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2020-12-15 漢辰藝術ART

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現代的藝術流派,越有一種不太正經的感覺。

比如,我們經常看的各種顏色變換的瑪麗蓮·夢露。

安迪·沃霍爾《瑪麗蓮·夢露》

簡簡單單的複製人像,各個顏色看上去還有種廉價印刷品的低質量效果,鏤版定線不精確造成套色錯位,怎麼看怎麼覺得粗劣低級。

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

簡單來說,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

二呢,「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用以表達戲謔、愉悅和反叛。

到了5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在美國,才算真正達到了鼎盛階段。因為美國的兩種社會根源:「流行」和「金錢」催生了波普藝術更加的繁盛。

想要看懂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也不難,我們就從它的幾位藝術代表來看看:波普藝術是怎麼「不正經」的?

奠基人——理察·漢密爾頓的拼貼元素

《四張自畫像》05.3.81,理察·漢密爾頓,1990

開始的漢密爾頓是個正兒八經的普通畫家,他熱愛畫大自然和人體肖像。

當然,他還是達達主義大師——杜尚的忠實追隨者。看看杜尚的小便池藝術,或許也就不難理解,漢密爾頓的藝術也絕對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捕捉能力的他,在1956年的一次「這就是明天」的展覽上,創作了一幅極具顛覆性的作品——《究竟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

《究竟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理察·漢密爾頓 ,1956

畫面中,女主人公坐在公寓的沙發上,扭捏造作性感裸露;中間站著的男主人公體格健美,右手拿著一根誇張放大的棒棒糖,上有「POP」字樣;家中放滿了各種現代化和流行文化產品。

特別是那個誇張的「POP」字樣的棒棒糖(lollypop),其實就是象徵著一定的管窺:這裡都是大眾流行的,批量生產的,廉價易逝的消耗品。這幅畫中的所有元素,也都是從海報、廣告和畫報上的圖片剪裁拼貼的。

《Interior》,理察·漢密爾頓,1964

至此,一個新的時代到來了。理察·漢密爾頓作為波普藝術之父,主要通過多種媒介技術來開創了波普藝術的先河。

他的作品充分彰顯了現代藝術的真實性和波普藝術的寫實主義,也將表現藝術、設計和大眾文化三者之間的關係做了充分的詮釋。

重複與再創作——安迪·沃霍爾

說起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那絕對是安迪·沃霍爾。他創作的可口可樂、金寶湯罐頭、黃色香蕉等等都是波普藝術的標誌「符號」。

1962年,安迪·沃霍爾創作的《金寶湯罐頭》據說是因為沃霍爾收到了侄子給他的一張生日卡片,上面正好印著當時非常流行的金寶湯罐頭;還有的說,沃霍爾很喜歡吃這種罐頭,就靈機一動,拿它做了藝術。

《金湯寶罐頭》,安迪·沃霍爾,1962

不管是什麼原因選擇了這個罐頭,安迪·沃霍爾都是想用它宣告自己對商業的譏諷和蔑視,他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消費主義者」。

當然,他最著名的,還是我們最開始提到的《瑪麗蓮·夢露》。

《瑪麗蓮·夢露》,安迪·沃霍爾,1967

當紅影星的肖像泛濫式的被商業利用,沃霍爾更多的想通過偶像的相片,被不斷地用令人不安的顏色無限複製時,它還會引起人們地崇拜嗎?

當時的社會,對商業偶像的崇拜已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所以藝術家故意用這種手法來暗示民眾的低級趣味和消費主義對文化的消解。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領袖,他極大地拓展了波普藝術的創作邊界,革新了波普藝術的創作理念,影響了幾乎全部的波普藝術家。

廣告漫畫風——羅伊·利希滕斯坦

談起波普藝術,除了讓你想到沃霍爾,最具代表性的波普藝術家中,即使你不記得羅伊·利希滕斯坦的名字,但你也會一眼認出他的作品。

羅伊·利希滕斯坦《Whaam!》,1963年

羅伊·利希滕斯坦

利希滕斯坦在1951年,開始了屬於他的波普之路。

而在1961年,他的第一件波普作品《看!米奇!》才問世。《看!米奇!》創作的契機是因為:他的一個兒子喜歡看米老鼠。

羅伊·利希滕斯坦《看!米奇!》

後來,他吸取了新印象派「系統的色點」的精髓,最後形成利希滕斯坦作品的最終形態,各種明亮的顏色+各種小波點,比如這些:

基本上,他就是把人物原型複製下來,用丙烯放大,然後通過平塗色塊,甚至連廉價彩色印刷工藝中的網點,都被不厭其煩地複製了出來。

羅伊·利希滕斯坦說:「我試著利用一個俗濫的主題,再重新組織它的形式,使它變得不朽。這兩者的差別也許不大,但卻極其重要。」

羅伊·利希滕斯坦《吻》,1964年

羅伊致力於漫畫和廣告風格的結合繪畫,作品簡潔、明快、時尚感強烈。標誌性色調和標誌性的圓點繪畫手法,特別符合商業社會追求鮮明個性,引人注目、廣而告之的需求。

當時的一些美國人發現,他們所面對的商業化社會、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夢想,正是在利希膝斯坦的作品中,得到了真實反映,這種藝術樣式如此親切,是一種對美國化生活哲學的肯定。

一時間利希膝斯坦的畫作風靡美國,並以強烈的美式風格,席捲歐洲各國和其他地區。

正如波普藝術的定義一樣:它們是面向大眾的、反傳統藝術的、幽默詼諧、甚至有些惡俗……

與「哲學化」強調深度的藝術作品相反,波普藝術是在打破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通俗易懂,把高高在上的藝術拉回到生活中。

儘管70年代以後,許多藝術家逐漸脫離了波普風格,但是作為一種態度和方式,波普藝術的內涵和精神,繼續在世界藝術中演變和延續。

文 / YiYi

圖片來源 / 網絡

相關焦點

  • 波普藝術為何被指「不高貴」?
    >而是說,相對於古典主義的油畫波普藝術曾被指「不高貴」那麼,波普藝術為何「不高貴」?1、波普藝術「不高貴」?但不論波普藝術名字的淵源何在都註定了它將要在現代藝術的洪流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50年代中期的波普藝術才算真正達到鼎盛階段因為它遇到了當時又潮又有錢的美利堅合眾國這幅作品名為《旗幟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跨界包裝 致敬波普伊夫·聖·羅蘭先生一生熱愛藝術,熱愛收藏。無論是時裝還是美妝,他曾多次將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美和時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65年,聖羅蘭先生的第一個藝術系列「蒙德裡安系列」問世。他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裡安的經典畫作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無袖連衣裙,被形容為「像畫作一樣完美的藝術品」。
  • 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正如其字面意思,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從西方興起流行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斷融合更新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藝術現象今天,通過幾位波普藝術家代表人物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同時也算是波普藝術的標誌
  • 波普藝術與時尚
    1 自從五十年代波普藝術誕生以來, 它一直與時尚界攜手並進。 英國時裝設計師瑪麗奎恩特(Mary Quant) 是促進波普時裝發展的第一人。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視界|波普藝術與消費主義:叛逆、商業與大眾
    波普藝術經常與「叛逆」、「商業」、「大眾「等關鍵詞捆綁在一起,它在當代的美國藝術界中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大家對于波普藝術的評價卻非常兩極化,有人認為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的旗幟;有人認為波普藝術已經脫離了藝術,成為大眾消費的產物。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近日就「波普藝術 (Pop Art)」進行了梳理。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安迪沃霍爾與他的波普藝術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安迪沃霍爾出生於1928年,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很少有藝術家像沃霍爾這樣把錢和藝術的關係表露的如此明顯,沃霍爾卻總是把錢作為他創作的驅動力。他把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所有創作的作品,甚至在採訪中說賺錢就是藝術。
  • 波普藝術——源於生活 高於生活
    1960年代,波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10月1日-10月7日MO2art攜三位波普藝術家作品來到深圳展出。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就有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加拿大波普藝術藝術家奧利維爾·萊奧甘、西班牙女波普藝術家諾埃米·伊巴茲·梅西。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波普藝術為何一直被時尚圈所青睞,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各大品牌也陸續發布了2020年春夏系列,看了這麼多品牌的走秀,小曇發現不管是哪個品牌新一季的服裝設計,都始終繞不開波普藝術,像Chanel 2020春夏系列和LV 2020春夏系列都在服裝設計中運用了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是什麼?
  • 波普藝術及設計的創造者-安迪沃霍爾
    提出這個名言的安迪沃霍爾在上個世紀是藝術界的風雲人物,當然讓他出名的不僅僅是這個名言,更多是他的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於192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出生,他是捷克移民的後代,也是在貧民窟長大孩子,1949年他從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藝術並獲得圖形設計學士學位之後他便搬到了紐約開始商業插畫的職業生涯。
  • 又潮又賺錢的作品,看波普藝術家怎麼玩?
    它從西方興起流行,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斷融合更新,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藝術現象。 今天,通過幾位波普藝術家代表人物,再次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波普藝術家 安迪·沃霍爾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對於沃霍爾來說,海報提供了更大的表達自由,作為面向公眾且具有傳播功能的藝術形式,它們無須束縛於美術館的白盒子裡,可以被放置或張貼於城市各個角落,各個熙熙攘攘的街道,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從不參觀美術館的人。而這一想法正是波普藝術的基礎。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多幅海報,將以更多元的視角呈現沃霍爾作品中藝術與商業廣告的關係。
  • 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紀錄片]
    【紀錄片.BBC.安迪·沃霍爾的一天.A.Day.in.the.Life.of.Andy.Warhol.2015】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美國藝術家,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Stephen Smith採訪沃霍爾的生前好友,講述藝術超級明星的成就。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凱斯·哈林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啥是「波普」?其實就是「Pop Art」(Popular Art)的音譯。但咱們換個詞,「Pop music」流行音樂,肯定沒人翻譯成波普音樂……換言之,「波普」可以被稱為「流行藝術」。
  • 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波普藝術又稱通俗藝術 興起於在1950年代中期 並在1960年代達到頂峰 它始於對傳統藝術和主流文化觀點的反抗 紋身不也是如此?
  • 感受波普藝術的靈魂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展在寧開幕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是個啥?
    顧名思義,波普藝術(Pop Art)就是從流行文化中汲取風格和題材的藝術:它來源於卡通畫冊、廣告、電影和電視。許多批評家都對波普藝術感到不安,他們害怕公開承認已經非常強大的商業文化,它會威脅到現代主義與「高級文化」的生存——也就是說它是都市文明最成熟但卻不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波普藝術風格家居設計要點 打造另類時尚家居
    對於年輕一族的80、90後來說,很多人都追求個性化,所以在家居裝修中經常會看到很多另類的裝飾設計,有的人還在家居裝修風格上還大膽的用上了波普藝術風格,那什麼是波普藝術風格,波普藝術風格家居設計要點有哪些呢,我們去了解下:什麼是波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