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藝術為何被指「不高貴」?

2020-12-17 澎湃新聞

波普藝術為何被指「不高貴」?

2020-06-02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印客美學

今天和大家來正經聊聊不怎么正經的

波普藝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會

絕大多數的現代藝術流派

總給人一種不太正經的感覺

討巧大過技巧

而波普藝術往往帶有一種「世俗的廉價」標籤

當然不是指波普藝術價格便宜

波普藝術照樣邁出上百萬美元的高價

而是說,相對於古典主義的油畫

波普藝術曾被指「不高貴」

那麼,波普藝術為何「不高貴」?

1、波普藝術「不高貴」?

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

關于波普(Popart)這個名字的來源

在學術界有兩種解釋

一說「Pop」是(Popular)的縮寫

意為流行藝術、通俗藝術

但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比較闊愛的說法

「Pop」是「棒棒糖」(lollypop)的一個簡化口語詞

用以表達戲謔、愉悅和反叛

理察·漢密爾頓的拼貼畫《究竟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被認為是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波普藝術作品,肌肉男手上拿著的棒棒糖(lollipop)預示著一個偉大時代的來臨。

但不論波普藝術名字的淵源何在

都註定了它將要在現代藝術的洪流中

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50年代中期的波普藝術

才算真正達到鼎盛階段

因為它遇到了當時

又潮又有錢的美利堅合眾國

這幅作品名為《旗幟》,創作靈感是波普藝術家賈斯培·瓊斯夢見的美國國旗,所以說奏是介麼隨意呀。

「潮」和「有錢」

這兩個修飾美國的形容詞

因為它隱含著

催生波普藝術的兩種社會性根源

先鋒理論和消費主義

此外,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漢密爾頓曾指出:

「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

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

大批量生產、年輕的(面向青年的)、機智詼諧的、

性感的、詭秘狡詐的、

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

1962年7月,安迪·沃霍爾以32幅《金寶罐頭湯》系列畫作舉辦了自己的首個波普藝術展,成為不朽之作。

這恰恰能概括波普藝術的本質

消費主義

當時的美國從二戰的陰霾的中走出

經濟荒蠻式增長

商業景象一片欣欣向榮

商業迅猛發展是波普藝術得以

在美國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

同時,政治上的自信

牽引著全體國民的優越感

波普藝術的繁盛在這種現實的語境下逐漸成型

波普藝術將商業、消費與自身

緊緊捆綁在一起

成為美國現代商業文化的旗幟

在很多美國波普藝術家的作品中都

洋溢著商業文化的符號

而藝術跟金錢被掛了緊密的掛鈎

也許就成為波普藝術被詬病「不高貴」的主要原因

另外,波普藝術之所以能名聲大噪離

離不開明星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推波助瀾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領袖

他極大地拓展了波普藝術的創作邊界

革新了波普藝術的創作理念

影響了幾乎全部的波普藝術家

他最著名的作品當屬這幅《瑪麗蓮·夢露》了

那就這麼一幅簡簡單單複製人像

怎麼就成了不朽之作了呢?

我們前面也已經說到了

商業和消費主義催促了波普藝術的繁盛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

波普藝術的領軍人物安迪·沃霍爾

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消費主義者」

他的作品總是

充斥著對商業的譏諷和蔑視

當時的社會

對商業偶像的崇拜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當紅影星瑪麗蓮·夢露的肖像

泛濫式被商業利用

畫家故意將印刷作品

分割為反差明顯的兩部分

右半邊印刷為粗劣的黑線效果

左半邊是用丙烯色套印的彩色成像

仿效廉價印刷品的低質量效果

使鏤版定線不精確,造成套色錯位

以加強其低谷的特點和質感

畫家借用這種手法來暗示

民眾的低級趣味和消費主義對文化的消解

其實,這就是波普藝術對現實的反思

當人早已對充斥著現代工具的生活習以為常的時候

藝術家作品中傳遞的更是一種對社會觀念的考量

當一個偶像的相片被不斷地用

令人不安的顏色無限複製

它還會引起人們崇拜嗎?

當一個藝術家完全在作品中消除自己的技術手法

大眾們還會對他的作品買帳嗎?

能否回答這些問題,是藝術的關鍵

至於是不是高貴,也自有答案了

2、波普藝術被誰取代?

1968年6月3日沃霍爾被槍擊

槍擊事件經常被看作是波普藝術的終點

1968年,《紐約時報》公開宣布了波普藝術正式消亡

很快,人們試圖嘗試其他的藝術形式

我們回望二十世紀世界藝術的發展史

會發現這是一次諸多流派

層出不窮並快速更新迭代的奇幻過程

而在這種獨特的藝術發展形態中

「先鋒理論」及其外延支配了

整個現代主義後期的藝術興起觀念

藝術家們總是渴望

能用全新的形勢和「先鋒」的觀念

去創造或是改造一種藝術來適應後工業時代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

抽象主義被「波普」趕下神壇

後來波普藝術又讓位於極簡主義等等

一次又一次微妙而又自然的動態過渡

然而,波普藝術卻從未消失

他是一種包容性比較強的藝術形態

繪畫、印刷、影像、設計、裝置、塗鴉

其創作載體幾乎包含了所有的現代藝術門類

儘管波普藝術在藝術史上看似短暫的曇花一現

然而可以說,波普藝術影響了一切事物的外觀

從時裝和家具到電影海報和唱片封面

它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許多當代藝術家仍然運用波普風格進行創作

並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中就有羅梅羅·布裡託、詹姆斯·利茲和史蒂夫·考夫曼

目前,波普藝術展覽數量驚人

波普藝術已經無處不在

你所能做的就是在這股洪流中慶祝生活

參考文獻:

《簡析波普藝術在中國的發展軌跡》,汪臻,皖西學院學報

《波普藝術你該知道的10件是》,火山,art第一風景

【有意思商店】

id:inkbetter

原標題:《又 潮 又 有 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波普藝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同時也算是波普藝術的標誌而後一直投身於「霍克尼式拼貼」創作中廣告漫畫風的波普藝術正如波普藝術的定義一樣讓大眾能看得懂的藝術「重複、重複、再重複」是其特點談到波普藝術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現代的藝術流派,越有一種不太正經的感覺。比如,我們經常看的各種顏色變換的瑪麗蓮·夢露。安迪·沃霍爾《瑪麗蓮·夢露》簡簡單單的複製人像,各個顏色看上去還有種廉價印刷品的低質量效果,鏤版定線不精確造成套色錯位,怎麼看怎麼覺得粗劣低級。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這卻正中了他的下懷,十分清楚大眾傳媒運作模式的沃霍爾知道,不和諧的聲音越多,宣傳力度就越大,這種誹謗性的渲染為他提供了免費且有利可圖的營銷。
  • 波普藝術與時尚
    1 自從五十年代波普藝術誕生以來, 它一直與時尚界攜手並進。 英國時裝設計師瑪麗奎恩特(Mary Quant) 是促進波普時裝發展的第一人。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凱斯·哈林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啥是「波普」?其實就是「Pop Art」(Popular Art)的音譯。愛「拼」才會贏 提起波普藝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安迪·沃霍爾。但他其實不是波普藝術的祖師爺。如果倒過來說,波普藝術實質上始於「拼貼」、始於英國。
  • 波普藝術為何一直被時尚圈所青睞,它到底有什麼魔力?
    各大品牌也陸續發布了2020年春夏系列,看了這麼多品牌的走秀,小曇發現不管是哪個品牌新一季的服裝設計,都始終繞不開波普藝術,像Chanel 2020春夏系列和LV 2020春夏系列都在服裝設計中運用了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是什麼?
  • 安迪沃霍爾與他的波普藝術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安迪沃霍爾出生於1928年,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很少有藝術家像沃霍爾這樣把錢和藝術的關係表露的如此明顯,沃霍爾卻總是把錢作為他創作的驅動力。他把自己的名字命名了所有創作的作品,甚至在採訪中說賺錢就是藝術。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在蒙德裡安系列大獲成功的第二年,聖羅蘭先生又推出了「波普藝術」系列。這一系列以色彩明亮的單色塊和簡潔的圖案拼貼點綴為亮點,又一次受到了藝術界的熱議和追捧。一直以來,聖羅蘭先生與波普藝術風格都頗有淵源。他與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私交很好,沃霍爾還特意為聖羅蘭先生繪製了一系列波普肖像畫,將他優雅、陰柔的一面展現得生動而完美,成為藝術經典。
  • 波普藝術——源於生活 高於生活
    1960年代,波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10月1日-10月7日MO2art攜三位波普藝術家作品來到深圳展出。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就有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加拿大波普藝術藝術家奧利維爾·萊奧甘、西班牙女波普藝術家諾埃米·伊巴茲·梅西。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波普藝術及設計的創造者-安迪沃霍爾
    提出這個名言的安迪沃霍爾在上個世紀是藝術界的風雲人物,當然讓他出名的不僅僅是這個名言,更多是他的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於192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出生,他是捷克移民的後代,也是在貧民窟長大孩子,1949年他從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藝術並獲得圖形設計學士學位之後他便搬到了紐約開始商業插畫的職業生涯。
  • 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從波普藝術到紋身美學,反抗讓藝術更有鋒芒 波普藝術又稱通俗藝術 興起於在1950年代中期 並在1960年代達到頂峰 它始於對傳統藝術和主流文化觀點的反抗 紋身不也是如此?
  • 波普藝術先驅:安迪·沃霍爾[紀錄片]
    【紀錄片.BBC.安迪·沃霍爾的一天.A.Day.in.the.Life.of.Andy.Warhol.2015】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美國藝術家,視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的開創者之一。Stephen Smith採訪沃霍爾的生前好友,講述藝術超級明星的成就。
  • 感受波普藝術的靈魂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展在寧開幕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是個啥?
    顧名思義,波普藝術(Pop Art)就是從流行文化中汲取風格和題材的藝術:它來源於卡通畫冊、廣告、電影和電視。許多批評家都對波普藝術感到不安,他們害怕公開承認已經非常強大的商業文化,它會威脅到現代主義與「高級文化」的生存——也就是說它是都市文明最成熟但卻不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視界|波普藝術與消費主義:叛逆、商業與大眾
    波普藝術經常與「叛逆」、「商業」、「大眾「等關鍵詞捆綁在一起,它在當代的美國藝術界中佔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大家對于波普藝術的評價卻非常兩極化,有人認為波普藝術是當代藝術的旗幟;有人認為波普藝術已經脫離了藝術,成為大眾消費的產物。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近日就「波普藝術 (Pop Art)」進行了梳理。
  • 你知道波普藝術除了Andy Warhol還有什麼嗎?
    01 波普藝術(Pop Art)經典藝術—波普藝術(Pop Art), 「Popular」一詞來自於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反映當時西方社會中中青年的反傳統文化觀念。打破了二戰後工業設計的冷漠,單一,取而代之的是詼諧,多元化的設計,多為誇張奇異,想像力豐富的風格。用飽和的色彩和大膽的輪廓,經常用日常物體和人物來反映出樂觀,富裕的戰後休閒和消費理念。
  • 波普藝術風格家居設計要點 打造另類時尚家居
    對於年輕一族的80、90後來說,很多人都追求個性化,所以在家居裝修中經常會看到很多另類的裝飾設計,有的人還在家居裝修風格上還大膽的用上了波普藝術風格,那什麼是波普藝術風格,波普藝術風格家居設計要點有哪些呢,我們去了解下:什麼是波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