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歐洲,人們往往會想到童話般的的中世界。而說中世紀,人們往往又會想到壯麗的城堡與忠誠的騎士。騎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極長時間正式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騎士的身份往往並不是繼承而來的,騎士屬於貴族的最底層。
歐洲騎士制度源於中世紀加洛林王朝的法蘭克王國,後逐漸推行到歐洲各國。
由於8世紀時,一匹帶裝備的馬相當於45頭母牛或者15匹牝馬的價值,9世紀僅一匹馬就等於6頭牛的價值。所以騎士僅裝備成本就奇高。
奧登堡馬(德國)
法蘭克皇帝查理進行改革:一方面放棄貧農於軍役之外,讓貴族和富裕農民成為職業騎兵;一方面將土地分封成為提供騎士的軍事採邑,奠定騎士制度的堅實基礎。
採邑制度是騎士制度的經濟基礎。這種制度使土地從國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騎士層層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馬匹裝備為封主參戰並接受冊封者都可稱騎士。這包括參戰的所有等級的貴族,甚至國王都以自己的騎士名號而感到榮耀。
參加十字軍東徵的英王理查一世(獅心王)、愛德華一世、法王路易七世、九世、腓力二世、德皇腓特烈一世、二世等皆是以「騎士國王」著稱於史。這使中世紀成為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的4位統帥,哥德弗魯瓦公爵、雷蒙-德-聖吉爾伯爵、博西穆德一世和親王的侄子雷德。
歐洲中世紀是「城堡時代」,每一座城堡都是一個地區的封建軍事、政治、經濟和社交的中心,是封建領主制形成的基礎,而城堡的捍衛者正是騎士。
許多著名領主都是騎士出身,他們都有封地,也都有資格建立城堡或要塞。這也是為什麼歐洲的城堡可以用成千上萬來形容。
中世紀的歐洲戰爭常常就是幾個領主在相互爭奪城堡,因此11世紀起城堡多修築在山上以增強防禦能力。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就是現今保存下來的城堡一般都是中世紀晚期的,而且多在19世紀進行了改建,並非當年騎士城堡的風貌了。
英法百年戰爭是騎士制度開始走向衰弱的起點。隨著英國長弓兵的出現,騎士制度受到第一次打擊。
到了16世紀,火槍、火炮等熱兵器相繼發明之後,盔甲幾乎失去了必要性,致使騎士制度又受到一次打擊。而這樣的衝擊,也促成了戰爭模式的轉變。
之後胸甲騎兵繼承了騎士的地位。但隨著步槍方陣和炮兵團的大規模使用,騎士(重騎兵)的作戰方式已經走到了最後。1914年,當法國的胸甲騎兵衝向德軍機槍陣地時,歐洲重甲騎兵的戰爭史就此終結。剩下的,也僅僅是儀仗作用了。
一戰時的法國胸甲騎兵。
十字軍騎士,騎士戰爭的巔峰。
三大騎士團,騎士的美德與榮譽。
關於德國,你了解得夠多麼?
汽車、啤酒、足球、城堡和一絲不苟的座右銘?
只了解這些是不夠的!怎麼辦?
1. 回復「ml」,獲得完整的微文電子目錄。
2. 關注「發現德國」,微官網裡內容更豐富!
3. 撥打「通行國際」熱線電話:400-606-9500
4. 光臨「通行國際」門店(北京中匯廣場)