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與否——觀李滄東《燃燒》有感

2020-12-06 碘碘娛樂

韓國導演李滄東的作品《燃燒》,初看時覺得平淡,仿佛是一個從容不迫、緩慢優雅敘述著的韓國文藝片,述說著韓國當今年輕一代的困境:失業、零工、卡債、貧富分化、探尋人生意義等問題。

可,這僅僅只是這個電影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敘述風格之下,竟然包裹著一個驚悚的故事,一個犯罪和復仇的故事,完全出乎意外,沒有任何心理防範,你就進入了電影的血腥和殺戮之中,這是一場看不見的殺戮,但是請注意,這一切可能並不存在,可能僅僅是你構想中的「連環殺人」,你心中有著清晰的因果鏈,但苦於沒有充足證據,你只能通過忘記「你沒有充足證據」這一事實,讓你的觀點「連環殺人及復仇的故事」成立。而不可思議的是,這一辦法,竟然就是這部電影教會你的,因此,這部電影也是一個哲學的故事,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

影片中處處是隱喻和關聯,當你在一次又一次的觀影及回想時,不斷想出電影畫面、言語、鏡頭表達之後的隱喻時,你被這部電影完全折服了,他的豐富值得你慢慢體會,他的細膩也僅僅屬於有耐心慢慢品讀的人。

比如說吧,當鍾秀發動家中的卡車,發現那把鑰匙,禁不住要探秘那個未曾開啟的工具房時,這種心中的疑惑、探尋、開啟、窺見的過程,和後來鍾秀在本的豪宅中打開衛生間壁櫥和那個工具箱的過程,是在不同環境之下完全一致的心理過程。鍾秀用他的敏銳和直覺,捕捉到了兩個人心底的犯罪動機,而電影也運用相同的鏡頭語言,對切,來展示他們的犯罪道具:那排列整齊的刀具和那排列整齊的口紅。

再比如說吧,影片一開始,惠美表演吃橘子的啞劇給鍾秀看,並告訴他:「你不用去努力想桔子在這裡,你只要忘記『桔子不在『這一事實,桔子就在了。」 然後,在惠美的家中,鍾秀並未看見惠美讓他餵養的貓,於是鍾秀馬上現學現用:「我只要忘記』貓不在『這個事實,貓就在了「。再後來,一直打不通惠美電話的鐘秀,接到了來電顯示是惠美打來的電話,可電話裡只有嘈雜的環境聲,腳步聲,是惠美被害時的最後呼救嗎?是惠美被害落在井中等待救援嗎?你完全沒有證據,可是你只要忘記』你完全沒有證據』這一事實,證據就在了。於是,鍾秀殺心萌動,他幾乎確定本就是兇手,他要復仇。

優雅的本一直關心鍾秀在寫什麼,而鍾秀也實事求作答,並未開始寫作,世界如同一個謎。本和惠美玩過一個拿出心底石子的遊戲,本對惠美說:「你憂鬱,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吃著美食卻味如咀蠟,是因為你心中有塊石子,我幫你取出。」 鍾秀在一旁看著,雖說是旁觀他們之間玩的一個遊戲,卻似乎在隱喻鍾秀心底的石子,他取不出來,他憂鬱,世界如同一個謎,他不能寫作。

而電影的最後,他在惠美的房間開始寫作了,也似乎要告訴我們,他心中的謎解開了,他的石子取出了,但究竟是通過寫作的治癒還是通過現實中那血腥的一幕取出的,眾說紛紜,但我更傾向於認為,影片結束時的那幕血腥,是鍾秀鍵盤之下的故事,他再次運用了惠美教給他的啞劇表演技巧,並不需要真正地舉刀殺人,你只要忘記「你無證據不能殺人「的事實,你就有了證據可以殺本。

片名為《燃燒》,影片中出現三次燃燒主題的畫面,均是通過另一媒介來表達:鏡中的燃燒、夢中的燃燒、畫中的燃燒。歷史事件,龍山強拆事件所引發的傷亡及大火,成為藝術家筆下的主題,在藝術館中展出,是藝術家喚醒人們心底良知的一種努力,而這種努力也可變成富人階層包裝自己的優雅外衣。夢中燃燒的大棚,汽車車窗中看見的那團火,都是鍾秀放的,只是,他並沒有直接目擊,一個在夢中,一個在鏡中,撲朔迷離,如夢如幻,而能捕捉到的細節是,這兩場大火都燒光了衣服,一次是鍾秀燒光了他母親的衣服,一次是鍾秀燒完了他身上的衣服。

曾困惑於為什麼要燒完自己的衣服,一種解釋很好理解,燒掉衣服上的罪證;另一種解釋,鍾秀啟動卡車準備逃到朝鮮,而越境的時候,赤身露體表明自己沒有危害。但我在又一次的觀影中似乎找到了答案,那答案就在鍾秀向本的敘述之中,他童年的那場大火,母親離他們而去,父親讓他燒掉大棚並家中媽媽所有的衣服,是一種宣告,從今媽媽不存在了。而鍾秀最後也要燒掉自己身上所有的衣服,也是一種宣告,鍾秀這個人從今而後不再存在。

但存在與否,是簡單一個動作就能宣告完成的嗎?究竟是存在於夢中、記憶中、畫中、小說中、現實中,還是電影中,真的很重要嗎? 想起影片中本的臺詞,或許那就是答案:「我既在此處,也在彼處,既在首爾,也在非洲」。

既在,也在。

相關焦點

  • 燃燒吧,李滄東!|深焦圓桌
    如何看待李滄東在《密陽》中所反思的宗教觀呢?(這點特別想讓nasa再展開討論一下)2. 如任丘老師所言,「《詩》是李滄東導演風格最成熟的、技巧最精湛的作品。」它在李滄東作品序列中是相當獨特的一部,展現出與前作不同的輕盈(以及輕盈背後的沉重)質感,大家對這部作品的人物塑造、細節設置方面又有何感呢?3.
  • 戴錦華、孫柏、陳濤、魏然:鏡中火焰——李滄東的《燃燒》
    電影《燃燒》劇照:鍾洙、惠美和本戴錦華老師進一步探討了影片給現實主義批判立場增加的一個自我質詢的新維度。影片從啞劇開始,對於橘子是否存在、貓是否存在的探討進一步追問到井是否存在,那個曾經在井下幾個小時望著那個洞口,圓圓的天空,呼喊等待救助者的到來惠美是否存在,惠美對鍾洙的信任是否是真實的反覆質詢。
  • 影如其文:燃燒的李滄東
    李滄東的電影正是如此:悠長深淵,詩一般的鏡頭,緩緩道來的情節敘述,聚焦歷史與時代背景下的底層人物,以小見大,意味深長。李滄東,是韓國目前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創作者之一。大部分人知道李滄東大概也都是從電影開始。2018年他的作品《燃燒》獲得坎城電影節場刊歷史上最高分。讓我們記住了那個在夕陽下起舞的女孩和熊熊燃燒的廢墟。
  • 李滄東《燃燒》與村上原著的9個不同
    李滄東的《燃燒》正是在《燒倉房》的基礎上擴充。在這裡順便提一句,豆瓣短評上有人評論說《燃燒》證明電影可以超過文學,那大概是沒有看懂小說。李滄東拍的《燃燒》除了借用《燒倉房》的意象和架構之外,從靈魂上其實走了另一個方向。影片的前半部分保持著文火的溫和,直至惠美失蹤觸發裝置,劇情快速上揚拋出一條激昂的弧線。
  • 觀書有感其二原文拼音版 觀書有感二朱熹注音版
    提起朱熹,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尤其是他所作的《觀書有感》,更是使我們受益匪淺。今天小編整理了《觀書有感·其二》的拼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觀書有感·其二》  宋·朱熹  zuó yè jiāng biān chūn shuǐ shēng,méng chōng jù jiàn yī máo qīng
  • 裂隙中的人:我們能從李滄東的小說中看到怎樣一個韓國?
    相較於小說家,李滄東的電影導演身份更廣為人知——他被譽為「電影詩人」,《燃燒》更是獲得了坎城有史以來的場刊最高評分。實際上,早在拍攝處女作《綠魚》(1997)之前,李滄東的寫作生涯就已開啟。《火與灰》(1987)與《舞》(1985)這兩篇小說中就有著「燃燒」與「舞」的元素,與數十年後電影《燃燒》中的影像形成了巧妙呼應。
  • 李滄東的電影世界——榮思Rthinking俱樂部電影研討會圓滿成功!
    研討會上,主講嘉賓Santiago Li及來自影視行業的專家、學者、作家、編劇、導演、評論家就李滄東的創作道路,其作品的視聽表達、敘事策略和社會文化表達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嘗試總結了李滄東導演作品中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共性,參會人員現場討論熱烈,研討會取得了圓滿成功。李滄東是誰?
  • 李滄東導演的電影《燃燒》,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都乾脆利落
    李滄東導演的電影沒有那些很炫技的手法或者是特效,但是他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人物都是讓人可以體會到影片的內容的。簡單的說就是好好講故事的人,不講假大空的人間真善美,也不是愛與和平使者。片中,宗秀和海美都是低級飢餓者,不同的是宗秀他自卑、他已經承認了自己作為低級飢餓者的現狀。
  • 《電話》裡的少女殺人魔,憑什麼打動李滄東丨人物
    早在2018年,全鍾瑞就在電影《燃燒》的女主角海選中吸引了李滄東導演的注意,在片中飾演了周旋於劉亞仁和史蒂文·元之間的神秘女子海美,並以其不俗的演技和存在感,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處女作答卷。跟隨影片入圍第71屆坎城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全鍾瑞也第一次踏上了世界影壇都為之矚目的坎城紅毯。
  • 「源頭與活水」:讀朱熹的《觀書有感》,讓你明白的某些道理
    觀書有感作者/南宋朱熹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以前讀朱熹的《詩集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觀書有感》這首詩,因為每次讀時候總會把詩的最後兩句寫錯,常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寫成」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 未來講堂|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誦讀:許戈輝
    未來講堂|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誦讀:許戈輝 2020-10-2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燃燒》與《寄生蟲》誰更能代表韓國?
    ——李英天李滄東在執導《燃燒》時,他始終秉持著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在所有的情節與影響的內容中傾入了他幾乎所有的人文關懷與哲理思辨的色彩。他並非是刻意以抓住「小人物的故事去講述大時代的悲劇」,而是通過「未完成的啟蒙」(現代化)的發展去看到,在洪流之中,那些小人物的逐波而流。
  • 《燃燒》:「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但路過的人只能看到煙。」
    人物、事件、隱喻、情緒、欲望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彼此的相互「糾纏」成就了電影藝術。2018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帶著《燃燒》回歸大眾視線,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李滄東對原作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如果說原作是對愛與欲的探討,那麼,改編之後的《燃燒》則是一幅韓國青年的精神圖鑑。
  • 大音希聲 真愛無言---觀電影《娘家人》有感
    大音希聲 真愛無言------觀電影《娘家人》有感 發布時間: 2020-12-16 09:24:0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瑜
  •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有多深?
    《論宋代朱熹《春日》《觀書有感》人格魅力心境的柔勁高深到底有多深?》朱熹的詩詞作品,多於詞,詩不多,單是這兩首詩,表面是言景色的,但其內涵有一曲同功之效。除了表面的一層景色美好的哲理性。更深層次是說理學和治學。《春日》是以景言理學的深層詩篇。而《觀書有感》則是言治學的詩篇。
  • 120 C24 觀書有感(其二)(宋)朱熹- 部編小學語文5上
    特約撰稿:imEmily - 來自:ibabylips這周是詩詞鑑賞筆記第 22 篇,(宋)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二)》。觀書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四時田園雜興》《小池》《觀書有感》
    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四時田園雜興》《小池》《觀書有感》第一篇:《四時田園雜興》作者:「宋」範成大全文: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第三篇:《觀書有感》作者:「宋」朱熹全文: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觀《瘋狂原始人2》有感
    ——觀《瘋狂原始人2》有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19 星期六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肆虐全球的寒冬歲末,溫暖的電影院不失為一個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 景堂習作之楷書大字橫幅風調雨順與厚德載物並朱熹《觀書有感》
    餘興未盡,再來一張四尺整張,大楷書寫宋代大儒朱熹《觀書有感》七言絕句一首。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謝謝!景堂書法旨在建立一個傳承專業學習理念,展示景堂書法日課,分享藝術感悟的交流平臺。我將始終秉持這一宗旨,堅持每日更新。
  • 朱熹《觀書有感》賞析
    我們現在不是也說「我讀不懂這個人」或「觀景容易觀人難」這類話嗎?當然,這「書」還可以是詩人所想的其他事物:具體的或抽象的。朱熹不是說:文,「皆是從道中流出」嗎?所以,這「書」就是詩人心中之物了。2.作者詩中文與道關係的體現舉例。例一,「方塘」與「鑑」之間,鑑是文,方塘是道,即是說,鏡子是方塘所折射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