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提起浮世繪,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露骨但卻不失美感的春宮畫?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今天,知美君就帶大家看一看平時比較少見的,詼諧而又充滿創意的浮世繪——遊繪。「遊繪」這個詞在字典中查不到,是一個美術史上也不存在的新詞。
-
真實描繪生活情趣——日本浮世繪的大師們
Hello,值友們好哇~藝術小小值又來給大家介紹好玩的藝術了~~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都一定知道浮世繪,這是日本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直至今日,我們去到京都、奈良這些較傳統的城市,仍然能看到製作浮世繪的工坊,而且到了現在,我們也能夠買得到以古法手藝印刷的浮世繪畫版畫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7日電(徐明睿)「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日本美術史》的作者、臺南藝術學院退休教授徐小虎曾說過「日本文化像一個牡蠣,張開外殼接受海中各種外物侵入,再將來自大陸的那些沙礫轉化成珍珠」。在日本美術史中浮世繪作為一定時期日本流行的美術風格,曾風靡於全日本,行銷至海外後更是讓歐美大國為這樣一種他們從未見過的藝術形式而震驚,從而成為日本美術的代表作品形式。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巴黎人狂熱的追捧,整整影響了一批西方畫家,對1867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莫奈《穿日本和服的女子·卡美伊》1876年魯迅也是喜愛浮世繪的老前輩,在不斷地用筆作標槍匕首和別人打嘴仗的同時,他愛上了浮世繪。他也覺得這個來自東洋的平面藝術太美了。
-
浮世繪大師之鈴木春信
鈴木春信(1725-1770)生於江戶,原名穗積次郎兵衛是日本浮世繪後期的代表畫家之一,他致力於彩色版畫的創作,特別擅長描繪女人各行各業的女性從業者其中歌舞藝伎最多,中國明清時代的繪畫對他的影響很大,像「拱花」印法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並特具自我風格逐漸形成獨成一派的「春信式」。
-
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發展,如何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
日本本土文化突然失去了可以參照的目標,而想要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推陳出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歷史的眼光縱觀日本繪畫的發展,從古代到近世,中國繪畫的影響是始終如一的⋯⋯抽去這些影響,近代繪畫將無從談起。」浮世繪文化的出現,首先開啟了日本本土文化進擊的步伐。
-
時尚大牌鍾愛的浮世繪,是日本「打工人」的真實寫照
,它就是日本浮世繪寫實派畫師葛飾北齋(1760~1849年)於 1831 年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 撇開這幅世界上最「浪」的畫,日本浮世繪中的其他元素也常常出現在各大品牌的秀場上。 誕生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其實是印刷技術進步的產物,展示的是當下的流行文化和未來的流行趨勢。這些印刷版畫人人都消費得起,不過是一杯蕎麥茶的價格,猶如今日的明星海報和時尚雜誌。
-
浮華塵世 極致美麗|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首次亮相築城
8 月 31 日," 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 " 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 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風俗、市井人物的彩色木版畫作品,首次亮相築城。這項美麗又奇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現場觀眾直觀了解日本浮世繪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內容。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
-
日漫文化,現在成了日本特色,它與日本古代浮世繪文化有何淵源?
一.浮世繪和漫畫,町人文化的代表1.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大眾重要的娛樂手段浮世繪在很長的時間內等同於日本的春宮圖,其實這是片面的對浮世繪的理解,浮世繪偏重於女性題材的美人畫和裸露身體的春畫,只是對於市民階層的口味的妥協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若要細緻分分類還是蠻多的,而主要的無非以下幾種: 一、春畫 春畫作為浮世繪的一個主要環節,受到中國明代春宮畫的影響。浮世繪題材之豐富,在300餘年的時間裡,浮世繪大師們把人物、鳥獸、戲曲、名所、歷史,以及妖魔鬼怪等江戶時代的那些情慾全部裝進了畫面,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繪畫的表現形式之一。
-
「美人畫」的潮流從未止息,浮世繪藝術在日本畫師手裡代代傳承
美人畫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民族都是文人騷客追求的對象,尤其在日本,這一傾向更為嚴重。日本的代表藝術浮世繪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傳統文化貨真價實的瑰寶。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引發了「浮世繪潮流」「浮世」這個詞在古代日本實際是「憂世」的意思,它代表著一種「厭世情結」。由於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傳入,「浮世」一詞也有了一種及時行樂的意思。「繪」則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繪畫」雖然看起來密不可分,但還是有所不同。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日本風格「浮世繪」繪畫流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就流行的風俗畫和美人畫,在十七世紀後半期時又有毛筆畫發展為木版畫,明和二年(1765)逐漸開始創出彩色版畫(即錦繪),至到江戶時代蓬勃發展至明治時代的初期,它主要表現花街柳巷、戲劇舞臺、相撲、花鳥、市井等都納入其中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當日本浮世繪遇到現代科技,太逗了!
來自:狂丸科學 浮世繪是源自日本的著名繪畫藝術 其獨特的畫風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雖然浮世繪大多所畫的 都是古代日本的一些生活場景
-
日本武者繪|武士橫行的江戶時代,武者繪為何在浮世繪中突出重圍
不過在江戶時代的時候,日本還有一種傳遞信息的方式,那就是利用日本獨特的浮世繪來傳遞信息。來自歐洲著名的畫家梵谷在欣賞了日本的浮世繪後,在與弟弟的信中說到:「我想按照日本的風格來畫這間屋,沒有投影和陰影,只使用日本印刷畫裡明亮的顏色。從某種形式上說,我所有的作品都源於日本藝術。」
-
你知道這幅浮世繪,但不知道的這部動畫電影
葛飾北齋的傳世之作《神奈川沖浪裏》眾所周知,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也有了解,但對其女兒卻很陌生,這部動漫電影《百日紅》就是圍繞葛飾北齋及其女兒葛飾應為的生活,講述江戶時代的風俗故事。向原畫《神奈川沖浪裏》致敬該片改編自漫畫家同時也是日本江戶風俗研究者杉浦日向子的同名漫畫,由拍攝過《蠟筆小新》、《河童之夏》、《意外的幸運籤》的原惠一執導,於2015
-
《簪花仕女圖》與《浮世繪》:日本學唐代畫女人,二者有何不同?
02:日本浮世繪在江戶時期的日本,雖然中產階級的收入開始不斷的提升,但是人們的娛樂需求也自然而然想要更好,浮世繪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所產生的。不僅結合了當時唐朝仕女圖的繪畫特點,還增加了日本最具特色的藝伎、愛情、娛樂等生活方式,所以浮世繪在日本也被稱之「日本風俗畫」。
-
日本浮世繪中的水滸人物,一種乖戾之氣
浮世繪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 日本浮世繪在世界上有很高的藝術地位,眾多世界繪畫大師都受其影響。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