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糞提 審丨易桉
導讀:相信很多城市裡面的人,會羨慕農村人有宅基地。可以在自己的院子裡蓋上一個自己中意的小房子,該是何等的愜意。但是有時候住在農村因為一些公共設施的建設村民卻開心不起來,本來是利民為民的好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家住南京市浦口區的楊師傅本來擁有著人人稱羨的農村小院,但是離家兩月歸來後他卻傻了眼,只見村裡把公廁建到了自家門口。勸阻施工單位停止施工後,對方反而先發怒了,村主任認為這是組織決定,不能隨意浪費納稅人的錢。
離家兩月後歸來,發現自家院子建廁所
2020年12月,楊師傅在離家一段時間後回到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星甸街道雙山村的家中,別看雖然是農村,但是他的房子古樸、素雅,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院子,在家的旁邊是一片種滿蔬菜的菜園子,這裡簡直是田園小別墅,讓不少城裡人羨慕。
而楊師傅卻發現了家中變化。院子裡面居然被人蓋起了一個公共廁所,面積足有60平米。距離可謂近在眼前,如果投入使用,不難想像會嚴重的影響楊師傅的日常生活。
楊師傅立刻找到了村委會,希望村幹部能給予解決,但是村主任的回覆到楊師傅之前已經同意了,還籤訂了青苗補償協議。在這份協議上,此次項目佔用楊師傅家0.66畝土地,補償14880元,但是協議上並未提及土地的詳細用途。
去村委會求助,村主任稱納銳人錢不能浪費
看著找上門的楊大爺,村主任正義凜然的反問,難道納稅人的錢不是錢嗎,怎麼能把蓋好的公共設施隨意拆除呢,況且雙方有協議。
對於這個說法楊師傅表示很冤,今年七月份,村子裡面曾經找過楊師傅協商,把他家的院子和菜地改建成小廣場,配套建設個公共廁所。當時楊師傅同意了,但當時確定的公廁位置離楊師傅家遠,是原本豬圈的位置,並不是如今在家門口。
誰知道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施工單位發現如果建在豬圈的位置還需要挖坑,會讓建造成本上升。反倒是楊師傅家門口地下面是個空洞,正好建廁所。
2020年12月,當地街道和社區表示已經聯繫施工單位。會拆除這個公廁。這樣的結果出來,相信楊師傅終於不用每天愁眉苦臉了。
這件事情歸根結底,當地的村委會與建築施工單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村委會沒有起到監督作用,事前明確施工地點,事後又致村民利益於不顧。另一方面,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隨意更改地點,也有問題。
(版權說明:本文由馮鴻麟檔案室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國日報網、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