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5 2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對於電信網絡詐騙,鹿城警務在線的小編天天在叨叨叨,
但相信很多沒有被騙過的人都會自認為「我不貪心我就不會不騙」「我很聰明我不會被騙」。
小編想告訴大家,
「不聽、不信、不轉款」是在思維冷靜的狀態下,才能做到的防騙技巧。
而幾乎所有的騙局,都會在第一時間打破這種冷靜。每一位受害者都會在被騙之後冷靜下來,然後頓足捶胸、悔恨不已。
對於騙局,一定要有三點認識:
1.騙子比你更懂人性;
2.任何人都無法消除人性的弱點;
3.想要防住騙子,只能提前了解騙術。
3月24日,包頭發生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刷單、網貸、投資類詐騙仍是多發類型,之前小編已經多次發布預警提示,大家想了解這三類的「防騙術」可以翻翻前幾期的推文。
小編在今日警情中發現一起青山區某居民在網上被推薦購買股票,通過群裡的「推薦人」發布的二維碼掃碼下載了「新寶城」APP後,投資股票被騙18萬餘元。
陌生網友推薦高回報投資、推薦股票、彩票都是詐騙,小編就不多贅述,
這裡,小編想劃一個重點——APP
其實,不僅是在投資股票類詐騙案件中,在網絡貸款、遊戲賭博、網上彩票、網上刷單等多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手機APP都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騙子往往都是通過社交平臺給受害者發來二維碼或連結,讓受害人通過掃描或點擊連結下載其指定的APP,這些APP只要「一串網址」「一個二維碼」就能安裝,換個名字就能改頭換面,成為一切騙子想要成為的APP,騙子通過註冊一個皮包公司,或假借其他公司名稱,用以達到「APP是正規運營」的效果,之後再通過網站、微信群、QQ群等渠道進行推廣,以低風險、高回報等說辭誘導受害人下載。
在這些APP上,受害人通過輸入個人手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驗證碼等被套取個人信息,更很容易被「轉帳」,由於屬於脫離監管的非法APP,受害人被騙後,騙子將APP改頭換面,警方追蹤起來也非常困難。
所以,小編想說的是「下載渠道是關鍵」!
警方提醒
1、不隨意添加好友或群聊,不迷信所謂的「內幕消息」、「權威發布」等說辭,警惕其背後隱藏的利益或騙局。
2、下載軟體時,務必選擇官網或正規應用商店等渠道,不聽信他人宣傳通過掃碼或點擊連結隨意下載。
3、切勿在來路不明的APP裡進行投資。在不確認對方身份的情況下,不輕易涉及金錢來往,更不要輕易相信高收益、高回報的投資產品。
4、如遇可疑情況,及時收集證據並第一時間報警!
原標題:《今天和你聊聊APP那些事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