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溫小林)「在揭牌儀式上,通過現場籤約和網絡預售,1個多小時接到了3035件紅薯粉購買訂單,由於打造了種、加、銷全產業鏈,今年紅薯產值可超200萬元,小紅薯成就了百萬大產業。」近日,新田縣驥村鎮黃公塘村扶貧車間正式揭牌開工,市委宣傳部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周秋平興奮地介紹。
黃公塘村過去無集體收入,群眾無合適的產業發展項目。為引導村民致富,壯大集體經濟,在市委宣傳部駐村扶貧隊幫助下,該村2019年10月,成立了夫人山富硒農產品深加工專業合作社,引種了幾十畝山東濟薯,但紅薯豐產後,訂單老闆只收購不大不小的紅薯,大的小的和挖爛的紅薯不予收購。看著堆積成山銷不出去的10多萬斤剩餘紅薯,幹部群眾愁眉不展,心灰意冷。如何實現增產又增收,周秋平及時與村幹部一起研究,決定購進一套紅薯加工設備,將銷不出去的紅薯加工成紅薯粉。
說幹就幹。他們當即在村裡找到了會加工紅薯粉絲的師傅,連夜從雙峰縣購回了一套紅薯粉絲加工設備,及時安裝調試開始加工,經過幾天努力,不僅將賣剩的大薯小薯挖爛的紅薯全部加工成了紅薯粉絲,還收購了未籤訂單農戶的全部「濟薯」,讓村集體和村民們都獲得了可觀收入。
良好的效益激發了廣大村民種植紅薯的積極性,鎮政府、駐村扶貧工作隊、村兩委因勢利導,一邊引導合作社把「濟薯」種植面積增加到了400畝,一邊籌措資金,落實地基,籌建紅薯深加工車間,經過9個多月的努力,終於從省市相關部門和單位爭取資金100餘萬元,將村裡一座1100平方米的廢棄烤菸房改造成了就業扶貧車間,建起了可冷藏鮮薯20萬公斤,同時加工紅薯粉絲、紅薯片、紅薯幹的大型加工廠。
據村負責人介紹,從過去單獨賣鮮紅薯到深加工成紅薯粉、紅薯片、紅薯幹,附加值增加了幾倍甚至十幾倍。僅紅薯一項,今年可使村集體收入增加近30萬元,加上其它產業收入,村集體收入可達40萬元以上,村民戶平年增收5000元以上,90個貧困勞力就業不出村,輕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