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十分古老的歷史,在我國五胡亂華時期,以漢族人為主要屠殺對象,漢族人和牲畜的地位沒有什麼差別。根據記載,在五胡亂華期間,漢族人數由起初的八百多萬人,銳減到一百萬人。如果漢族人沒有找到求生之路,恐怕就會和印度的原住民一樣,淪為下等民族。
隨著漢人政權的不斷降低,當時晉朝北方陷入混亂。五胡內遷企圖直接佔據中原地帶,也開始建立國家。而在這一階段五胡也十分有組織的對中國進行消滅行動,尤其是在羯族建立的後趙政權之後,便開始大規模有組織的對北方的漢人進行殘忍的殺害。他們攻佔城池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屠城,手段之殘忍令人汗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政策導致漢族人不斷銳減。
漢族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只能苟且偷生,在五胡建立的國家中卑微的混生活,北方的漢人都是各自為戰,就在漢族人快被滅族的時候,一個關鍵的漢族人物出現了,冉閔趁羯族內亂,奪取皇位,並開始瘋狂報復,他先是將了羯族十幾萬軍隊埋入坑中殺死,隨後率領著軍隊回到城中,號召城裡北方人拿起武器團結一致,開始了大反攻,一時間內城裡血雨腥風,很多胡人都被迫回到老家,在遷移的過程中,因為漢人追殺和環境氣候的原因,又死傷無數一時間血流成河。
而五胡中屠殺漢人最兇的羯族,損失最為嚴重,有計劃地向北逃離,跑到鮮卑人的地盤,落難的他們並沒有改變侵略者的面目,在當地又開始瘋狂屠殺鮮卑人,企圖滅族。但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在鮮卑和漢人的聯合絞殺下,被基本殺絕,最後僅僅留下不到幾百人,在羯族首領侯景的率領下,向南進發,又開始大屠殺,整個過程據說殺了上百萬,最後被漢人殺絕,男女老幼無差別殺戮,最後只有少數人隱姓埋名才苟活下來。漢族人從此之後便不再受到少數民族的壓迫。
羯人作為匈奴的分支,血液中流淌著對戰爭的渴望。他們生性殘忍,上演了滅絕漢人的慘案。羯人抓漢人女子,白天作為食物晚,上為享樂的工具,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若不是冉閔帶領漢族人異軍突起,北方的漢人都被羯人殺光都是有可能的。在冉閔殺胡制度之下,羯人最終走向滅絕,之後匈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從中國歷史中徹底消失,一些後代隱姓埋名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一樣融入漢人之中。這就是漢族文化的魅力,既可以抵抗又可以包容,只要人在文化就可以不斷的傳承。
在五胡亂華時期,為了能夠獲得疑似喘息的機會,各個民族互相傷害的方式獲得最大的利益,當時可以說是漢族人有史以來遭受最大的危機了,若不是領袖出現,北方的漢族就可能永遠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所以要珍惜今天各個民族和睦相處,逐漸融合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