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人數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肝病新發人數越有80多萬人,還有不少人因肝病而離世。
肝病已經成為國民健康的「大敵」,養護肝臟已經成為當下最為重要的事,為何肝病人數越來越多呢?這和肝臟本身有很大關係。
肝臟內部缺少痛感神經,加大了肝病早期的隱匿性,常拖成了肝病晚期才被發覺,減少了治癒機率。
肝臟病變,面部會有3種「跡象」,莫忽視
1、黃褐斑
這是肝臟病變的典型症狀,其還被人稱為「肝斑」,分布在兩側的臉頰上。
肝臟出現病變後,肝功能減弱,體內多餘的雌激素無法被代謝,致使在血液內增多,而雌激素會引起黃褐色色素在皮膚沉積。
若是出現在臉部,就會有大量黃褐斑出現,這種現象發生後,要對肝功能進行調理,以免時間過長,誘發肝臟損傷。
2、黑眼圈
很多人以為黑眼圈的出現是休息不好造成的,其實也可能是肝臟損傷造成的。
肝臟能分解體內毒素,還有淨化血液的作用,肝臟損傷後,毒素分解減弱,血液內毒素得不到淨化,在血管壁內聚集,讓皮膚出現黑紫色。
眼睛四周分布血管較多,黑眼圈也會更加明顯,因此,在黑眼圈儲蓄後,也要及時對肝功能做出調理和檢查。
3、面部發黃
這種症狀是肝不好引起的典型黃疸症狀。
肝臟具有代謝、分解的功能,它可以分解膽紅素,減少其在血液內沉積,肝臟在病變損傷後,分解能力不足,膽紅素在體內大量飆升。
膽紅素在皮膚血管內發生沉澱後,可能會出現皮膚發黃,臉色蠟黃等症狀,這也是用於判斷肝硬化或者肝炎的重要標誌。
提醒:肝不好的人,以下3種食物,要少吃
1、油膩食物
很多人喜歡吃油膩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更加香美。
但是,油膩食物過多食用,也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危害,還可能損傷肝臟。
油膩食物在體內過多後,脂肪在肝內含量也會升高,時間長了,影響肝臟對脂肪的分解,增加脂肪肝出現。
其次,脂肪過多,也會致使體重升高,導致體重上升,身體過度肥胖,誘使其他疾病出現,因此,油膩食物不可多吃,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2、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口感獨特,還便於存儲,是不少人的最愛。
食物在醃製過程中,有亞硝酸鹽出現,而它屬於致癌物質,在世衛組織的致癌名單中佔有一席之地。
長期食用醃製食物,可能會讓臟器損傷、癌變,致使癌症出現,給身體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建議:泡菜、鹹菜等醃製食物還是要儘量少用,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傷,誘發疾病。
3、剩飯剩菜
生活中很多人會將剩飯、生菜存於冰箱內,以便下次食用。
這種做法看似節儉,會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還可能誘發疾病出現。
剩飯、生菜容易被細菌汙染出現毒素、有害物質,其在身體內存積後,不僅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傷,還可能讓肝臟解毒負擔加重,誘使肝病出現。
提醒:剩飯、剩菜,不要長期食用,最好及時丟掉,以防肝臟損傷。
生活中,保護肝臟,養成好習慣
1、多補充營養元素
身體健康要依靠營養素的補充,而菊甙、水蘇鹼、類黃酮等微量元素對肝臟有好處。
雲臺冰菊內的菊甙、水蘇鹼、類黃酮等元素豐富,適合平常飲用。
菊甙和水蘇鹼能促進損傷肝臟修復,還能減少毒素堆積,也能提升肝臟對有害物質抵抗作用;
類黃酮可以促進脂肪分解,減少脂肪在肝內堆積,也能降低肝臟損傷風險,減少肝臟病變。
雲臺冰菊放入沸水中浸泡,營養物質更容易讓人體吸收。
2、早睡早起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體內臟器得到更好的休息,有助於內環境的穩定,還能提升臟器代謝速率,也能促進身體健康。
此外,睡眠也能讓肝血快速回流肝臟,讓肝細胞活性變強,還可以促進肝臟對病菌的抵抗作用,減少肝臟損傷。
因此,要保持充足睡眠,不要長時間熬夜。
小知識:運動有益肝臟
在運動時肝臟活性能得到明顯提升,讓肝臟對有毒物質的抵抗作用變得更強,還能提升血液流動速度,使肝血更好滋養肝臟。
肝不好的人,不要從事劇烈運動,以免給肝臟健康帶來損傷,誘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