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雨後天晴,攝影師和攝影友一起外出採風,車行來到垣曲縣大山深處的鄭家嶺村,看見路邊一塊地田裡穀子長勢喜人,谷穗碩大飽滿,豐收在望,大家感到十分欣喜,隔著車窗似乎都聞到了一股穀子香。影友老師忽然說「快看,快看,有位農民大姐那根木棍在田裡來回跑,我們去看看她在幹什麼。」攝影魯國林
來到大家跟前,大家發現田地裡立著好多的假人,大姐手持木棍頭戴草帽,已經是滿臉汗流,衣服溼透了,她告訴我們說今年在這裡種了2畝的穀子,現在開始成熟,可是讓山裡的鳥兒盯上了,這幾年當地環境保護的好,鳥群數量很多,一群一群的來,如果不及時防護,一年辛苦就糟蹋了。
「難道沒有其它好辦法?」,張大姐說辦法都是土辦法,是以前老人們手裡傳下來的,就是在地裡立假人,山風吹過假人的胳膊就會隨風舞動,鳥兒就會驚走,可是現在的鳥兒很聰明,兩三天過後這個法子就不靈了,依舊是成群的來糟蹋穀子,它們膽子很大,甚至都立在了「假人」身上。現在農民也有了環保意識,野生的動物鳥兒不能捕殺,所以只能靠人來驅趕。
2畝大的穀子地裡的「假人」大約有20多個,為了嚇唬鳥兒,大姐給「假人」穿上了五顏六色的鮮豔衣服,甚至刻意用塑料帶裝扮了胳膊,隨風舞動,譁譁作響。
張大媽說「假人」的辦法已經不起作用了,鳥群還是經常光顧,實在沒有啥好辦法,只好守在田邊,拿著棍子趕鳥群,或者看到鳥群來了就用土塊,小石子驅趕,2畝地是個長長的一條,160多米的距離,讓人疲於奔命,來回跑的氣喘籲籲。
一個人如果在田間防鳥那是萬萬受不了的,大姐說那樣會把人累趴下,現在她都是60多歲的人了,體力和精力都趕不上了,一天下來累的就夠嗆,沒有法子就和老伴一起輪流在地裡「值班」,一人半天輪流上崗。圖為大姐讓我們看被鳥兒吃過的穀子。
說話間一群鳥兒飛來了,之見大姐一邊大聲吆喝驅趕,一邊用小木棍急促的敲打著地上的一個鐵水桶,「砰砰砰」的響聲驚得鳥群四散而去,大姐說鳥兒很聰明它和人玩起遊擊戰,人在這邊它就去那邊,防鳥簡直就像打仗一樣,在田間從來沒有休息的時間。
張大姐說農村人一年的收穫就在這幾天,山裡的穀子不但好吃而且營養豐富,這幾年有很多的城裡人進山買小米,這是家裡的一筆收入,再過10多天穀子就完全成熟了,所以她和老伴還要堅持下去,要護住一年的收成。
人類在和野生動物之間長期共存的發展過程之中確實存在一些矛盾,環境保護已經深深的烙印在農民的腦海中,從一位農民大姐的行動中我們便看到了這一點,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國的青山綠水會越來越好,一定會出現天更藍山更青的優美環境。哦,對了,誰能給張大姐提供個更好的防鳥辦法啊?【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