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有多亂,教科書為何一筆帶過?遍地兩腳羊,紛紛向南逃

2020-12-14 小閔學歷史

中國歷史有一句古話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也就一筆說明了中國古代的歷史,當中國古代王朝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之後便會開始走下坡路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浩劫,從漢到清都是如此。

漢朝在經歷了文景之治、昭宣盛世等兩大盛世之後便以為土地兼併等問題迅速陷入了戰亂,大唐在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也因為安史之亂徹底衰敗下去,而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以及清朝的鴉片戰爭都是如此。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段歷史也由於太過混亂和黑暗導致教科書都不願過多提及,誠然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民族相融合的時期,可是這融合背後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中原餓殍遍野,南方百姓則遭受世族壓迫,那麼五胡亂華是怎麼引起的呢?中原又經歷了多大的浩劫?

五胡亂華為何會爆發?

其實五胡亂華現象爆發是必然現象,而這個現象從西晉開國君主司馬炎的所作所為上就可以看出來了,司馬炎是司馬懿的孫子,可以說從小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

高平陵政變之後,司馬懿正式剪除了曹爽,拔出了曹家在朝堂的羽翼,之後經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齊心協力先後平定了「淮南三叛」,拔出了在地方上忠於曹氏的勢力。可以說司馬家奪取天下的過程就是一場陰謀,到司馬炎的時候,他也沒廢多大勁就登基了。

由於皇位來得太過順利,所以並不知道珍惜,在西晉和東吳對峙之時,此時司馬炎還不忘居安思危的道理還能勵精圖治所以西晉倒也太平,可是滅了東吳之後他就開始不思進取,羊車望幸的典故就出自他。

在繼承人的位置上,他又一根筋,皇帝司馬攸、三子司馬柬無論怎麼樣都比司馬衷強,可司馬炎偏偏就選他,由於司馬衷本身就是個傻子,所以朝政在這之後相繼落入了楊駿、賈南風之手,這就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的「八王之亂」,直接導致西晉元氣大傷,可以說五胡亂華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司馬炎引起的。

而除了西晉當政昏庸之外,還得歸於歷史因素,那就是西晉接手了兩個長達數百年的定時炸彈:胡人內遷和世家坐大。

當年漢武帝打擊匈奴之後,將大量的胡人遷往漢朝,由此來增加漢朝的人口,到了竇憲後來平定北匈奴之後,匈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遷徙。

在西晉之前,當時中原剛剛經歷了三國亂戰,人口遭受了大量損失,當時曹操為了彌補人口上的不足,便將目光同時定在了胡人,將匈奴劃成五部遷往長城內,以此來彌補人口。

由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文化本身生活習慣不同,外加上胡人內遷壓縮了西晉民眾的土地,當時兩方之間矛盾很大,外加上胡人內遷曾經抵禦匈奴的屏障長城也就形同虛設,所以這個定時炸彈後來爆發了。

而另外一個就是世家做大,其實當時底層百姓和內遷的胡人一樣,生活得很苦,有時候彼此之間有矛盾也屬於正常。不過真正讓胡人五胡爆發的一個原因就是世家坐大,怎麼說呢?

當時西晉司為了爭取世家的支持,給了很多的利益給他們,而這就讓眾多的世家大族開始紛紛坐大,比如西晉的田制就允許世家可以庇蔭佃客,當然是有數量限制的。

所以為了爭取利益最大化,當時世家門閥大量抓捕胡人和西晉百姓使他們成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世家對百姓的壓迫在公元270年就有端倪,秦涼之變爆發,匈奴首領禿髮樹機能率領鮮卑族奮起反擊抵抗西晉的暴政,這場叛亂長達十年之久,直到馬隆平息了叛亂。

西晉統治者的無能,胡人的內遷外加上世家的暴政在經歷了「八王之亂」之後西晉元氣大傷,而別有用心的人見此機會可以趁機揭竿而起,於是五胡亂華就在歷史上演了。

五胡亂華有多慘?北方連年戰亂,餓殍遍野,南方惶惶不可終日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可以說是年年有戰亂,百姓的生活是終日的顛沛流離,就算僥倖逃到南方的百姓他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我們就從這兩個方向來說明:

北方百姓連年戰亂,婦女被當作「兩腳羊」: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劉淵、石勒、慕容家、苻堅相繼在北方稱雄一時,然而在這長達一百多年的時間裡,除了苻堅在位時期有王猛的輔佐讓北方難得有一個治世之外,大部分時期都是處於戰亂。

生逢亂世從來就不乏野心家,十六國時期北方的國家朝代更迭很快,劉淵的前趙僅僅維持了十幾年就被後趙取代,而後趙也在十幾年後被慕容家取代,慕容家時期,關中的前秦也相繼崛起,和慕容家爭霸中原,所以連年戰亂導致北方人口銳減,男性要被迫去參軍,而女性的日子就很悲慘了,在這就不多說了。

南方百姓惶惶不可終日,要受世家大族壓迫:北方戰亂,有不少百姓逃到了南方,史稱「衣冠南渡」,對南方的經濟開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想很多教科書是這麼寫的,的確這沒有錯,北方百姓南渡的確幫助了長江流域大規模的開發,可惜當時百姓的日子依然很艱難。

那個時候的南方也不太平,就從東晉建國來說僅僅八年就依次爆發了兩次王敦之亂,之後不久又有蘇峻之亂,然後荊揚之爭貫穿著整個東晉南北朝,這一系列的事情可以說讓當時難逃到南方的百姓也是惶惶不可終日。

而且另一點,當時很多南逃到南方的百姓很多都沒有土地,在那個農耕社會沒有土地就意味著沒有活路,所以活不下去的百姓只有依附在世家大族門下成為他們的「奴隸」,遭受他們的壓迫。

有人說東晉南北朝是荒唐且美好,那個時候有王羲之《蘭亭序》也有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可是在這之後卻還有數不盡的戰亂和餓殍遍野,荒唐和美好只屬於當時的世家大族,而當時的百姓只有「苦」,顛沛流離的「苦」,國破家亡的「苦」。

如張養浩所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關焦點

  • 五胡亂華時的「兩腳羊」指的是什麼?
    五胡亂華時期,兩腳羊就是當做給北方少數民族當作肉食的女子。這些女子被當做軍妓、軍餉隨軍攜帶,天黑了陪睡,天亮了殺了吃。晉書之中記載著當時中原的漢家子弟幾乎都被屠殺殆盡,士族十有八九都被殺了。很多高等動物是不會吃同類的,人和動物的差距很顯然就是文化和思想。
  • 五胡亂華指哪五胡,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那麼「五胡亂華」指的是哪五個民族?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後逐步向附近的青海省,甘肅隴南,和四川川東北地區擴張。在「五胡亂華」時期乘勢而起建立自己的國家,351年氐族人苻健佔據關中,稱秦王,共歷7主,享國43年。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
  • 「五胡亂華」後,五個胡人民族的最終結局
    五胡亂華主要有五個胡人民族,分別是匈奴、羯、鮮卑、羌、氐。五胡亂華三百餘年,但五胡人馬最後都消失或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匈奴:在漢朝南北匈奴分裂時,北匈奴西遷。有人認為匈牙利人是北匈奴的後裔,在歐洲建立過奧匈帝國。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到底讓中國人口減少了多少?
    我國歷史上曾爆發過一場「永嘉之亂」,其發動方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匈奴, 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以及其他的一些民族也在這一行列中。他們在西晉朝中內亂,國內政權搖蕩不安的時候,五大民族的胡人聯合組成軍隊,攻擊西晉,所以西晉時期的這場戰亂又被稱作「五胡亂華」。
  • 五胡亂華時期漢人的待遇有多慘?
    晉朝是一個連教科書都不願意過多提及的悲劇王朝,因為實力弱小,這個時期內發生了五胡亂華的慘案,差點使得中華文明徹底斷代。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是很多人心馳神往的時代,因為在這時期湧現出許多能力非凡的英雄豪傑,如大智若妖的諸葛亮、算無遺策的郭奉孝、火燒連營的陸伯言等,他們為各自的陣營效力,上演了一場有一場精彩絕倫的智計對抗。
  • 東晉:「五胡亂華」是哪五個民族?最後誰的下場最慘?
    要說起歷史中最黑暗最慘烈的時期,沒有多大異議,都是一致認為是五胡亂華時期,我們都知道,五胡亂華那是北方遊牧民族趁晉朝剛歷經八王之亂,國力衰微無法掌控北方局勢之時,北方各民族紛紛入侵禍亂中原大地,發展到後面的稱王稱帝,以羯族為代表開始公開、大肆屠殺漢人,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北方漢人銳減多達600多萬。
  • 是五胡亂華?還是「華亂五胡」?歷史證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五胡十六國是我國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一個精彩組成部分,也歷來被史學界稱為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那麼這段令人痛心的歷史究竟是怎麼造成的?仔細梳理歷史,我們不僅可以讀懂歷史的真相,更能很好地理解人生!關鍵字一:引狼入室人們都知道五胡亂華,五個北方少數民族擾亂了華夏文明,但是,造成五胡內遷,亂世根由的竟是東漢時期的一項政策。
  • 「五胡亂華」的吹哨人:江統與《徙戎論》
    公元304年到439年,這一百三十五年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類似於歐洲的中世紀,史稱「五胡亂華」。它的時間跨度雖然僅有百餘年,卻在《資治通鑑》中佔據500多頁的篇幅,接近全書的四分之一,足見其政治、軍事、經濟及事件的繁多與混亂。
  • 五胡亂華時一個民族十分兇殘,企圖滅亡漢族,最終被漢族所滅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十分古老的歷史,在我國五胡亂華時期,以漢族人為主要屠殺對象,漢族人和牲畜的地位沒有什麼差別。根據記載,在五胡亂華期間,漢族人數由起初的八百多萬人,銳減到一百萬人。如果漢族人沒有找到求生之路,恐怕就會和印度的原住民一樣,淪為下等民族。
  • 古代五胡亂華,遼、金、元、清入侵,為何人們唯獨特別反感清朝?
    古代羅馬被蠻族侵略,和古代中國的五胡和遼、金、元、清的入侵也是是這個道理。但凡入侵,必是戰爭,就會塗炭生靈,流血漂櫓,中國以漢文化為主,因此許多人不喜歡歷史上的異族入侵,但是在五胡亂華、遼、金、元、清的入侵中,清朝最讓人反感,不是因為其造的殺孽最大,也不是因為其讓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更重要的是差點讓民族滅種、在文化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晉朝五胡亂華中的故事我們知道多少
    李達源文 晉朝五胡亂華並非偶然雖說是五胡亂華,卻更加像是孟獲侵擾諸葛亮當時的場景。現實也是的確如此,三國時期魏蜀吳都與少數民族多有交手,與少數民族的交手中都互有死傷。
  • 五胡亂華時漢人險被滅族,當時有多慘
    經歷過東漢末年也就是三國混亂時期的中原大地,早已國力衰退,民不聊生。司馬家族篡位建立的晉朝也不安穩,八王之亂更是將中原大地割裂成一片火海。公元310年,東海王司馬越也就是八王之亂中的「勝利者」,面對匈奴貴族劉聰、羯族首領石勒以及叛軍首領王彌的包圍,司馬越拋下民眾帶著四萬主力偷偷逃跑,以至於局勢不可收拾。隨後司馬越逃離路上病死,麾下部隊行至寧城被圍而射之,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
  • 五胡亂華大背景下的的五胡,哪個族群漢化程度最高?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異常精彩的一段歷史時期。它是民族大融合以及多民族血脈相浸的關鍵節點。五胡亂華雖然給當時的漢族造成了滅頂之災,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加快了民族融合的進程,形成了今天的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族的最初整體概念。
  • 五胡亂華之際,頒布「殺胡令」的冉閔,是拯救了漢人的英雄嗎?
    因為後來頒布了「殺胡令」使得許多人對他讚譽有加,認為他拯救了漢人,那麼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冉閔其人冉閔的父親自幼被石虎收養為養子,而冉閔也就成了石虎的養孫。冉閔長大後身高八尺、驍勇善戰,而且多謀善斷。因此被石虎重用,讓他掌握兵權。
  • 「八王之亂」與五胡十六國如何在統一王朝的分裂縫隙中形成?
    八王之亂 中國古代的歷史既有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時的太平盛世,也有春秋戰國和五胡亂華時的連綿戰亂,有人說盛世和亂世既是起點又是終點,漢唐盛世正是在秦隋末年的混亂中建立的
  • 再看《徙戎論》:若被西晉朝廷採納,也許後來就沒有「五胡亂華」
    我們都知道,由於內部的「八王之亂」,西晉朝廷失去了對境內及周邊的少數民族的控制,最終被匈奴人所滅。中原「衣冠南渡」後,北方大地則淪入「五胡亂華」的連年混戰亂局,中原從此被戰爭和殺戮割裂近三百年。江統再次指出,少數民族的背叛,與他們長期受到的欺壓、歧視性對待相關聯;但若想讓他們徹底融入中原,千年來在民間形成的「華夷有別」這一關就過不了,更別說如何保證每一位地方官員都能做到不欺辱、壓榨文明程度落後的這些少數民族。因此,只有一個最具可操作性的辦法:隔離,以武力為後盾,以財力為支撐,將這些少民遷回舊地。
  • 五胡亂華的五胡後面去了哪裡?如果現在還存在,高考應該能加分
    對於五胡亂華這個事件,我想稍微懂點歷史的親們都知道啊!但如果問到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是哪五「胡」?這個問題肯定是要難倒一大片人的。如果再問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最後都去了哪裡?這個問題肯定又得難倒一大批人。這些歷史知識其實都很艱難,連小朋友們愛看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裡面都有講到。那麼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主題,來聊聊五胡亂華中的「五胡」。
  • 五胡亂華和司馬懿有關麼?他需要為八王之亂背鍋?都是司馬炎的錯
    一、遼東遺禍與五胡亂華。司馬懿這個大兄弟不地道,他搶了曹家的江山也就算了,在平定遼東的時候,也做了一些慘絕人寰的壞事兒,比如說屠城。魏明帝還在的時候,遼東公孫淵造反,司馬懿這哥們帶著一票騎兵衝殺到遼東,把公孫淵摁在地方摩擦了一陣子,成功平定了遼東的叛亂。
  • 《即鹿》:縱橫歷史大神趙子曰,轉戰起點,歷史小說背景五胡亂華
    點評: 兩晉十六國歷史小說,也可以說是選自五胡亂華背景而構建的歷史小說。因為怕被屏蔽所以作者,選擇將背景架空化,秦朝沒有二世而亡,而是延續了十七世才敗落,被成朝竊取。成朝見秦朝天子微弱,竊取皇位,結果幾位繼承人本事不濟,又被唐朝代立,唐朝沒過幾代,就如同司馬一樣藩王大亂,帝勢東遷、六夷入侵。而主角選擇穿越的人物則是,北地唯一一個唐人留存北方的國家「定西國」(前涼)然而主角的境遇並非那麼好,主角名「莘邇」聲:甚二,身份是定西國叛亂國公的從吏。
  • 五胡亂華真相,王朝滅亡前的反壓迫鬥爭
    什麼是五胡亂華五胡亂華發生於西晉末年,一般認為,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國力嚴重被削弱,北方民族趁機入侵,佔據黃河流域亦即中原,建國稱帝,打破了漢人王朝先例,從劉淵李特開始,出現了眾多少數民族政權,即是一場劫難,也是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民族大融合。五胡亂華的結果眾多少數民族消失,匈奴羌氐鮮卑番號再不見於史書,哪裡去了呢?變成了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