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2020-12-17 騰訊網

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波普藝術又稱通俗藝術

興起於在1950年代中期

並在1960年代達到頂峰

它始於對傳統藝術和主流文化觀點的反抗

紋身不也是如此?

安迪·沃霍爾《瑪麗蓮夢露》

年輕的藝術家認為

在藝術學校所教的東西

以及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東西

和他們的生活或每天所看到的事物

沒有任何關係

作者:voodoo.salad

他們轉向電影、廣告、產品包裝

流行音樂、和漫畫書等獲取圖像

基於大眾文化和商業文化進行創作

這與抽象表現主義形成了鮮明對比

作者:sarashakeel

波普藝術的精神核心是

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

它改變了人們對於美術的態度

作者:aestheticalart

作者:aestheticalart

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大衛·霍克尼《鬱金香》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任何主流藝術

都可以轉變成

光彩奪目的人體藝術

一直在葡萄牙工作的

專業紋身藝術家

戴夫·保羅(Dave Paulo)

他的部分紋身作品

就屬于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紋身

不失為現代奇蹟之一

它提供了開創性的觀點

復古的吸引力與各種新穎的概念

相關焦點

  • 「時尚乾貨」鑑賞藝術美學!帶上「波普藝術」一起去兜風!
    感悟藝術美學精髓提升美學素養從點滴積累開始!越來越商業化「波普藝術」是什麼?同時也促進了波普藝術在時尚領域的發展「波普藝術」成為年輕人跨時代的時尚遊戲炫目的色彩 張揚的個性 情感的宣洩 富有性感的藝術形式凸顯表現欲!「波普藝術」在服裝上藝術特點?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安迪·沃霍爾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波普王子」。他開創了一個繪畫的新領域,這一領域成為20世紀中後期美國消費文化的鏡像。從繪畫到絲網印刷,從攝影到錄像,沃霍爾善於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創作。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
  • 波普藝術與時尚
    1 自從五十年代波普藝術誕生以來, 它一直與時尚界攜手並進。 英國時裝設計師瑪麗奎恩特(Mary Quant) 是促進波普時裝發展的第一人。
  • 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同時也算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注重藝術家獨特的個人意識和風格直接用流行文化把其中符號化的形象引入到畫面裡來或將報紙、照片加以剪貼或對最有名的形象進行不斷複製這樣逐漸形成了名為波普藝術的新形式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現代的藝術流派,越有一種不太正經的感覺。比如,我們經常看的各種顏色變換的瑪麗蓮·夢露。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二呢,「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用以表達戲謔、愉悅和反叛。到了5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在美國,才算真正達到了鼎盛階段。
  • 波普藝術為何被指「不高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絕大多數的現代藝術流派總給人一種不太正經的感覺討巧大過技巧而波普藝術往往帶有一種「世俗的廉價」標籤當然不是指波普藝術價格便宜波普藝術照樣邁出上百萬美元的高價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在學術界有兩種解釋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但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比較闊愛的說法「Pop」是「棒棒糖」(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當前衛不羈的格調,遇上玩趣大膽的風格美妝與藝術的跨界,帶來色彩與質地的碰撞#YSL紅唇啵普# 膠囊系列以跨界限定包裝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跨界包裝 致敬波普伊夫·聖·羅蘭先生一生熱愛藝術,熱愛收藏。無論是時裝還是美妝,他曾多次將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美和時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65年,聖羅蘭先生的第一個藝術系列「蒙德裡安系列」問世。他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裡安的經典畫作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無袖連衣裙,被形容為「像畫作一樣完美的藝術品」。
  • 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紀錄片]
    安迪·沃霍爾(英語:Andy Warhol,1928年8月6日-1987年2月22日),美國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是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安迪·沃霍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出生,在他的家鄉匹茲堡,有安迪·沃霍爾博物館紀念他的作品及一生。在他成為商業插畫家獲得巨大成功之後,沃霍爾曾經從事畫家、前衛電影製作人、檔案家、作家等工作。
  • 安迪沃霍爾與他的波普藝術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安迪沃霍爾出生於1928年,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很少有藝術家像沃霍爾這樣把錢和藝術的關係表露的如此明顯,沃霍爾卻總是把錢作為他創作的驅動力。他把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所有創作的作品,甚至在採訪中說賺錢就是藝術。
  • 波普藝術——源於生活 高於生活
    1960年代,波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10月1日-10月7日MO2art攜三位波普藝術家作品來到深圳展出。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就有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加拿大波普藝術藝術家奧利維爾·萊奧甘、西班牙女波普藝術家諾埃米·伊巴茲·梅西。
  • 感受波普藝術的靈魂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展在寧開幕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被譽為「安迪沃霍爾的教子」,他正在顛覆波普藝術
    對我而言,家居設計、服裝設計、和藝術創作唯一的區別,就是它們是人們創造力的不同表現形式。我不認為油畫或者其他藝術形式有什麼特殊的內在價值,使它們比家具和服裝更有意義。甚至,我認為,突破傳統藝術形式的邊界正是藝術家的職責所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進行各種形式和主題的藝術創作,這也讓我的創作更加立體、更有包容性。
  • 波普藝術及設計的創造者-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就曾在許多年前提出過著名的「十五分鐘名言」,意即每個人都有可能在十五分鐘內出名,也有可能在十五分鐘內聲名狼藉。這就是信息爆炸時代的威力,如今它也在時刻的應驗!提出這個名言的安迪沃霍爾在上個世紀是藝術界的風雲人物,當然讓他出名的不僅僅是這個名言,更多是他的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於192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出生,他是捷克移民的後代,也是在貧民窟長大孩子,1949年他從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藝術並獲得圖形設計學士學位之後他便搬到了紐約開始商業插畫的職業生涯。
  •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是個啥?
    顧名思義,波普藝術(Pop Art)就是從流行文化中汲取風格和題材的藝術:它來源於卡通畫冊、廣告、電影和電視。許多批評家都對波普藝術感到不安,他們害怕公開承認已經非常強大的商業文化,它會威脅到現代主義與「高級文化」的生存——也就是說它是都市文明最成熟但卻不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愛「拼」才會贏 提起波普藝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安迪·沃霍爾。但他其實不是波普藝術的祖師爺。如果倒過來說,波普藝術實質上始於「拼貼」、始於英國。漢密爾頓拼貼作品新興藝術家們也從中尋找到了新靈感,大眾消費導致的流行商業藝術反過來成為新潮流,這是波普拼貼誕生的背景。既然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這些圖像,那為什麼不能將這些元素再創作呢?
  • 視界|波普藝術與消費主義:叛逆、商業與大眾
    理察·哈密爾頓《是什麼》 1956年這幅作品在倫敦的展出普遍被認為是波普藝術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整幅作品由各種美國流行雜誌的廣告拼接而成。《是什麼》在展出後差評如潮,不僅因為作品中赤裸的人體不符合當時主流社會的審美,更因為作品中赤裸裸的消費主義被認為是低俗趣味。
  • 波普藝術為何一直被時尚圈所青睞,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同時他也促進了波普藝術在時尚領域的發展,他把自己的設計印刷到連衣裙上,知名連衣裙「Souper Dress「就是他的作品。3、Versace1991年Versace推出了以Andy Warhol的作品《瑪麗蓮·夢露》為圖案的服裝,波普服裝再次掀起了一股熱潮。甚至在2018年又推出了一系列波普風格服裝,服裝圖案都是90年代標誌性印花,來重溫和致敬1991年的經典作品。4、MoschinoMoschino在2013年更換了創意總監後,更是把波普藝術玩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