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武俠片《七劍》巨虧1個億,令導演徐克5年緩不過氣來

2020-12-15 皮皮電影

1995年,在香港電影市場逐漸萎縮的背景下,徐克仍然孤注一擲拍了風格獨特的《刀》。沒想到票房只有330萬港元,不僅難以回本,還導致他與趙文卓的關係破裂,在接下來的10年裡,徐克再也不敢碰武俠題材。

1997年,隨著香港回歸,大陸電影市場漸漸開放,香港電影人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2004年,徐克帶著自己的整個製作團隊北上,在新疆拍出了震驚中外的武俠巨製《七劍》。

電影改編自梁羽生經典武俠名著《七劍下天山》,徐克嘔心瀝血打磨劇本,投入資金高達1.4億,由他的電影工作室製作,每個細節都要求盡善盡美。

令人沒想到的是,在萬眾期待之下,電影於2005年暑期上映後卻票房疲軟,最終僅收穫8345.3萬元票房,除去分成,保守估計投資方虧損至少1億。

《七劍》的失利也成了徐克導演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導致他一度難以翻身,往後5年都拿不出像樣的作品,直到今日仍然難以恢復往日雄風。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一起聊聊徐克的《七劍》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01、

我們先看故事

公元1644,滿清入關後,親王哆格多為鎮壓漢人反抗而頒布的「禁武令」,前朝降清叛將風火連城奉命剿殺各地違令的武林人士,以人頭來換取豐厚的獎金。

當他們聽說位於西北邊陲的武莊是反清組織天地會的分舵時,便將其圍困起來,想要一舉拿下。

俠醫傅青主為了解救武莊,帶著武元英、韓志邦兩人上天山求援。天山上的晦明大師嶽鳴珂得知情況後,便派出門下弟子楊雲驄、楚昭南、辛龍子和穆郎帶著七把寶劍下山協助武莊退敵。

這七把寶劍分別是:青幹劍配楊雲驄、遊龍劍配楚昭南、競星劍配辛龍子、日月劍配穆郎、莫問劍配傅青主、天瀑劍配武元英、舍神劍配韓志邦。

七人下山後與風火連城的部隊多次交鋒,終於將這夥殺人放火的降清叛兵一舉殲滅。風火連城和楚昭南大戰百合,也被楚昭南殺掉。

武莊之圍被解,七劍也功成身退。他們商量後決定一起到京城去找皇帝,逼迫他解除「禁武令」。

02、

「神仙級」的製作團隊,卻依舊沒阻止《七劍》的全面潰敗

看完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電影的結局留下了一個極大的伏筆,明示了本作只是一個龐大IP的開端,而接下來續集發生的事才是真正的「戲肉」。

其實徐克為了這個龐大故事,投入了自己三年的心血,製作團隊也皆是圈中頂級。

美術指導是《臥虎藏龍》的黃家能,配樂是日本音樂大師川井憲次,視覺效果請的是《指環王》的製作團隊Digital Pictures Iloura。又請了劉家良擔任動作導演兼主演,與董瑋、熊欣欣三人合力打造片中複雜的武打動作。

演員陣容囊括了中港兩地及韓國明星,其中有來自香港的甄子丹、黎明、楊採妮、劉家良、周群達、王敏德,內地的張靜初、孫紅雷、陸毅、戴立吾和韓國女星金素妍,這套陣容就算現在看來也是超豪華。

徐克親力親為,開拍前就曾四次前往新疆挑選外景地和為拍攝作準備。就連七把寶劍的樣式,也是他自己構思打造。

如此用心,本來應該能令電影更加完美,而事實上卻是犯了捨本逐末的大忌,因為電影的故事本身,就存在難以迴避的硬傷,正是這些明顯的硬傷,令觀眾極為不滿,最終導致票房失利。

03、

首先是小說迷們對電影中的人物設定非常不滿。

《七劍下天山》是梁羽生武俠宇宙中承上啟下的作品,在小說迷的心目中佔據極高的地位,可一向「瘋魔」的徐克改編的故事,不僅與小說關係不大,還任意修改了小說中的人物設定。

最大的改動是楚昭南,作為小說中的一號反派,電影裡竟然成了男主角,而小說中原本的主角楊雲驄卻退居二線,存在感低了不少,也沒有認真塑造。

雖然電影中有一些暗示楚昭南性格上的轉變,為續集的故事埋下伏筆,但直到電影的最後他都是主角,且承包了高潮與大反派風火連城的大戰,這就讓人很費解了。

其次是把終南派名宿、武家莊莊主武元英,一個和傅青主年紀相仿的老頭,變成一個大姑娘,這改動也讓人啼笑皆非。此外如卓一航之徒辛龍子成了晦明大師的徒弟這種細微的改動,與上面的相比就微不足道了。

更大的硬傷出在電影劇本本身,徐克似乎野心極大,希望構建一個龐大的世界觀,拍出像《指環王》系列那樣的三部曲,因此《七劍》三部曲計劃的故事極其龐大。

《七劍》的初始片長達到驚人的4個小時,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被迫剪成了153分鐘。但即使如此片長,也只是交代了故事的一個開端,真正的「戲肉」還要等到續集才展開,試問哪位觀眾想看到一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預告片」?

由於刪減了一個半小時片長的關係,又導致片中出現了很多情節上的不連貫和銜接問題,太多BUG的存在也令觀眾十分費解。

徐克不厭其煩的在電影開頭重點介紹了七把劍和七位主角「人劍合一」的關係,但電影中卻沒有足夠的篇幅來展現七位主角各自的性格,而是將筆墨花在一些男女之間感情糾葛和七人保護武莊這件事上,使電影故事顯得散亂而沒有主次。

這些劇情上的硬傷,終導致了電影的失敗,原本計劃的三部曲也被迫終止。

如此全面潰敗,皆因為徐克過度自信,一是沒有看準內地電影市場環境;二是眼高手低,電影劇本存在致命硬傷;三是過度追求寫實風格,反而忽略了武俠電影應有的美感。

更可惜的是,當時已經68歲高齡的劉家良為電影傾注了所有,卻因為對新疆環境的不適應而染上肺炎。完成電影之後他便息影回家調養,卻終於在2013年6月25日因肺炎病情嚴重而離世,本片也成了他生前最後一部作品。

徐克在本片失利之後,痛定思痛,往後5年都不敢再碰武俠題材,直到2010年開啟《狄仁傑》系列,卻開始玩弄玄幻風格了。至於《七劍》,徐克將原來的故事交給了導演霍耀良,後者在2006年拍出了電視劇版的《七劍下天山》,算是為《七劍》計劃作一個了結。目前《七劍》的豆瓣評分已跌至5.9分,可惜了一個好題材。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那些年徐克導演夭折的電影項目盤點,《齊天大聖》和《神鵰俠侶》上榜
    10《狄仁傑》系列後22部續集 徐克自從2005年全面進入內地電影市場,先後拍攝武俠片《七劍》、驚悚片《海底尋人》、喜劇片《女人不壞》都已失敗告終
  • 徐克攜手甄子丹實景拍攝《七劍》,川井憲次的音樂成為經典
    我是徐克的鐵桿影迷,凡是有徐克參與製作的影片我都最少看過一遍,包括《鑄劍》、《新火燒紅蓮寺》、《驚魂記》等很少有人提及的影片,其中我最喜歡的愛情片是《梁祝》、《上海之夜》,武俠片我最喜歡《笑傲江湖》、《斷刀客》(刀)、《七劍》……徐克2005指導的武俠片《七劍》改編自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的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幾乎全軍覆沒,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而現如今的觀眾偶爾也會回想起曾經那個被香港武俠片充斥的時光,於是翻出了以前上映的片子來細細品味武俠的味道 在1993年香港武俠片幾乎全軍覆沒的一年中,不僅像《一刀傾城》這樣的優秀影片沒能生存下去,作為當年陪跑的導演徐克也屢遭碰壁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竟淪為炮灰
    不過許多人一提到黃飛鴻的話,第一個先想到李連杰,想到徐克執導的黃飛鴻系列電影。 1993年對於徐克來說,過得相當不順心。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竟淪為炮灰。
  • 《七劍》主要講述了烽火連城和天山七劍之間發生的武林故事
    《七劍》是由香港作家梁羽生所撰寫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所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影片由導演徐克執導,甄子丹、黎明、楊採妮、陸毅、孫紅雷等演員聯袂主演,於2005年7月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公元1600年滿清入關頒布「禁武令」以後,降清高手烽火連城和天山七劍之間發生的武林故事。
  • 徐克導演主旋律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冰雪長今津湖》開機
    如果宋行爆料屬實徐克導演拍攝《血戰長津湖》,那麼《神鵰俠侶》三部曲和《法門寺密碼》可能會遙遙無期。徐克導演最想拍攝的電影是西遊記題材《齊天大聖》和《神鵰俠侶》,可惜至今未能如願以償。2016年樂視影業買下《神鵰俠侶》版權,請徐克導演拍攝。可是過去三年時間未有確切拍攝的消息。前不久爆料年後拍攝《神鵰俠侶》,如今看來《神鵰俠侶》又要推遲甚至夭折!
  • 《長津湖》:陳凱歌+徐克+林超賢的導演組合,值得令人期待嗎?
    公布的領銜主演暫時只有吳京和易烊千璽,相信後續還會有很多讓人驚喜的名字湧現,畢竟一部戰爭電影不是兩個人能撐起來的,而且更不可能3位導演拍2個演員。《長津湖》片方公布的劇情是,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作出重要貢獻的感人故事。
  • 武俠片-金庸之後我們拍什麼
    1949年,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鞭風滅燭》公映,自此不僅拉開了香港武俠片時代的帷幕,而且也使「黃飛鴻」系列武俠片從此在香港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長映不衰。至1994年,以黃飛鴻為主角的影片已達99部,其中77部由關德興主演。內地觀眾看過關派黃飛鴻劇集的人極少。唯有幾年前引進的香港賀歲片《大富之家》,已是古稀之年的關德興在片中扮演祖父一角。
  • 演員拒演,惹怒大導演,徐克這部經典武俠片,差點無法上映
    在1989到1993年,這五年的時間裡,有一個人的名字響徹整個武俠世界。他導演的三部作品,所承載的意義實在難以言表,但也很好詮釋了港片那段崢嶸歲月。第一部在於風波,第二部堪稱絕響。《笑傲江湖》問世於1990年,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片名直接使用了「笑傲江湖」這四個大字。後兩部,一部加上了「東方不敗」作為後綴,另一部乾脆改名顯得更加直觀。
  • 為什麼徐克被稱作「武俠怪才」?
    大家不要被徐克的導演身份所迷惑,其實他還是一位實力派演員,徐克不僅客串過很多電影,還曾經和張耀揚、梁朝偉一起爭奪過金像獎,在《最後勝利》裡出演男二號,入圍了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時間回到九十年代,香港武俠電影開始走下坡路。1995年,徐克拍攝了低成本的電影《刀》,渴望像當年那樣重振香港武俠電影巔峰。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這其中只有幾部成本較低、票房過千萬的電影賺錢,其他大部分票房都不理想。造成這種全面潰敗的原因,就是武俠電影熱潮帶來的盲目跟風,令市場飽和,觀眾審美疲勞。如今回顧1993年,香港電影市場的那場群雄逐鹿大戲,其實比武俠電影本身還要精彩得多。
  • 他是海歸、他是香港奇幻武俠電影的先驅,他是鬼才導演徐克
    (60-70年代的越南西貢,汽車多到堵塞,滿大街都是摩託車))小時候徐克就喜歡看電影,1960年,10歲的徐克就與朋友租了攝錄機來拍攝魔術表演,並在校內播放。(60-70年代的越南西貢華僑商鋪。)1981年31歲的徐克憑黑色喜劇片《鬼馬智多星》,獲得1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鬼馬智多星》劇照。)1883年徐克執導了奇幻武俠片《新蜀山劍俠》,這是香港第一部使用美國《星際大戰》特技小組支援特技鏡頭的奇幻武俠片。
  • 徐克要拍電影版《神鵰俠侶》,難道最大的可能不是一對百合一對基
    這不僅是徐克25年後再拍金庸作品,更是自1982年香港邵氏《神鵰俠侶》電影版後,暌違35年,神鵰再現大銀幕。《蜀山傳》劍氣縱橫被批內核空洞,《龍門飛甲》強弩之末唯廠花雨化田頗為亮色,《七劍下天山》尚可視為挽尊之作,狄仁傑系列則開啟了新的探索。進入新世紀的徐克從未擱置武俠的大旗,這一次的《神鵰俠侶》,能為武俠片力挽狂瀾嗎?劍走偏鋒,誰可加戲?
  • 《七劍》:徐克最後的現實主義武俠,暴露了中國武俠電影的陌路!
    《七劍》是一個不成功的嘗試。代表浪漫主義武俠的徐克,遇見一輩子執著於現實主義武俠理念的劉家良,兩種風格的碰撞並沒有達成想要的飄逸和沉穩相輔相成的效果,反而形成一種相互衝突,相互幹擾的趨勢。也成為徐克拋棄現實主義武俠電影,投身純商業化玄幻武俠電影領域,指導出來的全是《狄仁傑》系列這樣戲說成分居多的新時代特效電影,而拋棄了初衷。《七劍》系列不論是從梁羽生的原著劇情,還是徐克=作為改變編劇的劇情安排,都是一個龐大而可持續操作的大系統。
  • 早在30年前,徐克就拍了部香港版的犬屋敷
    提起導演徐克相信你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新龍門客棧》、《黃飛鴻》等武俠片作為一名開創香港的新武俠的電影導演憑藉電影敘事中奇、險、詭、異的風格使很多喜歡他的人都親切地稱他為徐老怪但你一定不知道,一貫擅長武俠片的導演徐克
  • 1993年,「黃飛鴻」題材泛濫,王晶拍不過徐克,卻贏了其他跟風者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是1993年李連杰和徐克分道揚鑣後自主拍攝的黃飛鴻系列影片,由王晶執導,也是王晶和李連杰合作的首部電影。1、王晶惡搞版《黃飛鴻》,青樓版《將軍令》1993年市場口味逐漸開始拋棄了正統的新武俠,搞笑風格開始廣受歡迎。
  • 坎城武俠40年:一切從《俠女》開始
    那年有另外一部武俠片以全主創的豪華陣容坐陣宣傳的架勢進入展映單元,可它是美國出品,更尷尬的是,它還是一部動畫電影:《功夫熊貓》。   2005年,外界瘋傳坎城電影節已早早為《七劍》留出「特別展映」單元的一席之地,將在五月恭迎去年任評委的徐老怪到來,主席雅各布還將協助該片的海外發行商在影展期間策劃系列市場推廣活動。
  • 過氣導演過氣演員發哥客串,《英雄本色》艱難誕生,高層卻要雪藏
    這些鏗鏘有力的對白至今聽來還是非常具有感染力,可見吳宇森把他真實情緒投射到電影裡,還是產生了很好的化學反應。《英雄本色》不論是1967年龍崗那版,還是吳宇森拍的這版,劇情都聚焦在一對親生兄弟的情與義上,哥哥的角色都是絕對男主角。吳宇森這版的狄龍在70年代可是香港的票房巨星,邵氏頭牌,但到80年代古裝狄龍成了過氣大俠。到1985年邵氏停產,他也被邵氏辭退。
  • 過去5年巨虧11億的卜蜂蓮花,上半年終於賺了1.38億!
    過去5年巨虧11億的卜蜂蓮花,上半年終於賺了1.38億!昨日(8月10日)晚間,卜蜂蓮花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2.57億元,同比去年增幅5.5%;淨利為1.38億元,同比去年增幅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