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員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個長長的帽翅?

2020-12-22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可能多少都會留意到這樣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歷史劇當中,不同歷史時期所上演的戲碼,朝臣的穿著打扮風俗習慣各有千秋,但都各有特色。

大家或許都有留意到前段時間上映的《清平樂》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頭上的帽子上左右兩端就有那麼兩條長長的「耳朵」?當時大家是否反問過或是疑問過,兩邊這麼長的「耳朵」到底是誰發明的?生活當中是否真的方便?又是否像流傳那樣,是趙匡胤為了在朝堂上的威嚴臨時想出的防止大臣交頭接耳所為?

說起宋朝官員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長耳朵」的話題,往往就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話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和兄弟們聯手篡了前朝後,建立宋朝並黃袍加身榮登大寶。但開國大將們,一時間還沒有緩過神,上朝時總是小聲私語。

雖然趙匡胤十分生氣,但礙於朝上官員都是開國元老,不便因此事勃然大怒轟動朝堂,於是為了防止此問題再次出現,趙匡胤心生一計,將所有官員官帽上加了兩條長長的「耳朵」。這樣就可以讓所有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既防止了官員交頭接耳,又保住了大家的顏面。

但這種說法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通過古代歷史記錄可知,對於歷代皇帝而言,皇帝是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的。不要說朝堂上說悄悄話。就算是說錯一句話,更甚至一個字都會遭到刑法的處置,甚至殃及家人九族。其次,如果只是為了防止大家說悄悄話,就連自己都帶上了長有「長耳朵」的官帽,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

所以這種說法確實是無稽之談。

那麼宋朝官員上朝時的帽子上為什麼會存在兩根耳朵呢?

《雲麓漫鈔》中記載:

「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頭,多者二腳上翹,四方僭位之主,各創新樣,或是翹上二折返於下,或是如團扇。焦葉之狀,合把於前」

但其實在唐朝末期的時候,這種「長耳帽」就已經出現,只不過是到了宋朝時期又將其進行了新的研究和整理,幞頭,也就是我們說的帶有耳朵的帽子。此帽共有四根帶子,前面兩根,後面兩根,前端主要用來維持原有髮型及固定住頭的前部,後端主要也是為了固定其頭部。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耳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幞頭文化在樣式、需求、禮教的變化中不斷升華,到了唐朝中期,為了能讓自己的官帽顯得更加美觀,上檔次,一些人便又想出了新的辦法,將其「帶有耳朵的帽子」材質變成了更加「堅硬」的材質。摒棄了之前的下垂式的「長耳朵」。

隨著時間的流逝,「長耳朵帽子」不僅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完善和發展。最終在宋朝的時代大潮中,成為了最流行的一個款式。官員上朝的帽子,也就成為了被千古流傳的「長耳帽」。所以宋朝帽子的長耳朵,是隨著時代的大潮發展而來,不是坊間流傳的宮廷小秘密,也不是超出世俗的小眼光。純粹只是為了美的更好展現,也是為了一代王朝的端莊呈現。

我們一直有去研究和發現,如果一件裝飾或是一種文化,能夠形成一種潮流的話。那麼她所展現的魅力,將會無休止的被擴大,甚至發展成為一種誇張的存在,亦或是發展成為大家不認識的模樣。也可能改變其發展的路徑,就好像21世紀初的葬愛家族,亦或是當年的「殺馬特」一樣。

無論是什麼樣的文化、風俗,我們都可以從中了解當時的文化特徵,宋朝崇尚程朱理學,因此都以簡單樸素為主,就像其設計的「帶有兩個耳朵的帽子」一樣,簡單而不花哨。

相關焦點

  • 宋朝官員上朝時的帽子為什麼有兩個長耳朵,這個有什麼作用?
    宋朝官員上朝戴的帽子為啥有兩個長耳朵?設計者真是別出心裁相信很多人看古代電視劇的時候,都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只有宋代上朝時官員們的帽子是長了兩個長長的耳朵。每次他們並排站,我都擔心他們會扎到隔壁的同僚。
  • 為何宋朝官員帽子都是長翅帽?有什麼講究
    宋朝的官帽兩邊有兩根筆直的翅膀,官做得越大,那麼這兩邊的翅膀就越長,皇帝帽子的翅膀是最長的。 那麼這種兩邊長翅膀的帽子,是怎麼來的呢?難道真的像高空走鋼絲,手裡提溜著一根長木管,是為了保持平衡嗎?
  • 宋朝官帽上的兩根長翅有什麼用途?是誰發明的?為何皇帝也要戴?
    除了這種流蘇帽讓人印象深刻,大家可能還注意到了宋朝有一種「長翅帽」也讓人耳目一新。這種帽子的兩邊延伸出了兩根長長的翅膀,一不小心就會戳到旁人,走路還要非常小心才行,不然戴這種烏紗帽的官員哪天一不留神就把旁邊的哪位領導戳中了可就尷尬了。如此看來,這種「長翅帽」著實不太實用,那為什麼宋朝如此流行這種帽子呢,是誰發明的這玩意兒呢?他到底有什麼神奇功能。
  • 秦朝的髮簪美觀,三國的發冠文雅,宋朝的官帽為什麼多了一對翅膀
    之後髮簪不怎麼用了,明代有了烏紗帽,清朝相比元朝又多了頂戴花翎。不過,有一個朝代的帽子是最有意思的,帽子兩段都有一道長長的翅膀。這個帽子就是宋朝的官帽——長翅帽。宋朝的官帽為啥是這種樣子的呢?印象中的朝堂,在上邊的時候大家都跟站軍姿一樣整整齊齊地站在那裡。
  • 烏紗帽:古代官員的標誌性裝飾
    烏紗帽樣式宋朝趙匡胤時期在帽子的兩邊加上了「長翅」,目的是為了防止官員在上朝時交頭接耳,還在帽子上裝飾不同的花紋用於區分官階的大小。這樣只要大臣的腦袋一晃動,帽子的翅膀便會顫動,皇帝居高臨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宋朝時民間也普遍戴烏紗帽。宋朝官員的長翅烏紗帽朱元璋稱帝後將烏紗帽定為官帽,規定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取得功名但是還沒有授職的狀元、進士等也可以佩戴烏紗帽。整個明朝烏紗帽就成了官員特有的標誌性服飾。
  • 宋朝官帽兩邊的長翅有啥用?誰研究發明的?連皇帝也必須戴
    宋朝皇帝為了維護朝堂秩序,突發奇想,發明了兩根帶著嘗試的官帽。對此大家都很好奇,這兩根長翅有啥作用?到底是哪個宋朝皇帝發明的?同樣皇帝本人為啥也得戴?宋朝官帽上的兩根長翅作用是啥?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一個朝代,當時當官的人穿的很不錯,但就是官帽讓人覺得非常難以接受。
  • 唐代官帽見不到「帽正」 明清時才流行(圖)
    《劍俠》演的是唐時期的事情,但官員們佩戴的帽子上均有一塊玉,這個不對哦  但凡和歷史沾點邊的影視劇,演的大部分朝代官員的帽子上都有「一塊玉」,這個裝飾物在帽子前方正中的位置,叫帽正或者帽準為什麼這麼稱謂呢?有資料說,吳語「準」和「正」的發音很相近,所以就這麼叫了。電視劇《劍俠》中的官員們佩戴的帽子上均有一塊玉,也就是帽正。對歷史有些了解的人看了,心裡難免彆扭,因為唐代那時的官帽上壓根就沒有這個東西。  帽正,這裡給點比較專業的解釋,「多為正圓形,上大下小扁而平,底下有象鼻眼,綴在帽子前面,戴上的對準鼻尖,所以叫帽正。」
  • 宋朝官員為何年到70也不願退休?只因宋朝體制的諸多弊端
    2、宋朝官員退休後的待遇作為對士大夫階層算是最好的朝代,宋朝對於退休的士大夫有全套的制度去對待。宋朝與其他重農抑商的王朝不同,不限制商業發展和並且大力發展商品經濟,根據宋神宗在位的熙寧10年,當年朝廷的稅收有七千多萬貫錢裡面大約有七成左右是商業稅收。與後來的明清相比,國家財政情況要好得很多,因為有巨大的預算可以給予朝廷的在任和退休官員,那麼在任的官員的待遇有多少呢?
  • 話說丨帽子裡的「戲法兒」,老北京帽店的經營之道
    盛錫福的帽子,四季齊全,有春秋季的呢帽、緞帽;有夏季的各式草帽、通帽;有冬季的皮帽、棉帽、將軍帽等,種類約有200多個。1946年以前,北京盛錫福的各種帽子都由天津總號工廠供應,1946年後改由自己在北京找小帽作坊加工。天津盛錫福總號工廠生產的各種帽子,從進料、生產到出廠檢查,道道有人把關,所以,每頂帽子的質量都是上等的。
  • 保持社交距離靠帽子《清平樂》中宋人服飾也挺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王凱超長帽翅被調侃解讀:保持社交距離 就為防上朝交頭接耳劇中,王凱超長的帽翅被觀眾調侃,當下強調社交距離,這個還挺適合抗疫。他自己也說,「不止一次被帽翅擋在門外。」隋唐時期,幞頭內襯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胚架),就是說在幞頭的裡面用一個帽子架,支撐幞頭,或者說給幞頭固定形狀,這種樣式在唐代陶俑中有很多。幞頭系在腦後的兩根帶子,稱為幞頭腳,隨著這兩根帶子的加長,名稱由開始的「垂腳」、「軟腳」,變成了「長腳羅幞頭」。到了宋代,幞頭成了宋代男子的首服,除祭祀典禮、隆重朝會需要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頭。宋代的幞頭已脫離巾帕演變成了帽子。
  • 時尚帽子「水桶帽」的搭配技巧
    顧名思義,水桶帽是一種倒置時看起來像水桶的帽子。從90年代的街頭時尚潮流中重新煥發活力,現在它已成為經典的帽子之一。與牛仔褲有極好的相容性!對於過於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只需添加一頂水桶帽即可給人以時尚的印象。這是戶外運動的理想之選! 成熟感的水桶帽搭配
  • 不是所有帶簷的帽子都叫棒球帽!
    本格有一同事常年戴一頂棒球帽,不是因為禿了而是因為戴帽子就很有安全感。進餐廳吃飯一定要坐最裡面靠牆的位置才能安心,打車一定要靠窗坐才覺得踏實,出門也一定要扣一頂帽子好像就能劃出自己的私人距離。其實,本格覺得帽子簡直就是最聰明的發明,不僅可以遮風擋雨,沒洗頭髮型不好看一頂帽子就全搞定了。最關鍵的是,帽子戴好了絕對會帥出幾個維度。
  • 潮男一般戴什麼帽子 潮男帽子搭配圖片
    潮男一般戴什麼帽子 潮男帽子搭配圖片 2020-05-20 16:04:17 來源:全球紡織網 潮男一般戴什麼帽子?
  • 漁夫帽、貝雷帽、棒球帽…什麼臉型戴什麼帽子,你做對了嗎?
    (看下圖臉型) 帽子:棒球帽、漁夫帽、貝雷帽、報童帽。(看下圖帽子種類) 棒球帽因為帽簷的伸出,對於豐富造型的層次感有很大的作用,雞蛋臉帶上棒球帽非常具有休閒運動風的氣質。
  • SCP-180身份竊取帽,戴上帽子,你的身份將會被隱瞞
    SCP-180身份竊取帽的外貌SCP-180身份竊取帽的外表是一頂帽子,或者其他可以戴在頭上的裝飾物,就目前我們可以確定以下形態,黑色魔術帽,白色鴨舌帽,廚師帽,綠色紳士帽子,以及其他20多種帽子和假髮。
  • 楊冪扮嫩全靠帽子:棒球帽活力,漁夫帽軟萌,毛線帽甜美到爆表
    很多人都說楊冪都多大年紀了,而且是辣媽了,為什麼成天還要走裝嫩路線呢?其實回顧一下楊冪以往的穿著,就會發現她並沒有刻意的扮嫩,而是善於通過一些小細節來彰顯自己的青春活力。例如這頂白色棒球帽,就是十足的減齡神器。
  • 冬季加絨加厚帽子貨源批發,兒童保暖帽,毛線帽批發,漁夫帽,冬天擺地攤帽子貨源批發
    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就到過年了,全國各地的天氣都非常寒冷了,擺地攤賣保暖系列的產品也隨著越來越熱銷了!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龍袍顏色的背後,有一個五德終始理論,由戰國學者鄒衍提出。鄒衍認為,五帝時代是土德,土對應的顏色是黃色。後來五帝被夏朝終結,木克土,所以夏朝是木德,木對應的顏色是青色,因此夏朝的君主的衣服以青色為主。
  • 做了這多年的帽子控,今天才發現棒球帽裡的學問有這大!
    隨著許多嘻哈明星、影視名人佩戴New Era帽子,New Era帽子跨出運動範疇,受到喜歡街頭文化及運動休閒潮人的追捧,成為帽子時尚坐標。New Era出品的帽子都會在帽子側面帶上New Era的logo,帽沿上也會有圓形商標貼紙。
  • 揭秘道教:為何有的道士會戴「唐僧帽」?道士戴的帽子都有哪些?
    有朋友諮詢我一個問題,他在觀禮白雲觀中元節的超度法會時,看到有的道士竟然頭上還戴著「唐僧帽」,跟《西遊記》裡的唐僧戴的帽子一樣,為什麼道士還要戴佛教的帽子呢?在法會儀式上,高功法師頭戴「五老冠」,身著繡有仙鶴祥雲等豔麗的法衣,腳上穿著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的道靴,嘴裡唱誦著古老而又神秘的咒語,在法壇之上步罡踏鬥。人們所誤會的「唐僧帽」其實是道教專有的「五老冠」。所謂的唐僧帽其實是毗盧帽,因帽上有毗盧佛小像,故而得名。《西遊記》中唐僧九環錫杖、頭戴毗盧帽的形象比較深入人心,所以將這種帽子俗稱為「唐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