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和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任何對自身有危險的情況下,存在焦慮、恐懼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反應,是人類的生存本能,是自我保護的一種能力。
要允許這種情緒存在,接納並以積極的心態和方法去對待。適當的焦慮可以提高警覺,保護自己。
當焦慮的情緒來襲,我們教你兩步法,可以讓自己從焦慮的思維狀態中解離出來。
第一步,覺察自己當下的想法,可以寫下來做記錄。
第二步,認清想法後問自己這些想法是否有用,能否幫到自己。每天為自己留出至少20分鐘放鬆的時間,做運動、聽音樂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公共場所,人們會自覺保持1到1.5米的安全距離。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防控疫情的社會心理服務工作,一些專業的心理熱線向公眾提供更加便利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熱線,讓心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得到極大的普及。
因為熱線,遠在千裡之外的你我仿佛就在一米開外的地方溫暖陪伴。
《一米心理》希望通過權威心理專家從專業的角度解讀心理與情緒,助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及時補充心理正能量。
編 導:高涵 邱浩
終 審:李麗洋 宋曉麗
編 輯:郭大可 樊浩宇
監 制:張宋紅 侯曉敏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