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段時間官方對「房產稅」的混亂表態總算終結了。5月31日,國務院批准並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制定的《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文件將「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列入了今年的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當中。
前段時間官方對「房產稅」的混亂表態總算終結了。5月31日,國務院批准並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制定的《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文件將「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列入了今年的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當中。很快,上海、重慶、長沙等地紛紛傳來房產稅方案已報至國務院等待審批的消息,徵收房產稅的大幕已經拉開。
在各級政府打出了一系列樓市調控重拳之後,再度計劃出臺房產稅,說明兩點問題:第一,政府對於調控樓價的決心大;第二,前期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對抑制房價的作用並不明顯。事實上,我們看到前一段時間的樓市調控,儘管讓房地產交易量大幅度萎縮,但房價依然堅挺,在北京有些樓盤的價格甚至不降反升。
即將出臺的房產稅政策,成了房地產商和購房者最關注的問題,也成了人們對解決高房價問題的最大期待。但如果房產稅的出臺僅以「抑制房價」為目的,即使其出發點是好的,也容易成為「惡政」,非但不能起到降房價的效果,反而會拉大社會的貧富差距。
從表面上看,高房價是客投機所致,但本質上房價的漲跌,取決於供求關係。
房地產的供給方是擁有土地者和開發商,需求方是住房者和房產者。由於土地是政府壟斷供應,而政府對於土地收入有強烈的依賴,所以指望通過供應的競爭來降低土地價格是不現實的。土地的供應決定了房地產商的供給能力,在這種局面下,房地產商的競爭效率無法讓房價下降。而從房地產調控政策看,大部分政策旨在限制土地供給,提高房地產行業的門檻,這都是在減少供給。
從需求來看,人們傳統觀念中對擁有「自己的房子」有著特殊情結,仿佛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就沒有真正的家,這也是經濟學家們常提起的「剛性需求」。
更重要的是,高房價是資產泡沫的自然表現,當大量的資本在實體經濟中找不到出口時,房地產便成了人們的首選,畢竟房地產能提供較為穩定的租金,不房子又能什麼呢?房子總要比基金和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們可靠得多。
供應不足,需求難減,房價如何降得下來?雖然「房產稅」會提高佔有房子的成本,從短期來看能讓者望而卻步,但只要「被提高的成本」低於房租收益,人們還是會選擇房產,除非「房產稅」讓房產成為賠本的買賣:一方面房產稅使房價下跌造成淨值虧損;另一方面房屋租金低於房產稅帶來的成本。
相關新聞:
當前政策是中短期政策 房產稅非抑制樓價妙藥
北京住宅出租九成未繳稅 縮小版房產稅徵收遇困局
房產稅或將有效抑制房價 對房價衝擊不大
葉檀:樓市暫不推房產稅 保障性住房唱主角
地方政府暗中"救市" 調控不力房產稅或出臺
上海公租房方案亮相 或為房產稅"打前鋒"
房價過高非因持有成本太低 房產稅難以達效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