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老師收藏!

2020-12-17 騰訊網

培養閱讀能力

love reading

閱讀是人生重要的學習能力,也是孩子學習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

小學階段是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刻,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像力大膽、豐富,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但由於部分教師習慣認為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中高年級的事,從而帶來指導上的盲目性及閱讀環境創設的無計劃性。

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意義同樣認識不足,孩子在家空閒時間多用來看電視、玩遊戲,從而放鬆了對課外書籍的閱讀。

從一份對低年級孩子的課外閱讀現狀調查報告中發現:低年級孩子較愛看圖書但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數孩子閱讀圖書只是看熱鬧,走馬觀花地翻一遍而已。

大部分孩子喜歡閱讀有關奧特曼等科幻圖書,而對於一些知識較豐富的書不感興趣,且沒有正確的看書姿勢。

我們身邊有很多中高段語文老師常常為其所教的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差而犯愁。

現在五六年級的學生,越來越多的在課外參加閱讀寫作課,習作中語言簡單,記流水帳。甚至有一些學生一寫作文就去抄範文。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應越早越好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重點應該放在培養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上,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01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love reading

興趣是兒童學習最好的老師,孩子的閱讀興趣直接影響其閱讀行為、閱讀理解。

愉快的情緒能使孩子樂於看,願意聽,並與成人進行信息上的交流。

所以把閱讀活動建立在他們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是指導閱讀的關鍵。

1、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設法運用一定手段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等。

其中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

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文章,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

只要老師想一些策略和方法,孩子們對閱讀一定會有很大的興趣的。有了閱讀興趣對提高閱讀能力是很有利的。

2、故事製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等更是百聽不厭。

因此,可以利用讀物本身的特點,如果從講故事入手,讓孩子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閱讀的興趣就會由然而生。

孩子剛進入小學時,他們的識字量比較少,根據這個實際,可以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有時在故事講到精彩處戛然而止,然後告訴孩子故事的結局就在哪一本書上。

這樣,孩子們就會根據信息,迫不及待地到課外閱讀中去尋找結果。這就是「懸念激發興趣」法,這種方法可以說非常有效。

3、選擇適合於孩子的閱讀的書籍

一年級的孩子入學後主要在學習漢語拼音,為了提高閱讀的興趣,可以根據學生學段特徵提供一些圖文並茂並有注音的兒歌、童話、故事等讀物。

孩子可以一邊藉助拼音閱讀課外書,一邊通過閱讀鞏固拼音。在課外書上也能找到語文書上學的音節,孩子會覺得很有趣。

通過拼拼讀讀也能把一個簡短完整故事讀完,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們體會到閱讀的快樂,還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4、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

從一年級開始,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或教師應注意觀察、了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幹涉

有一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02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love reading

「播下一種思想,你將收穫一個動作;播下一個動作,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就讓我們現在開始在孩子的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吧!

1、一年級的孩子剛上學,識字非常有限,此時教師的引導非常關鍵。

作為老師定時舉辦和閱讀有關的活動同樣也是培養孩子閱讀意識和興趣的好方法。

背誦兒歌比賽,講故事比賽……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和獎勵,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些都將化為大家繼續閱讀的動力,進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利用自然環境,豐富感性經驗。

兒童對自然界的一切充滿著好奇,他們喜歡看、喜歡問、喜歡說。

教師應順應兒童心理,充分利用大自然這本活教材,隨時隨地抓住契機引導兒童有順序地觀察、有條理地提問,大膽地表述,豐富他們的語言。

如:春遊時,引導孩子看看、說說公園的花草樹木、高大而獨特的建築物;秋天,帶學生到操場上撿落葉……

儘量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說,在親身體驗中獲取大量的感性經驗,使孩子的語言更精彩而富有變化。

這樣有助於低年級孩子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能很快地理解事物之間的關係,大膽地加以想像,並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從而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打下基礎。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此外,低年級的孩子單純、幼稚,模仿能力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家長本身也要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孩子,使孩子喜歡閱讀,熱愛閱讀。

這種身教的作用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使他們的閱讀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發展。

總之,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把聽、說、讀、寫、思等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就會相得益彰。

這樣提高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修養就不會是件難事。

來源:本文根據相關育兒網站文章整理。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怎樣和孩子一起進行課外閱讀?老師和家長都可以學會的方法
    「陪孩子讀書」已經成了很多家長必做的功課,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要求,更是當今孩子學習語文的必經之路。孩子通過課外閱讀,可以擴大知識面,增強需要感悟能力,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提高語文成績。2.低年級家長陪孩子趣味閱讀低年級孩子在自主閱讀後,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一些趣味閱讀,比如拍手讀,表演讀,和家長一人讀一句,想像說話等。如果單純地讓孩子閱讀,可能時間久了,孩子就缺乏興趣了。
  • 低年級看圖寫話答題技巧+練習,適合一二年級學生,建議收藏練習
    低年級看圖寫話答題技巧+練習,適合一二年級學生,建議收藏練習看圖寫話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寫作的基礎。主要就是以圖片的形式出題,然後讓孩子展開聯想,用自己的話去表達出來。學好看圖寫話,可以培養、提高孩子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但是很多孩子每每遇到看圖寫話的題,就開始磨磨蹭蹭,找各種理由不想寫作業。其實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看圖寫話是低年級難點題型,孩子平時沒有方法和思路,內心是抗拒去做題的。
  • 低年級學生補課真的有必要嗎?
    前段時間 一個朋友跟我說,有一次放學送學生到校門口,一個學生家長說他家孩子學習有些吃力,已經給他報了補習班,準備放假就送去學習。朋友說,這個孩子確實學習成績在中等偏下,但是,一年級成績差距很小,一兩次考試說明不了什麼。
  • 「淨網2020」騙術揭秘: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騙子是怎樣把這...
    【騙術揭秘】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騙子是怎樣把這四種身份玩出花的?今天歸納一些跟學校有關的騙術,給老師和家長朋友們打一個預防針。為了系統的展現在不同的套路中,各種身份之間的關係,我們先記住四種關鍵身份:【騙術揭秘】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騙子是怎樣把這四種身份玩出花的?
  • 附:培養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的...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從會讀書開始的」,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嘗試閱讀。一年級是培養孩子閱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給孩子選擇書籍,目的都是為了讓他們保持閱讀的興趣。
  • 收藏,小學閱讀能力培養各階段秘密、純乾貨
    這不僅加強和鞏固了兒童的漢語拼音能力,而且逐步培養了獨立閱讀能力。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有讀手指的習慣。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反覆強調大一點的孩子應該改掉手指閱讀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手指閱讀可以幫助他們加強閱讀能力。這種閱讀習慣不能強迫改變,也不需要鼓勵。
  • 低年級看圖寫話60篇範文,家有一年級學生,建議家長替孩子存下!
    低年級看圖寫話60篇範文,家有一年級學生,建議家長替孩子存下!看圖寫話是低年級語文學習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內容,這是高年級寫作的基礎和前提,很多孩子的寫作能力不理想,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在低年級的時候看圖寫話不過關,基礎不紮實所致。
  • 二年級語文上冊:近反義詞+多音字+課內外閱讀理解專題匯總,收藏
    這個暑假即將過去,升入二年級之後,語文學習方面的重點就不單單是側重於生字、詞語的訓練了,這個階段的學習,家長們還要多花時間來引起對孩子們對語文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興趣。換一句話來說,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還屬於正起步階段,家長平日裡培養孩子書面的字詞句時,也要同時培養好孩子語言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生活中說一句話時是否完整,經常有意識的訓練,今後的語文寫作效果定會好很多。
  • 一年級學生每天早自習領讀課文,如此優秀,因為家長做到了這3點
    作為老師,我也會在教學過程中,和家長朋友們分享不少有進步、值得圈點的學生,他們在學校的表現,家長們看了以後,有的焦慮,有的欣慰,有的佛系,不管家長們是以什麼方式看到教育和學習,榜樣的作用就是一桿標尺,能夠讓家長知道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距。上小學後,學習能力好的學生,都是如何表現的呢?以語文學科為主,學生們適應快,能跟著老師的節奏一起學。
  • 低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家有一年級學生,建議家長存一份
    低年級語文拼音「全套練習」,家有一年級學生,建議家長存一份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什麼?毫無疑問當然是拼音,拼音作為語文學習的入門知識,只有將拼音掌握好了,才能認識更多的字詞,語文成績也才會越來越好。很多孩子上了高年級語文「平平無奇」,其實也就是因為在低年級沒有重視拼音的一個學習,因為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非常注重基礎和積累的學科。那麼今天,老師就特意為大家總結了一套低年級語文拼音的全套練習,馬上也是期末了,所以建議家長們可以替孩子列印一份下來練習,打好基礎。
  • 老師花式表情包很勵志,學生看了要收藏,作業想完不成都難
    每一個學生都需要老師的關懷,有的學生行為習慣不好,如果老師再不多費點心,他的行為習慣只會更糟,如果老師悉心教導,就算不能完全改正,也會有所收斂,有所進步。不能放棄每一個學生。學生遇到才藝教師,學習興趣是不是變得很足,一起來看幾組老師的評語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就是要表揚你,這位學生看來進步很大,讓老師說了三遍。
  • 一年級語文上專項測試,家長:看圖寫話「五步法」,精準、實用!
    因此,在低年級階段,要逐步培養同學們的寫作意識、寫作能力。具體到一年級而言,做好「口語交際」、「看圖寫話」,尤為重要,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的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
  • 這是一條青島家長都會收藏的推送!
    由此帶給了她深刻的反思:在小學階段就要給學生打好語文學習方面的基礎,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能力是重中之重。閱讀和習作又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因此,以「情趣」教育為特色的麥島小學,開設了很多閱讀和寫作課程、活動。
  • 小學低年級考試20分以下,中高年級成績還有趕上來的可能嗎?
    所以當小學低年級就出現不及格的情況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不能接受了。事實上小學低年級學生(一、二、三年級)學生出現不及格的現象是存在的,只是每個班的人數並不多而已。小學低年級不及格確實也不能意味著中高年就跟不上。因為造成小學低年級成績就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
  •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主動完成作業的習慣?
    專家觀點  海澱區中關村第一小學班主任張清玉老師:拖拉、效率低、專注力不高、積極性不強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寫作業時常見的問題。家長對此要有一個心理預期,耐心分析出孩子上述行為背後反映的問題是什麼。當家長緩和情緒,沒那麼焦慮的時候,才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 語文老師:家有一年級學生,列印這份看圖寫話練習,提升寫作能力
    語文老師:家有一年級學生,列印這份看圖寫話練習,提升寫作能力一年級是小學階段最為基礎的時候,也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黃金時間段。一年級沒有什麼難點,主要是打基礎。但是很多家長在反映,說孩子在看圖寫話這類題型經常出錯丟分。
  • 品味詞語,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當前,隨著網絡聊天、動漫遊戲等不斷發展,一些學生長期陷入簡單對話、沉迷直觀的畫面,導致不懂欣賞語言文字,不愛讀書,語文能力較差。作為教師的我們,有必要利用語文課堂,從咀嚼課文的文字入手,加強品味詞語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 小學生愛看書可不會寫作文,語文老師告訴你解決方法,家長要等
    難道是閱讀能力有問題?還是寫作能力不行?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質疑,很快就會演變成焦慮,最後只能承認,是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行,是個普通孩子。其實小島老師也說過,小學生閱讀和寫作之間,是需要一次內容轉化的。堅持閱讀本來就已經跑在了語文學習的前列,大量的閱讀,內容的輸入,總會厚積薄發,讓我們的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有所建樹。但是關於家長的問題,我們也要理性看待。
  • 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
    語文老師推薦高品質書單,收藏!「不會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這是清華附小竇桂梅校長說到的一句話。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大語文時代,而學習的局勢就是「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語文是學好所有科目的基礎,而閱讀就是學好語文的前提。並且,根據教學大綱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150萬字,所以,讓孩子做好課外閱讀非常有必要。
  • 既噁心老師又坑娃!家長送老師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
    小徐老師從教二十多年,見識了形形色色的家長,自以為已經夠負責任,夠卑微了,但定然不能令所有家長滿意,當個別學生屢教不改、萬般無奈之下,我也會找家長,但感謝我所教學生的家長並沒有像徐州這位家長一樣給我送一面:「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的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