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抒發詩人喜悅之情的小詩,讀來令人身心愉悅

2020-12-24 優美詩詞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首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在前一年冬天,唐軍在洛陽附近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等地。廣德元年正月,叛軍首領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殺,延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到此平息。在戰亂中輾轉漂泊、飽經滄桑的杜甫,這時正在梓州(今四川三臺),聽到這個消息,欣喜若狂,以飽含激情的筆墨,寫下了這首詩。

詩意是在劍門關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剛聽到時就忍不住淚水灑滿了衣裳。回頭看妻子兒女也都沒有了愁容,我胡亂收拾著詩書高興得快要發狂。白日裡高聲歌唱而且縱情飲酒,明媚的春光將伴我返回那久別的故鄉。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穿過巫峽,然後經由襄陽再轉向洛陽。

《登科後》——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抒寫了作者晚年登科的喜悅心情。孟郊曾兩次落第,而這次竟然金榜題名,很出乎意料。所以,詩一開頭就借「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二句直接傾瀉出作者心中的狂喜:以往的窮困與落魄再也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心中鬱結的悶氣早已風吹雲散,真有說不盡的暢快。接下來的三四句則活靈活現地描繪出詩人神採飛揚的得意神態,酣暢淋漓地抒發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我們知道,作者出身貧寒,生活困苦,所以他的詩作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多寒苦之音。因此,在他的詩集中,恐怕很難再找出一篇寫得如本詩這般揚眉吐氣的作品了。這也難怪,經過多年苦學,經歷多次失敗,作者最終在他接近五十歲時考中進士,那份驚喜我們不難想見。他以為自己就此可以開始新的生活,風雲際會、虎躍龍騰一番了。滿心的

圖片源自網絡

得意欣喜,便化成了這首直吐心聲的小詩。詩雖寫得直露,但抒的是真情。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便成了流傳後世的名句。「春風得意、走馬看花」也成了今天仍在使用的成語。由此可見這首詩對後世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安史之亂結束,杜甫寫下人生最開心的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古人說:「詩言志」,但詩更傳情。古典詩詞中,收藏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喜怒哀樂。「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亡國之愁,「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登科之喜,「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的北伐之苦;「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悼念之哀。
  • 白居易的一首古詩,閒逸悠然,讀了兩遍,一種喜悅感撲面而來
    白居易是中唐時代的偉大詩人,他的作品大多淺顯易懂,卻又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從而可以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比如他的《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有《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 袁枚的兩首絕句,恬淡靜謐,清新有味,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詩人們也經常描繪出一種靜謐的氛圍,並留下一些驚艷后世的不朽作品。比如王維就非常喜歡幽靜的氛圍,明月朗照,清泉靜流,和諧完美,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白居易也有名句,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新穎別致,立意不俗,作者採用側面烘託,傳神地再現出一場夜雪。下面介紹袁枚的兩首絕句,恬淡靜謐,清新有味,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 唐代詩人孟郊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明朗暢快,別具情韻
    著名詩人孟郊的這首千古名作《登科後》,短短四句,竟然貢獻了兩個成語。比起他歌頌母愛的唐詩《遊子吟》,這首詩更是絕妙,將自己在放榜之日的喜悅得意之情表現得活靈活現,讓人讀後頓感暢快淋漓。孟郊是古代詩人當中有名的孝子。他與賈島合稱「郊寒島瘦」,有著「詩囚」之稱。在他的詩中大多是人生的苦悶,和生活的艱辛。
  • 杜甫的兩首遣懷詩,句句寫景,千古傳誦
    國破山河碎,城春草木深,詩人經常居無定所,有時甚至只能在客船上到處漂泊。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愁緒萬千,常常感慨壯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令人哀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更刻畫出詩聖飽經滄桑之後的豁達情懷。唐肅宗上元二年,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終於定居在成都草堂。
  • 最巧妙的思鄉詩:魏晉才子借遠嫁之苦,抒發濃濃情意,堪稱經典
    而詩人自己也因此被留在了長安,不久以後北周去取代了西魏後,他又被北周留下重用,在那個時候金陵正是南朝的都城,長安也是北朝時期西魏和北周的都城,庾信因為某種原因只能留在北朝,所以這個時候的詩人依舊受到兩個國家以禮相待,但是對於故國的思念和相思之情也無時不刻的在折磨著他脆弱的內心,這也常常使得詩人苦不堪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詩人巧借女子遠嫁的悲傷之情,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痛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篇
  • 讀首詩再睡覺|《 想起你明媚的眼睛》
    讀首詩再睡覺|《 想起你明媚的眼睛》 2020-08-22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清朝詩人徐錫麟的這首《出塞》,寫得很是霸氣,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其實清朝除了小說之外,詩歌也是同樣的群星璀璨,比較著名的詩人有黃景仁、袁枚、龔自珍等等,這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寫得很是深刻,也非常的唯美,所以清朝的詩歌,也是非常值得一讀。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清朝詩人徐錫麟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那便是他的《出塞》,這首詩寫得很是有氣勢,雖然只有寥寥的數語,但是同樣的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讀來更是令人熱血沸騰。
  • 與元好問一起讀詩16: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請看之前品讀第13首的文章。而李賀的詩作卻又是在韓孟之外獨具一格的,特意用險韻奇字,詭譎、奇特的意象,偏偏又能有獨到的新意,仿佛鬼神之語,所以他也有「詩鬼」之稱。對於這樣的詩歌風格,元好問是這樣評價的:論詩三十首·十六金·元好問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 李賀這首詩一開篇就是經典,通篇寫得很有氣勢,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天若有情天亦老。中唐詩人李賀這一句詩被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但是從來沒有被人超越過,一位年輕的詩人,卻是能夠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儘管唐朝從來都不缺少天才,但李賀身上的那種天才氣質無人能及。
  • 同樣的雪,在不同詩人筆下竟「千姿百態」,每讀一首都是一份驚喜
    詩人通過歌詠白雪來送別友人,將奇麗的雪景與友人踏雪離去的背影融合在一起,突出表現了詩人的留戀之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柳宗元的這兩句詩,通過刻畫一個在漫天大雪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將自己在政治改革失敗後雖處境孤獨,但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曲折地表達出來。
  • 範成大這首經典的六言絕句,通篇寫得很唯美,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那麼在這四位詩人中,要論名氣的話,自然是陸遊排在首位,其次是楊萬裡和範成大,只有尤袤的名氣稍小一些。不過我個人還是偏愛範成大,雖然他的作品名氣不如前兩位,但是有一些經典的作品同樣膾炙人口,譬如這首《喜晴》,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情感細膩,生動有趣,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令人驚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自然也是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駱賓王的這首詩比《詠鵝》還經典,入選《唐詩三百首》,令人叫絕
    當然作為「初唐四傑」之一,這首七歲所作的詩歌自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水平,我們今天就來講講他的另一首比《詠鵝》還經典的「詠物詩」,入選《唐詩三百首》,令人叫絕。《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 兩首描寫秋景的佳作,趙師秀的作品衝淡悠遠,翁卷的詩歌充滿理趣
    可是因為仕途受阻,詩人晚年隱居於杭州。他的《約客》膾炙人口,語近情遙,具有含吐不露的韻味。《數日》這首詩講究鍊字,意境優美,充滿了詩情畫意,也反映了詩人紮實和深厚的基本功。作者通過對蕭瑟秋景的描繪,展現了四靈詩派的風格特點。前兩句抒寫秋景,秋風萬裡、草木搖落,涼風颯颯、黃葉飛舞。
  • 八桂小記者與詩人殘山相約讀詩,出鏡直播間感受「網紅初體驗」
    2020年12月5日,八桂小記者滿懷期待地來到南寧「金鍊之夢」泰國餐廳,只為赴與詩人殘山老師久違的「讀詩之約」。記得在一次「八桂小記者」的活動當中,龍小記正是受到殘山老師的啟蒙,懵懵懂懂的書寫下人生第一首詩,到當天,龍小記已經迷戀上用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也許當初殘山老師無意間為龍小記播下的一顆萌芽種子,將來會成長成「龍大詩人」。鄧小記也在殘山老師啟發後當天寫下了第一首詩……
  • 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
    下面介紹蘇軾的一首七律,筆調活潑,最後兩句更充滿喜悅之情。過嶺北宋:蘇軾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夢裡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波生濯足鳴空澗,霧繞徵衣滴翠嵐。這時詩人已年過花甲,鬚髮皆白,更有點駝背彎腰。長期的羈旅生涯,經常焦慮過度,詩人的身體越來越差,但是他依然精神矍鑠,絲毫沒有愁悶的表情。詩人回首這七年來的貶謫生涯,真是感慨萬端,自己都不敢相信,如何忍受了這樣的摧殘!現在又來到了曹溪,可以品嘗一勺甘泉。曹溪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傳道處,源出廣東曲江東南,向西流入溱水。
  • 兩首詠風的五言小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少有人知,你喜歡哪首?
    風是自然界中很神奇的一樣事物,我們知道它從哪裡來,卻看不見也摸不著。古往今來,不少人在為「捕捉」它而努力,在詩人的生花妙筆之下,風變得有情有形,可以令人真切地感受到。在這眾多與風有關的詩中,李嶠的《風》是比較有特色、且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一首。他沒有固定寫哪個季節的風,他以「風」為題,詩句中沒有一個「風」字,卻將風寫得生動形象、人人可感受到,令人印象深刻。清朝詩人袁枚也寫過一首五言小詩《春風》,也將無形的風寫得有形生動、惟妙惟肖,卻少有人知。
  • 兩首悼亡詞,兩位偉大詞人的思妻之作,每每讀來都不禁淚如雨下
    夫妻之間的綿綿情誼、愛之深刻有時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如此,在古代詩人中,詩人還是會琢磨思索,窮盡一切辭藻,將對妻子的愛寫進自己的詩詞中。尤其是遇到自己的愛妻早逝,詩人悲痛哀思之情無法排解時,便將心中的痛苦化作幾句詩詞,用以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關於悼亡詞,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 窮困潦倒之時,杜甫寫下了這首詩,短短56字,堪稱古今七律之首
    導言:窮困潦倒之時,杜甫寫下了這首詩,短短56字,堪稱古今七律之首。杜甫作為與李白同時期的詩人,被後人稱作詩聖,他以其獨特的才華在唐代文壇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個人覺得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杜甫雖然窮困潦倒,但並未影響其對於詩詞創作方面的熱情,他依舊喜歡用詩詞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自古以來,秋天就惹得無數的文人墨客心生感慨,生活中經歷過苦難的杜甫,面對著「蕭蕭而下」的落葉,又怎能不心生感慨。故作《登高》一首,用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 詩人李益的一首小詩,寫盡了人生的聚散離合,悲喜交集,令人感動
    寫這首詩的詩人李益,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他生活的大曆年間,正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及其後藩鎮割據、外族入侵、戰亂頻繁的時代。長期的戰亂讓李益的家族分崩離析,四處避難,也讓李益和表弟從此天各一方。當時李益只有八歲到十六歲,和表弟分手的時候,兩人還都是懵懂的孩童,或者是剛成長起來的青蔥少年。再次見面,已經是十年之後。這意味著雙方的容貌已經有極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