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陳毅,粟裕指揮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協同作戰,華野在19天的時間裡以傷亡8000人的代價殲滅整編26師,整編51師師部,四個旅以及一個快速縱隊,共5.3萬人,其中俘虜3.6萬人。此次戰役中,華野繳獲坦克二十四輛,榴彈炮、野炮、山炮及其他火炮二百一十七門,汽車四百七十四輛。
魯南戰役勝利後,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由於在魯南戰役繳獲頗豐,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繳獲太多,華野組建了第一支特種兵縱隊,由陳銳霆擔任司令員。魯南戰役結束之後,國民黨內部的將領為掩蓋過錯,謊報軍情,稱華東野戰軍損失慘重,不能持續作戰。
蔣介石相信了底下將領的說法,也認為華野損失很大,已經無力繼續和國民作戰了。蔣介石認為如果國民黨軍趁這個時候發動進攻,那麼華野只能夠固守臨沂,而且蔣介石和國民黨軍將領認為華野一定會死守臨沂,因為臨沂是山東解放軍的中心機關,也是當時中共在山東掌握的唯一一座大城市,這座城市連接著膠東解放區,魯中解放軍,魯南解放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這種背景下,蔣介石集中了11個整編師30個旅的兵力,向臨沂,蒙陰發動大舉進攻,企圖和華野在臨沂城下決戰。蔣介石把部隊分成了兩部分,南線以整編第19軍軍長歐震指揮8個整編師21個旅為主要突擊集團,由臺兒莊,新安鎮等地向臨沂發動進攻,北線以第2「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揮的第46、第73、第12軍為輔助突擊集團,由淄川,博山等地對臨沂發動進攻,南北兩線對臨沂形成夾擊的態勢。
為了完成這一作戰計劃,蔣介石親自到徐州部署,並派參謀總長陳誠親自坐鎮指揮。當時的形勢確實對華野很不利,不論是在裝備上還是在兵員數量上,華野都不佔據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粟裕採取了集中力量殲敵一部的方法,來應對國民黨軍的進攻,他把目標盯上了北線的李仙洲兵團。
面對國民黨軍的重兵進攻,華野做出了防守臨沂城,並對南線敵軍發動進攻的態勢,但實際上主力卻秘密北移。1947年2月10日,華野一縱,四縱,六縱,七縱,八縱分三路秘密北上,駐膠東、渤海地區的第9、第10縱隊南下博山、明水地區參戰,同時又命令地方部隊在運河上架橋,造成主力將西進和中野會合的假象。
2月15日,南線國民黨軍佔領臨沂,陳誠向蔣介石謊報戰績,說殲滅解放軍16個旅。之後空軍偵查到解放軍在運河上架橋,蔣介石據此判斷出華野損失慘重,命令李仙洲兵團加速南進,和南線國軍會合。對於華野的行動,國民黨軍當時有一個人看的很清楚,他就是山東省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他多次向蔣介石建議,要求李仙洲兵團停止南進,立刻後撤,但是蔣介石不但不聽,反而訓斥他,說他怯戰畏敵,陳誠等人也紛紛向他發難。
1947年2月20日,王耀武通過一系列的情報偵查,確定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那就是華野準備圍殲李仙洲兵團,立刻命令李仙洲後撤,陳誠當時還向蔣介石告了王耀武一狀。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20日晚,華野各部紛紛發動進攻。敵整編46師師長韓練成還是地下黨員,他在戰鬥開始後就藏起來,導致整編46師群龍無首,整個李仙洲兵團亂作一團。
萊蕪戰役僅僅進行了63個小時,三天都不到,李仙洲兵團六萬多人就被全殲,其中五萬人被俘,而華野僅僅傷亡了六千多人。戰後,王耀武破口大罵:「五萬多人,三天就被消滅光,就是放五萬頭豬,叫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