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Harappa)是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先拉維河流域的一座城市,距離薩希瓦爾約35公裡。現代哈拉帕城附近有一個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時期的防禦性城市遺址 。Harappa係指公元前第三至第二千紀印度河流域的城市 文明 ,有發達的社會經濟結構,還有以反映繁育動物為主的藝術形式。
哈拉帕(Harappa)是 印度河流域 文明的中心,位於沙西瓦爾(Sahiwal,距拉哈爾約250公裡)西南35公裡處,也是印度河流域古文明遺址中發現最早的。哈拉帕考古遺址發現於1920-1921年,規模比摩亨佐達羅 考古遺蹟要大,但是地上部分在修建拉哈爾和木爾坦之間的鐵路時被破壞。倖免於難的一些公墓則向世人揭示了當時豐富多彩的文化。
哈拉帕印章文字破譯工作,起自上世紀90年代。最初作者只是作為一名愛好者,對幾枚哈拉帕印章上的文字感到好奇,並沒想到初步破譯這些印章上的文字以後,卻勾連出華夏歷史和《山海經》。出土於巴基斯坦的哈拉帕印章文字,與中國水書、甲骨文、金文有著密切的沿襲關係,是中國不同朝代的同一文字的變體。
哈拉帕印章文字的破譯結果,很大程度與《山海經》和《古本竹書紀年》兩部中國古籍記載的歷史事件吻合。由於哈拉帕印章文字的成功破譯,中國夏朝以前到黃帝統治時期的真實歷史,逐漸浮出水面。哈拉帕印章文字、《山海經》與夏朝歷史的完美契合,向世人展開了一幅夏朝以前,華夏先民生動鮮活的歷史畫卷。
這些發現和我之前的設想就對應上了,華夏族源自古羌族,古羌族就是從哈拉帕遷移而來,而哈拉帕所處的地理位置離喜馬拉雅山脈很近,應該就是史前大洪水因為地勢原因倖存下來的人類建立的文明。
據考古調查:哈拉帕文明鼎盛於公元前2500-1700年間,甚至更早,歷史時期相當於中國的黃帝到夏朝時期。這種高度發達的,本身就具有成熟文字體系的文明,卻未見著任何史冊。這種文明在公元前1700年的某天,突然蒸發了,乾淨的不留任何痕跡。
這個文明因為某些原因,出現了整體遷移,主體部分越過崑崙山脈發展成今天的華夏文明,另一部分沿喜馬拉雅山前行,發展成今天的古印度文明。
那麼哈拉帕文明之前呢?他一定還和蘇美爾文明有些關聯,這些人都是史前大洪水依靠高原優勢存活下來的人類,沒錯!這部分人就是當初從伊甸園被趕出來,去往東方該隱的後代。因為該隱殺了老二亞伯,收到懲處不再見神,也因此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出現了差異化發展,但人類一定是同源的。至少東西方文明是如此,是神創造的亞當夏娃的後代(或許是外星物種)。
至於非洲文明,對此了解不夠,還需要更多信息來論證,他們是否和現今主流文明同源,不敢妄加評論。
一家之言 僅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