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破萬億 堅持長期主義方能「贏」在未來

2020-12-05 中國經營網

文/畢舸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1月24日公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受託運營2019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省份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總額10767.8億元,當年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

資產規模破萬億元,意味著養老保險基金的體量已經達到一個巨大的規模化層次,而2019年投資收益率超過9%,則驗證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策略得當。另一組數據則證明了養老保險基金在投資方面的日益成熟——自2016年底正式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以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投資收益額850.69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回報在持續上升,其在增值保值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日趨突出。

從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結構來看,也更多發揮了市場協同合作機制。其中直接投資資產4054.01億元,佔37.65%;委託投資資產6713.79億元,佔62.35%。直接投資由社保基金會直接管理運作,主要包括銀行存款和股權投資。委託投資由社保基金會委託投資管理人管理運作,主要包括境內股票、債券、養老金產品、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以及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等。

從中可以看出,社保基金會在直接投資方面以穩妥為主,偏重於風險係數低的銀行存款與股權投資,而委託投資則給了投資管理人更多投資空間,這有利於養老保險基金在風險控制與收益管理上實現均衡,藉助市場的力量服務於養老保險總盤子的做大,從而為我國養老金發放的按計劃推進提供有力支持。

養老保險基金入市,實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目標的內在要求,同時也帶來多重收益。對於A股而言,養老保險基金的入場不僅帶來大量「活水」資金,提升市場活躍度,帶動其他投資機構和投資者對優質企業的跟進,同時養老保險基金所秉持的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的理念,會對股市發展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長期以來,A股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部分投資者短期化、投機化現象較為普遍。養老保險基金注重於投資對象的基本面,對於低估值藍籌股也更為偏重,這些藍籌股也因此獲得養老保險基金資金加持,助推股價及市盈率上升,引發更多投資者跟進,讓其股價更接近於應有價值區間,進而引導更多投資者關注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讓A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整體更趨合理。

同時,養老保險基金的主要投資路徑一大重點是國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而這些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對應的是A股市場的基建板塊,另一重點則是參與國有重點企業改制,對應的是國企上市公司板塊。養老保險基金對這兩大板塊的投入,不僅能為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國有重點企業改制提供所需資金,也通過助力中國宏觀經濟改革與發展,實現其發展紅利與億萬養老保險繳納者的共享。

根據監管劃定的30%紅線,目前養老金入市距離上限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已經有聲音呼籲更多養老金入市,增加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體量。當然,這取決於社保基金會以及更高層的整體考量。

展望未來,養老保險基金可拓展和深入的投資領域必將更加多元化。除了二級市場,在一級市場上也大有可為。比如養老保險基金近年來對於科技金融平臺的直接投資,說明社保基金會正尋求更為積極、全面的投資策略,順應國家鼓勵和引導具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的科技類企業融資上市的戰略規劃。隨著科創板開設,更多科技股湧現,養老保險基金也有了更多的投資標的可選。

對標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社保投資基金,如加拿大養老基金的投資範圍涵蓋全球,包括成熟市場股權投資和新興市場股權投資,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探索空間還非常廣闊。

不過,無論是哪種投資方式,投資哪些領域,接下來是否「出海」,對於養老保險基金而言,唯一不變的就是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對投資對象基本面的深入調研,從而實現基金保值增值,並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內資本市場穩定發揮積極的、重要的作用。而我們也需要從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來評價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養老保險基金身系國人養老保障託底、應對老齡化社會挑戰等重任,也就必須堅持「安全第一、效益第二」的基本原則,實行嚴格的、全面的市場監管,防範投資風險。同時在內部管理機制建設上不斷加以完善,嚴格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所規定委託人、受託機構、託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等各個相關主體的權利和責任,確保責任明晰、相互制衡,並積極協同審計署做好每年對基金運行狀況的審計工作,根據審計反饋查遺補漏,做好精細化管理,從而夯實關係國計民生的「養老錢」安全閥門。

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破萬億元,收益率達9%,這一可喜成績值得慶賀。而堅持長期主義,將讓養老保險基金「贏」在未來,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民生養老保障的重要力量。

相關焦點

  •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超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資產規模超萬億元 關注中金在線:
  • 銀保監會圈定人身險發展重點 將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新華社上海12月17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韓宋輝)銀保監會負責人昨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養老金積累和領取服務更加靈活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即將推出。人身險包含養老險、健康險、重疾險等子險種,商業養老險是人身險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
  • 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未來壽險業競爭點在資產管理能力
    其目前已形成「銀保為主,網際網路渠道為特色」的渠道結構,仍堅持適度規模財富管理業務疊加可持續增長價值業務這條主線。國華人壽總裁付永進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坦言,「公司已經走過初期資產積累階段,現在正在控制資產增長速度,更多側重於結構調整。目前公司僅剩一部分5年期躉交產品,加上長期儲蓄、養老產品,預計三年後負債久期或能達十年以上,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壽險公司競爭主要看資產管理能力。」
  • 中國管理全球論壇談義良登場 分享養老行業的長期主義價值觀
    在論壇上,九如城集團創始人、C50+成員談義良,圍繞養老產業如何踐行「長期主義」發表了主旨演講,向與會者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見解。但養老行業目前仍有發展與需求不匹配,服務主體良莠不齊,數位化普及率不高等缺憾,只有將「長期主義」打造成養老行業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談義良介紹,九如城的長期主義價值觀,主要體現在堅持初心、保持變革、永遠向前、共創共享和共生共榮五個方面。  談義良在切入養老行業的前12年中,共投入了60億元,面對這種資金壓力,如果不能堅持初心,恐怕很難支撐下來。
  • 探訪廣發基金三大投資部:發現多元價值 踐行長期主義
    成長投資部由2019年冠軍基金經理劉格菘領銜,他們用價值投資的方法投成長,立足長期,尋找成長確定、成長速度比較快的資產進行配置,並注重波動率控制。團隊成員研究背景多元,基本實現成長方向和行業全覆蓋,如同足球隊中攻城拔寨的先鋒,直擊時代最優秀的成長資產。
  • 提升險資長期投資能力 支持保險資管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產品!銀...
    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創新發展提供具備長期直至終身領取功能的養老年金保險;  三是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支持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長期限主要是簡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行政許可項目,推進資產支持計劃註冊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同時,優化監管政策,對保險資金投資先進位造業、區域協調發展、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修訂完善保險資金股權投資、保險私募基金政策,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的長期資本性資金;  三是落實保險資產負債監管制度,全面提升行業風險抵抗能力。
  • 經濟日報: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
    「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三支柱』的市場化程度越高,就越能為參保人員退休後過上體面養老生活發揮有益補充作用。」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夠平衡,與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比例偏低,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需要更充分發展。
  • 鼓勵資管行業增加權益類資產...
    來自一行兩會的官員不約而同地強調要推動理財子公司、信託、保險等資產管理機構參與資本市場改革進程,鼓勵資管行業增加權益性資產和另類資產配置,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培育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市場氛圍。要切實提高專業能力,全方位把握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變化,研發符合財富管理需要的產品,從依靠牌照和渠道,提升為依賴資產管理、投資研究和資產發掘能力。四是構建合作共贏的資管生態體系,促進國內國際資金雙循環。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鼓勵資管行業增加權益性資產和另類資產配置,堅持長期投資理念,適當拉長考核周期。
  • 他山之石 海外養老啟示|基金經理投資筆記
    來源:選基小助手作者:上投摩根錦程均衡養老FOF基金經理 杜習傑全文1200字左右,閱讀需要6分鐘海外養老啟示:◎ 借鑑海外經驗可知,未來養老要靠自我養老◎ 年輕人儘早進行養老投資以確保退休後積攢起可觀的退休金
  • 嘉實基金胡濤:堅持長期主義投資路線,業績是最好的證明
    噪音交易者在市場的預期收益為負,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因此無法長期存在。而嘉實基金經理胡濤的投資方法論則是噪音投資的反向模式——當基金經理沿著長期主義路線走下去時,他的業績看上去更像是路線本身的獎勵。我們將胡濤管理的嘉實優質企業混合與全市場的權益基金做對比,正紅色都代表本文分析的正主胡濤先生。
  • 平安養老險甘為民:加速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商業保險迎發展新...
    針對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各種靈活就業人員需要,開發合適的補充養老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事實上,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初,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為保險業圈定了未來的發展目標。
  • 貝索斯的長期主義
    張磊在《價值》中重點談到堅持長期主義的重要性,強調「追求事業和夢想……著眼於長遠,全神貫注並全力以赴。」貝索斯對長期主義的踐行,可以讓我們更好去了解,到底什麼是長期主義,長期主義對於構建一家基業長青且能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變化和貢獻的企業,為什麼那麼重要。
  • 中央財經大學褚福靈:撐起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
    「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三支柱』的市場化程度越高,就越能為參保人員退休後過上體面養老生活發揮有益補充作用。」中央財經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發展不夠平衡,與一、二支柱相比,第三支柱比例偏低,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需要更充分發展。
  • 肖遠企:相當一部分冠以「養老」二字的金融產品並不具備養老特徵
    目前我們國家儲蓄存款、理財、保險資金三項加起來規模合計已經超過150萬億元,這是龐大的金融資源。可轉換為長期養老資金的金融資產金額也非常可觀。「資管新規」出臺以後,居民風險收益平衡的投資意識明顯增強,對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比過去更加清晰,而且更加青睞。
  • 人社部:年底前所有省份都將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
    主持人:網民非常關心,在連續兩年養老保險基金大幅減收的情況下,基金運行情況如何?會不會影響養老金發放?加上今年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減免社保費政策,部分省份基金收支壓力加大,但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沒有問題的。一是基金有結餘。得益於我國經濟多年快速發展,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積累了比較可觀的「家底」,去年年底累計結餘有5萬億元。從養老保險基金運行情況看,總體平穩,基金結餘仍有4萬多億。
  • 銀保監會:為優質上市公司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黃洪同時表示, 加快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是保險業積極服務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也是認真落實養老金融改革相關工作部署、深化保險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落腳點。下一步,加快推進商業養老保險的發展,一是加快發展專業化經營市場主體;二是擴大商業養老保險領域對外開放;三是加大養老保險產品創新;四是強化養老保險基礎建設;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專業能力。
  • 楊德龍:堅持長期主義是做價值投資的關鍵 白龍馬仍是關注方向
    來源:新浪財經堅持長期主義是做價值投資的關鍵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 楊德龍1月6日周三,三大指數高開之後出現震蕩調整,創業板指數一度上漲超過1%,隨後出現震蕩的走勢,軍工板塊逆勢拉升,券商、乳業等板塊盤中表現強勢,水泥板塊走高,造紙板塊也有所表現
  • 作業幫侯建彬:「長期主義」建立資產、壁壘、競爭力
    「長期主義」這個詞近年內被大家反覆提及,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這樣解釋「長期主義」:在時間累計中獲得的複利,能讓人收穫奇蹟。一個人如果有了長期的確定性,就能對抗外界的不確定性。有了長期並且堅持的目標,外界的資源就能夠被個人整合。湖畔大學梁寧「在長期主義裡尋求安放」的分享裡提到:所謂「長期主義」,是指以內心的秩序應對不確定。
  • 從0到18萬億元,公募基金正道致遠,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持續助力...
    自1998年至今,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規模實現了從0至18萬億元的蓬勃發展。作為資本市場價值投資先行者,公募基金通過長期挖掘企業價值,為廣大基民實現了顯著的財富保值增值。在養老投資需求持續釋放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業將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以創新產品和穩健回報為養老投資需求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 資產管理機構如何做好財富管理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需...
    未來在醫療、半導體、數字經濟等更多領域,將看到更多中國優秀企業的崛起,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加速形成,也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會。對於兩類核心資產:一類是代表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核心資產;一類是代表中國轉型升級的創新性資產,公募基金應加大投資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