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咖喱來武漢的日本「島爺爺」:無論憂喜,想陪中國度過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 留在武漢的日本老人:武漢充滿愛意,想一直留在中國。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ID:wevideo)

「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

在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日本人島田孝治拒絕回國避險邀請,選擇留在他眼中「充滿愛意的城市」的發言,感動了許多當時同處艱難時刻的武漢人。

△ 8月4日,站在武漢武昌區街頭的島田孝治。他在這裡生活、工作多年,遠近社區的居民對他都很熟悉。

帶咖喱來武漢的「島爺爺」:

這是一座充滿愛意的城市

「你好,謝謝!」武漢「解封」後,位於武昌區東湖村社區的「頂屋咖喱武大店」也恢復了營業,島田孝治面帶笑容,熱情地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

整個社區,乃至武漢大學所有師生,沒有不熟悉島田孝治的。街坊們常說,他是整個街區的吉祥物,大家一見到他,就很開心。

△ 8月10日,島田孝治候車時,和路邊經過的社區大媽熟稔地打招呼。

「如果沒有對武漢和在武漢遇到的人產生愛意,或者武漢是一個讓我感覺不到愛的冰冷的城市的話,我會把疫情當作回國的理由,果斷地回到福岡。但這不是。」島田孝治說,這是他當時拒絕日本政府回國避難邀請的理由。

2010年5月,剛退休一年的島田孝治來到武漢,教授對他咖喱手藝念念不忘的武漢留日學生咖喱製作技術。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他產生了長期定居於此的想法。同年11月,他在武昌區街道口開了第一間「頂屋咖喱店」,憑著「好吃不貴」的餐食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便在武漢大學附近又開了家分店,並僱傭日語專業畢業的當地人丹子做店長,由她分擔日常經營,自己把控咖喱出品。

△ 8月3日,頂屋咖喱武大店,分頭忙活的島田孝治和丹子。

△ 8月3日,丹子在頂屋咖喱武大店幫島爺爺辦理相關生活手續。島爺爺不用智慧型手機,很多事情都需要丹子來代理。

島田孝治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咖喱製作方法。丹子說,因為他很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吃到好吃的咖喱,所以前來請教的不管是普通家庭主婦還是咖喱店經營者,他都會熱心地進行教授。如果是武漢當地的,島田孝治就在店裡進行現場教學,如果是國內其他地方的,他就網絡在線指導配方和做法。

與此同時,因為常有喜歡日本文化、想要學日語的年輕人慕名前來,島田孝治索性在店內開設了免費的日語培訓班。由於為人親和,又樂於助人,武漢大學的學生都喜歡喊他「島爺爺」,漸漸的,這個稱呼也就被叫開了。

△ 8月4日,頂屋咖喱武大店,島爺爺熱情地迎送客人。

「武漢人很善良、親切、有活力,我很快喜歡上了這裡。」島爺爺說,「在我的家鄉福岡,人們也是這樣的,武漢的氛圍更濃厚,所以我沒有任何不適應,即便不會說漢語,也迅速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而且我所居住的武昌區聚集了來自中國各地的大學生,在咖喱店的日語培訓班和中日交流會上,我接觸到了很多年輕人,他們真誠、學習努力、還很善良,這也是我喜歡這兒的原因之一。」島爺爺解釋道。

△ 8月10日,頂屋咖喱武大店內,學生們和島爺爺的合影。

續籤苦惱之際,收穫「綠卡」驚喜

有一次,島爺爺在黃鶴樓上俯瞰長江時,曾動情地表示希望自己能夠一直留在中國,留在武漢,如果實現不了的話,就把他的骨灰撒進長江。

丹子說,島爺爺最忌諱別人說他是老人。他會和尊稱他「爺爺」的學生裝出生氣的樣子說:「你可以叫我島爺爺,不能叫我爺爺,我還沒有老。」但這兩年,他也會因為擔心年紀大了,沒精力來回倒騰續籤籤證而感到憂慮。

8月4日一早,丹子陪還有4天籤證就到期的島爺爺去辦理延期,此前,因為疫情,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已經給他延期了2個多月。一路上,島爺爺顯得悶悶不樂。丹子說,每次到辦理籤證的時候,他都會這樣。

△ 8月4日8點,丹子帶島爺爺到武漢市民之家裡的武漢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籤證延期手續。

或許是來辦籤證的次數多了,也或許是聽說過島爺爺的咖喱店,負責辦理籤證的女警官一眼就認出了他。在將護照信息輸入電腦後,她突然一頓,叫來另一名警銜更高的警官,兩人交流了一番,告訴丹子,島爺爺的籤證不用辦理了,系統顯示他的「綠卡」正在辦理中。

「什麼?」丹子沒有反應過來,這時男警官補充道,「你告訴島爺爺,他已經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我們此前已經在走流程了,你們回去等通知就可以。」

丹子壓抑著興奮,感謝過警官後,把島爺爺攙扶出辦事大廳,把警官的話用日語複述給了他。島爺爺倦怠的眼睛突然放出異彩,像個孩子一樣拍起了手,對著丹子說:「太高興了!太高興了!」接著,他緊緊握住丹子的手,說:「丹子,謝謝你,謝謝你!」

△ 8月4日,聽到自己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消息的島爺爺激動不已。

△ 8月4日,島爺爺握著丹子的手,連連道謝。他認為自己能順利獲得「綠卡」,丹子一家人給他的幫助非常大。

午餐時,丹子給母親撥通了視頻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電話那頭的武漢市江夏區法泗鎮,是疫情期間島爺爺生活一百多天的地方。他請丹子安排出時間,一起回那裡看看,他要當面感謝丹子一家,以及當地政府對自己的關照。

△ 8月4日,丹子撥通家人的視頻電話,島爺爺看到他們就像看到家人一樣高興。

「疫情期間,曾有武漢的警官帶著日語翻譯,在政府工作人員陪同下來我家拜訪過島爺爺。可能那時候就是為他辦理綠卡而來的。」丹子說,島爺爺為武漢和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做了很多事,每月還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做公益。疫情期間,他說的很多話感動了武漢人,日本媒體多次報導了他在武漢的生活,也感動了很多日本人。「也許,這些綜合因素是他獲得『綠卡』的原因。」

△ 8月4日,武漢市民之家大廳,島爺爺看到宣傳欄上展出的武漢榮譽市民風採裡有個兩個日本人,要求與他們留影。島爺爺說,回去要收集他們的素材,寫文章介紹給日本人看。

△ 8月4日,島爺爺帶著禮品走訪了一家自閉症家庭互助中心。丹子說,島爺爺一直參與各種扶貧濟困行動。

△ 8月4日,在一家自閉症家庭互助中心的島爺爺。他每月會拿出工資的三分之一用來做公益。

返鄉的快樂和憂傷

8月10日是島爺爺和丹子約定回法泗鎮老家的日子。上午8時許,島爺爺在丹子的極力勸阻下,執意要在小區門口的超市買兩瓶酒,和此前囑託丹子買來的水果一起,分成兩份,打算送給疫情期間對他百般照顧的丹子父母與法泗鎮政府工作人員。

島爺爺告訴丹子,禮品不在於貴重,在於心意,這是他們日本人的禮節,是不能拒絕的。

△ 8月10日,回丹子老家前,島爺爺特意給當地鄉政府和丹子家人各準備了一份禮物。

回鄉的路單程大約50多公裡,擺脫城裡的擁堵後,走一段高速,然後進入鄉道,沿途都是綠油油的,湖泊也是一個連一個。

△ 8月10日,回法泗鎮的路上,島爺爺看著沿途熟悉的風景。

一個多小時後,島爺爺和丹子到達了位於法泗鎮中心的油坊,這是丹子父母開的。在向丹子家人表達完自己的謝意後,他們一同拎著另一份禮物進了油坊對面的法泗鎮政府。丹子向接待人員解釋了島爺爺此行的目的,請他們一定要接受島爺爺的心意。島爺爺對著他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用中文說道:「謝謝你們!」

△ 8月10日,島爺爺和丹子帶著禮品來到鎮政府,感謝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為自己提供的免費生活用品。

△ 8月10日,丹子的父親在自己經營的油坊裡工作。

△ 8月10日,島爺爺對油坊古老的生產方式非常好奇。

回到丹子家後,島爺爺一放下背包,就直奔後院,用臉盆接上半盆自來水,給客廳地面灑水。丹子父親說,島爺爺住在這兒的一百多天裡,學會了很多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還經常和他們一起下地做農活。

△ 8月10日,航拍丹子老家及周邊環境。丹子的家是磚混結構的兩層樓,周邊是成片的田地、樹林,一些池塘點綴其中,稍遠處是一片湖泊。

△ 8月10日,島爺爺回到疫情期間居住的單間,丹子父母還保留著房間原來的模樣,讓島爺爺有回家的感覺。

△ 8月10日,看見丹子家門前的雜草叢生,島爺爺拿起割草的刀子清理。

△ 8月10日,島爺爺對油坊榨油的原材料芝麻非常感興趣,他請丹子帶他到芝麻地裡看芝麻的模樣。

△ 8月10日,丹子帶著島爺爺去疫情期間勞動過的田裡,他惦記著地裡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 8月10日,島爺爺和丹子的兒子果果,在常去的附近的荷花池散步。丹子說他們一個是小小孩,一個是老小孩。

灑完水,島爺爺到院裡轉了一圈,似乎在找什麼,然後又轉到大門前,站在路上四處張望,用日語問丹子,他們收養的流浪狗去哪兒了?丹子只得說出此前怕島爺爺傷心而隱瞞的實情——那隻流浪狗死了,它生的6隻小狗被其他一些村民收養了。島爺爺聽後,頓時情緒失控,轉頭順著路往村裡走去。

△ 8月10日,聽說疫情期間收養的流浪狗「咖喱」病死了,島爺爺一時情緒失控。

丹子帶著兒子,跟在島爺爺後面,讓島爺爺獨自在前面走了一段,然後悄悄跟兒子說「果果,去拉著爺爺的手,路不好走,別讓爺爺摔倒。」聽罷媽媽的話,果果奔跑著趕上島爺爺,用小手牽住了他的手,島爺爺摸了摸果果的頭,看上去心情緩解了很多。

這條路島爺爺此前每天都要走好幾趟,而今沿途幾乎每戶人家都開著大門。島爺爺每到一戶,就在門前喊道:「你好,有人嗎?」。村民們常常人還沒走出來,就先招呼他進門:「是島爺爺吧,進來坐!」

△ 8月10日,島爺爺和熟悉的鄉親打招呼。

△ 8月10日,疫情期間,島爺爺和村裡每戶人家都交往頗深,他的回訪,讓鄉親們感到很高興。

△ 8月10日,丹子的家人們請島爺爺到鎮裡的餐館吃當地特色菜。

丹子說,島爺爺記憶力特別好,每戶人家幾口人,什麼輩分,島爺爺一清二楚。前段時間,村裡人活動範圍有限,又大都在家,所以,沒有不認識島爺爺的。島爺爺雖然不會講幾句中文,但長時間地接觸下來,他能聽懂的越來越多,包括當地方言。

△ 8月10日,為期半天的探訪結束後,島爺爺依依不捨地離開,他說自己會常來看看的。

極簡生活,晴耕雨讀

島爺爺在武漢的住處,位於一所學校家屬樓的底層,由一間二十多平方米的車庫改造而成,隔有一個獨立衛生間。

即便擁有兩間咖喱店,島爺爺的生活卻極為簡樸。

△ 8月10日,島爺爺在武漢的住處。

△ 8月23日,住處門前的葡萄藤,島爺爺種下有好幾年了。

△ 8月4日,島爺爺經常讀書、寫作到凌晨三四點,早餐是一杯咖啡。

△ 8月10日,島爺爺的屋子裡除了一張床、一個書桌外,大部分面積都被書佔據了,書櫃裡裝滿了書,地上也堆滿了書。床上、書桌上、凳子上,還放著一摞摞用日文工整書寫著的書稿和摘錄的文字。

身上穿的幾件衣服,大都跟了他二三十年。夏天,他大部分時間就是穿著一雙破舊的拖鞋。襪子前後張著口子也不在乎,覺得腳沒有不舒服就行。

島爺爺每個月給自己定的工資是3300元,無論店裡的效益多好,他從不多拿一分錢,將利潤都投入到店的發展上。丹子說,島爺爺除了千元左右的房租水電費外,最大的開銷是煙。因為抽菸,他的每條褲子上幾乎都布滿了煙燒的洞,有的還打了補丁。餘下的三分之一工資,則淨數捐助給貧困學生。

△ 8月4日,島爺爺一天一頓的主餐在店裡解決。他從不剩飯,特別討厭浪費食物。

隨著年紀漸長,島爺爺越來越少過問店裡的事,轉而將自己的時間更多地花在寫作上。他最近剛完成了一本隨筆,書名叫 《晴耕雨讀》。大意是對年輕人說,其實你所在乎的名利都不是成功,要像那種天晴的時候出去農耕,下雨的時候在家裡看書,這種狀態才叫成功。

△ 8月10日,島爺爺在住處寫作。

△ 8月10日,島爺爺房間晾著不小心打溼的稿紙。

另外,因為島爺爺在年輕的時候,到過中國大部分歷史文化名城,一直對中國歷史充滿興趣。而在這些年與日本朋友的交流中,他發現很多日本人跟他之前一樣,基本不了解武漢的歷史,對武漢和日本過去的聯繫更是知之甚少。他決定先從武漢開始,寫一本與此有關的書,並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日本人武漢的美好。

在給日本朋友和日媒的一封公開信中,島田如此寫道:「無論中國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都能懷著溫暖的心忍受苦難,一步步地前進。這次中國人應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是漫長的中國社會歷史孕育的結果,從中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實力。」

「這就是我看到的中國和武漢的樣子。」

△ 8月10日,島爺爺正在寫文章。他會把完成的作品發回到日本,請朋友幫忙出版。

相關焦點

  • 日本「島爺爺」十年武漢情:這是一座充滿愛意的城市
    中新社武漢11月10日電 題:日本「島爺爺」十年武漢情:這是一座充滿愛意的城市  作者 武一力  「你好」「謝謝」,在武漢「頂屋咖喱」,72歲的店主「島爺爺」和往常一樣,身穿樸素的格子襯衫,戴著眼鏡,笑盈盈地用並不熟練的中文與路過的客人、保潔員揮手打招呼。
  • 對話|疫情後未離開武漢的日本老人:想回市區看櫻花吃咖喱
    本文圖均為受訪者受訪者供圖「島爺爺」在35年前就已踏足過中國,他看過世界上不少美景,也去過中國不少的城市。2010年,一位留學生在他的幫助下,在武漢開了一家日料店,是現在「頂屋咖喱」的雛形。當時,「島爺爺」不顧親友反對留在了武漢,但開店沒多久,這名留學生就離開了。
  • 疫情下留在中國的日本人,武漢的大學生幾乎都吃過他的咖喱
    對武漢的不舍:拒絕在疫情期間回國「你好,謝謝!」武漢疫情過去後,位於武昌區東湖村社區的頂屋咖喱武大店也恢復了營業,當地人熟悉的島爺爺,面帶笑容,熱情的用中文向周圍的人打照顧。整個社區,乃至武漢大學所有的師生,沒有不熟悉島爺爺的。街坊說,島爺爺是整個街區的吉祥物,大家見到他,就很開心。
  • 獲得中國永久居留權的日本老人:與武漢的不解之緣
    店主島田孝治帶著熟悉的笑容,熱情地用中文跟周圍人打著招呼。由於經營的咖喱店受到歡迎,且為人親和,樂於助人,來自日本福岡的島田早已成了當地名人,被親切地叫做島爺爺。在武漢處於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期,他說的那句「不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開心的時候,都想和武漢人民一起度過」感動了很多人。
  • 日本島田老爺爺選擇留在武漢的現在怎樣了
    大家還記得在華日本導演竹內亮的紀錄片《疫情爆發,那些選擇留在中國的外國人,現在怎麼樣了?》(特別篇)裡登場的一位在武漢開咖喱店的日本老爺爺嗎?沒錯,就是那位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後,沒有搭乘日本政府的包機回國,毅然選擇留下來的島田爺爺。
  • 72歲日本老人堅持留在武漢: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島田孝治說,丹子的家人很熱情,為適應他的口味,做的菜都很清淡。以前他很少三餐都吃,如今餐餐吃得有滋有味。  每天,他大部分時間待在房間裡看歷史、經濟和社會學類的書籍。最近,他還迷上了研究武漢歷史。  「武漢有哪些名人、名勝古蹟、歷史故事,我都想知道,說不定我比你們知道得還多呢!」島田孝治笑著說。
  • 一個日本導演,拍了中國南京的抗疫紀錄片,火遍日本
    竹內亮一直想拍在外地的武漢人,「可以預測得到,外地的武漢人想回去看父母家人,但因為封城卻回不去。正好我有認識很多在日本的武漢人,所以就拍了這個故事。」 「這些(視頻)沒有什麼系列,也沒有整體的計劃,想到就去做了。」竹內亮說。 和之夢在日本的分公司,只有一位攝影師。
  • 住在武漢的島田孝治,自由的人生終於得以安頓
    2010年他剛來武漢時,合伙人是一個中國女孩,曾在日本留學,對方覺得咖喱的製作流程沒有必要這麼麻煩,時間成本太高,但島田堅持必須要這樣做咖喱,雙方理念不合,最終一拍兩散。店長來來去去換了幾任,也有很多服務員受不了他的嚴厲離開了,最後還是剩下他一個人。「他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跟他在一起的人其實挺辛苦的。」曾經跟拍過島田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告訴我。
  • 原來日本還有這麼多種咖喱!
    人們對日式咖喱的印象,一般就是黃褐色咖喱醬搭配米飯。實際上,除了傳統咖喱,還有其他各樣的咖喱,從顏色到食材都不一樣。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些不太常見的日本咖喱。北海道白咖喱白咖喱也來自北海道,是來北海道旅遊必吃的美食。北海道生產乳製品,因此當地廚師在咖喱中添加了牛奶和黃油,以增加咖喱的奶香氣,顏色像大雪般的白色。除了白咖喱飯,也可以做成白咖喱海鮮面。它看起來像白醬義大利麵,但具有濃鬱的咖喱香氣。馬來西亞也有白咖喱,兩者白色咖喱除了顏色其他都不一樣。
  • 「咖喱界的喜茶」如何在上海灘屹立不倒?老闆二月至今做了三件事
    唐曉對此並不意外:「「我們對咖喱很有自信,只要把它鑽研做好了,消費者就會認可我們。」她開店時的初心是,把咖喱博士打造成中國咖喱界的「喜茶」。02關關難過關關過但是,意想不到的陰影開始籠罩「咖喱博士」這家小店和整個餐飲業。
  • 72歲日本老人在漢10年,面對疫情,他說—— 「武漢,我要和你在一起!」
    2月9日下午,武漢市江夏區法泗街聯盟村,72歲的日本老人島田孝治戴著口罩正在閱讀《中國史》。陽光下,滿頭銀髮的老人,不時寫寫畫畫。到今年,他已在武漢待了10個年頭,在武漢大學附近開了兩家咖喱店,並免費教日語。今年春節,他在咖喱店店員丹子老家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但老人依然選擇留在武漢,與這座城市共克時艱。
  • 日本咖喱品牌印度開店引熱議:咖喱是如何成為日本國民食物的
    事實上,今天日本的兩大「國民食物」——咖喱和拉麵分別起源自印度和中國,但這並不妨礙日本人把它們視作自己最常見和重要的食物以及它們作為日本代表走向世界、走回「母國」。咖喱在日本的發展史不僅是日本近現代史的一個縮影,它也為我們再思考食物、文化和民族主義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日本幾乎所有生活類雜誌每年都會推出一期咖喱特刊。圖為月刊《Dancyu》今年八月關於「咖喱和香料」的專輯封面。
  • 一個日本人,拍下疫後武漢:我想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好
    2011年,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帶著全家人搬回妻子的故鄉——南京,成了南京人的女婿,從此開啟了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的10年。說起故事的選擇標準,他選的是外國人也想知道的武漢故事。很多外國網友看完留言說:「謝謝你帶我了解最真實的武漢。」中國網友也留言:「最具靈魂和血肉的一部紀錄片。這種情況下,不帶任何色彩地記錄真實的情況,也就只有竹內先生能夠做得到了。」以下是竹內亮的自述。
  • 爺爺帶孩子都來了,「孫子們,爺爺在此」——《寶貝的新朋友》
    這不,不僅有爸爸帶孩子,媽媽帶孩子,哥哥姐姐帶孩子,就連孩子帶狗子都有,現在還來了個爺爺帶孩子。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人的成長都是從小孩到成人,再到老小孩,其實大多數老人家都懷有一顆「孩子心」,所以《寶貝的新朋友》也算是「老小孩」與「小小孩」之間的故事,而且是隔代的生活體驗。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來中國的七年時間裡,他成了一個愛吃鴨血粉絲、會帶日本人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中國女婿。多重身份的交織,讓他對人與社會有著敏銳的感受。武漢解封後,他想帶著鏡頭去親眼看看這座幾個月以來歷經苦難的古城。家人朋友勸他不要去,他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
  • 熟練運用這7種調味品,在家製作日本料理,讓你盡情享受日本風味
    使用一些來自日本的調味品,很容易將日本料理帶到家門口。了解從壽喜燒醬到咖喱肉的主要調味品和原料,它們將為您的烹飪帶來令人難以抗拒的美味。輕鬆在家中製作日本風味!想做日本美食,那麼該如何在調味品中加入日本風味呢?今天我來介紹一下使用以下這些日本調味品的簡單方法,並包括基本食譜。請盡情地享受日本的風味!1.醬油–日本的美味主食醬油是日本的經典調味品。
  • 日本COCO壹番屋加速布局武漢 第二店已入駐武漢天地
    COCO壱番屋(壹番屋)起源於日本名古屋,目前是日本最大的咖喱飯連鎖餐廳。COCO壹番屋除了在日本本土擁有超過一千家的連鎖分店外,在美國及亞洲多個地區也設有海外分店。COCO壹番屋中西部首間餐廳上個月正式落戶武漢,不久後將在群光廣場7樓開幕,而近日,COCO壹番屋武漢二店也進駐武漢天地(開業時間:2007-9-1、已籤約96個品牌),預計12月底開業。
  • 從咖喱飯,我看到了日本人強大的「精髓」:吸收與轉變
    每年的1月22日,是日本的「咖喱日」。一般十分喜愛某個東西,才會將為了紀念或者不讓人忘記而規定一個日子來紀念或者慶祝。日本人將1月22日定為「咖喱日」,看來日本民眾是十分喜愛咖喱飯了。日本人喜愛咖喱飯,此事並不假,因為日本人每年會吃掉93億份咖喱飯!盤子都夠繞地球一圈了。
  • 豆漿鍋壽喜鍋……日本人煤氣鍋是什麼菜?
    近代以前,除了爐灶外,日本人房屋中的大多數廚房還配備了可用於烹飪的爐灶、照明工具和取暖設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爐子裡為全家做飯。在17世紀中葉的日本史料中,記載了直接在鍋裡吃而不將熟食分成盤子的方法。
  • 鬼滅之刃:漫畫銷量超越《海賊王》的新秀漫畫,究竟是喜還是憂
    鬼滅之刃:漫畫銷量超越《海賊王》的新秀漫畫,究竟是喜還是憂集英社《少年JUMP》雜誌,作為日本少年漫畫的代表刊物,無數經典的少年漫畫都是通過這個平臺發售的,比如說《七龍珠》,《火影忍者》,《聖鬥士星矢》,以及《海賊王》等等,都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