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部門給大河報的紙質回復
涉事路段位置圖
本報此前報導
鄭州市惠濟區昌建譽峰小區北門口,新修的博頌西路,路面高出小區地面0.8~1.2米,而且沒有預留車輛出入口,導致小區車輛無法進出,居民難以出門。連日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了連續報導。(詳見大河報12月3日AI·08版《我家門口修條路高出小區1米多》、大河客戶端12月4日推送《追蹤|住建局給出初步解決方案,規劃局下周一出調查結果》。)
本報報導引起市民關注,仍有不少疑問等待解答,如:路面和地面之間為何落差這麼大?為何道路規劃沒有預留出口?施工單位在施工時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問題又該怎樣解決?12月3日,記者將採訪情況向鄭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下簡稱「鄭州市規劃局」)做了反映。12月7日上午,該局向本報記者發來書面回復。下午,惠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惠濟區住建局」)也向本報發來了調查結果。
1問
設計方案與規劃基本一致道路設計是否有問題?
有市民提出疑問:新修的道路,比小區地面高出那麼多,規劃設計是否有問題?
市規劃局在回覆中解釋說,在2003年,鄭州市三環以內道路交叉口規劃高程就已統一確定並納入規劃管理。依據鄭州市路網規劃,博頌路段(南陽路——鐵東路)(即事件中引起爭議的博頌路路段)規劃為東西向城市支路。
根據規劃,博頌路與鐵東路交叉口高程為99.2米,南陽路與博頌路交叉口為現狀路口,高程98.12米。在道路規劃階段,僅對道路交叉口高程進行控制,路段中的高程應結合周邊現狀建築及項目出入口位置,在施工設計階段進行優化調整。
回覆中說,該局在收到博頌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申請後,對道路設計方案中紅線寬度、斷面布置、交叉口坐標、高程等規劃內容進行核對,設計方案與規劃基本一致,並對該工程提出處理好與相關道路及臨街單位出入口的銜接,滿足無障礙設施的通行要求。
問2
原因有二個為何出現高低落差?
既然博頌路的高度是路網規劃的要求,為什麼會和小區地面出現巨大的落差呢?鄭州市規劃局給出的回覆中有兩個原因。
原因1:小區基地地面高程未依據規劃標高設計
回覆中稱:按照《民用建築設計統一標準》相關規定,小區總平圖設計建築基地地面高程應依據詳細規劃確定的控制標高進行設計。目前小區博頌路出入口位置經實測地面高程97.99米,與規劃該位置博頌路高程98.67米相差0.68米;小區幼兒園出入口現狀地面高程98.2米,與規劃該位置路面高程99.01米相差0.81米,使市政道路與小區地面形成較大高差。
原因2:施工過程中,建設、施工、設計單位均未提出調整
回覆中稱:在市政道路實施階段,如果存在現狀與規劃不符或無法按照規劃實施的情況,通常由建設單位會同施工設計單位向我局提出調整近期實施方案或調整規劃等建議,解決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而該道路在實施過程中未反映相關問題,導致新建道路與小區銜接不暢,嚴重影響居民出行。針對目前問題,該局建議道路建設單位及施工設計單位儘快提出優化方案,解決小區居民出行問題。
惠濟區住建局給出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小區地面高程與規劃批覆不符,是導致小區地面與市政道路形成較大高差的原因。
3
小區物業遲遲未對接為何沒給小區預留出入口?
市民疑問:小區早已建成,為何道路規劃時沒有預留出入口?
鄭州市規劃局在回覆中表示:在道路規劃階段,對道路兩側項目出入口不做預留要求,現狀小區出入口在道路施工設計階段銜接落實。在道路工程辦理規劃許可時,該局也提出要求處理好與相關道路及臨街單位出入口的銜接的要求。
惠濟區住建局的調查結果顯示:(博頌路)施工單位於2019年4月完成圍擋搭設,5月份進場施工。按照博頌路道路施工圖設計,處理小區地面與道路高差問題需佔壓部分小區地面,施工單位於2020年8月通知小區物業辦理開設出入口相關手續,但是小區物業在2020年11月中旬,才開始對接小區開口問題,造成開頭工作進展緩慢。
問4
住建局給出初步解決方案現在問題怎麼解決?
在12月3日下午,記者同惠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繫時,該局負責處理這一問題的建設科科長劉永偉介紹說,經過會同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目前已制定出一個初步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是通過建緩坡,把小區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幼兒園的出入口和消防通道出入口和道路打通,另外在沿街商鋪的門前建設臺階,便於居民的出行和購物。
劉科長稱,目前他們已把這一方案告知小區居民,正在徵集居民的意見。若居民不同意,他們會再制定新的方案。
記者聯繫小區居民後了解到,對於這一方案,居民們的意見不一,不少居民提出要求將博頌西路的路面降低,方便出行。
12月7日下午,惠濟區住建局在調查回覆中也表示,目前該局仍在徵求小區居民意見,待拿出優化解決方案,經業主同意後組織實施。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