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梁羽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歷史而來,像《大唐遊俠傳》體現「安史之亂」的一片亂象,像《萍蹤俠影錄》以「土木堡之變」為背景,像《白髮魔女傳》提到「明末三案」之一「紅丸案」,像《江湖三女俠》圍繞康熙晚年的「九龍奪嫡」,等等!
於是,梁公作品中也會正面描寫每個歷史階段中出現的影響深刻的人物,像《萍蹤俠影錄》中「只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像《白髮魔女傳》中鐵骨錚錚的楊漣,像《江湖三女俠》中驕橫跋扈的年羹堯,像《冰川天女傳》中的紅極一時的福康安。
梁公為了表達對一些歷史人物的崇敬,甚至將他們的後代刻畫成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像「散花女俠」於承珠就是于謙之女,像「塞外大俠」楊雲驄就是楊漣之子,像「天山劍仙」易蘭珠就是楊漣之孫,像張華昭也是張煌言之子。這些也都是梁羽生對一些歷史人物的致敬,也表達了梁公對他們的欽佩。
當然,對於這些歷史人物,梁公直面描寫的並不多,能夠充當主角的更是極少,然而在《七劍下天山》中,卻刻畫了一位歷史上真正存在的劍客,此人在《七劍下天山》中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精神領袖,他就是「無極劍」傅青主。
在《七劍下天山》的開篇,就是傅青主帶著冒浣蓮來到五臺山,恰好遇到張華昭,以及易蘭珠等人。自此以後,傅青主與易蘭珠,劉鬱芳以及後來的凌未風相識相交。
作為早已成名的江湖劍客,傅青主醫術和武功堪稱雙絕,只是後來隱身江湖,這次也是帶著好友冒闢疆的女兒冒浣蓮前往五臺山,才重出江湖。
在徐老怪的電影《七劍》和後來的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中,將傅青主刻畫成一個曾經犯錯而改過自新力求贖罪的老者,其實這是有違梁羽生的初衷的。特別是他還手持莫問劍,成為七劍之一,這也是電影裡面添加的內容,與原著是相背離的。
梁公筆下的傅青主是老當益壯,俠義滿懷,急人之難,頗具智計,他作為七劍的精神領袖,與凌未風一道,扛起天山劍客的俠義大旗。
二
傅青主在五臺山與易蘭珠相遇,隨後認識劉鬱芳,以及凌未風。而從此時期,他就加入這些青年俠客隊伍之中。
在前期,凌未風還未完全成長起來,更多的時候他們也都是聽從傅青主的意見,而在雲南平西王府,凌未風第一次被擒,在水牢之中都快絕望,最終也是傅青主用計將其救了出來。而在此時,他的劍術和醫術都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僅是在雲南救出凌未風,他還遇到黃衫兒,也就是渾渾噩噩的桂仲明。當時桂仲明劍術高妙,也只是稍弱於凌未風,但是他頭腦因為受刺激而處於失憶狀態。在傅青主遇到他以後,不僅將其從賊窩中救出,更是藉助他對冒浣蓮的信任將其領回正路,隨後又憑藉精湛的醫術治好他的失憶之症,讓桂仲明重獲新生。
當然,傅青主不僅是幫助桂仲明恢復記憶,更是幫助其化解仇恨,最終解開桂天瀾與石天成的誤會。只是此時,桂天瀾已經離世,石天成才明白師兄桂天瀾的良苦用心。而石天成也讓桂仲明繼續姓桂,只為感激師兄桂天瀾的忍辱負重。在劍閣,桂仲明得到騰蛟劍,從此成為七劍中僅弱於凌未風和易蘭珠的高強劍客。
而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傅青主對其改造,傅青主不僅栽培了冒浣蓮,還挽救了桂仲明,最終更是見證二人結為夫妻,二人成為七劍中最讓人羨慕的一對,這都離不開傅青主的幫助。
在冰河之戰後,凌未風被楚昭南聯合諸多大內侍衛圍攻而被擒,直接被送至布達拉宮,還有重兵把守。凌未風深陷危機,傅青主就成為七劍的領袖,他直接帶著易蘭珠桂仲明劉鬱芳韓志邦等人前往布達拉宮,想盡辦法解救凌未風。可以說,傅青主身上的俠義精神不比凌未風少一分一毫,而且他年長持重,比七劍這些劍客考慮的更周全,故而他也得到這群年輕劍客的一致認可。
雖然說最終救出凌未風主要是靠韓志邦捨身取義,但是若沒有傅青主主持大局,這群年輕劍客估計會被楚昭南等人一網打盡。也正是在前期有傅青主的指揮,才讓這群年輕劍客屢屢化險為夷。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七劍這支隊伍中,傅青主雖然不是七劍之一,但是他卻是讓七劍發揮威力的重要力量。他促使冒浣蓮和桂仲明加入凌未風的隊伍,後來桂仲明又在卓一航門下鍍一層金,被辛龍子納入武當門戶,得傳「達摩劍法」,更是開創武當北支。如果沒有遇到傅青主,可以說桂仲明一生也難以取得這麼大成就,更不可能影響如此深遠。所以,傅青主就是桂仲明的貴人!
三
在《七劍下天山》中,傅青主的劍法也算是較為高明,他的「無極劍法」完全不弱於遊龍劍楚昭南。
在七劍時期,楚昭南就是一個衡量尺度,能夠穩勝楚昭南的並不多,除去天山三位耋老晦明禪師,白髮魔女和卓一航之外,也就是凌未風,齊真君,辛龍子,桂天瀾,石振飛,後期易蘭珠和桂仲明。而傅青主實力應該就是與楚昭南持平,當然他有一個劣勢就是年齡稍長,但是他的劍術並不弱。
傅青主與楚昭南也交手幾次,未分勝負,而他的「無極劍法」之精妙也得以呈現。只是「無極劍法」在傅青主手中大放異彩,而他卻未能將「無極劍法」發揚光大,他的後世傳人中,也僅有馮琳達到一定的高度,其餘影響力一般。
馮琳師承鍾萬堂,而鍾萬堂是傅青主的徒孫,飛刀和劍法都是不錯,而馮琳很大程度上繼承了鍾萬堂的飛刀絕技,可是卻未能從鍾萬堂那裡學到「無極劍法」的精髓,因為馮琳在鍾萬堂死去之時也是較為年幼,而且同樣處於失憶的狀態。
幸運的是,馮琳得到了傅青主留下的《金針度世》,她學會無極派的武功,而將書中醫學部分讓李治去學。可以說,李治和馮琳算是繼承了傅青主的醫術和武功。後來的馮琳也算是江湖上頂級高手之一,特別是到了《冰川天女傳》和《雲海玉弓緣》時期,馮琳也成為名震江湖的人物。
當然,傅青主的武學和醫術能夠傳世也是極為不易,他的心血也算是沒有白費,只是冒浣蓮這一脈完全沒有傳承他的武功也算是一種遺憾。
傅青主在歷史上也是名氣極大,像顧炎武對其評價極高,而且傅青主並非只是梁羽生筆下的醫生和劍客,其實傅青主學貫古今,造詣極高,書法繪畫等等之類,更是無所不會,無所不精。他是名符其實的全才,各方面造詣在當時都是讓人望塵莫及。
梁公筆下的傅青主更多體現出俠義精神,而梁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這位奇才的致敬!
參考書目:梁羽生《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