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劉純懿沒被喜番,「如何不內卷」還是要回答下去

2020-12-24 澎湃新聞

奇葩7又開始了,年過半百的馬東越來越花哨,越來越奇葩,光看開頭就知道節目組得多大的腦洞想這些創意。

這檔節目成功闖入00後,在年輕一代中甚有影響力,而每每節目組設置的一些辯題也總能成為輿論場或者職場白領們的談資,其影響力真不可小覷。在傳播學上,前者是說的傳播效果,後者說的是議程設置能力。

導師組今年引進了「新人」劉擎,華師大的哲學系教授,前陣子,看到他的很多粉絲或校友們在朋友圈刷屏,看得出人氣很旺,表面上看是節目更加深入人心,但大家議論的是,對這檔節目再度引進學術加持的看好,節目總得有點厚度吧,辯題不能太流於口水,有些常識也更需要普及。

從研究經濟學的薛兆豐加盟,讓薛教授的經濟學著作大賣,到哲學思辨的引入,不少網友說,看來這波哲學又要紅了。

教授們放下身段,抵達年輕人中間,其實不是什麼壞事,政法大學的羅翔不是在B站上也紅起來了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接受和學習方法。不要懷著對綜藝的不屑,馬東們也努力的,情懷和追求在他們身上也還沒有完全消退,他們也是心懷理想挖空心思包裝節目,關注熱點話題供公共領域激蕩和思辨;而對於教授們來說,在一些年輕人愛看的節目裡,傳道授業潤物細無聲,不見得就比課堂教學差。

當然,教授與選手們交流溝通也不要發怵,年輕時候不也是從學霸過來的嗎,什麼風浪沒見過,也不要怕現在的年輕人懟,不知道的事情也不要不好意思,蔡康永就說了,這個節目他獲取的遠遠超過他輸出的。教學原本就是相長。

所以說,到了他們中間,一是要講得動聽,二是要懂得傾聽,得知道這代人究竟在想什麼?這兩點做到了,我們才能有第三,就是教授們得把真正要講的東西講出去,這樣孩子們才能入耳入心。這對很多內容生產者和傳播者來說,都挺重要得。一句話,就是到達率。

比如說,北大的那個女孩,劉純懿,當她把「如何解決內卷」拋出來的時候,教授們的回應如何才能真正答疑解惑並實現積極引導,十分考究,本質上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

劉純懿的名言是「不想拿第一,就是想知道怎麼才是輸」,背負著狀元的經歷講了內卷的痛苦和無奈。從小到大,一路捲來,拿了市狀元,老師還說,你多拿幾分就是省狀元了。她的困惑就是,市場孕育出這麼多元的文化,為什麼還會有內卷?當下,為什麼我們還會擠在同一個賽道上?

這是最近一陣幾乎無解的話題,輿論場上,各路學者專家,各家媒體大號紛紛撰文,但總是雲裡霧裡,無數學子們一聲嘆息,萬物皆可卷。

來看導師的回答,以下是實錄:

「你說得好像以前我們不捲似的。」(馬東)

「你有一個誤解,其實以前內卷的更多,只不過是今天我們有機會反省,要不要多元,要不要內卷,這些正是機會來了的結果,市場化就是孕育多元化的一個溫床,而不是相反。」(薛兆豐)

薛教授說理,馬東講現實,導師們要說的,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你們現在遇到的問題不見得比前人嚴重,有什麼問題一起想辦法解決,而不能讓自己變得更頹更緊繃。

就像劉擎說的,不能把問題說得太真實,解決說得太簡單。

劉同學最終沒有被「喜番」。而之所以沒有被「喜番」,導師們是三個意見:內卷白講了、槓精、沒能把過去狀元的輝煌摔在地上,太在乎別人的評價。

「狀元是我的枷鎖,帶給我的快感是一時的,永遠『有人』告訴你要向上攀登,但是我並不想這樣」劉同學悻悻離開,留下了讓導師們思慮的失敗宣言。

蔡康永問:你為什麼在乎「有人」的那個「人」呢?

究竟應該怎麼面對別人的評價,這裡重提一個故事,也就是兩個月前,當內卷席捲輿論場的時候,另一個話題也紅遍網絡,也是北大,中文男足們在0:12醫學,0:8地空,0:9數學;進球0,失球29,淨勝球 -29慘烈賽況時,他們是這麼說的,在宇宙中心,「北大中文男足」喜迎2020年最後一次失敗,這個故事也發生在北大校園,劉同學一定也知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折了許吉如、又損劉純懿,《奇葩說》為何容不下清華北大的精英?
    新一季《奇葩說》開播了,今年的海選與往年不同,一千名預備選手在正式參賽之前要通過兩層篩選,一個是「門神」——由往年的老奇葩組成的初審考核,另一個是由導師團組成的覆審,節目稱其之為「千人奇葩撈」。當「千人打撈」過程中,有一個選手讓我印象深刻,她就是曾經的市級高考狀元、如今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劉純懿。
  • 如何看待《奇葩說》第七季海選中,北大學生劉純懿的表現?
    北大畢業,高考狀元,內卷,精英,這些詞彙集中在一起,簡直不要太抓觀眾的眼球。劉純懿雖然沒有被《奇葩說》的任何一位導師認可,卻掀起了觀眾接二連三的吐槽,我不禁要問一句,大家在吐槽劉純懿秀優越感的同時,究竟在吐槽什麼?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言下之意是:本仙女聽得懂你說的「內卷」,只是認真在聽你發言而已。)之後劉純懿就一直說著內卷的話題,表示自己已經是高考狀元了,可是永遠有人比她優秀,因為「內卷」讓自己很苦惱,並反覆用自己是高考狀元的歷史來闡述自己對「內卷」有多厭惡。楊冪聽得眉頭緊鎖,完全不知道她在表達一些什麼,但楊冪心裡是知道她在說什麼的。
  • 《奇葩說》第七季開播,劉純懿和陳小雨形成鮮明對比
    首先,印象深刻的兩個人形成鮮明對比,劉純懿和陳小雨,其實劉純懿最開始說高考狀元的時候,我下意識地認為是省狀元,沒想到是市狀元,當然我也承認市狀元也很厲害,但是她把自己死死地套在裡面,說是別人給她的枷鎖,不去說是自己給自己的枷鎖,為了獲得別人的肯定才會一遍一遍強調自己是高考狀元,然後又不願意讓別人想打破別人對狀元的期待,與其說什麼社會中的內卷,不如說她自己也陷入了內卷中,陷入自我認知的矛盾漩渦。
  • 女學霸內涵楊冪是花瓶被馬東回懟:你的自以為是,暴露了你沒見識
    到了「面試」環節,劉純懿一上臺就噼裡啪啦地說了一通,眾多導師愣是沒機會開口。劉純懿介紹說自己是過氣的高考狀元,並提到自己頗為討厭時下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內卷。「我特別討厭內卷的一個點就是,我覺得內卷沒有盡頭。
  • Amy姐公然拋頭露面,被北大劉純懿稱為「人販子」!
    劉純懿毫不客氣地拿起麥克風,氣勢逼人地批判道:我一定要糾正你剛才一個問題,你說女生都選Amy姐,不好意思,我非常討厭你。Amy姐趕緊插話辯解:我開玩笑的。劉純懿打蛇隨棍上:不管你是不是開玩笑,我一定要讓你意識到:有很多女生都很討厭你,我就是其中一個。我覺得你就是人販子!
  •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到底什麼是「內卷」,如何應對?
    「內卷」是今年很火的一個詞。什麼是「內卷」?有人說,內卷就是一種過度競爭的狀態。比如加班,為什麼要加班?是老闆逼迫的嗎?不是的。這是教育內捲化。企業也一樣,企業為了盈利,已經把每個產品開發到極致,只能通過價格戰等惡性競爭,生存下去。這是企業內捲化。所以說,網民口中的內卷,就是一種過度競爭的狀態。
  • 程式設計師真的「內捲化」了嗎?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目前共有6029位關注者,瀏覽量達到500多萬,從關注量和瀏覽量上來看,大家對之後的職業發展的趨勢還是非常關心的,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內卷」這個問題。內卷是什麼?專業人士指出,發展中出現停滯階段很正常,關鍵是要有效地進行理性競爭,呼籲相關行業正視非理性的「內卷」現象,積極探索「去內捲化」的改革之路。
  • 選手表現不盡人意,楊冪參加也帶不動效果
    馬東也忍不住吐槽傅首爾,作為「門神」之一,他在第一輪淘汰時根本不嚴格,把一些根本不需要參加第二輪面試的人放了進去。傅首爾聽了自己被人吐槽後才恍然大悟,這是個辯論節目,自己放的人太娛樂了。確實如網友所說,本季的選手素質確實參差不齊,本期最具爭議的選手就是劉純懿。身為一個北大的高材生,最終竟然零票直接被淘汰。
  • 無處不在的「 內卷 」,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要說今年的年度熱詞,我認為 「 內卷 」 一詞必須要佔有一席之地。前些天,華為在內部發的一篇文章火了,標題名為《 什麼是內卷?》。說實話,「 什麼是內卷 」 一直也是我想問的問題,我已經記不清今年到底聽過多少遍這個詞了。
  • 「內卷」入選流行語:如何讀懂被捲起的網絡社會心態?
    而現在,「內卷」則意味著「白熱化的競爭」,人們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盡全力,以使自己在社會上獲取少量競爭優勢,擠佔他人的生存空間,同時造成精神內耗和浪費。「內卷」的使用場景至今仍在不斷擴大,甚至於網民紛紛感慨「萬物皆可內卷」。那麼,「內卷」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有哪些事件和哪些群體受到關注?「內卷」背後又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心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內卷」?
  • 2020內卷元年,那些「卷不動」的職場人還好嗎?
    我的多元和多份工作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次間隔年,走完一圈回來發現每個工作都不容易。所以我現在對待工作態度會積極很多,儘量做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前的我更享受不確定性,現在我也會焦慮能否找到一條適合自己長期堅持下去的路線。
  • 《奇葩說》選手表現差勁,楊冪加盟也帶不動,反而髮際線成亮點
    節目中,馬東也忍不住吐槽傅首爾,作為"門神"之一,在第一輪淘汰時根本不嚴格,把一些根本不需要進入二輪面試的人放了進來。當聽到自己被吐槽之後,傅首爾才恍然大悟,這是一個辯論節目,自己放的人太娛樂化。的確如網友所說的,這一季的選手質量的確參差不齊,這一期有最大爭議的選手就要數劉純懿。
  • ...圈的「內卷」,90%的人沒看懂|髮型|馬克思|農業內捲化|爪哇島...
    「越努力,越內卷」的言論把我們原本信奉的生活信條變成了一場笑話。你壓根分不清,到底是社會在卷,還是我們在主動被卷。  一、內卷從何捲起?可當島上人口達到飽和,每增加一個勞動力,整體的效率會不增反降。形成邊際效率的遞減(即農業內捲化)。  而其他外島由於殖民者的進入,產生了更高效的進出口和輕工業,就不會卷。
  • 《奇葩說7》選手實力如何?高考狀元被淘汰,00後少女惹人愛
    這屆奇葩的實力究竟如何也成為了觀眾們較為關注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奇葩說7》舞臺上那些或讓人驚豔或讓人無語的奇葩。01.博同情還是求治癒?許吉如讓人迷惑許吉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優秀得發光的高學歷美女。
  • 公益籌款內卷加劇!上遊機構要負起責任,資源要向下沉
    在今年的公益籌款人大會上,我和兩位公益資本論的老朋友,葉盈(籌款行業培育平臺方德瑞信負責人)與盧瑋靜(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教授、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一起探討了公益籌款如何內卷,有多嚴重,為什麼會這樣,以及該怎麼辦的話題,她們所觀察到的情況,比我們之前說的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