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影響迫使F1暫停了在環球輾轉的旅程,包括中國大獎賽在內的許多「飛行賽季」分站都未能舉辦。如此現狀令車迷們感到遺憾,但作為補充,多條回歸或是新晉的賽道為2020賽季帶來了許多新看點。這其中數義大利伊莫拉賽道最為經典。
在伊莫拉賽道參賽過的車手均對這條義大利賽道讚賞有加,認為其刺激性和豐富的鬥車機會給比賽增添了不少亮點,也給如今的F1帶來了一些啟示。《車迷》本期給您從現場帶來報導。
有著現代賽道所不具備的挑戰
在麥可·舒馬赫贏下2006年聖馬利諾大獎賽後,F1從此與伊莫拉無緣。14年中,許多車迷希望伊莫拉能回歸賽歷,但F1的全球化進程和蒙扎在賽歷中穩固的位置一次次讓人們失望。
對於伊莫拉這樣一條特殊的賽道,F1大獎賽永遠屬於這裡。雖然和蒙扎賽道相比較之下,伊莫拉依然非常年輕,但這條賽道從來都不缺乏載入歷史的經典比賽。
這裡還是義大利賽車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拉利的誕生地——摩德納距離賽道車程一小時。紅牛二隊的總部法恩扎也在不遠處。「車神」塞納的雕像也一直提醒著人們,F1在這裡經歷過悲痛。
除去歷史,伊莫拉為F1帶來的還有精彩回憶。雖然空場的決定讓伊莫拉小鎮失去了以往F1造訪時的濃烈氣氛,但法拉利和義大利這個組合總能帶來一些特殊感。
賽道特性不易超車,特別是加寬後的F1當前賽車,給車手們爭搶位置的空間很有限。但正因如此,全球最強的20位車手在這條充滿挑戰的賽道上的表演才變得格外精彩。
除賽道的寬度與狹小的緩衝區面積,多個彎角的特色更是增添了駕駛難度。坦布雷羅和維倫紐夫彎與「蒂爾克式」新賽道的之子彎有著完全不同的特性,要求車手以激進的風格過彎。
而正是這一要求車手接近極限的特性,讓這一類「傳統」賽道成為車手技術的最大考驗。如有一點失誤,等待車手的不再是「阿布達比」與「保羅-裡卡德」那樣龐大的緩衝區,而是幾米外無情的護牆。
2020賽季的回歸,使許多曾目睹過F1賽車呼嘯過伊莫拉的車迷感到很開心。但在金錢等於分站的如今,伊莫拉怎樣籌集辦賽所需要的資金才是其能否在F1賽歷重新站穩的首要問題。
提醒人們F1失去了什麼
下壓力和動力都達到難以置信程度的F1當前賽車為這條傳奇賽道帶來了和過去不一樣的景象。同時,操控上較為「笨重」的賽車也為駕駛增加了不少難度。
「賽車在駛過一些彎道時的速度難以置信。」劉易斯·漢密爾頓說,「我們好像再開戰鬥機,不是賽車。」
部分彎道中,以反應速度著稱的F1車手甚至罕見地抱怨反應不過來。「有時候我的腦子來不及處理眼前的畫面。有時候就是憑感覺轉動我的方向盤,然後祈禱自己能順利通過。」邁凱倫車手蘭多·諾裡斯表示。
這也讓車手們難以拿捏極為嚴格的賽道界限要求。特別是在由白線標出的彎道裡,車手很難用視覺來判斷自己是否犯規。「當我們以如此快的速度過彎時,其實我們難以察覺白線的位置。說實話路肩在劃分賽道界限時更有效一點。不過,我還是更喜歡用砂石區來標出賽道的界限。」卡洛斯·塞恩斯說。
如同西班牙人所說,傳統賽道邊的砂石或是草地緩衝區更受車手的歡迎。雖然這可能會讓車手頻頻犯錯,但面對挑戰時的興奮感,讓許多車手渴望徵服。
「六號彎外側全部是砂石區,所以我們根本不可能跑大。我有一次輪胎稍稍出去了一點,損失了一些時間,這就足夠『懲罰』我了。」諾裡斯說,「其實我們更喜歡這樣的風格。如果開出去了,那就是開出去了,沒有什麼可以有爭議的。」
假如2020年還有什麼令人感到積極的事情的話,那大概就是這些傳統賽道的回歸。至少提醒人們,其實彎道是可以很有難度的,賽道界限也是可以沒有爭議的。
氣氛是王道
雖然,2020賽季意味著人們需習慣看臺上空無一人的賽道。但當人們來到空蕩蕩的伊莫拉時,車迷的缺席似乎被無限放大了。即便如此,賽道外聚集的車迷仍為這條曾無數次被TIFOSI們「佔領」的地盤帶來了一絲熱鬧。
這些車迷聚集在賽道護牆外,嘗試佔據著一些能夠看到賽道內的位置,一睹自己的英雄穿梭於高難度的彎道中。
這也是為何大家都希望F1能儘快回到伊莫拉。許多車手雖認為比賽會很平淡,但實際上虛擬安全車的出現為比賽帶來轉機。而在當今的F1,與其將「無聊」的原因歸結為賽道的特性,不如專注於車隊之間較大的差距。假如有六臺賽車同時為冠軍而戰,相信「難以超車」完全阻礙比賽的精彩。
伊莫拉的難度與歷史吸引著無數人的到來;狂熱粉絲的瘋狂也讓伊莫拉再度傳奇。2020年讓我們明白賽道和粉絲的重要性,也希望這次短暫的造訪能夠能為F1的未來提供一些啟示。
文、圖/QIAN JUN MOTORSPORT MEDIA
編輯/施毓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