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成交繼續升溫 新房去化仍存難題

2021-01-09 央廣網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對北京地區新房、二手房市場進行走訪發現,近期,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延續11月以來的「暖冬」跡象,成交量仍然維持高位。以學區房、臨近地鐵次新房為代表的部分樓盤價格出現小幅攀升。相比之下,以限競房為代表的新房市場普遍存在較大的去化難題,有些項目由於入市時間比較長,預售證已經過期,不得不由期房轉入現房銷售。

對此,多位房產觀察人士指出,相比深圳、上海等熱點一線地區,北京地區樓市已連續多年呈現平穩態勢,隨著北京地區不限價地塊出讓增加,北京未來房地產市場仍存在較大機遇。

「暖冬」特徵明顯

「從去年11月開始,整個北京地區的二手房成交量就上來了,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很多年。門店12月成交量和11月基本持平,大概是10月及之前月份的1.5倍。最近,門店基本每周都有2-4套的成交。」位於豐臺區4號線地鐵站附近某次新樓盤底商中介人員李強(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元旦假期期間,門店經紀人帶看量非常大,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很多業主在假期期間取消了往年旅遊等出行計劃,看房比較方便。帶看量上來對成交量肯定有好處。」

據李強介紹,該小區由於建成時間比較新,且臨近地鐵,周圍配套設施都比較全,屬於較為優質的剛需型樓盤。「金九銀十」期間,北京地區二手房市場整體不太景氣,但是當時假期期間該樓盤帶看量較高,這些帶看量在此後的幾個月很快轉化成了真實成交,帶動去年11月、12月以及新年開年成交量的增加。

此外,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發現,西城區、海澱區兩大主流學區房價格近期都有小幅走高的趨勢。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出國留學的需求受到較大抑制,留學回流是學區房價格走高的主要因素。此外,受春節前賣房回收資金的人群增加,北京地區稀缺小戶型學區房掛牌和成交量均有明顯攀升跡象。而小戶型成交量增加,也帶動了學區房均價的整體走高。

從機構近期發布的2020年二手房成交情況看,「暖冬」特徵也較為明顯。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二手房網籤套數達到2.09萬套,同比、環比均上漲明顯。2020年,北京共籤約二手房16.88萬套,刷新近4年成交紀錄。2017年至2020年,北京地區二手房分別成交套數為13.62萬套、15.35萬套、14.5萬套和16.88萬套;成交面積分別為1230.82萬平方米、1343.31萬平方米、1281.28萬平方米和1516.34萬平方米。

新房仍存去化難題

相比之下,新房市場仍然面臨較大的去化難題。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發現,最近幾年,遠離市區的大興、房山等地區密集推出低價限競房產品,但銷售情況整體不容樂觀。不少項目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預售,目前已經全部建成,2021年這些項目預售證到期,期房不得不變成現房銷售。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於在期房換成現房的銷售過程中,住建等部門允許開發商對售價進行適當調整。不少開發商藉此宣稱,新年銷售壓力較小,有意對剩餘轉成現房的樓盤進行調高價格出售。

有開發商銷售人員稱,樓盤剩餘房源不多,開發商回款壓力不大。總部允許項目樓盤採取高價銷售策略,不會為了促銷而降價。

「2018年以來,北京地區新房市場以限競房為主,受地理位置不佳、周圍配套跟不上、開發商利潤空間小導致產品吸引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項目前期去化率普遍不高。很多項目銷售時間橫跨了4個年頭依然在售。2020年底很多開發商為了衝刺2020年度銷售業績,藉助『雙十二』等節點大力促銷,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新年之後,很多項目取消了之前的優惠活動,新的營銷策略要根據開發商新年定的銷售指標看。」有樓盤資深銷售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新建住宅網籤6681套,全年合計實現新建住宅網籤49189套,同樣刷新近年來北京地區的成交紀錄。

不限價地塊增多

針對北京地區「暖冬」行情的出現,多位市場觀察人士指出,近年來,以深圳、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樓市價格普遍上漲,北京已經連續跌了3-4年,加之「金九銀十」期間北京地區並未出現其他地區的旺季現象,導致多數樓盤性價比很高。隨著年底售房者回款需求增加,掛牌房源量也出現攀升,導致成交量出現「暖冬」跡象。此外,新房市場經過了2018年以來的先滯銷後促銷,限競房被市場消化後,逐漸變得稀缺。大量不限價土地入市,使得後期市場預期發生了改變。

對此,張大偉指出,2020年以來,大部分新出讓的地塊不限價,不限價項目將成為市場主流。

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地區不限價商品房住宅數量達到37塊,限競房地塊數量僅為8塊。而在2019年之前,限競房地塊出讓佔據北京地區土地市場的絕對主流。2017年至2019年,北京地區不限價地塊數量分別為0塊、1塊、14塊,而限競房地塊出讓數量分別為44塊、41塊和21塊。

針對北京地區未來市場的發展機遇,空白研究院創始人楊現領指出,從市場容量看,我國房地產存量市場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其中,新房為16萬億元,二手房為7萬億元,租賃房為3萬億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房地產市場規模是日本的8倍,大概是美國的1.6倍,房地產行業存量時代的黃金期才剛開始。房地產是當前及未來五年內最大的市場,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其中,人口的流動是催生需求的核心動力,資金的限制導致住房需求在時空上的轉換,催生了今天買房市場整體巨大的需求。比如,資金充裕的買房者會選擇在城市群核心區買房,買不起核心區房產的人,會去城市群周邊地帶買房,進而帶動城市群周邊房地產市場的興起。

相關焦點

  • 1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總成交小幅反彈 北京小幅升溫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張達貝殼研究院的報告顯示,1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總成交小幅反彈,市場表現呈現「南強北弱」特徵,其中,長江中下遊及珠三角區域城市增長明顯,環渤海區域成交下滑,北京二手房市場則小幅升溫
  • 樓市火爆「萬人搖」的背後,二手房庫存大增,新房去化難!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5月,一線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平均環比繼續上漲,環比漲幅達到了20.1%,其中北京上漲最明顯,新房成交面積環比上漲了42.5%,同比也上漲了10.5%。上海、廣州的新房成交量也有明顯增長,與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
  • 1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總成交小幅反彈
    證券時報記者 張達貝殼研究院的報告顯示,1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總成交小幅反彈,市場表現呈現「南強北弱」特徵,其中,長江中下遊及珠三角區域城市增長明顯,環渤海區域成交下滑,北京二手房市場則小幅升溫。數據顯示,11月重點18城鏈家二手房實際成交環比增加6.8%,成交反彈幅度明顯弱於2019年同期20%的水平。
  • 上月島城新房成交11954套,二手房成交5986套
    從新建商品住宅的各區市成交情況看,西海岸新區、城陽區成交遙遙領先,上月兩地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總量超6000套,佔總成交的59.62%。從數據看,開年以來島城樓市成交走低,經過四月、五月的「爭奪」,與去年同期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前5個月中4月是成交最高。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青島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加上半年度衝刺業績的需要,房企或將進一步加緊供貨、加大去化力度,預計6月房企供應有望放量增長。
  • 新房年底衝量 二手房又在騷動?
    來源: 深圳房地產信息網深圳年底翹尾情況明顯,市場熱度高,新房成交量不斷增加,進入年底衝刺階段。二手房成交量止跌回升,業主們又在騷動,準備年底又漲一波。打新的購物者多數無功而返,新房買不到,二手房又悄悄在改掉掛盤價,新房價格表現相對穩定,雖二手房的市場熱度已有一定降溫,但目前成交量已有回升趨勢。網紅片區新房入市又售罄 千套房源被掃光上周末,深圳再推熱盤,龍華觀瀾vs寶安沙井兩大「5字頭」剛需盤相繼入市。
  • 2020年1月上半月衢州市區新房成交305套,二手房成交321套
    據衢州房產超市網整理數據顯示,2020年1月1日-15日,衢州市區新房共成交305套(其中住宅148套),環比2019年12月1日-15日下降約12%;成交面積29022㎡(其中住宅16336㎡),環比下降約18%;成交金額30189萬元(其中住宅22970萬元),環比下降約52%
  • 買二手房卻被中介推薦新房,僵持仨月沒成,為啥中介拼命賣新房
    記者調查發現,原本主賣二手房的濟南不少中介公司都開始涉足新房,成立新房事業部,不少中介都引導二手房意向購房者買新房。在樓市整體較冷的情況下,二手房市場成交周期變長,成交量環比連續下降。而二手房難賣則會使得房屋流動不暢,不少置換購房需求難以滿足。
  • 二手房中介拼命賣新房?男子「僵持」3個月沒買成二手房
    原本主賣二手房的不少濟南中介公司都開始涉足新房,成立新房事業部,不少中介引導二手房意向購房者買新房。在樓市整體較冷的情況下,二手房市場成交周期變長,成交量環比連續下降。而二手房難賣則會使得房屋流動不暢,不少置換購房需求難以滿足。
  • 上周北京新房成交超64億元 二手房環比上漲
    [提要]上周北京新建住宅市場(不包括回遷房,剔除共有產權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別墅)成交64.22億元,環比前一周成交額上漲4.6%;成交1019套,環比前一周增加66套,今年第23次周度銷量過千套;最新新房成交均價為50293元/平方米,房價環比回升。
  • 新房搖不到!二手房4萬/平成交!核心區開啟暴走模式
    新房搖不到,不少買房人被逼向了二手房市場! 1 帶看一次!江北核心區毛坯二手房近4萬/㎡成交 如今,江北核心區新房開盤的超低中籤率,迫使無數陪跑的買房人轉戰板塊二手房。
  • 70城房價漲幅回落,二手房「香」過新房?
    對於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對新建商品住宅的影響逐漸出現,很多城市的新建住宅限價政策影響了新房價格。」  「二手房表現優於新房」  相比新房,二手房處於「真香」狀態。從11月二手住宅房價指數來看,上漲城市數量為44個,比上月增加5個;持平城市3個,較上月減少1個;下跌城市23個,比上月減少4個。
  • 1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數據曝光!現在入手還是觀望?看完秒懂!
    二手房市場的變化作為樓市的晴雨表,對於購房者來說,當前是入手二手房的好時機嗎?量價齊升 1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創4年來新高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份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數約為3.2萬套,環比增長13.5%,同比增長81.4%。
  • 8月70城房價出爐: 惠州新房廣州二手房領漲全國
    70城二手房環比漲幅為0.3%,漲幅保持持平。  8月領漲全國新房二手房市場的城市均位居大灣區地區。其中,惠州以環比1.9%的漲幅領漲全國新房市場,廣州以1.7%的環比漲幅領漲全國二手房市場,這也是廣州連續兩個月二手房漲幅位居70城首位。在業內看來,深圳7月出臺了調控政策後,部分需求轉移到了惠州、廣州等城市,導致了這些城市房價在投資需求拉動下出現了加快上行。
  • 貝殼研究院:11月全國重點18城二手房成交總量環比增加6.8%
    11月27日,貝殼研究院發布《1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月報》。報告指出,11月重點18城二手房實際成交總量環比增加6.8%,年底市場反彈力度明顯弱於去年同期。11月成交同比繼續增長帶動今年累計成交同比增幅擴大至9%。
  • 為啥都來拼命賣新房?高佣金吸引二手房中介
    中介不願賣二手房更願賣新房,原本體量就大的新房市場,在開發商高佣金吸引下,以強大的虹吸效應將中介手中的購房者資源吸引到新房之下。原本體量就小的二手房市場,正在經受市場下行與新房市場爭搶的雙重壓力。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更多人需要賣掉二手房買新房,但眼下,想賣出二手房會比以往更難。
  • 焦點房談|誰來賣二手房?濟南新房高佣金或引虹吸效應
    該人士說,對比成交難度,新房確實比二手房佣金高得多。但中介從二手房轉而賣新房也經歷了一個過程。背後是樓市進入平穩期後,開發商逐漸選擇以高佣金吸引渠道賣房。他從去年開始將主要精力放在賣新房上,今年他的自我介紹直接變為了新房中介。「一批中介公司成立了專門的新房事業部,把新房中介人員與二手房中介人員區分開了。」市場行情下行之時,通過渠道賣新房成了開發商的剛需。「開發商的利潤空間已變小,回款壓力變大,一部分投資客被限購限住,為了保證資金流,開發商需要儘快去化,而渠道以廣撒網的方式帶來銷售,所以開發商才給高佣金。」
  • 樓市爆發小高潮,新房二手房周成交紛紛創紀錄!
    其中,杭州(含臨安、富陽)商品房成交4090套,創下今年以來杭州新房單周成交最高記錄。與此同時,杭城二手房也憑藉2904套的成績迎來了近兩年周成交的最高峰。杭城二手房單周成交記錄(數據來源:豪世華邦)新房、二手房成交兩開花,樓市供應也呈現開閘狀態。據統計,上周有近40個項目領出預售證。除了上下城區外,杭州其他八區均有新房源推出,包括不少純新盤也開始集中入市。
  • 樓市的夏天|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10232套!創近兩年新高
    新房成交創新高,13247套!相比新房更火爆的是二手房。4月杭州市區(不含臨安)二手房共計成交10232套。環比3月(6292套),成交上漲近5成。與往年相比,上一次破萬,還是2018年的5月,當月共成交了10952套。
  • 8月二手房成交數據曝光 有小區一個月賣了109套!
    拱墅區拱墅區新房以申花為首,二手房自然也是如此,單月近200套的成交數據見證了板塊的熱度。西湖區的二手房成交大戶是三墩北的萬科融信·西雅圖,每月都有三四十套成交,「次新房」加上「知名學區房」的優勢加持,使得小區房源均價也水漲船高。西雅圖於今年1月交付,透明售房網上的數據顯示,該小區3月成交均價僅在34999元/㎡,此後便一路上漲,目前均價約38000元/㎡。
  • 惠陽、大亞灣的二手房成交量為什麼遠遠低於新房
    1、當地的貸款政策掐住了二手房成交的要害。二手房的貸款評估額度遠遠低於新房的貸款評估額度,購房的人基本上都是貸款購房,二手房貸款額度很低、很難。二手房的貸款利率高,放款慢,有些銀行根本不受理二手房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