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英雄聯盟、皇室戰爭、爐石傳說等六款遊戲進入亞運會表演賽,電子競技似乎已經從以前那個伴隨著電療、網癮負面詞彙的陰影中走出,正式被人們都接受與認可,而電競魅力之風也席捲全球,不論是英雄聯盟的S賽季還是DOTA2的TI聯賽,其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甚至都快達到了世界盃的熱度。但是開創這一時代的電競鼻祖——星際爭霸1的相關電競比賽卻早已灰飛煙滅,不得令人十分惋惜,不知道8月30日國服重製版的上線,你是否會為了曾經的電競情懷而點擊購買嗎?
98元的冷飯值不值?
如果你是一位熱衷於RTS遊戲的玩家,並且對於暴雪所塑造的凱瑞甘、雷諾、澤拉圖等星際爭霸著名人物都如數家珍的話,就衝著重溫凱姐崛起,護妻狂魔雷日天大戰蒙斯特的劇情線,這波星際爭霸1的冷飯說什麼也得吃啊!但是如果你僅僅是一位聽說過,並且對於RTS遊戲感興趣的玩家,98元的重製版門檻還是有點高的,則需要分析一下是否值得了。
而隨著8月30日的正式上線也意味著星際爭霸1的預購獎勵(《星際爭霸:重製版》三種族基地皮膚,和30天《星際爭霸II》合作任務強化劑。)的即將結束,單從購買的重製獎勵(星際爭霸2中3款星際1專屬頭像,星際2中被感染的「殭屍指揮官」阿列克謝·斯託科夫(價值25元))來看,還是有點不划算的。
而至於重製版的冷飯炒得怎麼樣,也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了,反正遠的不說像是韓國就曾經鬧過電競選手公然抵制暴雪重製版高價的消息,而起因就在於這一次暴雪冷飯炒得實在沒啥新意,國服的主打革新賣點就是對於過去老星際的遊戲單位、建築和環境高清重製以及戰役和對話的全面漢化,但是二十年前老版星際的畫面再怎麼高清,也達不到目前星際2畫質的水平,更不用提現在主流遊戲所追求的4K超清畫質了,貼圖紋理再怎麼優化,也擺脫不了過去2D畫風的局限。
不過講實話,暴雪還是拿出了誠意去製作星際1重製版的,從對於兵種人物頭像革新以及戰役過場動畫的重置這兩點就可以看出來了,而且重製版給星際玩家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在於可以脫離浩方等第三方平臺,正正規規地在暴雪自家的戰網上打一局「F2A」的星際對戰了!
曾是電競鼻祖的它卻被時代無情拋棄
縱觀星際1二十年的歷史來看,以時代的眼淚來比喻絲毫不過分,在1998年3月31日發行的時代,在那個玩家還在搓著戰旗遊戲來享受對戰樂趣的時候,星際1的出世帶給玩家的不僅是即時操作的浸入式體驗,更將RTS於電子競技這個概念普及到了全球。星際爭霸在2004年所創造的電競史上現場觀眾最多的「廣安裡神話」,是lol與DOTA2至今都難以超越的電競奇蹟。
而正是因為當初馬天元(MTY)和韋奇迪(DEEP)在2001年WCG世界總決賽上取得的星際爭霸2V2項目冠軍極佳成績,才使得電子競技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官方認證的的正式體育項目,「龍騎舞,影刃偷家,鬼兵核彈」更是當時玩家熱議的話題。但是隨著FPS遊戲的崛起、英雄聯盟的火熱、大逃殺遊戲的革新以及目前手遊端「王者榮耀」與「爐石傳說」的大熱……星際爭霸1竟然已經退出了電競的舞臺,甚至在今年亞運會星際爭霸2的舞臺上中國隊都黯然缺席。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星際1做得太好玩了,而導致新手玩家根本無法在與老手的對戰中取得勝利的可能性,甚至某些玩家連殘酷戰役都打不過,必須得花費大量時間去鍛鍊自己的操作才能收穫遊戲的樂趣,這種靠玩家自強的遊戲模式顯然無法迎合目前電競玩家的胃口了?去吃個雞都比練星際前期暴兵簡單,星際1的落幕實屬必然
作者:慶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