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尚磊 張超
12月12日上午,全市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冠縣。
在冠縣華冠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冠縣新興產業園項目,記者了解到,該項目佔地160餘畝,總投資13.41億元,由國有獨資的冠縣華冠資產運營有限公司運營建設,其前身是賽雅集團閒置資源,廠房10棟、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
華冠公司對資源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級,重點引進高科技、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企業,喊響「拎包入住,投資無憂」的人性化口號,由籤約入駐企業提出改造設計方案,實施定製化、個性化裝修,讓企業入駐即可投產、開工即可達效。
目前已籤約入駐項目33個,投資近50億,年度銷售收入可超100億元,帶動就業2000餘人。
新興產業園是冠縣開發區機制體制改革的一個碩果,通過改革,開發區重歸了發展經濟的本位,開發區內新業態、新產業正在不斷綻放,新動能、新勢能正在不斷釋放。
在赫銳德(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空作業平臺項目。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投資3.95億元,主要生產直臂式、曲臂式高空作業車,產品可替代傳統腳手架作業,具有安全、智能、環保,節省人力資源,提高效率等優勢。項目投產達效後可年產高空作業平臺2萬套,年銷售收入10億元。
目前高空作業平臺在國外應用廣泛,近幾年國內市場逐漸培育成熟,在市政、路橋、建築、機場、港口、車站、展會等行業具有極大市場空間。該公司致力於各類智能高空作業平臺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2019年招聘業內高層次研發人員,並與大連理工開展技術合作。該項目產品設計借鑑國外成熟產品技術平臺,整機結構採用有限元分析設計,採用動力學仿真等手段進行整機穩定性分析。同時採用數字雙傳感檢測迴路對作業的幅度、負載和高度進行自動檢測和精確控制,實現了產品的系列化、高端化和智能化。
冠縣開發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63家,以精品鋼板、紡織服裝、裝備製造為主,是全國最大的交通護欄板製造基地,產量達到全國60%以上,高科技、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2019年7月,冠縣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山東省54個體制機制改革試點之一,開發區改革帷幕正式拉開。改革中,開發區把社會管理職能全部劃歸到兩個街道,由原來的33個機構設置為6個部門,89名工作人員擇優留任11名。面向社會選聘管委會副主任,配強改革班底。通過改革,改出了活力,改出了動力,幹事創業的活力和激情全面激發。在保障項目手續辦理上,冠縣出實招、見真效。建立健全了投資項目會客廳機制。在縣級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投資項目會客廳」,安排專業人員為企業、群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為投資建設項目開闢綠色通道。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