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北京文化(000802)發布公告稱,2020年12月3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當天北京文化開盤一字跌停,次日再度跌停。說起北京文化,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作為《流浪地球》《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多部電影的出品方,曾一度被外界譽為「爆款收割機」。
圖1 被立案調差公告截圖
而現如今,該上市公司的情況卻著實窘迫。那麼其為何會突然被立案調查呢?實際上,事情的始末還要追溯到八個月前,時任公司副董事長的婁曉曦曾實名舉報,直指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這件事不僅將北京文化送上了熱搜,同時也引來了監管層的關注。如今,隨著「舉報門」的落幕,事實證明當年婁曉曦的舉報,並非全部「空穴來風」。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北京文化資金方面也較為緊張,一味地依靠「爆款」電影似乎也無法緩解其現金流緊張的局面,這難免令人擔憂。
「舉報門」落下帷幕
在披露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的同時,北京文化還接到了北京證監局警示函。警示函顯示,其2018年年報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報告期內部分項目收入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規定的確認條件,導致公司2018年度多計營業收入約4.6億元,多計淨利潤約1.91億元。這意味著北京文化「舉報門」終於迎來了答案――北京文化財務信息確實存在問題。
圖2 警示函相關內容截圖
2020年4月29日,北京文化發布年報之後,其前副董事長婁曉曦發微博實名舉報北京文化財務造假,隨之監管層的問詢函接踵而至。關於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紅周刊》記者在之前發布的《北京文化被實名舉報財務造假,更正後的年報仍存在疑點》《北京文化內訌升級,前副董事長婁曉曦提案罷免董事》《北京文化「舉報門」後續:承認收入核算不合規,原審計機構卻不幹了》等多篇文章中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婁曉曦曾公開舉報高管宋歌、張雲龍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欺詐發行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職務侵佔罪等。在本次所披露的警示函中,北京證監局對北京文化董事長兼總經理宋歌、財務負責人張雲龍及董事會秘書陳晨予以警示,認為其未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及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將相關違規行為計入誠信檔案。
另外在舉報中,婁曉曦還提到了高管挪用上市公司資金,以完成子公司業績對賭的事情。在通知書中,證監會雖然並沒有確認這件事情的真假,但是卻提到,北京文化未能對收購子公司進行有效整合,缺少對子公司項目管控、預付資金管理與監督等關鍵控制環節,內控設計層面存在缺陷。另外,北京文化子公司部分項目預算調整、合同籤訂未經母公司層面審批,不符合公司《合同審批流程及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內控執行層面存在缺陷。
可見當年婁曉曦的舉報,並非全部「空穴來風」。受此消息影響,連續兩天,北京文化公司股價一字跌停,1月6日,則以近幾年最低價4.33元/股開盤,最終得以翻紅。
「爆款」電影難解現金流之憂
隨著「舉報門」的出現,北京文化可謂是「元氣大傷」,2020年其股價足足下跌了36.81%,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投資者要想收復失地恐怕並不容易。另外在經營方面,由於疫情的出現,令院線業務停擺了將近半年時間,其經營業務自然受到了不少衝擊。據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文化的營業收入為1308.11萬元,同比下降98.15%;其歸母淨利潤為.17億元,同比下降192.37%。
儘管還沒有披露2020年年報,不過從北京文化所上映的兩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和《沐浴之王》來看的話,其利潤情況似乎並不樂觀。去年10月,由北京文化出品的《我和我的家鄉》上映,八天時間其累計票房約18.71億元,按照北京文化的公告,截至2020年10月8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為0.8億元至1億元。目前《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已經高達28.3億元,那麼按照這個比例來看的話,北京文化通過這部電影所獲得的收益約為1.21億元至1.51億元,差不多剛好彌補了公司前三季度的虧損。
圖3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而另外一部《沐浴之王》,上映時間將近一個月,就深陷「抄襲」糾紛,截至目前,其累計票房僅有4.04億元,由此可見,公司真正能獲得的收益恐怕並不是很多。實際上,除了上述兩部電影之外,《封神三部曲》也曾被寄予厚望,原本這部電影計劃在2020至2022年上映,而現如今,在疫情的影響下,這三部影片的預計發行檔期都有所延後。
圖4 《沐浴之王》海報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北京文化的現金流情況並不樂觀,截至2020年9月末,其帳面上的貨幣資金僅有6377.44萬元,而同期其短期借款為8.96億元,一旦債務集中到期的話,對於北京文化來說壓力不小。而一時間想要通過「爆款」電影來獲得現金流,似乎也並不容易,北京文化究竟該如何突圍?我們將拭目以待。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