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式遊泳-長遊不累-全浸式自由式教學

2021-01-14 許昌遊泳


全浸遊泳訓練方法,是拉夫林(姓)特裡(名)在TI工作室的研究成果,這個訓練方法適合所有的遊泳者,但並不是為了培養世界冠軍,而是為了讓所有喜歡遊泳的人能夠達到如下的目的:

1. 長遊不累

2. 划水平滑有效從而遊得更快

3. 在任何水域中都能從容自信地遊泳

4. 享受你遊的每一下


雖然全浸(Total Immersion)俱樂部尚未進駐中國大陸,但它的粉絲卻遍布神州。有人津津樂道全浸的理念,有人細心模仿全浸的泳姿;當然,也有人認為都是些常規訓練,不以為然。那麼,全浸究竟有哪些特點?為何令泳者如此迷戀呢?

1、全浸的特點

遊泳有「指紋」之說,也就是說,若細分起來,每個人的泳姿都是不同的。

既然能像區分指紋那樣來區分泳姿,鑑定全浸和傳統自由式的不同,也就不那麼困難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傳統的自由式訓練,要求頭部的三分之一要露出水面,腳下要踢出水花;但全浸訓練要求頭部要完全浸沒於水中,雙腳幾乎像魚尾似的側向搬動。所以,識別是否是全浸,看看是否【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前邊無浪,後邊無花】,就可以作出判斷。

那麼,【前無浪,後無花】這種遊法有何優勢呢?

【前邊無浪】,說明減少了【興波阻力】;【後邊無花】,說明雙腿前踢後擺,都在推進水流,卻沒有踢空破水;而身體側位滑行,會使一側沉浸在阻力較小的深水處,這樣可以滑行得更遠。

【前無浪,後無花】,平靜的水面上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移臂拉鏈】,這也是全浸泳姿最顯著的特點。要說【移臂拉鏈】,就不得不說一說全浸的理念。


2、全浸的理念

全浸要求學員要做出標準的移臂動作,上臂要划過長軸所在的垂面,前臂及手需儘量靠近垂面,手指好像在水面上拉開【拉鏈】一般,靠肩頭來引導手臂移動向前。那麼,為什麼要進行這麼嚴格的移臂訓練呢?

有人對這項【拉鏈】訓練不理解,以為是為了賞心悅目,但如果了解了【拉鏈】所遵從的【表象模型】,就知道,這項訓練不過是整個訓練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水上做的是【拉鏈】,水下是泳姿的內涵。

Bill Boomer的Vessel模型可以譯成【筒倉】,意思是在遊自由式時,要想像在細長的【筒倉】中遊進(見下圖),身體稍有鬆懈,划水打腿的橫向幅度略有誇張,就有可能碰在筒壁上。以此意念來規範身體的流線型,克服整體擺動等毛病。

試想,若在這樣狹窄的筒倉中遊進,移臂該當如何呢?顯然,有了筒倉的意識,什麼【通體要剛,腰腹緊張,圓木滾動,臍望兩旁;伸臂入袖,轉肩進框,近體直劃,拉柔推剛】等諸多要點,都會有所體現。而移臂唯一的選擇,也許是隨著整體的滾動,把肘部提到最高點,方可順利地通過【筒倉】。

由此可見,全浸確有一些思想理念,並由【表象模型】來體現,因為有了【筒倉】這樣的【變相模型】,故有了一系列比如【移臂拉鏈】這樣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而所有的遊泳練習,尚沒有一項是為了【看著好看】而設計的;如果僅從水上動作的表面來解讀,訓練的目的就都成為虛幻了。

3、全浸的方針

全浸擅長超長距離,需要考慮如何分配體力,沒人敢拼頻率,所以全浸的特點還包括【劃頻比較慢】。而業餘愛好者喜歡全浸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它的泳姿和劃頻,符合了業餘愛好者例如:關節靈活性不夠,【快肌肉】長年不被調動等特點。

我們知道,人的身高與動作頻率是成反比的,這是運動學的規律。波波夫、孫楊身高在兩米上下,波波夫50米僅用33劃次,孫楊26~27劃次50米,頻率在短衝、中長距離裡都是最低的,這與身高臂長不無關係。孫楊在劃頻慢的時候,還有節省能量準備衝刺的考慮,而業餘愛好者的劃頻慢,往往是無奈之舉。

全浸正是抓住了這一特點,量體裁衣,將業餘愛好者的短板,壓縮到了最低。肩軸不是老化了麼?可以通過大角度轉體來幫助移臂;角度一大,自然節奏就慢,剛好符合【動作遲緩】的特點。而沒有將常規訓練,比如【扶板打腿】等內容,納入到全浸的訓練課程中。

4、全浸的無奈

全浸的夢想是,只要你的遺傳基因沒有問題,就能教你遊得像我一樣。為了將學員帶入夢幻,全浸的特裡和竹內教練,還作了【同步】全浸的遊泳示範。

是呀,如果泳姿當真可遊得像團體操一般,那倒好辦了,發明一種機器,把人綁在機器上,模仿各種泳姿,然後扔到水裡去實踐。但遊泳是人與水的互動,最終定型泳姿的,是每個人的水感。試想,同樣一池水,誰也不缺胳膊少腿,為何有人就能抓住水,嗖嗖地前進,而有人打得水花四濺,就是不走呢?在陸地上,大家能做出整齊劃一的團體操,但在水裡,動於不動,取決於是否能掌控住水。

在這方面,全浸的教練們沒少花心思,幾乎是手把手地教學員。但無論陸上多麼逼真的模仿,都代替不了水的阻力對人體運動的影響。因為水的阻力來自各個人體運動的反方向,只要運動,就會有一阻力等著你,這就是水場的特點。

所以說,遊泳訓練關鍵是找準發力的起點,有了出發點,才可憑手上的感覺,決定發力的時機和划動的軌跡。而這種關鍵的關鍵,是對水場變化的即時判斷,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划水路線。

結束語

遊泳的理念或思維架構,離不開【生物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的規律,如果僅憑水上看到的細枝末節,就對全浸過分渲染,顯然了解得不夠全面。全浸為常規訓練和遊泳理念的普及做出了貢獻,但我們對遊泳的認知理解,不能僅憑全浸的訓練和理念。



自由式教學-全浸






相關焦點

  • 全浸魚式遊泳
    全浸魚式遊泳:一種以技能為基礎的遊泳方法不管你遊泳的原因是什麼
  • 成年人用輕鬆動作,快速學會魚式遊泳
    這群人中,有些人拼命手舞足蹈,但怎麼也遊不向行,嗆水到流淚;有些人遊來遊去,一圈又一圈。讓人羨慕嫉妒恨。問他怎麼做的?他說我的秘訣就是:做好分解動作之前,別遊泳。什麼意思?我講給你聽啊:blablabla.        陌生人聽完後,大呼:有道理,有道理。他心想:要是我能做好分解動作就好了。可是,這樣的動作是如何做到的。怎麼辦?
  • 從魚式遊泳開始
    2018年2月17號(2018年農曆初二)早上9:00--10:30由鄧建巍師兄陪練由鄧兆坤總教頭面授魚式遊泳第一課(體驗課)課後作業關注點1:徹底放鬆頭部和四肢。如果你能學習到專注,學習就不是一件難事,可以套用到任何學習事物上,只是我們是教遊泳所以讓人喜歡,這是教練的第一個任務TI臺灣程智偉教練語錄魚式遊泳一對一授課第二課鄧兆坤教練不虧是國際名教。
  • 魚式團隊橫渡瓊州海峽(完結篇)丨魚式遊泳
    非常感謝魚式遊泳的技術能讓自己一步一步走上更好、更高的舞臺。參加單獨橫渡的張志恆表示,感謝海牛俱樂部和魚式遊泳的安排。這次的成功橫渡更堅定了自己對魚式遊泳技術的信心,今後會做好魚式教練的角色,把先進的技術帶給更多熱愛魚式的泳友。參加單獨橫渡的鄧兆坤表示,感謝海牛俱樂部的精心組織。之前聽說瓊州海峽作為中國公開水域的「珠穆朗瑪峰」,於是就隨機抽調了幾個地區的教練來參加挑戰。
  • 學遊泳到底要不要請私教之我見
    學遊泳到底需要不需請私教?我想有不少想要學習遊泳的朋友或是想讓孩子學習遊泳的家長們不大知道到底應該怎麼才好吧。先說成年人學習遊泳。成年人應該有比較強的自學能力了,也會自己判斷,所以到底需不需要請私教自己決定就好了嗎。自己學會遊泳,能遊得很好的人大有人在啊。
  • TI魚式遊泳簡介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這裡的「學」有一層意思是「實踐」。好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實踐缺一不可。我們只是一味地進行大運動量的遊泳訓練就是「學而不思」,而單純進行遊泳的理論研究而自己不遊泳、不教學的話,就是「思而不學」了。而全浸的教練拉夫林,則是一個又「思」又「學」的成功教練。
  • 走出自由式舒適區,沉迷於SPL會讓遊泳技術止步不前
    全浸遊泳教學體系對於理解自由式遊進過程以及動作發力很有幫助,但是提高遊泳速度並非它所擅長,雖然全浸遊泳仍在不斷地研究提高遊泳速度的方法,然而由於過度專注於劃距的提高,使得遊泳速度很難得到提高,造成不少泳者在減少劃次上孜孜以求,卻忽視了真正提高遊泳速度的練習。
  • 公司簡介丨魚式遊泳
    年創辦,致力於成人遊泳教學,是全世界知名和有影響力的遊泳教學機構。目前TI已在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有了分支教學機構,有認證教練300多位。其中鄧兆坤是TI亞太地區的大師級教練,負責亞太地區的教學事務及推廣。 2018年4月,鄧兆坤在中國創辦了魚式(深圳)國際體育有限公司,簡稱「魚式遊泳」,是TI在中國大陸區的唯一授權。
  • 自下而上逐步形成聯動,自由式的動態平衡如同滑板車
    自由式的學習有各種各樣的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從練習打腿開始,再到練習划水和換氣,最後練習打腿與划水的配合;全浸的教學方法是從身體平衡開始,到身體側轉練習,再到划水練習,最後學習換氣,兩種方法各有優勢和不足。
  • 學會2點,輕鬆遊好2次腿自由式技術
    愛好者們在遊長距離自由式的時候多數都是選擇2次腿進行遊進(包括全浸自由式),那麼要想用2次拍的節奏遊自由式,手腳(打腿和手臂的划水)的時機和姿勢變得尤為重要。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關於打腿和手臂的划水的時機及姿勢吧,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學習遊泳的愛好者們。
  • 遊泳技巧丨自由式遊得太短?3個方法提高泳距
    自由式是四種泳姿中速度最快、遊起來相對輕鬆省力的泳姿,所以自由式既適合短距離快速遊泳,又適合長距離遊泳。 在四種泳姿的遊泳比賽項目中,只有自由式涵蓋了從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到1500米的比賽。
  • 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原標題:20種自由式小技巧,讓你遊得比魚還快!
  • 小百科:自由式不是一個遊泳姿勢
    自由式是競技遊泳比賽項目之一,嚴格來說並不是一種遊泳姿勢,自由式的參賽者可以使用除了蝶泳、仰泳、蛙泳以外的其他任意泳姿比賽。但由於爬泳是阻力小、速度均勻、最快速的遊泳姿勢,大多數遊泳員在自由式比賽時選擇使用爬泳,通常人們也稱「爬泳」為「自由式」。
  • 關於蛙泳或自由式怎麼老是遊不遠一點個人意見(遊泳的每一釐米)
    先說說新手的概念:首先一個1000米以內如果遊不到,基本上算是對遊泳技術的不夠熟練,尤其是換氣;我們遊不遠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遊的過程中,消耗越來越大,影響到了我們對自己的呼吸的控制,所以才會遊不了那麼遠。
  • 懂技術,提遊速——自由式技術特點概析
    有位遊泳愛好者對我說他遊自由式很多年了,想準備參加業餘比賽,覺得自己能拿到名次又不能拿到名次,覺得自己速度提不上去,怎麼辦呢?我想關於自由式提速問題應該是遊泳愛好者們的普遍問題,我們要清楚遊泳的時間年限不會等於速度。
  • 趣遊泳、森呼吸、小鐵人快速集結,學玩兩不誤!
    ) 人數限制每期100個學員名額(每個學員需至少一名家長陪同) 活動形式遊泳專業訓練小課堂(由專業遊泳教練設立教學課堂,在短期內掌握遊泳基礎技能內容)+趣味比賽訓練小課堂(檢驗教學成果) 活動地點英山洪廣畢昇溫泉酒店、英山溫泉遊泳跳水館及相關景點
  • 衡量一個國家遊泳水平的標誌——自由式
    衡量一個國家遊泳水平的標誌——自由式 原標題:衡量一個國家遊泳水平的標誌——自由式
  • 口語:遊泳中的「狗刨式」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口語:遊泳中的「狗刨式」怎麼說? 2015-06-25 16:41 來源:網絡 作者:   Doogy paddle 就是這個意思哦,再來看看其它各種各樣的遊泳姿勢啦~   自由式freestyle   仰泳backstroke   蛙泳breaststroke
  • 錯誤的自由式,動作解說,說的是你嗎?(遊泳的每一釐米)
    ,改正自己的技術動作,讓自己遊得更好,那麼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把我們腦海裡的動作做到了水面地步,也就是有沒有做到位;其實大部分遊泳愛好者看的遊泳視頻,文章之類的動作,大致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我們的身體沒有辦法做到我們所想的;當然想要好好的了解自己的動作,好好的更改還是要選個方便,或者離自己近的遊泳池;記得在沒有專心做遊泳教練之前,到處找過遊泳池,而中南大學是我唯一一個沒有進去過的泳池,可能是去的時間不對
  • 想通過遊泳減肥,選擇哪一種泳姿最好?時長以及力度多少合適?
    看到有友說想要通過遊泳減肥,問「選擇哪一種泳姿最好?時長以及力度多少合適?」所以這裡來說點個人體會。大眾遊泳鍛鍊通常都是蛙泳和自由式,仰泳基本上用來放鬆,蝶泳會遊的人不多。所以這裡只拿蛙泳和自由式來做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