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正在遭遇大洗牌,這次是Facebook下一個是誰呢?

2020-12-14 滄龍一號

最近,美國和英國除了忙著防疫疫情,也在忙著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打官司。

英國表示,一個新的政府部門將致力於解決人們對少數科技巨頭集中權力的持續擔憂。英國多個部門表示,計劃成立一個數字市場單位(DMU),以執行「一項新的準則,用來規範目前主導市場的企業壟斷行為,當然谷歌和Facebook首當其衝被針對」

而在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由48個州及地區的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分別對Facebook提起了兩起反壟斷訴訟,而且要求臉書必須出售旗下WhatsApp和Instagram。兩起訴訟聲稱,臉書採用了收購或封殺策略來打壓競爭對手,並阻止較小的競爭對手成長。

這些訴訟針對的是臉書的兩筆主要收購:社交媒體Instagram和WhatsApp,該公司最終可能被迫剝離這兩款應用,面對遭遇訴訟其股票最近也受壓下跌。

美國葉史瓦大學卡多佐法學院教授薩姆·溫斯坦表示,就案情而言,訴訟指控非常地強勁有力。不過,尋求解決辦法卻很難,因為分拆是一種不尋常的校正措施。但是,針對此案採取這種辦法,肯定是值得的。」雖然為了達到反壟斷目的而採取分拆一個公司的辦法是十分罕見的,但是在這一點上,與美國司法部針對谷歌的反壟斷訴訟案並不一樣。雖然對一家公司進行反壟斷性的分拆行為並不常見,哪怕是小規模的分拆,但是這樣的案例並非沒有。最著名的是在1982年,美國司法部曾迫使電話公司ATT進行了分拆。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聲稱,Facebook參與了一項系統戰略,以消除對其壟斷的威脅,包括2012年和2014年分別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聯邦貿易委員會此前已批准了這兩項收購。

Facebook收購Instagram和whatsup的價格分別為10億美元和190億美元。

而此次訴訟提到,Facebook在美國個人社交網絡市場擁有壟斷權。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作為訴訟的一部分,該委員會將尋求永久禁令,這可能導致Instagram和WhatsApp的剝離。此外,聯邦貿易委員會將尋求禁止Facebook對第三方軟體開發商施加反競爭條件。其實大家都知道早在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之前,Facebook就開始進行其他收購,目的很明顯就是打壓競爭、剝奪競爭對手寶貴的服務。比如為了應對Twitter和今年來針對Tik Tok的動作。

此前,Facebook高管表示,此舉將使Twitter無法使用其聯繫人導入服務,而這種服務可能有助於該社交網絡的增長。後來,Facebook又試圖收購Twitter,並對於未收購成功「表示遺憾」。

隨後,在確定了對其主導地位的兩大新的競爭威脅--Instagram和WhatsApp之後,Facebook採取行動,通過成功收購這些公司來壓制了競品的威脅。

這些都反映了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在2008年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達的觀點,即『與其競爭,不如收購。』」這個八零後手段可不少,國內某些企業正在這樣做,這也是資本市場的固有慣性思維。

針對這次Facebook的這兩起訴訟,可能會得到當選總統喬·拜登即將就任的新政府團隊的支持。不過,媒體沒有能夠獲得來自該團隊的置評。

這次在對Facebook發起訴訟的表決中,FTC的5名組成委員中,3名贊成,2名反對。3名贊成提出起訴的委員中,2名是民主黨人。

針對這次訴訟的部分內容還稱,Facebook一直限制WhatsApp提供移動消息服務,而不是允許WhatsApp成為與Facebook主應用競爭的個人社交網絡提供商,並限制了WhatsApp在美國的推廣。」Instagram一直在吸引Facebook主應用的用戶和用戶參與,Facebook試圖阻止Instagram對Facebook的侵蝕,從這可以看出,如果Instagram獲得獨立,將對Facebook的社交網絡構成重大威脅。

由此可見,儘管Facebook將這兩個炙手可熱的社交應用收入麾下,依然在阻礙它們的發展。

康奈爾大學法學院的反壟斷教授喬治·海伊認為,由於在訴訟中沒有刑事指控,Facebook沒有分拆旗下Instagram和WhatsApp的動機。此外他還預測稱,該訴訟案迎來最終判決將會耗時多年。

對於美國來說,反壟斷法與反壟斷訴訟由來已久,一般認為,美國1890年頒布的《抵制非法限制與壟斷保護貿易及商業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壟斷立法。因最初是由參議院議員約翰·謝爾曼提出的議案,故稱《謝爾曼法》。利用《謝爾曼法》,美國政府曾成功地肢解了標準石油公司、美國菸草公司和AT&T(美國電報電話公司)這三個最有名的託拉斯。近20年來,微軟、亞馬遜和蘋果等也相繼受到了美國的反壟斷調查。2000年,微軟也曾險些遭到一分為二的命運。

在老丁看來,事實上,任何一家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做大,都會面臨很大的安全問題,和市場競爭問題,今天可能會給老牛上環,明天也有可能輪動去給孫悟空上緊箍咒。總是需要做一些限制。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巨頭因何遭遇寒冬?「跑偏」主航道是主要原因
    最近頻繁看到網際網路從業者們傳達過來的一個問題:網際網路巨頭的冬天是不是到了?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體現出了一種趨勢——至少某些網際網路巨頭將迎來強監管時代。網際網路巨頭遭遇「冬天」,其根本原因也在於「金融優勢資本化」。中國的人口規模和發展水平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同時也就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為廣闊的空間和沃土,在這種前提下誕生BAT以及為數眾多的獨角獸企業也就不足為奇了。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虎嗅網
    下完單以後,我突然想起看過的文章中說,另一個巨頭補貼得更厲害,於是我點開了這個巨頭APP上的社區團購頻道,我看到這家的黃心土豆1千克才0.98元,2斤土豆還比我剛買的那家的1斤土豆便宜1分錢。我在上一家買了6斤土豆,還以為是羊毛呢,沒想到這個巨頭更慷慨。我也懶得退那一單了,心想下次在這家試試吧。
  • 美國考慮拆分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近日來,國內網際網路上正在掀起一大熱點話題,便是網際網路反壟斷。國內自2008年實施反壟斷法,為什麼直到現在才首次迎來網際網路領域的執法處罰案件?對此,東北財經大學教授於左表示,原因在於,部分網際網路反壟斷行為複雜,不易識別企業隱蔽行為,包括在雙邊市場的情況下,相關市場如何科學界定等情形有關。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文/智能相對論作者/陳選濱地理大發現,又名大航海時代或探索時代、新航路的開闢。在這個時期,歐洲的航海家們在王室的支持下,組織船隊向世界各處的海洋航行,探索新的貿易路線和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在今年,類似的盛況也出現在了工業網際網路領域。
  • 反壟斷第一槍出膛:社區團購成「逐利場」,網際網路巨頭們或被吞沒
    今年的特殊情況是其催熟劑,便捷的服務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讓其廣受好評,它也就被網際網路巨頭們盯上。彼時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正在尋找一個流量出口,因為流量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賴以生存的本質,有流量才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回顧過往的各種"腥風血雨"我們便可以得知。
  • 中美網際網路巨頭:一個研究上火星,一個研究搶菜販生意
    一直被詬病黑暗的「賽博朋克」在這個世界面前,簡直就是一個「烏託邦」。誠然,「終產者」只可能存在於科幻小說中。但是,我們身邊的網際網路巨頭們,卻越來越有它的「風範」了。阿里、騰訊、美團、滴滴......已經把控了我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除非你隱居在某個山溝溝裡並拒絕使用網際網路,不然一定會與它們扯上關係。
  • 中國音樂行業迎來洗牌,昔日巨頭即將關停,騰訊只剩下一個對手
    一時間,有關「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霸佔了各大新聞平臺頭條。雖然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應該讓新聞「飛一會兒」,但鍾愛蝦米音樂的蝦米用戶們難免擔憂,部分用戶甚至跑到蝦米音樂官方微博下尋求「否認關停」的安慰。昔日巨頭即將關停可往往事與願違,雖說當時蝦米音樂官方沒有回應,但在新年伊始,蝦米音樂殘忍地發表官方聲明。
  • Facebook向中國宣戰:瘋狂抹黑中國科技企業!還向美國獻「毒計」
    Facebook詆毀抹黑中國企業本月29日,針對美國國內的四家科技公司亞馬遜、蘋果、facebook以及alphabet舉行了一次聽證會,這次聽證會上面,主要是為了讓這四家科技行業的巨頭企業對自己公司進行介紹,表明其公司的行為是否存在壟斷。
  • 俠客島:網際網路巨頭入場「賣菜」,你會買嗎?
    當下廣義網際網路人口接近峰值,流量新增困難,獲客成本大增,新客增長緩慢。舉例來說,阿里往年每季度新增月活用戶上千萬,今年三季度下滑至700萬,同時其獲客成本則由去年底的800元/人增至1158元/人;今年上半年,美團交易用戶數、活躍商家數均增長,但用戶平均年交易數卻下降了。當流量增長、變現遭遇瓶頸,擺在企業面前的選擇是,要麼去爭奪現有流量,要麼開闢新戰場。此時,賣菜成為新選項之一。
  • 網際網路巨頭混戰大健康 下階段的打法是什麼?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混戰大健康,下階段的打法是什麼搭載了網際網路概念的醫療股都能順勢起飛?似乎京東健康做到了。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京東健康、阿里健康根本上還是一個在線藥房,做的依舊是老本行的電商生意,而背後的京東、阿里則是巨大的平臺支撐及用戶流量入口。以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為代表的線上藥房,和目前國內幾大線下藥房(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益豐)的競爭格局如何?
  • 全球網際網路正在四分五裂
    從中國網際網路過去二十年的崛起歷程來看,如今在網際網路行業能夠具有同等潛力,並且正處於網際網路大規模普及階段的國家,有且僅有印度:人口足夠多,市場足夠大,網絡工程師紅利深厚。 「中國經驗」行之有效,印度人很難不抱有類似的想法。
  • 科技巨頭Facebook被多方盯上,這次會逃過被拆分的命運嗎?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 近日,美國對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的打擊,開始付諸實際行動。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媒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8個州的檢察長聯合向社交媒體公司Facebook提起重大訴訟,指控該社交媒體巨頭濫用數字市場中的支配地位,從事反競爭行為,是壟斷企業。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他透露,多點的拼團團隊當時正在跟武漢中百討論拼團大方案。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樸樸超市也在武漢開倉。興盛優選的大本營湖南也成為社區團購的火拼之地。今年11月,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相繼在長沙開城。而隨著開城大賽不斷推進,雙方競爭的戰場也越來越大。
  • 全民養生浪潮催生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2020京東金榜年度頒獎盛典」上,京東金榜聯合人民網財經發布了以「各憑熱愛一起出圈」為主題的「京東金榜年度十二大消費趨勢全民養生成熱點,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健康產業,未來幾年圍繞健康為主題的產業升級將成下一個增長賽道。
  • 又有一個項目(酒蛋蛋)正在適應中國網際網路的最強邏輯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酒蛋蛋最新資訊 > 正文 又有一個項目(酒蛋蛋)正在適應中國網際網路的最強邏輯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這些年我們聽了太多網際網路企業發明出來的新模式新詞,c2c,b2c,o2o,b2b,然後又b2b2c,f2c這些模式無一不披著網際網路光鮮的外衣,打著「顛覆」「變革」「數位化」「大數據」的旗號,讓人一開始聽了不覺明厲,後來看盡這些個網際網路企業無非是幹了一票賣衣服、打車、外賣、賣菜的事兒,它們組團把這些個存量市場攪和的血雨腥風,卻從不想在一個新賽道的增量市場中去尋找未來
  • 最後一個風口:網際網路殯葬
    從出生時的一口奶粉,到火化後的一把骨灰,網際網路巨頭們眼看就要「包辦」人們的一切。這不是譁眾取寵,也不危言聳聽。如果網際網路巨頭們糾葛資本的力量繼續無度下沉無序擴張的話,那麼「網際網路殯葬」這麼扯淡的事情怕是真的要來了。
  • 京東金榜發布 全民養生浪潮催生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
    全民養生成熱點,網際網路巨頭布局大健康產業,未來幾年圍繞健康為主題的產業升級將成下一個增長賽道。在消費層面,京東金榜顯示,2020年養生類商品中養生茶飲、藥食同源、骨骼健康、維生素/礦物質等產品最受歡迎,而且,在養生族中有13.23%的消費者是16歲-25歲之間的Z世代,養生族開始呈現的年輕化趨勢,也彰顯著全民消費對於健康的高度關注。
  • 「社區薇婭」都不夠用了,一線網際網路巨頭全員下場「賣菜」
    因為這次對決的玩家們,可不是拿著風投下注的創業新貴,而是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京東這些中國市值排名前五的網際網路巨頭,以及還沒有上市但估值達千億美元級別的字節跳動和滴滴。武漢的成功也讓更多網際網路巨頭們看到了機會,興奮不已。他們開始紛紛重注下場,希望接管創業者們的陣地,當然也包括夢想。這也是過去歷次產業風口中,屢次出現了場景:創業者先摸石頭過河,跑通之後,巨頭前來收割。
  • 社區團購養肥自己以後,網際網路巨頭下一步棋如何布?
    網際網路巨頭追逐社區團購大戰風口之舉,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