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嚴謹、自卑,日本刀華麗外觀為何會注重「儀式感」?

2021-01-11 豈止史實

提起日本刀人們的腦海裡不禁會浮現出櫻花樹下武士雙手握刀不停練習的畫面。日本一直仰慕唐朝文化,如今世人熟悉的日本刀設計便來源於唐刀。不過在設計日本刀時他們並沒有完全照搬,而是對其不斷改造注入本土民族文化元素,最終打造出集美觀與靈巧於一身的日本刀。

精美的花紋彰顯日本對美的極致追求。在鍛造日本刀時強烈的儀式感,更是源自於日本人對神靈之力的敬畏與渴望。日本匠人希望用自己的敬畏之心、揮灑的汗水、意志的磨練,完成對神靈的獻祭。

期望神靈能受到信徒虔誠的感化將力量賜予鍛造的刀中,以此傳遞無窮的力量給手握刀柄的日本人。使他們能夠在艱難險阻的世間擁有披荊斬棘的力量與勇氣。

一、既有對強者的學習借鑑也有對自身特性的堅守

1.日本刀源生唐刀繼而在本土化裡趨於纖細靈動

在日本的歷史進程裡,向強者學習一直是它推動發展的重要原動力。一次是大化改新,日本向當時的世界強國大唐學習,另一次是明治維新,日本拋卻東方轉向學歐。或許是源自自身的弱小與孤寂,日本與生俱來就對強者有著無條件接受的傾向。

所以學習強者文化時總是不遺餘力,恨不得完全復刻出來。譬如,大唐時期,數以萬計的日本工匠、僧侶、學者來到大唐長安,在這裡學習建築、藝術、經史等。時至今日,人們都能在日本看到幾乎完全複製的大唐宮殿,可見其學習強者文化的熱情與認真。

自然學習鍛造唐刀也成為其中細小的一環。雖然,日本刀設計有借鑑唐刀的地方,但兩者的區別也甚多。唐刀多為直刀,破甲力強,取材隨意,刀身厚重粗獷;而日本刀基本是彎刀,殺傷力強,取材精挑細選,刀身纖細靈動。

這些區別都源自於日本文化裡對自身特質的堅守,適應本土使用習慣是各類文化都會遵循的法則。

2.日本刀終究也逃脫不了道文化的桎梏

除去為了適應自身使用對日本刀做出的改良,被注入日本的道文化,或許是日本刀難以逃脫的宿命。在日本,道可謂是無處不在。日本人習慣了聯想,將萬事萬物都當作有靈魂的存在,需要道的指引才能走入正途。

雖然有道的指引會使得日本人行事作風優雅而嚴謹,但又無時無刻不置人於規矩的束縛壓迫中。所以,日本刀也自然而然地落入日本恪守的道之中。與武士道的結合使得日本刀不僅僅是殺人的武器。它成為武士之魂的象徵,極其注重一些裝飾類設計。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並不是普通的刀而是個人精神力的象徵,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裝飾設計才能彰顯自身堅守的道。反觀唐刀的設計,就沒有那麼多繁文章節,基本就是圍繞如何提高戰鬥力這個核心展開。

所以,日本刀才會在已經拋卻刀具戰鬥的時代,依舊能作為藝術品受到人們喜愛。這一點真的要歸功於,日本人對萬事萬物注入文化的慣性,在我看來總有些對事物過度解讀的意味。

二、華麗的外觀彰顯虛榮與自卑的內核

1.貧瘠多災的島國環境滋生自卑情結

日本刀外表的華麗是毋庸置疑的,日本的刀匠們將山川湖泊,雲霞花朵一一淬鍊其上,如同所有日本設計品會做的那樣,恨不得將大千世界所有的自然之美握於手中。日本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甚至到了偏執的地步。人心最刻骨的追求往往由自身所處環境決定,越難以得到越是急於追逐。

日本刀設計中不斷融入精美自然元素便是源自自身生存環境的殘酷與惡劣。日本所處的島嶼,多災多難,地震、火山以及海嘯從未斷絕過。恬淡優美的生存環境,轉瞬間就會在無止境的災厄裡灰飛煙滅。越是失去越是渴望,在無可奈何裡陷入自卑的漩渦,將這些美好的事物鐫刻在設計品裡是他們對自身的慰藉與彌補。

2.使得日本刀花紋繁複標記叢生以示強大

不得不面對又無法阻止的失去與毀滅,令日本人的內心生出無能為力的自卑情結。他們變得容易放棄與頹唐,可是求生的本能又不斷催促他們繼續生命的旅途。既然內心的卑微與無力的,那麼藉助外界事物強大與美麗的裝飾成為他們彌補自身的手段。

所以日本刀的設計裡充滿了各類繁複的花紋以及彰顯身份的家族圖騰,甚至連刀柄上都是精心雕琢的精美漆紋圖案。用如此繁複精緻的設計裝飾自己手中的刀,會給日本人帶來握住世間美好的錯覺,令他們覺得與有榮焉。

手中的刀也早已不是單純實用的武器而成為炫耀本身能力,滿足虛榮心的工藝品。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只要自己內心充盈,便無需也無意追求外在的華麗裝飾來彰顯自己的強大。雖然,日本的文化總是不吝惜向他國學習,可他們的靈魂總是習慣性地卑微向下。

所以滿腔的熱情都用來學習華麗的技巧,最終都是學了皮毛,浮於表面。因為他們的內心千百年來依舊在灰暗的角落裡瑟瑟發抖,連手上的武器也失去銳利拼命追逐浮華的外表彰顯自己的強大。

三、為何日本刀的設計如此注重儀式感

1.對堅信萬物有靈神道教的推崇

在日本刀的設計中,不能忽視的一環便是它滿滿的儀式感。日本刀的製作匠人,無論是選材還是打造過程,都始終堅持古老的辦法,親力親為完全手工製作。一把刀的製作周期尤為漫長,在錘鍊時也要時刻保持敬畏心與虔誠感。

拿起、放下、落錘之間都充滿講究,這些儀制不僅是在製作日本刀的過程中展現,日本的插花、泡茶等行為都充滿儀式感。這些都是源自日本人對神道教的推崇,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所以特定的儀式便是表達對這些神靈的敬畏。

精心的打磨辛苦的汗水是在表達制刀匠人對神靈的尊重與祈求,希望他們能將自己的神力賜予自己打造的刀上,不僅讓持刀者擁有與神相通的力量,更是通過這樣的行為獲得與神靈的溝通進行精神洗禮,從而獲得成長與強大。

日本制刀的儀式感仿佛熱衷朝拜的伊斯蘭信徒,可是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迷信。且不說世間有沒有神靈,即使有神靈,難道看到信徒流淌的汗水便會感動從而賜福於他?吃苦就是吃苦,能不能獲得成長還是要看自己的領悟。

2.面對磋磨善於忍受的民族性

無論是日本刀還是任何其他日本藝術工藝品的設計與製作,注重令人眼花繚亂的細節是他們的一大特色。雖說細節決定成敗,但是細緻到無可比擬的細節,仿佛蜘蛛網一般將人性困住陷入痛苦。

日本刀身上無處不見的細節設計,有些很實用譬如便於握住的螺紋,可有些花紋圖樣設計不僅無實際用途更難於製作。但是那一線一紋無論多麼耗費人力時間磋磨耐性,日本的刀具設計者依舊樂此不疲,並沉迷其中覺得是對自身意志的磨鍊與修行。

如此強大的忍耐性歸功於日本人面對艱難險阻習慣性地忍受,當沒有自信或是無力去反抗時,忍受成為他們生存下來的巨大動力。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忍受作為美德與傳統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日本刀磋磨耐性的製作與設計裡。

3.生而平凡卻不甘平庸的進取心

無止境的災厄令日本人不得不承受苦難的磋磨,對自身力量的渺小與無奈,他們全都知曉。所以他們拼命地學習借鑑,祈禱神靈的護佑,可他們依然渴望自身力量的綻放。

不在沉默裡滅亡便在沉默裡爆發。正因為壓力太大所以他們不斷鞭策自己前行,而在高壓之下難免生出反叛壓制的心態。將那些強者與神靈全部壓倒,自己去做至高無上的神。

所以在日本刀的設計上雖然熱衷學習他人,依舊要注入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色。雖然對神靈畏懼崇尚自然,也生出妖異血腥的妖刀,走向邪祟作惡的道路。這是被壓抑的平凡日本人的吶喊,更是世人都會有的不甘平庸的倔強。

四、總結

日本刀的設計裡飽含的自然美,都是在日本的設計裡司空見慣的元素。靈動精巧的刀身裡鐫刻的精美花紋背後,藏著的是日本自身的卑微與貧瘠。可是沒有人甘於平庸,止步前行,所以他們用極致的美作為武器來裝點自身彰顯強大。

對內心貧瘠卑微的惶恐與對外在美的過分依賴是日本文化裡強大的原動力,它催生了日本對各類美的復刻與極致的追求,甚至妄圖要將神靈之力注入器物中彰顯強大與不同。

不可否認,日本的東瀛文化創造了舉世無雙的美學,在如今的時代備受推崇,但如此流於表面過分注重細節的文化理念仿佛華美的瓷花瓶,美自然是美的,但總讓人覺得是無靈魂的空心物,易碎而沒有生命感。

參考文獻:

《日本史》

《菊與刀》

《武士道》

相關焦點

  • 日本主婦: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日本主婦:生活,為什麼需要「儀式感」?她們說:「生活裡面,最不能夠缺少的就是儀式感。」在日本主婦的生活之中,你會發現,她們總是能夠從枯燥的日常中,發現生活的儀式。如果生活失去了儀式感,日常就會變得枯燥,在日復一日的循環之中,變得麻木起來,對新生事物逐漸失去了熱情和期待。 而儀式感,則是我們在日復一日之中的救贖。儀式感,讓平凡的日常變得閃閃發光。
  • 日本主婦的日常「儀式感」,都藏在「慢生活」裡面
    日本主婦的日常「儀式感」,都藏在「慢生活」裡面她們說,上班工作,需要高效率,但是日常生活,還是需要慢慢來。比起快節奏的奔波,在生活這件事情當中,適當的慢下來,更有儀式感。每次出門在外,都會認真收拾自己的儀容儀表,穿著不是說多麼的名貴華麗,而是給人一種非常素雅乾淨的感覺,她們講究生活的節奏,比起快步匆匆,她們更注重慢節奏。幹一件事,無論多麼著急,步履從容,面相平和,就會把著急的事,慢慢辦好。越是十萬火急,越是需要從容不迫,這種慢生活的狀態,才是真正的會生活。
  • 高分手動刮鬍刀品牌排行榜,宅家也要儀式感
    宅在家裡的日子除了冥想追劇刷NGA,對各位老哥來說,拿起手動刮鬍刀悠哉悠哉的刮鬍子成了件不錯的打發時間的美差事,打上剃鬚膏,再拿刮鬍刀輕輕地把鬍鬚刮乾淨,枯燥的循環式窩居生活也能變得多了幾分儀式感。不過如果刮鬍刀沒選對,很可能壞了那份享受儀式感的好心情,給單調的生活加點料,高分手動刮鬍刀品牌排行榜可以有!
  •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
    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網友:細節很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滿屏都被2021年的新年祝福霸佔了。揮別2020年,嶄新的2021年正在眼前,在此也祝福每位讀者朋友們元旦快樂,擁有新的開始。眾所周知,不同於我們的新年,日本的新年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也是我們的1月1日元旦節。那麼,日本人都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在傳統的日式新年中,比較注重細節處的儀式感,也因此越是講究,越有年味。
  • 激勵軍官「為天皇赴死」的二戰海軍刀,為何遠比陸軍刀華麗?
    由於日本海軍並非侵華戰爭的主力,相比在影視作品中常見的日本陸軍軍刀而言,日本海軍裝備的軍刀似乎很少出現在人們眼中。而且日本海軍的軍艦多數空間狹小,連保證水兵的生活空間都很困難,軍刀在海戰中更是毫無用途。日本海軍軍官真的會佩戴這麼一把攜帶困難且無用的軍刀嗎?▲佩戴西式軍刀的東鄉平八郎日本海軍建軍之初,使用的是與陸軍刀相似的西式指揮刀。
  • 日本越前廚刀為何有如此盛名?揭秘手工刀匠的傳統制刀過程!
    越前廚刀如今可謂聲名遠播,許多世界級的廚師都會使用越前廚刀來進行烹飪,可謂是高端廚刀的佼佼者了!那麼,越前廚刀為何如此出名(且昂貴)呢?(龍泉)」刀具制刀廠,從這家延續了三代的著名刀具品牌中,感受日本手工廚刀的魅力~KOJI MASUTANI先生說,如果刀具不是手工鍛造而出的,那便是沒有靈魂、沒有生命的刀具,感受不到任何精神所在。
  •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
    日本刀躋身世界三大名刀,中國刀為何卻不行?馬未都道出背後隱情世界三大名刀又稱「世界三大名刃」,分別是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明眼人一看,日本刀與中國刀關係密切,可以說是中國刀的「學生」,可人家躋身世界三大名刀,偏偏沒有中國刀。中國刀在歷史上也是風光無限,開疆拓土離不開它。然而,世界三大名刀就是沒有中國刀。中國刀為何不行?馬未都道出了背後隱情。在這裡需要著重強調一點,世界三大名刀的說法不是外國人說的,而是中國人周緯。周緯何許人也?
  •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馬未都曾表示,世界三大名刀中沒有中國刀。世界三大名刀為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日本刀,尤其是日本刀與中國刀中的唐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另外一副模樣,唐刀沒落,日本刀彎道超車異軍突起。由一斑而窺全豹,中日兩國民族性格的差異有多大,從唐刀沒落日本刀異軍突起彎道超車,就能看出一二。世界三大名刀,為何沒有中國刀卻有日本刀?馬未都的解釋可謂是一針見血。依據《唐六典》記載,制式刀有4種,分別為儀刀、障刀、橫刀、陌刀,統一被稱之為唐刀。
  •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
    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細節之處,充滿儀式感真正的餐桌文化,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形成的,必定是經過時間的沉澱,在長久的歲月之中堅持,從每日的細節之中,展現出來的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一起走進日本餐桌上的「飲食文化」。
  • 日本初夏圖鑑:迎接夏天的儀式感,從傳統的精緻穿搭開啟
    說起日本初夏圖鑑,怎麼能夠少了花火大會上的精緻穿搭,各種顏色的傳統服飾,比滿空綻放的煙花還要璀璨。因此,日本初夏圖鑑,迎接夏天的儀式感,先從這些傳統的精緻穿搭開啟,和夏天來一場美麗的「相約」。日本初夏的服飾,怎麼能夠少了傳統的「和式浴衣」。雖然說是「浴衣」,但是從設計上來看,是可以直接穿搭出門的。
  • 心裡沒有安全感自卑怎麼辦?沒有安全感自卑怎麼辦?
    不知道為什麼,我經常會沒有安全感,總是覺得周圍的人會騙我,總感覺那些對我好的人最好還是會離開我,有時候嘗試去接觸別人,但是有不敢接觸太深,害怕會受傷,其實我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感到很自卑,我想改變,但是不知道怎麼改,那心裡沒有安全感自卑怎麼辦?沒有安全感自卑怎麼辦?
  • 軍營時光匆匆又短暫,生活要有「儀式感」
    到底什麼樣的場面才能稱之為「儀式」呢?如果說,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那麼,軍營中的儀式感就是讓自己更加熱愛這身迷彩。  儀式感八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和熱愛緬懷先烈憶崢嶸,初心不改再出發,這種儀式感不能忘,這是對先烈的敬畏。
  • 「轉瞬即逝」的煙火大會,為何成為日本夏日特有的「儀式感」?
    三 、煙花符合日本人追求的剎那主義審美和儀式感1.日本人嚮往一切瞬間美的內在精神日本人對夏天的情有獨鍾,對煙花的偏愛,多是因為他們骨子裡對煙花精神的一種嚮往。日本人春季賞櫻夏季看煙花,煙花與櫻花都是短暫存在卻又極富美感的事物。
  • 暴力美學日本刀:如今被視為破鐵棍,為何曾讓中國古人自愧不如?
    一、武士刀緣起 早在中國的漢朝時期,漢軍的環手刀已經殺得匈奴聞風喪膽,可日本還是一個不知鐵器為何物的蠻夷島國。在相同的時間差下,為何日本能在後半段實現逆勢反超?這其中,就不得不對中日兩國在這一期間的歷史進程做一個比較。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乃至明朝之前的宋元時期,中國的戰爭環境越來越複雜。自五代十國時期,各民族混戰不休,中國的戰爭越來越趨向於步、騎間的戰爭,特別是在兩宋時期,宋軍與遼、夏、金、蒙的戰爭,更是單一的步兵抵禦騎兵的較量。
  • 有儀式感的星座有哪些?
    人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選擇,那麼在十二星座裡,人生的儀式感多了,不願將就的人說的是誰呢?讓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看。雙子:雙子卻不能委屈自己的人,讓自己憋屈雙子座可說是生死攸關。雙子座追求生活的儀式感,他們會給自己或身邊的人帶來浪漫與驚喜。在雙子座的生活中,沒有將這個詞,他們很勇敢,只要想做什麼就勇敢地去做。
  • 日本刀的美,必須從「頭」開始!
    日本刀中的刀頭,日文寫為Kashira,翻譯到中文可作「頭」或「首」,是裝在手柄末端的刀裝具,可以理解為現代的「劍領」。它與其他刀裝如目貫、鐔、小柄、笄等配件相同,均為金屬質的藝術品。刀頭常與另一個舉足輕重的刀柄配件相伴左右,那就是——緣,一同位於在手柄與「鐔」(護手) 之間。常見在日本刀裝的介紹中,多以「緣頭」作為整體的解釋。
  • 你說那些儀式感都沒有的人,會不會活得很無聊啊?
    不能以這個來評定對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兩類人肯定不適合在一起,因為他們想要的東西完全不一樣,用老人的話說後者是講規矩,用我們當下時髦的話說是有「儀式感」。一個非常注重儀式感的人,和一個一點都不看重儀式感的伴侶在一塊,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呢,參考一下《女兒們的戀愛》裡邊金晨和張繼科的相處。
  • 菊與刀——日本的恥感文化
    「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徵,「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體現。《菊與刀》作者本尼迪克特用這兩個詞表示了日本人的兩種矛盾的性格: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禮,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 武士道精神的化身:淺談日本刀的前世今生
    在詩中,歐陽修毫不吝惜自己對日本刀的溢美之詞,「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刀身製作工藝的精美與華麗溢於言表;「越賈得之滄海東」也說明當時日本刀是北宋與日本主要貿易對象之一;「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此二句對價格與作用近乎「拍馬屁」般的稱頌,更是表明當時一把做工精湛的日本刀在中國士大夫階級中的地位。
  • 源自明治維新的自卑?打刀為何能成為日本武士刀代表?
    於是這個在使用上應該歸為雙手刀的日本刀,憑藉著其不過單手刀劍的長度,偽裝成了後者的同類,因而造就了一個神話——「萬邦無比の日本刀。」既然是國粹,那麼特色自然是第一位的,材料要用本民族的玉鋼、打造、結構乃至花紋有都要與其他國家有所區別。然而在歷史上,日本刀則是按時間分期的:上古刀: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前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