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刷手機晚上追劇日夜顛倒 女白領復工後整夜睡不著崩潰了

2020-12-18 和訊

三位睡眠專家和你聊一聊:如何不吃安眠藥踏踏實實睡個好覺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宅家的日子,睡得多動得少,生活作息變得不規律,再加上對疫情的無謂擔心,很多人的睡眠亂了套。

最近,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線上線下門診,都迎來了睡眠障礙的就診高峰。睡不著、睡不醒、睡不好成為就診患者的主訴。

導致睡眠障礙的原因複雜多樣,只有找到背後的原因,制訂科學精準的治療方案,才能真正從根源上解決睡眠障礙問題。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自2011年成立睡眠障礙診療中心以來,經過9年發展,目前已有兩個病區,近160張床位,形成了一套科學規範的睡眠障礙評估手段和精準的診療流程。去年,該中心門診量已突破7萬人次。

杭州市七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陳致宇介紹,作為國內較早開設睡眠障礙診療科室的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目前有完善的睡眠和情緒的症狀學評估,有完備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對患者的睡眠障礙問題做更加全面的分析。

「把睡眠障礙問題細分,尋找睡眠障礙背後的原因,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最終目的,是讓患者不吃藥就能解決睡眠障礙問題。」陳致宇表示。

3月21日(本周六)是世界睡眠日,當天,杭州市七醫院將在浙江省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進行線上義診活動。記者金晶通訊員徐康

失眠20多年伴有軀體症狀

55歲男子

每天靠2顆安眠藥勉強睡3個小時

杭州市七醫院副院長、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執行主任毛洪京主任醫師,每年要接診近萬名睡眠障礙患者。這其中,90%的患者,在他和團隊的科學規範治療下,只要規範執行醫囑,能夠擺脫藥物依賴,實現不吃安眠藥睡好覺。

這幾天,毛洪京主任一直記掛的一個老病人,55歲的韓先生(化名),通過網際網路醫院睡眠障礙門診複診,帶來了好消息,經過8個多月的治療,韓先生的睡眠評分已轉為輕度,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規範診療,韓先生就可以擺脫安眠藥,踏踏實實睡覺了。

毛主任第一次見到韓先生,是去年6月,當時,韓先生已被失眠折磨了20多年,每天需要吃兩顆安眠藥,才能勉強睡上3個小時。因為晚上睡不好,白天,韓先生總覺得疲勞,沒有精神,頭暈頭痛、便秘,還特別容易發脾氣,人也越來越瘦。

毛洪京主任給他做了睡眠評估,重度睡眠障礙。經過一系列評估,發現他沒有焦慮、抑鬱等症狀,也沒有呼吸暫停症候群,只是單純的重度睡眠障礙,毛主任給他制訂了藥物結合心理治療的方案。

治療進行到16周時,根據病情變化,毛主任逐漸開始給他減藥,到最近一次複診評估,韓先生的安眠藥用量減到了每天只要四分之一片。

「這個患者失眠了20多年,到我們這裡,遵醫囑治療,這很重要。經過我們的規範診療,再過一段時間,相信他就可以擺脫安眠藥,擁有自己的好睡眠了。」毛主任感慨道。

一天量七八次體溫有點咳嗽就東想西想

擔心疫情影響自己睡眠障礙復發

2月中下旬以來,前往杭州市七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看睡眠障礙的患者多了起來,這其中,受到疫情影響,進而出現睡眠障礙問題的患者佔了就診人數的三人之一到一半左右。

上周日,杭州市七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副主任餘正和副主任醫師半天的專家門診,看了65個病人,下班時間一拖再拖。

有個女病人林女士(化名),讓餘正和印象深刻。林女士(化名)是餘醫師的老病人,產後開始睡眠不好,失眠了30多年,嘗試過各種治療失眠的辦法,吃保健品、服用祖傳秘方、全省各地找偏方,失眠沒看好,反而越來越厲害,去年找到餘醫師治療睡眠障礙。

「這個患者失眠時間很長了,當時還出現了更年期症狀,潮熱、晚上睡覺有盜汗,還有焦慮情緒。針對她的情況,我給她用了一點安眠藥和抗焦慮藥物,同時嚴格進行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認知重構、放鬆訓練等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經過兩三個月的治療,輔助睡眠藥物逐漸減量,抗焦慮藥物也減少了。恢復得蠻不錯。」

好不容易睡眠慢慢在好轉,一場疫情,又把林女士的睡眠打回了原形。

疫情期間,林女士宅家裡時間長,開始賴床,運動少了,作息也不規律了。因為本身就是焦慮個性的人,當看著疫情信息撲面而來時,林女士開始緊張,草木皆兵。有點咳嗽就東想西想,一天要量七八次體溫,人變得焦慮,睡眠也跟著不好了。

「患者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找到我,很著急,問我她的睡眠障礙是不是要復發了,要不要加安眠藥的量,她很擔心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要推倒重來,能明顯感覺到她的焦慮情緒也加重了。」

針對林女士的問題,餘醫師先穩了穩她的情緒,讓她不要急著加藥,而是嚴格按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方案來調整自己,在室內做些運動和放鬆訓練,同時調整作息規律,特別是睡眠限制時間要嚴格控制,不能賴床。

執行了一段時間,林女士的失眠問題控制住了,安眠藥和抗焦慮藥物都沒加量,睡眠在慢慢好轉中。

「本身因為睡眠障礙問題來就診過,經過我們規範的治療和訓練病情已經趨於穩定,但這次疫情發生後,病情又出現波動,近期來複診和諮詢的患者還是蠻多的。」餘正和說,這類病人,還是要注意規律的作息,多進行失眠認知行為訓練,有必要的話,短期服用一些改善睡眠的藥。

復工復產負責招工的主管失眠了

「因為疫情防控壓力,也有原本沒有睡眠障礙的人,出現了睡眠問題。」半個月前,餘正和接診了這樣一個患者。

王先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公司員工200人。2月中下旬,公司開始為復工復產做準備,王先生就開始焦慮擔心,怎麼招工?員工招來了怎麼防控?

隨著招工的推進,員工陸續到位,王先生又開始擔心,體溫有沒有好好測?戴口罩有沒有落實到位?天天想著這些事,每天晚上輾轉反側睡不著。就診的前一個星期,王先生已經發展到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白天沒精神,人越來越憔悴,擔心自己抵抗力下降,容易中招,王先生更加焦慮……

在門診,餘醫師給王先生做了失眠評分,屬於嚴重失眠,伴有一定程度焦慮。對於王先生的情況,餘醫師短期給他開了點安眠藥,之後重點是進行非藥物治療,教他失眠認知行為訓練,放鬆自己。

兩周後,王先生來複診,睡得安穩些了,碰到問題,也會按照醫生教的辦法進行放鬆。接下來,他可以逐漸減少藥物用量,堅持物理治療。

超長假期白天刷手機晚上追劇日夜顛倒

女白領復工後睡不著崩潰了

前段時間的超長假期,很多人的作息紊亂了。杭州的沈小姐(化名)是一名女白領,疫情防控期間,她嚴格執行宅家要求,把自己宅出了睡眠障礙。

白天捧著手機刷新聞,晚上玩遊戲,追電視劇,不到凌晨一兩點不睡覺,白天起床的時間越來越遲,日夜顛倒,作息紊亂。

隨著公司復工,沈小姐的問題來了。她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甚至整晚睜眼到天亮,白天上班恍恍惚惚,集中不了精神,連續多天,沈小姐幾乎要崩潰了。

經過餘醫師的評估,沈小姐焦慮程度不高,是單純因為晝夜節律顛倒,生物鐘紊亂引起的失眠,需要固定作息時間,一步步調整,短期用點輔助睡眠的藥。

兩周後來複診,沈小姐晚上的睡眠基本接近正常,再鞏固一下作息,就能恢復到之前正常的狀態了。

任何失眠要進行科學評估

心理認知行為治療是重要手段

在毛洪京主任看來,任何失眠,首先要進行科學的評估,然後針對評估結果進行認知行為訓練。

「如果一個星期有三天以上沒睡好,白天有頭痛頭暈、心慌胸悶、胃脹等軀體症狀,同時出現疲乏無力、緊張易怒等情況,持續一個月,要引起重視,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當然,如果你只是出現輕度失眠,或者因為宅家出現作息紊亂造成輕度失眠復發,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完成複診,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而對於目前失眠群體兩個治療極端,濫用藥和過分恐懼用藥的問題,毛洪京提醒,目前,失眠的治療有規範的指南,成熟的診療技術,醫生對藥物的使用一定以遵循安全為前提,所以患者一定要相信專科醫生的專業判斷,接受科學正規的治療,而不是盲目服用各種保健品,對身體造成損傷。

3月21日(本周六)

杭州市七醫院

有網際網路醫院睡眠障礙義診活動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當天,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將在浙江省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進行關於睡眠障礙的線上義診活動。

如果你深受睡眠障礙困擾,活動當天可通過支付寶搜索浙江省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進入頁面後搜索關注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選擇相應專家進行線上義診諮詢。

義診專家:

毛洪京

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

餘正和

杭州市七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

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尹巖

杭州市七醫院睡眠障礙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

備註:圖文諮詢、在線複診不限量,電話諮詢僅限前5位。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白天疲憊靠咖啡「續命」晚上卻睡不著
    「續命」、到了晚上卻輾轉難眠……都市中的你,有沒有被「點穴」的感覺?&nbsp&nbsp&nbsp&nbsp痛苦:白天困死晚上卻睡不著&nbsp&nbsp&nbsp&nbsp38歲的小劉是新街口一家公司的一位辦公室人員,每天早晨9點到單位,除了吃飯上廁所,其他時間忙得頭都抬不起來,精神高度緊張,一直忙碌到晚上9點才能下班。
  • 晚上睡不著,白天上班又犯困?這五個「導火索」或是根本原因
    01白天犯困晚上失眠可能是睡眠紊亂啦!如果出現白天犯困、嗜睡,但是晚上又睡不著,可能就是提示你睡眠周期節律出現紊亂,出現晝夜顛倒的現象了。其實晚上睡不著有很多種原因,比如在臨床上有一些患者是因為存在失眠,尤其是一些原發性失眠的患者,這些患者可能存在情緒上面的問題,比如存在焦慮、抑鬱、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
  •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怎麼辦?
    有新聞曾經報導過,至少三億中國人存在睡眠障礙,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常態。睡覺明明是人類天生的本能行為,在現代社會為何成為許多人的困擾?對許多人來說,睡個好覺,似乎已經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
  • 白天睡不醒,晚上還睡不著?睡眠質量差,可能你犯了幾種錯誤
    如果你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要考慮疾病因素或某種特殊情況,如更年期、甲狀腺疾病、腎臟疾病,因身受到病情影響,晚上容易失眠、起夜多,從而影響到睡眠質量。如果只是偶爾出現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的情況,不用擔心,你可能犯了幾種錯誤,及時改正就可扭轉局面。
  • 白天睡不醒,晚上又睡不著?或許是有原因的,看你是否中招
    最讓現代人頭疼的是就是睡眠問題,每天早上起不來,晚上翻來覆去又睡不著,第二天起床腰酸背痛,小腿也酸,上班也沒有精力,還犯困,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困擾了許多人,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解決?為何總是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
  • 日本雙面女白領:白天活成人上人,晚上卻當站街女,死因成謎
    一個女性想要成為日本的高級白領,一定會付出比男性更多努力。案例來說,成為高級白領的女性,會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份,然而,1997年在東京發生的一起案件,卻顛覆了大家對日本女白領的想像。公寓裡的命案1997年3月19日下午,東京澀谷中,有家名為喜壽莊的公寓中,發現了一具女性的屍體。
  • 檸檬防藍光眼鏡:晚上熬夜刷手機的小夥伴要重視雙眼健康了
    近日,寧波晚報記者了解到:一位都市白領在一覺醒來後發現眼前一片漆黑,雖然在經過治療後有所緩解,但是視力卻很難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據醫院反饋,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這段時間因為晚上熬夜刷手機導致視力下降甚至黃斑病變的患者越來越多。
  • 寶媽為了晚上睡整覺,白天不讓寶寶睡,網友:你是魔鬼嗎?
    但是,寶寶太小,基本整天白天都在睡覺,到了晚上卻精神得很,寶寶晚上不睡覺,辛苦得就只有大人了。於是,很多新手媽媽為了照顧好寶寶,晚上也沒得睡覺。為了讓寶寶晚上好好睡覺,有的家長就白天的時候不準寶寶睡覺,這樣寶寶晚上就能睡整覺了。那麼,這樣的方法能否行得通?
  • 為什麼白天犯困,晚上又睡不著?簡單方法去春困,一整天元氣滿滿
    到了春季,幾乎大部分人都會成為起床困難戶,睡醒了後迷迷糊糊的不想起來。到了午後就開始犯困,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特別低,晚上則是非常活躍的時候,經常興奮得睡不著覺(自己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興奮)。民間把這些問題集中歸結為兩個字:春困!
  • 2歲寶寶白天睡2小時,晚上熬到半夜還不睡,5個步驟讓孩子早點睡
    文|檸橙媽媽一個媽媽的求助:兩歲寶寶白天睡兩個小時左右,不讓睡就哭,晚上熬到半夜還不睡,怎麼辦?我家寶寶也是2歲,白天睡2個小時左右,會很舒服,精神狀態很好,不讓睡自然是不行的。晚上熬到半夜不睡的孩子也很多,也不要過於焦慮,只要孩子精神狀態好,身體正常發育就不會有影響。我們先了解一下2歲寶寶的睡眠規律,再來討論如何讓孩子早點睡的問題。
  • 寶寶是個小「睡渣」,一到晚上就精神,其實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雖然孩子餓了吃,吃了睡,但這也不意味著養起來很簡單,因為他的作息跟大人的可不一樣,餓了困了可不是挑著父母的時間來。尤其是睡覺這一點,有的孩子就像是明白爸爸媽媽很累,十分貼心,晚上一覺睡到天明,白天跟著醒,困了再睡。但是有的孩子就跟故意折騰父母一樣,一到晚上就像是小夜貓子,精神得不得了。父母抱怨這孩子是來報仇的,但沒想過也許是自己養育的方式不對。
  • 白天輪流不讓嬰兒睡、晚上逼著孩子睡整覺,好使嗎?專家:危害大
    就是讓小寶寶白天不睡,反正一天的睡覺時間那麼多,白天不睡晚上自然就睡了,這樣可以讓小寶寶安靜地睡一整晚。而為了讓孩子白天不要睡覺,居然三個大人輪流來看著孩子。每當寶寶一打瞌睡就給他弄醒,不管用什麼辦法就是不讓孩子睡覺。白天逼著孩子醒著,晚上又逼著孩子睡覺。也就是這孩子不會說話吧,要不然早就抗議了!
  • 晚上餓得睡不著,這6種美味不易長胖的夜宵,拯救晚上餓了的你
    晚上餓得睡不著,這6種美味不易長胖的夜宵,拯救晚上餓了的你!都知道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身體才能好。但現代人基本上都有熬夜的習慣,看看手機、追追劇不知不覺就到12點了。睡得晚了,晚飯又吃得少,自然半夜就會餓了,打開外賣平臺,好傢夥,看看更餓了,想著吃了夜宵長胖可咋整呢?夜宵真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存在,不吃,晚上餓的心裡空空的睡不著,吃了擔心長胖不健康,愁啊!其實,只要掌握好原則,晚上吃夜宵不會那麼可怕,關鍵要選擇清淡好消化的食物,還有不要吃太多。這6種美味又不易發胖的夜宵,剛好適合拯救晚上餓了的你!
  • 白天犯困,晚上失眠,老年人該如何睡個好覺?
    白天姥姥喜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看一會兒就開始打盹,舅媽以為姥姥睡著了,就把電視關了。電視一關,老太太就給驚醒了,說舅媽連個電視都不讓她看。晚上睡覺,姥姥在一樓,舅媽為了照顧姥姥也搬到了一樓。然後姥姥習慣了早睡,舅媽睡得比較晚,有時候會看電視。聲音已經很小了,姥姥還是能感覺到,於是又覺得舅媽不讓她睡覺。
  • 晚上,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睡前少做5件事,或能助你睡個好覺
    一個人睡眠的好壞就要看睡眠時間的長短,也要看睡眠的質量,如果你在睡覺的時候超過了一個正常的時間,睡醒之後不一定感覺精神煥發,還有可能會出現越睡越困。多數人可能也就不清楚,人只有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才能夠讓身體各個器官進行自我的修復和排毒,來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那麼什麼情況下是處於一個深度的睡眠呢?
  • 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想睡個覺怎麼這麼難?
    明明白天累了一天,到了晚上想要睡覺,可放下手機後發現自己無論怎樣都睡不著。把眼睛閉上,腦海裡依然在重複思考著白天遇到的問題。我也曾強制讓自己大腦停止思考,可無論我做什樣的努力都無法做到。我之前也有一段時間晚上睡不著覺,可第二天早晨一樣需要早些起床。不過我除了那一段時間以外,其他時間睡的還是不錯的。或許我這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失眠,而是簡單的睡眠困難吧。
  • 寶寶啥時能睡整夜的覺?其實這幾很重要,越晚就會越依賴
    不過,對於這些困難,當了媽的人都不怕,也都能克服,只有這睡不好覺,讓我們內分泌失調,讓我們情緒失控,讓我們情不自己。於是,寶媽們開始求助,我的娃啥時候能睡整夜的覺,也讓我們的跟著享受一下充足的睡眠呢?一、孩子多大能睡整夜的覺?
  • 白天銀行上班,晚上夜店坐檯!這部劇有點兒嗨
    其二,女主元子白天銀行上班,晚上酒店工作,原因只是為了幫家中還已經去世的父母留下的高利貸。其三,女主的上位靠的是掌握權貴偷稅漏稅的證據以及不為人知的各種行業黑幕。這三條是劇情的主線,尤其第三條,全劇基本也都是圍繞第三條展開的。非常直面現實,赤裸裸的揭露了黑暗的權貴世界。
  • 比「大炮打蚊子」還要精確萬倍 這個團隊日夜顛倒只為追「星」
    科技生態圈日夜顛倒,只為追「星」——北鬥全球組網過程中的二三事變軌完成後,飛控隊員在連續數天的日夜顛倒後面臨新的挑戰,每12小時進行一次定點捕獲。6月30日,北鬥全球組網最後一顆星成功定點。如果說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是一次歷時數年的持久戰,飛控任務便是此次持久戰的最後衝刺。從太陽翼完美亮相,到衛星的數次精準變軌,再到高精度定點捕獲,科技團隊的努力一次次彰顯了中國北鬥精神。用他們的話說,日夜顛倒,只為追「星」。
  • 張江鄉村人才公寓裡「張江男」「張江女」白天當白領 晚上當村民
    幾十名「張江男」「張江女」在這裡過上了白天當白領、晚上當「村民」的別樣棲居生活。  升級版人才公寓好麼?  從張江核心區一路向南,寬闊的大路漸漸變窄,兩旁的高樓大廈淡出視線。車行在鄉間小道,來到新豐村金家宅附近,眼前豁然開朗。白牆黑瓦、清澈的河浜繞村而過,這就是張江鄉村人才公寓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