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兒童經濟」常指以3-14歲孩子為需求主體,圍繞包括兒童用品、兒童玩具、親子娛樂、親子服務、親子教育、親子醫療等在內的兒童整體消費需求的經濟活動。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此前每年出生新生兒1600萬人左右,全國共有兒童人口2.22億,佔總人口的16.6%。兒童人口規模巨大,市場需求潛力無限,前景廣闊。隨著我國「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兒童經濟」更是明顯升溫,兒童消費市場熱度空前增長。
「兒童經濟」常指以3-14歲孩子為需求主體,圍繞包括兒童用品、兒童玩具、親子娛樂、親子服務、親子教育、親子醫療等在內的兒童整體消費需求的經濟活動。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此前每年出生新生兒1600萬人左右,全國共有兒童人口2.22億,佔總人口的16.6%。兒童人口規模巨大,市場需求潛力無限,前景廣闊。隨著我國「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兒童經濟」更是明顯升溫,兒童消費市場熱度空前增長。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0-14歲人口將達到2.6億,而兒童消費市場規模達到4.5萬億元。兒童需求的多元化也催生了更多新興業態與品牌;80、90後父母群體作為兒童消費的真正決策者,其消費習慣讓兒童需求趨於多元化、個性化,家長體驗需求的滿足開始體現在品牌附加價值中。優質的親子旅遊業態無疑面臨著巨大的商機。「全民溜娃」時代,兒童業態成為文旅業、實體商業等不可忽視的C位業態。親子業態有哪些形式,又將如何布局?
1、綜合型遊樂體驗的「兒童樂園+」
越來越多的兒童遊樂園逐漸向綜合型體驗遊樂模式發展,引入了零售、餐飲、體驗等業態,並不再局限於家長觀看、兒童玩耍的傳統模式,引導家長共同參與兒童娛樂中,延長消費者停駐時間,將客群延展到成人。
業態參考:
可以涵蓋遊樂、科技體驗、教育、表演、零售。如科技館、實驗劇場、小吃街、DIY、親子餐廳、劇場、超市、書店、飲料吧、美甲屋、 海淘體驗店等各類服務項目,將服務對象直接延展到家長、甚至沒有孩子的年輕人。
2、聯姻「動漫IP」的主題樂園」
作為近年來持續火爆的兒童樂園,也將目光轉向了動漫IP,將家喻戶曉的動漫形象嵌入到兒童樂園中,讓動漫作品更具形象性、延展性、衍生性、多元性,用形象逼真的手法,還原動漫場景。
因此,誕生了一批結合IP、動漫、漫畫、童話等元素的品牌,通過各種體驗情景、各種挑戰項目來吸引兒童好奇心和探險興趣。
以動漫IP為主線,融合娛樂、體驗、教育於一體,為兒童及家長提供主題遊樂、互動親子、主題商品等一站式服務的兒童動漫主題樂園。
3、兒童零售店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一步升級,兒童玩具、兒童家居在兒童零售中漸作為一個獨立的系列顯現出來,它們不再是單一的玩具或家居賣場,融入了場景體驗、社交互動等創意元素,成為一個零售體驗店。
4、兒童創意DIY
由於DIY業態高度契合了「親身參與」、「主動體驗」等體驗本質,逐漸成為購物中心體驗新寵。有數據顯示,在閒暇時除了KTV、聚餐、逛街、看電影以外,有93.75%的消費者願意選擇DIY手工製作作為娛樂聚會的形式之一。
新奇的體驗業態一直是購物中心的突破口,而兒童DIY業態因其不可代替的創意體驗而漸受歡迎,如大悅城、K11等知名購物中心也專門開闢了DIY體驗區。
業態推薦:
DIY產品有拼組、塗鴉、手工泥、串珠、電子科學、線藝、兒童禮品等。所有親手製作的DIY作品都可以帶回家,還會定期舉辦活動,促進顧客交流和親子互動。
5、兒童體驗館
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更加自信、更加樂於嘗試新事物和接受挑戰,讓孩子參加一些運動和探索類項目。
引進兒童拓展、探索類體驗館一方面是為滿足客群需求,吸引客流,另一方面也是為兒童提供一個多元化的娛樂場所。
一
新加坡Jewel樟宜機場探索滑梯
星耀樟宜機場新開發的項目包括購物中心、景點公園和花園,均在1號航站樓前方,這個充滿吸引力的景點就位於最高處的Canopy Park內。頂棚遮蓋的公園中還有1400多棵樹木、棕櫚樹及其它景點設施。項目打造出一種終極機場體驗,吸引人們紛紛前往新加坡樟宜機場。
▼滑梯裝置外觀
在設計概念中,遊樂場被設計為一個寶石般的雕塑,滑梯、樓梯和爬繩部分都被雕刻顯露出來,展現寶石色彩繽紛的內部空間。在這種方式下,遊樂場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一塊鑲嵌在Jewel樟宜機場第五層上的寶石,又是內部隱藏著充滿吸引力滑梯的遊戲雕塑。
首先,曲線外殼的整個結構都採用鏡面貼磚,這個與業主共同設計的項目呈現為一個連續光滑的拋光鋼材表面,包裹著容納了大通道平臺的三個圓錐體。滑梯是公園蒼翠森林山谷中光彩奪目的寶石,吸引著遠處的人們。外殼以液態水銀的形式,映襯著周圍的動態與美景。它引導和強調對周圍環境的關注,讓旅客能夠體驗自身與周圍環境的無限與超現實景象。地板上的橡膠圖案設計成能夠在遊樂場外殼上形成螺旋抽象反射景象的形式。
▼寶石般的雕塑形體
▼一個連續光滑的拋光鋼材表面包裹著容納了大通道平臺的三個圓錐體
▼地板上的橡膠圖案設計成能夠在遊樂場外殼上形成螺旋抽象反射景象的形式
▼外殼以液態水銀的形式,映襯著周圍的動態與美景
遊樂場的觀景臺是機場綜合大樓中最高的可進入區域,能夠觀賞到整個航站樓內部美妙的景象。使這個遊戲雕塑成為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大眾娛樂與社交之地,也吸引著所有年齡段的兒童和家庭來這裡冒險玩耍。在充滿挑戰性的滑梯上爬上滑下,從圓錐體中滑到底部驚呼「WOW」的體驗,讓遊客一次又一次的回到這裡。
▼遊樂場的觀景臺是綜合大樓中最高的可進入區域,能夠觀賞到整個機場航站樓內部美妙的景象
亮黃色雕塑內部包括四個滑梯:一道家庭滑梯,一個陡峭下降滑梯和兩個從最高處滑落的玻璃螺旋滑道。探索滑梯雕塑擁有雙曲線形態的鋼外殼。曲線玻璃在觀景臺用作欄板,在從最高處滑下的雙螺旋滑道處用作包裹外殼。光纖燈集中在雕塑周圍的橡膠地面上,點狀燈安裝在最高處的圓錐體上,led燈光帶位於曲線玻璃欄杆的邊緣。雕塑觀景臺上也使用了空調系統,當孩子們在緊靠屋頂下的滑梯上玩耍時,可以有一個舒適的溫度。
▼光纖燈集中在雕塑周圍的橡膠地面上,點狀燈安裝在最高圓錐體上,led燈光帶位於曲線玻璃欄杆的邊緣
探索滑梯遊樂場跨度超過18米,長16.7米,平臺最高點站臺高達7.5米。裝置在世界上三個不同的地方生產建造,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而獨特的遊戲雕塑。從設計到最終實現,項目歷時兩年多的時間。
▼滑梯夜晚景象
二
荷蘭Beatrix公園
Beatrix公園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城市公園之一。該公園最老的一部分由Jacoba Mulder於1938年設計,展現了一種19世紀浪漫主義風格到二戰後功能主義風格的過渡。
在最近的Beatrixpark項目中,設計師在該「半島」附近的舊籃球場地上打造了一個多功能的兒童遊樂區。除了滿足0-6歲兒童的活動需要,該遊樂區還吸引了很多大齡兒童。
▼裝置外貌
為了實現各種功能需要,該裝置被分解成三個區域,並重新定義了其周圍環境。裝置一邊一面完整的鏡子,反射了周圍的綠色。走近看,兒童遊樂的身軀和路人的身影在鏡面的映射下變得扭曲而有趣。設計在裝置的第二個內凹處,置入了一個巨大的蹦床。第三個內凹處的球門,作為兒童遊樂場的延展部分。而在裝置末尾處的翹起部分,設計師加入了一個搖擺部件。裝置最終創建了一個全方位的遊戲空間,使孩子們可以在其四周及內部等各個地方玩耍。
▼畫在裝置一面的球門作為兒童活動的延展
▼配有鏡子的一面反射周圍環境
▼在裝置內凹的地面置入巨大的蹦床
為了設計出既有吸引力的,又能滿足遊人閒遊駐足需要的景觀裝置,設計師創造出一種有機的結構來滿足更多遊戲功能。兒童可以在裝置中攀爬,以及吊掛滑行。然而這些遊戲方式並不是顯而易見的,它需要等待孩子們去發掘,並體會這種發現與探索的樂趣。
▼探索不同的玩樂形式
三
清水灣道遊樂區
清水灣道距香港市中心僅一小時車程。與香港的高樓和城市喧囂截然相反,清水灣半島上有的則是青山綠水小村落。設計師受邀設計五個遊樂區——幼兒娛樂區,城市農場,兒童遊樂場,水上樂園,以及一個室內圖書教學娛樂區。傲瀧的會所非常別致,有著流暢的造型,明亮的白色立面和大片落地窗,而這些都是設計師設計所有遊樂區的出發點。很顯然,「遊樂」也是一個家庭的一部分。
▼中央公園鳥瞰
幼兒娛樂區
幼兒娛樂區在小區最北邊,供2-5歲幼童使用。幼兒娛樂區周邊是低矮的籬笆和圍欄。遊樂區內是三個白色圓柱體,表面還有孔洞。每個圓柱體功能不一。在最大的圓柱體裡,孩子們可以攀爬,坐滑梯。其餘兩個較小的圓柱體可以用來過家家,一個是「商店」,一個是「遊戲室」。圓柱體外部還有低矮的小丘,可供孩子們遊戲攀爬。
▼供2-5歲幼童遊戲的圓柱體
▼帶圓洞的表面
城市農場
菜園,也叫城市農場,由四個區域組成,四個區域通過小徑彼此相連,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第一個區域是自行車停放處,然後是擺滿花槽的第二個區域。再往前走是第三個區域——教學區,裡面有長凳和綜合藥草園,孩子們可以在小沙坑裡遊戲或者玩水。最後一個區域是關於「食物和社區」的。這是一個比較私密的空間,小區住戶可以在這兒會面,開個燒烤party。
▼擺滿花槽的農場
▼小沙坑和藥草園
▼農場細部
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個圓柱狀的遊戲設施。「圓柱」的白色立面和公園的綠植相映成趣。細柱支撐著圓柱體的平臺,每根柱子都扭向不同的方向。這些柱子使得「圓柱」看起來纖細而通透。為了強調遊戲設施的存在感,它們的下面都有一個輕微凹陷的坑。一條混凝土小路貫穿整個遊樂區,沿著這條路能走到中央公園的其他區域。遊樂設施旁都設有長凳供家長休憩。香港地處亞熱帶氣候區,所以遮陽很重要。因此,所有的遊樂設施都有遮陽頂篷。除此之外,兩個較大的遊樂設施篷頂邊緣還放了懸掛的綠植作為裝飾。
▼鳥瞰三個圓柱狀的遊戲設施
▼帶滑梯的圓柱
▼細柱支撐著圓柱體的平臺
▼細部
▼「圓柱」和公園的綠植相映成趣
▼景觀細部
水上樂園
水上樂園就在泳池旁,水很淺,最淺處只有5釐米,最深也不過30釐米,所以很適合兒童。Carve團隊設計了一個滑梯和一個互動式水臺,以給兩個水池帶來活力。互動水臺在水池最深處,相當於一個水下的遊樂島。它鼓勵孩子們去合作。按下不同的傳感器會觸發不同的噴水器,產生相應的水流和照明效果,就是這樣的一個小遊戲。尤其是在夜晚,看起來非常壯觀。滑滑梯在水最淺的池子裡。滑梯材質選用打孔鋼材,外側是白色,內側是洋紅色,可以產生莫爾效應。水池裡的滑梯就像一塊巨石,點亮了夜。
▼水上樂園
▼互動式水臺
室內遊樂場
最後是位於會所內部深處的室內遊樂場。Carve團隊設計了遊樂場的室內部分。會所內部看起來非常整潔,有許多玻璃牆面,曲折的磚牆,和中庭。設計師以後牆的流線造型為設計出發點,營造出一種效果——玻璃牆面把空間包圍起來,將室內遊樂區和會所大廳區分開。設計師在有限的空間裡設計了一個和會所風格一致的遊樂區,裡面有圖書館,書架,讀書角,一個真人比例的娃娃屋,還有一個遊戲屋。遊戲屋裡的地上和窗戶上有很多可拆卸的軟積木。孩子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組裝,創造他們自己的「建築」。屋裡的黑板能讓孩子們盡情發揮他們的想像力。
▼讀書區域
▼書櫃細部
·END·
文章來源:芝麻小鎮研學基地,圖片來自Unsplash;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盈象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象集團)註冊資本3.5億元,2017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集團旗下擁有規劃設計、項目施工、智慧城市建設、產業投資、融資租賃、旅行社、新能源、VR與人工智慧研究、智慧旅遊研究等專業子公司和研究機構,其中規劃設計公司具有國家甲級規劃資質。
盈象集團以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通過規劃加投資、規劃加施工、規劃加運營、規劃加科技的業務模式,構建由規劃設計、智慧城市、項目施工、項目運營、生態環境修復、健康養生、產業投資、新能源、旅行社九大事業板塊組成的獨立運營又相互支撐的業務體系,打造以文化旅遊全產業鏈為戰略導向的企業集團,通過拓寬融資渠道、抓好項目質量、擴大產業規劃、強化媒體宣傳、滿足業主需求、創新合作模式、整合特色旅遊資源,打造智能化、高質量、體驗型、舒適快樂的智慧旅遊平臺,依託平臺打造系統化、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全價值鏈旅遊生態圈,並最終形成文化旅遊+金融資本的產業發展模式,為業主單位提供超值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