次成為體育運動會的正式競賽項目,在第18屆雅加達亞運會上只是作為表演項目,但這也為接下來電子競技入運動會打下了基礎。在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就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2008年將其該批列為第78項正式體育運動。
  • LOL冠軍被罵死宅男:電子競技=精神之毒?
    其實,在如今這個全民網際網路的時代,打遊戲早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放鬆娛樂方式,而是漸漸衍生出了一個新興行業——電子競技。2003年,國體局剛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項正式體育發展項目。然而到了2004年,國家廣電總局發布網遊類電視節目封殺令,眾多電競節目受殃及。
  • 【天天遊訊】愛奇藝CEO堅決反對電子競技是體育
    遊訊環節到 小雞今天又要整些什麼新活兒呢 盡請期待 News 愛奇藝體育CEO堅決反對電子競技是體育項目
  • 電子競技,沒那麼簡單
    電子競技,很殘酷,這是我今天想說的主題。很多人一聽遊戲就覺得,玩遊戲啊,有啥難度,多爽的事?如果你只是當一個娛樂消遣來玩的話,那當然會很輕鬆。但如果你是一名職業選手,要上場為俱樂部爭光,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了。
  • EDG電子競技俱樂部發「明示」前選手Clearlove回歸
    12月14日,EDG電子競技俱樂部官方微博發布一段視頻,瞬間引起廣大遊戲愛好者網友的熱議,微博配文「Coach.Clearlove脫下西裝,EDG.Clearlove重返峽谷」。俱樂部已經「明示」了英雄聯盟前職業選手Clearlove的回歸。
  • 電子競技心理學:它起作用的原因和原因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元素已經超越了虛擬世界來複製或改造自己 今天,我們談論的是電子競技,或者網際網路如何塑造與成千上萬的追隨者競爭和合作的新方式 電子競技心理學是一個越來越普遍的概念 電子競技正在逐年增長,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報紙和電視上談論電子競技很常見的原因 國際比賽吸引了數百萬的關注者
  • 《OMG電子競技俱樂部公告》,坐等聯盟調查,絕不妥協網絡暴力
    《OMG電子競技俱樂部公告》 很抱歉在緊張的夏季賽期間,佔用多家電競資源報導OMG電競俱樂部二隊選手mori(皮金昌)的事件。對此次事件造成的影響,我們深感抱歉。
  • OIG電子競技俱樂部絕地求生分部人員變動公告
    OIG電子競技俱樂部絕地求生分部人員變動公告 2020-06-29 05:08  絕地求生每日基操
  • 上海打造全球電子競技中心
    據美國CNBC網站6日報導,上海一個大型電子競技賽事中心已經破土動工。該項目名為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將耗資58億元人民幣,佔地50萬平方米,預計2023年竣工,建成後將成為全球電競產業單一投資最大的項目之一。
  • 電子競技加入奧運會大家庭,哪些遊戲可以代表電子競技呢?
    說到每四年舉行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詳,各國的運動健兒,同場競技,只為了那一份最高的榮譽。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確定為第99個體育項目,其官方定義為:利用高科技軟硬設備做為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智力對抗運動。那麼,如果有一天,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你覺得哪些遊戲會入選呢。
  • 那些被傷病毀掉的球星
    大家都知道傷病是體育競技中的一部分,在NBA這樣的籃球殿堂,天賦是最不缺少的,缺少的是可以兌換天賦的球星,傷病使很多天賦異稟的球星毀掉,要避免傷病除了較好的身體素質之外還要有一定的運氣。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那些被傷病毀掉的球星。
  • 電子競技到底是不是網路遊戲?
    隨著網絡直播行業的發展和電子競技比賽的出現,青少年對於電競行業的熱愛更是攀上高峰,原先在人們眼中無一是處的「網癮少年」似乎找到了歸屬感,可以光明正大地打遊戲,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據市場調研與統計機構數字顯示,2016年中國整體電子競技用戶規模,包括電子競技賽事用戶以及重度的電子競技遊戲及其直播用戶就已經達到了一億人,市場規模超過504億元,並還在以更快速度增加。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技項目,網路遊戲比賽正式以「積極」的體育賽事呈現在人們眼前。
  • 警惕以電子競技之名玩網遊
    日前,受人保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委託,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在京舉辦「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終審會,「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呼之欲出,電子競技即將有職業標準。長期以來,在教育領域乃至整個成人世界對「電子競技」都是處於高度防範的狀態,乃至到了談「電」色變的程度。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同許多新生事物一樣,「電子競技」經歷了由「禁止」到「開放」、由「野蠻生長」到「有序發展」的歷史演變。
  • EVA聯動電子競技周邊!
    tybat11表示,目前公司正在招人,如果有意參與,可以發一段自己拔草的小視頻作為考核材料(話說拔草難道還有什麼技術含量嗎)。EVA聯動電子競技周邊近期,株式會社JAMMY宣布了和EVA進行聯動。從4月30日開始,設立新品牌「EVANGELION e: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